1995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由灭蚊想到除害
吴政
在所有的害虫中,我最憎恨的大约就是蚊子了。这不仅仅源于现代汉语词典说它怎么怎么,主要是因为熄灯的睡屋里哪怕有一只蚊子,在耳畔只掠过一回,不逮住它直至见了尸首,我就无法入睡;再就是被它叮了什么地方,立即便奇痒不止,挠出一个个、一片片图钉或地图式的疙瘩都不行,非挠出血丝来,渐渐才能平静下来。所以,夏之将至,差不多每天睡前,我总要尽最大能力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发动一场乃至几场围剿蚊子的“运动”。去年和前年居室不大,加之欠下的约稿太多,常是自己围剿一两遍,点上两盘螺旋式蚊香(这都是鄙人早就预备好了的战备物资),置于双腿左右,便伏案赶活。爱人嫌烟雾太大,问:“你点了两盘还不够,怎么盘盘儿都是两头点,两头冒烟?”我说,“现在的蚊子不是从前的了。只点一盘,烧两头,它是照咬不误啊!”
今年搬进三室一厅,乐不可支,没曾想初春伊始,就已经受蚊子青睐了。于是,在杀蚊的威力上做了比较之后,花了近40元钱,买了两桶“神威”除害大王。令人欣慰的是,此药虽不能灭绝蚊子,但一有敌情,取而喷之,十个有十个得落荒而死。在当今之中国,这真是一大幸事。
说不清是“得寸进尺”,还是“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觉得“幸事”倒是“幸事”,但其只是“治标”的幸事,不是“治本”的幸事。原因之一,即如今熄灯之前,我依旧得以消灭蚊子为重点,灭死四五只,甚至五六只蚊子方得安生。
况且,也不是我过分娇贵,大凡友朋相聚,每每提及蚊子,几乎个个深恶痛绝。偶有不怕的,也如同鲁迅似的,一概斥责这些家伙在未叮人之前:为什么要“轰炸机”似的“发一篇大议论”,企图“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鲁迅选集·夏三虫》),实在让人烦躁。
如何才能“治本”?从大处说,我以为还是得搞爱国护民的卫生运动,考虑如何讨伐这虫豸;从小处想,就牵扯到阴沟等滋生地……
被鲁迅谓之“夏三虫”的蚊子是这样,我们时代人群中的“人蚊”呢?他们是否比虫类的蚊子稍好一些?!恰恰相反,除了在躯体上要大于蚊虫成千上万倍之外,“人蚊”所多的就是比虫蚊更狡诈、更善辩、更贪婪。
然而,我们大可不必“上火”。有矛就有盾,有下就有上。人类既然能为蚊虫造出若干的“神威”,以至连让人闻风丧胆的臭虫都灭了,又何愁这些“人蚊”?
君不见,今年以来落网的“人蚊”,就已经不少了。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细想,想全,这讨伐从来就不曾中止过,也不可能中止。我们个人自然多在研讨屋里的蚊虫,而我们党、我们国家,却总在注重考虑、落实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爱国卫生运动”。
想到这一点,郁闷的心胸禁不住豁然开朗起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流水有情草更青
刘玉琴
60年前,瞿秋白迈着从容的脚步昂首走向刑场。他选择了一块青青的草坪席地而坐,然后对刽子手们微笑道:就在这儿吧!于是,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瞿秋白带着“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的乐观信念,带着视死如归的笑容与人们永别。半个多世纪以来,瞿秋白的革命精神、优秀思想如同一座壮美的雕塑一直竖立在人们心中。今年,适逢瞿秋白逝世60周年,冒先生撰写了《瞿秋白·杨之华》一书,这是对瞿秋白同志最好的纪念。在书中,作者向读者深情委婉地描述了瞿秋白为了他理想的事业奔波奋斗的一生和“腰可弯、志不折”的崇高气节,同时,作者更以细腻优美的文笔把读者引进了瞿秋白和杨之华那深沉而热烈的感情世界。
闻名中外的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蜚声文坛的博学才子瞿秋白,在如火如荼的革命风暴中,与萧山奇女杨之华相遇。一个忍受着失去爱妻的酸楚,一个咀嚼着不幸婚姻的苦涩。两个飘零人在战斗中相知、相慰,共同的理想、志趣与才情,重新唤醒了他们心中对爱的渴望,他们终于摆脱了旧的羁绊而走到一起。从此,面对白色恐怖以及陷害打击,他们始终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忠贞不渝。热烈的爱,壮烈的死,使他们的生命和爱都成为永恒。
作者选择了一个注重开掘感情世界的新颖独特的角度,细致真实地展示了他们对爱情的纯真追求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瞿秋白虽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同样是一位性情中人。他爱别人,也渴望被爱。他对妻子女儿的感情炽烈深沉,真切感人,妻子女儿也同样对他一往情深,依依难舍。爱成了他们面对人生、走向社会的精神支柱,家庭成了他们依偎憩息、积蓄力量的港湾。
作者又以独到的眼光,淋漓的笔墨,写出了他们相爱的至高境界:他们爱亲人,但更爱社会,更爱光明。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陷”的现实,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时刻“准备着两人的力量,携手上沙场”,并不惜牺牲生命,与爱人永别。他们的爱与死,体现出特定时代中深厚的思想内涵,带有激昂振奋的绚丽之色。
笔者曾问过冒先生:成就此书的目的是什么?他说,对亲人的依恋与挚爱,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组成了这两位共产主义战士极为丰富的人生世界。希望青年人真正了解他们的常人之心、在风雷激荡的时代里相爱的共同基础和“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更加珍视自身的感情和生活,更加坚定我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冒炘先生是我国较早研究瞿秋白的一位学者,他创作的《秋白之死》、《秋之白华》首开将瞿秋白研究成果由理论形式转化为文艺形式的先河。他的作品既内容厚重翔实,又文采蜚然,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此书也是极好的例证。
一个古老的民族,不仅有它不屈的斗争历史,还有它那长期积淀下来、令人艳羡的文明。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一片群星璀璨的天空。而瞿秋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正是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月朗星莹之时,捧读《瞿秋白·杨之华》之际,举头远望深邃的夜幕,不禁会忆起那曾为民族文化、更为革命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许许多多的人们……这又是此书留给我们的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一入花溪便作仙
吴志成
“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
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步田。”
这是1959年陈毅元帅在花溪小住时,为花溪留下的赞美诗。花溪地处贵阳南郊,沿南明河上行17公里的花溪镇内,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凡到贵阳的人几乎没有不去花溪的。
人们常说:天下美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花溪却是“七分山水三分打扮”,真是明山配秀水,绿树荫苍苔,“风景出自然,非由人力造”。因为花溪景点太多,若想看个遍,没有四五天的时间是走不过来的。一般只看看花溪河风景区就算没白来一趟。我们就是沿着花溪河这条线路游览的。
花溪公园的主要风景以麟、凤、龟、蛇四山为中心而展开。主峰麟山傍水而立,碧峰翠岩,仿佛一头绿毛纷披的麒麟昂首天际,因而有“云卷青麟”的美称。沿多条石径盘曲而上,半山有一天然石洞,名“飞云岫”,游人可往来穿行。洞外有“飞云阁”,危崖之畔可小憩。山巅的峭岩,状如麟角峥嵘。顶端的“倚天亭”,更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概。向下鸟瞰,无论艳阳朗照,还是雾雨空濛,都令人产生凭空驭气之感,花溪公园全景尽收眼底:一弯碧水蜿蜒流淌,林木苍翠,绿树婆娑,与畦畦农田交相辉映。从麟山漫步下来,行至横跨花溪河上的百级跳墩,这是百余个石墩连成的“桥”,传说谁能平稳地跳过这百余个石墩而不掉入水中,谁这一年就会平平安安。过了石墩桥,来到了“憩园别墅”。这里经过整修,房屋小巧玲珑,四周树木成荫,繁花似锦,绿油油的草坪似天然绒毯,把这幽静的环境点缀得美妙绝伦,如进入世外桃源。与蛇山呼应的是龟山,龟山确如寿龟匍匐于公园之中。山势西来,河水东去。螺髻一般的凤山,在花圃田畴中缓缓隆起。登上山顶,可见不远处村寨石屋石墙石路,有如银饰一般镶嵌在五彩的田野上。花溪的山虽不及黄山、泰山、峨眉山那样高大,气势雄伟,但玲珑小巧,仿佛人工堆砌,实实在在是天生尤物。
花溪的水是花溪的血液,滋润着花溪的灵魂。从大将山麓溯流而上,趋车直到花溪水库。约莫四五公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大将山至花溪大桥一段,仿佛一首好诗,起势平平,却导你渐入佳境。从花溪大桥至放鹤桥前,河水平滑,风平浪静,缓缓流淌,要不是垂钓者的鱼线搅起涟漪,水中的天光云影,树干花枝都纹丝不乱。放鹤桥至芙蓉洲,清流被河床中杂陈的石礁牵引,时而悠然回环,时而拥抱欢跳,滔滔溪水荡起了朵朵浪花,形成了美丽的桃花滩瀑布,仿佛越国的美女西施带领千女浣纱,在银白的波光中夹带着喧声笑语。到了坝上桥,既可领略“坝桥风月”的宁谧,又可欣赏飞珠泄玉的湍流。桥左桥右河水相差如此明显,着实让游客费些思量。翻过雄伟的大坝,便是“湖水碧绿三十里,夹岸桃花照眼明”的花溪水库。高峡平湖,浩浩淼淼。布依村寨依山傍水,仿佛是湖滨度假者的别墅。像被利剑削去一半的“半边山”伫立湖中,犹如一个沉思的巨人在捕捉灵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花溪雕琢得如此俊美,如今加上三分打扮更加令人心驰神往。


第12版(副刊)
专栏:

  双休日到陵园看看
寒烟
历史的硝烟
在记忆的海里始终萦绕
手榴弹在远处响过
枪声很密
号角声中
多少冲锋的身姿
都定格成
天安门前的碑文
 前面
有什么力量在吸引
即使流着鲜血
仍然行进不止
通向阵地的路上
开出了多少
通红的花朵
一个个战友
都是那样义无反顾
成为坟茔
成为风格
成为孩子歌声中
真纯的向往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书法刘祖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