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在牺牲的前几天,他心里装着的仍是阿里群众的温饱与冷暖,并打算让家属也与他一道工作在雪域高原。请看:
孔繁森生前最后一封信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孔繁森同志殉职前7天,在新疆考察途中给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写了一封信。这是孔繁森同志生前的最后一封信。信中的语言平凡而朴实,反映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奉献精神。现将这封信摘发如下:尊敬的老领导:
您好!本想早点给您写信,但因忙于贯彻中央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一直未抽出时间。现有几件事汇报一下。
上次来京开会我们跑了国务院办公厅等9个部委,20多天共给我们阿里解决了2500多万元的救灾款。我们一定要把这笔钱用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上。国务院有关领导听了我们的汇报后,很受感动,让我们立即写个专题报告报国务院,旨在从治本上解决阿里的问题。
我汇报的第二个问题:今年9月份,山东省的领导和省委组织部一行14人来西藏联系援藏的问题,曾提出让我调回山东。我从来没跟组织提出调回山东工作的问题,作为一个入党多年的同志服从组织安排是第一位的。我有一个想法,如果组织上让我继续留在西藏,我打算把家属调拉萨工作几年,一来可相互照顾一下,二来我收养的两个藏族孤儿可让家属给他们做做饭。如果让我调回山东,我准备把两个孩子也带回去。阿里现在天气比较冷,已下了大雪,缺氧比较严重,我身体基本没多大问题,请老领导放心。
19号我带队来到新疆求援,我们阿里吃的粮、油、菜及日用百货都靠的是新疆。新疆王乐泉书记等对阿里给予了大力帮助,所有这些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最近几天我们就要返回阿里。我一定注意身体,努力为阿里人民多做贡献。
致礼
        繁森敬上
            1994年11月22日


第4版(要闻)
专栏:

  张震会见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采访团勉励青年
跨世纪一代要挑起跨世纪重任
本报北京8月6日讯新华社记者贾永、本报记者李勤报道: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今天会见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采访团时指出,在抗日战争中,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英烈已经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出色答卷,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人,应该自觉挑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重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向祖国和人民交出出色的答卷。
由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解放军报社、浙江省广播电视厅、浙江省学联等单位组织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十几所高等院校22名大学生组成的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采访团,暑假期间对延安、冀鲁、太行山、苏浙皖等当年抗日根据地采访之后,张震副主席亲切地会见了他们。张震对年轻一代大学生们不畏路途艰辛、冒着高温酷暑寻访抗日战场,采访王平、肖克、陈锡联、张爱萍、廖汉生、吕正操等抗日将领的精神表示赞赏,称赞这次活动在青年人和革命前辈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是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张震在听取几位大学生代表的采访体会后指出,我们目前面临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培养一代跨世纪的优秀青年人才,靠什么作为精神动力?靠民族自尊心,靠历史责任感,靠爱国主义精神,靠革命的理想信念。这一点在抗日战争中,在老一辈革命家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现在的青年人牢记这段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良传统,把它化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
张震说,青年是时代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目光敏锐,朝气蓬勃,富于创造和牺牲精神,不论革命还是建设,都需要青年人的积极参加。当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祖国的时候,全国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为挽救民族的危亡,毅然奔赴抗日前线,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有许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为了什么?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
张震希望大学生们按照邓小平同志向青年提出的做“四有”新人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青年人的要求去做,理直气壮地讲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专心致志地学好专业知识,牢固地树立国防观念,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军委办公厅、解放军报和浙江省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园中园”乱收费该改了
顾建国
“无锡市所有公园从今天起,全部园中园不再收门票,包括不得因游客取景拍照而收费,同时,身高一米以下儿童随大人游园一律免票。”这则刊登在今年六月四日《新华日报》上只有五十多字的消息,引起广大读者共鸣:“园中园”乱收费是该改了!
现在“园中园”收费太多太滥。到过公园、去过名胜地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过去那种凭一张门票周游全园的事如今是相当稀罕的了,代替的是没完没了、令人恼怒的各种“园中园”收费,有人称这是游览中新出现的一大“人文景观”。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有些景点拍张照片,不尽掏钱买“取景费”的“义务”,休想得到拍照的权利,而且童叟不分,一视同仁。笔者数日前曾与家人出外游览一天,仅“园中园”收费的净支出就近二百元,对像笔者这样仅有工薪收入的普通百姓来说,确实是“玩不起”。
我们无权责备那些风景名胜的管理部门为增加收入而想出的这些五花八门的点子,更不敢与乱收费挂起钩来,事实上有些收费是某些领导拍板的,有的也是经过批准的。想必当初想出这些办法的同志经济效益这根弦还是绷得紧紧的。但是“园中园”收费太多太滥,普通百姓承受不起,他不去,不让你“宰”,这样一来不但社会效益很差,与你提高经济效益的初衷也大相径庭。事实上,现在有些名胜地门可罗雀,难道不值得一些部门深思吗?
群众为“园中园”免收门票称好,是因为此举反映了该市有关部门心里装着普通群众。为群众着想,才能赢得群众的掌声。随着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实行,普通百姓多了休息时间,节假日带着孩子,外出游览,陶冶情操也多了起来,这给我们的旅游业带来了生机。然而应该看到,大多工薪阶层群众的腰包还不太厚实,而且有不少困难企业的职工经济收入更少,让他们逛公园、游名胜,一次要花几十、上百元,不少群众还承受不了,只能望而生畏,继而望而生怨,这不能不提醒一些部门:不能忘掉普通百姓。
风景名胜作为文化遗产,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一些规定应适合普通百姓的需求,两个效益不可偏废。商家有个“薄利多销”的原则,“风景名胜”作为陶冶人们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不应该做得更好吗?
愿更多的“园中园”不再收费。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军部队兴办周末育才学校
军营双休日官兵求知忙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据解放军总部有关部门介绍,全军目前有上千个团以上单位办起“周末育才学校”,组织广大官兵利用双休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绿色军营再次涌动求知成才热潮。
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搞好周末育才工作。全军各大单位高度重视,普遍制定了周末育才规划,并积极为基层解决师资、教材、教具等困难。各级都成立了由主官牵头,司政后等有关业务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像抓教育训练那样把周末育才列入年度业务工作计划,排进营连活动周表。各部队根据官兵个人愿望和部队实际,精心组织大家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二炮根据士兵的家庭条件和今后就业方向,分两类组织学习:城镇籍和拟报考院校的战士,主要进行高中文化补习和学习文秘、书法美术、微机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农村籍战士主要学习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机具修理等知识和技能。北京、兰州、南京、广州军区的许多部队把官兵区分为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文化补习和扫盲四个层次进行,不少单位还采取大中专学历教育由军师统一组织,民用技能培训和初、高中文化补习由旅团负责,扫盲任务由营连担负的做法,建立了周末育才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成都军区面向全区设立了“军营中专函授学校”,开办了法律、经济管理、新闻、财会等专业。沈阳、济南军区等大单位,也在一些部队试行了这种规范化的战士中专教育。
总参、总政、总后所属单位和海军、空军、国防科工委等许多驻大中城市的部队,借助当地的智力和科技优势,采取与地方联合办学、举办各种知识和民用技术讲座等形式,开展周末军地共育两用人才活动。一些机关和部队还通过函大、电大、夜大、自学等形式,使育才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受训人数不断扩大。


第4版(要闻)
专栏:

  谱写时代英雄的颂歌
——以孔繁森事迹为题材的文艺创作综述
新华社记者陈雁
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之时,以孔繁森事迹为题材创作的各种文艺作品相继问世。话剧、京剧、歌舞剧《孔繁森》几乎同时登上各地舞台,学孔繁森,写孔繁森、演孔繁森一时间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
孔繁森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颂歌,他的事迹、他的精神感染了亿万人民,同时也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如果不及时把孔繁森的事迹搬上舞台,是我们的失职。”山西省话剧院院长彭一的这句话,代表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情。
孔繁森生前生活和工作过的山东、西藏两地,率先推出了两台歌舞剧:一是由济南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歌舞剧《雪域丰碑——孔繁森》,一是由西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歌舞剧《孔繁森》。紧接着,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组织,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专题文艺晚会《孔繁森之歌》,以及山西省话剧院的话剧《孔繁森》和吉林省四平市话剧团的话剧《人民公仆孔繁森》先后登上首都的舞台。在南方,上海戏剧学院推出了话剧《孔繁森》,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了专题话剧《情满人间》,江西省京剧团的音乐京剧《孔繁森》更是别开生面……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示了孔繁森一切听从党召唤的壮丽人生之旅,讴歌了孔繁森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再现了孔繁森这一“90年代焦裕禄”的光辉形象。
尽管同是以孔繁森事迹为题材,但这些作品却都各具特色。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以孔繁森事迹为题材创作的各种文艺作品,正是弘扬了这一主旋律,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从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不少文艺家在谈到创作、演出体会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创作、演出《孔繁森》的过程,也是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净化自己灵魂的过程;没有孔繁森崇高精神的鼓舞,就不可能产生出这样感人的艺术作品。
为了排演好专题文艺晚会《孔繁森之歌》,文化部、中国文联专门派出阵容强大的采风创作组赴山东聊城体验生活,一批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节目由此而生。81岁高龄的老艺术家骆玉笙,坚持亲自谱曲并演出京韵大鼓《万民争颂孔繁森》;李默然、郑榕等一批著名艺术家也主动请缨,争作奉献。
为了将孔繁森的形象尽快搬上舞台,济南市歌舞团的全体演职人员一个月不休息,夜以继日地赶排。有的同志一天只能睡二三个小时,有的同志家里有病人也顾不上照顾……但全团同志无一人叫苦叫累。
为了创作、排演好话剧《孔繁森》,山西省话剧院采取了边写、边排、边演、边改的特殊创作方法。编剧马连伦三天三夜流着泪完成了剧本的创作,导演、演员也都全身心地投入排练。超负荷的劳动,使几位演员生了病,但他们仍坚持排练。
为了进京演出《人民公仆孔繁森》,四平市话剧团的所有演职人员,全部是自带干粮和饮料,坐着汽车颠簸了两天两夜。到京后,演出前的装置布景,演出后的打扫场地也全部由演员们自己动手。他们说,要演好孔繁森,就要先学好孔繁森,从自身做起。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作表率,用他们的真情呼唤观众的真情,才使这些艺术作品放射出绚丽的光彩,产生出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我们的人民需要英雄,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我们的社会主义舞台也需要英雄。只要广大艺术家努力以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文艺作品反映和表现我们的时代和英雄,其作品就一定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赢得最广大的观众,鸣奏出时代的最强音。这,就是以孔繁森事迹为题材的文艺创作获得成功给人们的启示。
(据新华社8月6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借所谓“台湾经验”抗拒统一
——评李登辉的“台独”言行之三
新华社评论员
长期以来,李登辉不断用政治制度的不同与经济方面的“差距”来作为他抗拒统一的借口。这次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更通过精心包装所谓“台湾经验”来欺骗世界,为他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制造舆论。
作为40多年来台湾当局第一个得以访美的头号当权者,李登辉在演讲中对支持他搞分裂的美国反华势力感激涕零。在一连串的“感谢”和对美国的吹捧之后,他更以强调自己的反共立场来向洋人邀宠。他声称台湾现行的“言论自由”与美国“毫无二致”;吹嘘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和“政治奇迹”,甚至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台湾经验”有“地域性和国际性的涵意”。如此的自吹自擂和甘当美国小兄弟的言论,使岛内政坛不少人为之汗颜,舆论更批评他“夸大”事实“太过膨胀”。
众所周知,台湾经济的发展有多重原因。其中,在过去40多年的两岸隔绝时期,从祖国大陆去台的大批人才、国民党当局逃台时的“黄金大搬运”、美国为了反华给予台湾当局的大量美元支持,都是使台湾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近十多年来,两岸急剧发展的经贸交往交流,又为台湾面临发展瓶颈的“浅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两岸互补互利的经济往来成为台湾经济转型的重要成因。李登辉对这些视而不见,却企图借两岸人均收入的差距来误导舆论,以实现他抗拒统一的图谋。
李登辉在讲演中厚颜地为自己上台六年的“政绩”吹嘘,其中包括所谓“完成宪政改革”,实现“宁静革命”、“主权在民”。实际上,他的“宁静革命”,做的是通过内斗夺权强迫完成国民党政权的“本土化”;他的“主权在民”,是利用选举的形式来强化两岸“分裂分治”;他的“宪政改革”,搞的是纵容、支持“台独”分子和“台独”组织在岛内膨胀自己的势力,成为有着“李登辉情结”的反对党。在李登辉的主导之下,所谓的台湾“民主政治”,充斥着“立法院”里衣冠楚楚者拳脚相加、骂娘称老子的奇观;充斥着各项选举中金权肆虐、黑道横行、贿选“得志”的丑闻,舆论因此将“立法院”称为“格斗场”,台湾也因“钱能通天”的政治生态而被称为“贪婪岛”。至于李登辉借“政治改革”之名排斥异己,纵容“台独”,在岛内更引起骂声一片。这才是真正的台湾实际和“台湾经验”。
李登辉欺骗世界舆论以分裂祖国的图谋是不会得逞的。海内外有识之士早已指出,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不应也不能成为海峡两岸不统一的理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强调,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拥有立法权、司法终审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党、政、军等系统都由自己管理。今年初江泽民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重申了这些方针,并强调“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这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合情合理建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深入人心。李登辉为当“台湾摩西”的一己之私,不顾民族大义和台湾同胞的前途,借所谓“台湾经验”挑战祖国统一大业,充当西方反共反华势力的棋子,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所有背叛民族利益者的下场,都是可以预见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回顾“抗战之声”弘扬爱国主义
“抗战文艺”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8月6日讯记者刘玉琴报道:从抗战烽火中走过来的老作家、老艺术家和部分中青年文艺工作者今天在京聚集一堂,围绕爱国主义这一文艺的永恒主题进行了座谈。
在50年前的抗日战争中,无数革命文艺工作者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勇敢投身于抗战洪流之中,创作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文艺作品。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田间的《给战斗者》、夏衍等人的《保卫卢沟桥》,以及如今已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等,都如同战斗的号角,鼓舞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顽强作战,最终夺取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胜利。
老作家刘白羽在座谈会上说,爱国主义是人心的凝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我们时刻不能忘记作家的责任和时代赋予的使命,要深入生活,热爱生活,力争创作出更多反映伟大时代之声的文艺作品。
参加座谈会的老中青文艺工作者一致认为,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回顾革命文艺在抗战年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倡发扬“抗战文艺”的革命精神,必将对促进文艺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激励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次会议是由文化部党史征集工作委员会、中国文化报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吴祖光、欧阳山尊、林默涵、周巍峙、王琦、丁聪等一批著名文艺家出席了会议并发了言。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东北军党史丛书》出版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中共东北军党史丛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部书由中共中央批准编撰,邓小平同志题写了书名,江泽民、杨尚昆、陆定一、伍修权同志题了词。这套丛书共四卷,卷一为《中共东北军党史概述》,卷二为《中共东北军地下党工作回忆》,卷三为《中共东北军已故人物传》,卷四为《东北军与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全套丛书近120万字,如实反映了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党的东北军工作的全貌。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河北曲周县各乡镇普遍实现了农用微机联网。农业科学技术、病虫害的防治、粮油价格等,农民可就近咨询。图为农民在了解棉铃虫防治技术。
新华社记者贲兰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