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缅怀抗战英烈激发爱国热情
——驻晋某集团军采取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张邦邦吕少斌
连日来,北京军区驻晋某集团军以组织官兵登平型关、上黄崖洞,参观“左权将军纪念馆”、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忻口战役”、“百团大战”遗址,凭吊抗战英烈,举办抗战题材电影周、图片展览,邀请24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英雄回部队作报告等多种形式,对所属部队进行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官兵的爱国热情。
山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长达8年的抗战期间,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长期在这里生活战斗,与太行人民一起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筑起了一道真正的铜墙铁壁,抗击了侵华日军的疯狂“围攻”和“扫荡”。数以万计的优秀儿女血洒沃土,为抗战做出了重大的牺牲与贡献,数百处抗日遗迹遍布三晋。这个集团军的前身部队在抗战期间,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战斗,成功地创造和运用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青纱帐伏击、化装袭击等战法,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取得了一系列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创造了人民战争史上的奇迹。集团军充分利用部队野营拉练间隙,组织官兵参观抗战纪念场馆,凭吊抗日战场遗址,用生动的史实教育官兵不忘国耻,声讨日军暴行,激发爱国热情。
在平型关大战遗址前,当年亲身参加了平型关大战,现在已是90岁高龄的老红军田世恩老汉对官兵们详细地讲述了当年大战平型关、歼灭日军坂垣师团21旅团预备和辎重部队1000余人的战斗经过。他激动地讲道:“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突然发现当地的老乡也参加了战斗。在白刃格斗时,一个日军手持亮闪闪的刺刀正向我刺来,是一位老乡眼疾手快,一铁锹劈向鬼子脑袋,救了我的命,只可惜战斗结束后,我再也没有找到那个老乡……”
“英雄树”下学英雄,某部通信营官兵拉练途经榆次长凝村时,请在大槐树下壮烈牺牲的抗日英雄高国志烈士的亲友高三娃,讲述当年日军实行“三光”政策,残酷杀害抗日军民的暴行。
在左权将军纪念馆,当年任八路军总部警卫排长的老红军席元华老人向官兵介绍了左权将军的生平事迹和十字岭突围时左权将军不顾个人安危,为掩护彭总和后勤机关人员的安全突围而以身殉国的详细经过。老人激动地说:“日军罪恶的弹片,夺去了左权将军的生命。我们警卫部队强忍着悲痛,冒着炮火,把左权将军的遗体移至十字岭东坡一隐蔽处,清理遗物,用树枝青草覆盖好将军……”
为配合搞好纪念活动,这个集团军还分期分批组织部队参观了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八路军总部麻田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官兵亲临现场受教育。他们还利用专题广播、美术、图片展览、编排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把纪念抗战50周年的教育活动搞得扎实有效。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神州采风

  深情系银碗风流耀草原
——看鄂尔多斯歌舞剧《银碗》
本报记者杨柏青
今年的内蒙古西部草原,遇到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旱灾。烈日似火,燃走了大草原的片片葱翠。无数的牧民,聚集在敖包旁,摆上酒菜,乞天赐雨。记者的心情,一路上都是沉沉的。
到了伊克昭盟,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鄂尔多斯歌舞剧《银碗》后,心头的郁云,才渐渐散开。内蒙古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和草原般辽阔开朗的性情,如此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潇洒的舞姿、那悠长的歌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草原人坚强、倔强的斗争情操,感受到了深厚的传统底蕴里的性格力量。记者同草原一样干裂的心田,仿佛注入了一股清纯隽永的甘泉。
《银碗》(蒙文《蒙根阿依嘎》)是鄂尔多斯蒙古剧的第一个实验剧目。她以舞蹈学校学生乌热罕到白音布拉克草原实习,拜民间艺人、乌兰牧骑队长陶古斯为师为线索,展示了几代人与民族艺术的传统情结,展示了民族艺术和他们的生命故事血肉相连的亲情关系。
《银碗》的情节并不复杂,她讲述了一个崇尚西洋艺术的少女对民族传统艺术由轻视到接受再到热爱的情感嬗变历程,讲述了她的寻母经过,讲述了生活之母与艺术之母的自然关系。该剧靠着这一条红线,把素有“歌海舞乡”之誉的鄂尔多斯草原的歌舞精粹都串连起来,给人以难以言喻的审美享受。
扮演乌热罕的演员娜布庆花才23岁,表演却娴熟自然,感情细腻,极有感染力。她被誉为蒙古民族艺术舞台上的一枝新秀。
陶古斯的扮演者额尔敦其其格是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的老演员,在舞台上已驰骋了十几年。她主演的《乌仁都西之歌》、《女王归来》等剧受到广泛赞誉。她在《银碗》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艺术之母和生活之母相统一的完美形象,给人印象至深。
剧中乌热罕的毕业作品《银碗》的主演者赵霞,是1995年度舞蹈行业中唯一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她今年30岁,是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其生动娴熟的顶碗舞蹈,令人叹为观止。
鄂尔多斯蒙古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以歌舞表演故事”,是其最基本的美学特征。《银碗》从剧情到表演,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该剧音乐以鄂尔多斯民歌《金杯》、《乌力吉森布尔》等歌曲为基本素材,经过加工、提炼,使之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全剧通过叙说一个三代艺人悲欢离合、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而世代奋斗的故事,表达了蒙古人民追求真善美的崇高情怀。
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是蒙古艺术生长的摇篮。茫茫无际的草原,是一个驯风斗雨的大舞台。蒙汉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命故事,是美丽多姿的鄂尔多斯艺术的源泉。美好的土地,美好的人民,美好的情操,为《银碗》的成功提供了深厚的根基。正如该剧编剧、鄂尔多斯歌剧团副团长孟根苏吉所说:“鄂尔多斯民族艺术树大根深,她才枝繁叶茂。”
走出剧院,走到风沙四溅的草原上,记者仿佛看到了一条浩瀚之河,正从鄂尔多斯人民的汗水和喊声中,从他们的风流之歌里淌来。(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金台文谈

  黄金档展示名人什么
邵静之
近日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已嫁往韩国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焦志敏与其同是乒乓名将的丈夫安宰亨在鸡舍劳作的消息,他们那天一上午的工作量是将2.5万只鸡装上货车。他们不愧是体育健将,眼明手捷,午饭前便完成了任务,并得到老板的两份工钱。
报道又说,这并非是他们迫于生计而打工,他们的收入颇丰,焦志敏在喜得贵子前仅作广告便有不薄的积蓄。他们是应韩国KBC电视台之邀,在该电视台近年来设立的《名人体验生活现场》栏目当嘉宾。这档节目请文化、体育界知名人士深入基层生活,摄像机则跟随其后。
很想为韩国电视台这档节目的创意叫好。这样做节目的好处是,除了为名人创造一个接触大众的机会外,也可通过名人的工作过程及其感受,真切生动地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既拉近了观众与荧屏的生活距离,也拉近了名人与百姓的情感距离。难怪焦志敏在接受采访中有这样的感慨:原以为打球是很辛苦的,要有坚强的毅力,如今才知养鸡这一行也照样辛苦。
平心而论,这些年来,我们能感觉到荧屏努力在为观众着想,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少栏目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有的能正视现实,针砭时弊,也有的在张扬着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这样的节目与人民大众休戚相关,观者甚多,其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那些粗制滥造的、或长或短的电视剧。
与此同时,荧屏也开设了不少新的娱乐性的栏目。开设这些栏目的主旨不错,为使荧屏更加丰富多彩,也使观众欢乐开怀,从而更好地将荧屏连着你和我。然而往往令人遗憾的是,无论快乐地摇奖还是扎着堆游戏,屏幕上热闹非凡,观众却如同隔岸观火。这些节目大多在黄金时间或亚黄金时间播出,而名人在这些节目里,时常充当着娱乐的“工具”,还有被问被答中的某些尴尬。很少展示他们出名的“拿手好戏”,也很难看到他们的一种令人激奋的生活状态,一种能够成名成家的奋斗艰辛。节目似乎很红火,其内容则无多教益,而这样的遗憾又往往能在不是黄金时间和不经意看的节目中得到补偿。
名人或曰明星参与节目制作无疑是有收视号召力的,任何地域都一样,否则如前所述的韩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也不会如此精心策划。只是不知韩国的《名人体验生活现场》是不是在黄金档播出,想来我们在黄金档中播出类似节目大概是会受到欢迎的,因为这类节目完全有着做得真切而不矫情,耐看而有意境的广阔天地。
走笔至此,想起前不久刚刚结束的艺术家(名人甚多)重走长征路这项有意义的演出活动。假如有这么一位有心的编导早作筹划,有那么一架摄像机追踪拍摄,做成的节目大概会是非常好看的。大家能够看到在长途跋涉演出中艺术家们为人为戏的真实面貌,还有演出中许多生动有趣(抑或洋相)的场面。假如这样去做,人们在黄金时间又可看到一个生动的节目,而不是在黄金时间看到的仅仅是一二分钟的新闻。好在类似有意义的活动今后还要搞的,也好在电视节目的优化始终是电视人的追求。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爬山诗人的感悟
林潇
在北京西山脚下石祥的家里,品尝着他和老伴早起从山上摘来的红艳艳的桑椹,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甜美。
听石祥说,他1964年调到战友歌舞团从事专业创作以来,30年如一日,天天爬山不止,爬山已成为他每一天最美好的开始。
如今,他这位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56岁了,仍是那么年轻、那么充满活力。
爬山不仅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更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在他身后,一条诗与歌的河流潺潺流淌着。《打靶歌》、《老房东查铺》、《战士想的是什么》……这一首首他参与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军歌,从兵营流传到民间。他和刘薇作词的《一壶水》,一度被选作音乐学院音乐文学教材。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朗诵诗《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在首都体育馆春节晚会上,由殷之光朗诵、刘诗昆伴奏时,激起阵阵掌声。近年来,他为第11届亚运会和第3届城运会创作了会歌歌词。
洪源在石祥的歌词集《日月星》的序言中写道:他笔上蘸着军人的喜怒哀乐,纸上点染着兵营的酸甜苦辣,一团浩然正气流动在字里行间,一种阳刚之美辉映着万水千山。
爬上山去尽情呼喊,石祥在喊山时,对军歌是战斗力有了新的感悟。心中的郁闷、忧愁随着一声呐喊倾泻而出,身心顿感通畅。石祥说,战士唱歌,喊一、二、三、四,其实也是一种宣泄。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声一出,全身的力量顿时凝聚到枪尖上,化作无坚不摧的士气和军威。
战争的硝烟逝去后,和平的丽日下,战士的情怀在悄然变化。由战士成长为词作家的石祥深知,战士不是苦行僧,战士有情也有爱,他们需要用优美的旋律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为战士写歌,写战士喜欢的歌!强烈的使命感激荡着石祥那颗与战士息息相通的心。他饱蘸激情,挥笔写下了《故乡的风》、《大雁情》、《妈妈从我梦中走来》、《难忘祖国》……为战士想家的心送来清凉的慰藉。
军人妻子用柔弱的双肩为战士们撑起温馨的屋檐。石祥的心一次次受到震撼。他一直想写一首歌献给军人的妻子,却迟迟找不到贴切的形象。称“妻子”板了些,呼“爱人”又文了,叫“亲爱的”则显得轻飘飘。苦思中,爬山爬到舍利塔前,猛一抬头,十五的月亮银盘般地挂在树梢。对月凝思,他仿佛看到边关的战士与他们的妻子共对明月、遥寄相思……诗思的闸门訇然开启,奔放的情感如潮水涌上心头: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他一口气写下了这首歌词,铁源、徐锡宜为它插上了优美、矫健的音乐翅膀,董文华一举唱圆了这轮“月亮”。
望着冉冉上升的“月亮”,石祥诚恳而平静地说:“月亮的光来自太阳,这太阳就是英雄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
30个春夏秋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春天赏花,夏天摘桑椹,秋天采蘑菇,冬天踏雪去……俯仰在悠悠的山林中,石祥不断将灵感的闪闪鳞片缀成诗句,高挂在岁月的枝头。他常说:“深入生活是爬山,爬格子也是爬山。不变的是爬山,变的只是形式。”
石祥走到哪里,就“爬山”到哪里。眼下,他刚刚为某部写完了队歌,又投入到“全民健身纲要”的歌词创作中。(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佳作献灾区爱心鼓斗志
由北京、上海、南京及其他省市的刘海粟的优秀弟子作为基本骨干,联合全国知名艺术家组成的民办艺术机构——山东日照龙山艺术院院委作品展,应宁夏文化艺术中心的邀请,最近在宁夏展览馆展出。当参展的十六位艺术家们得知宁夏南部山区遭受持续五年干旱,群众生活极度困难时,在隆重的开幕式上,他们将二十件价值十万元的丹青、墨宝捐赠给宁夏民政厅,以支援南部山区抗旱救灾。艺术家们的高尚情怀,得到宁夏全区人民的称赞,决心更好地做好抗灾自救工作。(闻捷)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捐资助学情系乡里
著名美籍华人大气物理学家张捷迁教授日前携夫人张素坤女士专程从大洋彼岸来到吉林省辽源市,在辽源市设置张捷迁夫妇奖学金。
张捷迁教授原籍吉林省辽源市。为鼓励家乡学子成才,报效祖国,从今年起,张捷迁教授夫妇将每年向辽源市捐赠美金一千元,奖励辽源市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各前三名者和初中、高中、中专在校学生在市级以上举行的文史、科技、艺术、演讲竞赛中获前四名者。(文玉)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焦点观察

  走出象牙塔进入百姓家
雪村
近读一则报道,介绍美国一些知名画家将原作限量印成精美印刷品并配以精致镜框,本人签名后打入各种画廊和商业场所。这些印刷品售价大大低于原作,因而既满足了普通爱好者、收藏者的需求,也提高了这些场所的文化品位,扩大了画家和作品的知名度。
由此使笔者联想到最近在北京一些大中型商场、购物中心美术专柜、专店看到的情况。浏览各处几十幅甚至上百幅风景、肖像、装饰画和名画临摹等油画卖品,感到总体艺术水准不高,许多油画风景、装饰画作得粗糙且价格不菲;一些临摹西洋名画和我国当代名画家作品的油画也与原作相去甚远,而这些临摹品售价一般都在千元以上。北京市中心一家百货大楼装饰画廊的经理说,现在人们富裕了,开始注重美化自己的生活,随着装修热的兴起,对艺术品也有了很大需求,因而装饰画廊应运而生,这里仅三个月就售出油画300多件,总金额达10万元。据一位女营业员讲,来这儿买画的人一般都不太懂画,这些商品画也有许多出自非专业人员之手……
当我向美术学院一位油画家谈及此事时,他说曾去看过那些画,大都比较粗制滥造。在许多商业场所,为何看不到高品位的作品?这位教授称,现在画家们在各自的艺术思考和创作方面都忙不过来,因而不屑介入这一大众美术市场。
近几年,我国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他们的作品或频频展出,或屡屡获奖,有关的各种研讨会、拍卖会也搞得很热闹,但大都局限于圈内人中。这些画家的名字为广大群众鲜知,其作品更为大众罕见。今天,整个社会正在形成崇尚高雅艺术的风气,像芭蕾舞、交响乐等艺术经过普及已日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作为从事严肃艺术创作的画家们何不也让自己的作品走出象牙之塔,进入寻常百姓家。
最近,听老画家吴冠中先生讲,在他居住的小区里,有家开设不久的画廊,他曾去看过,见里面陈列的大都是国外油画名作的印刷品,而没有中国画家的作品,随后他将自己画的一幅印刷精致的作品签名后送到该画廊。他很希望有更多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出现在更多的画廊里。据了解,正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上将第一次出现吴作人、靳尚谊等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限量印刷品。另据了解,上海一家文化单位自去年以来推出的刘海粟、朱屺瞻两位国画大家作品的有限印刷品很快售罄;北京一出版公司也拟选一些当代画家的代表作制成限量仿真印刷品。该单位负责人告诉笔者,这样做可使画家、出版印制者互惠互利,而最主要的是使更多的普通群众欣赏到并买得起以往对于他们来说是高不可攀的那些美术精品。因为只有高品位的艺术才能有利于大众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的提高。
艺术不应成为一种束之高阁的存在。我们的画家和出版单位面对广大群众对美的追求,应开动脑筋,通过多种形式让更多的真正的好作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而提高群众对美的欣赏水平也是我们的艺术家应有的责任。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涛声歌声千古永存
李根华
7月16日晚,在《毕业歌》的歌声中,中央乐团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系列音乐会圆满结束,取得了较大成功。中央乐团曾以演出《黄河大合唱》并将其推向世界音乐舞台而闻名于世,它录制的《黄河大合唱》荣获首届金唱片奖。这次以《黄河大合唱》为系列音乐会的压轴曲目,并由对冼星海音乐作品最具权威的指挥家严良堃执棒,正在美国深造并任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世界一流水准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和女高音歌唱家汪燕燕加盟担任独唱,使这部向往美好生活、歌颂光明胜利、抒发爱国热情、控诉侵略罪行、反映时代风云、象征民族精神的千古绝唱更加恢宏灿烂,受到了观众的欢呼和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音乐会打破了演完《黄河》不加演曲目的惯例,加演《太行山上》、《毕业歌》才告结束。一位从香港专程来京听《黄河》的观众走进后台向大家道谢:“中央乐团演出的《黄河》真是世界一流。”“其艺术魅力就在于是中华民族的旋律,它是中国音乐的不朽丰碑。”
田浩江和汪燕燕不远万里从美国自费来京参加演出,还主动提出每人加演二首独唱歌曲奉献给首都听众,学子之心溢于言表。他们二人都是多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并取得很大艺术成就蜚声国际乐坛的歌唱家。田浩江出国前在乐团已有深厚的艺术功底,短短几年间即六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这次见到头上已添了不少白发。其深厚的音域和精彩的表演,使“黄河颂”更加辉煌。汪燕燕是在巴西国际声乐比赛中一举囊括三项最高奖而走向世界音乐舞台的。其歌声甜美高亢,吐字清晰完美,富有激情,对“黄河怨”的准确演唱沁人肺腑,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血泪控诉催人泪下。年已古稀,55年前就指挥《黄河》的指挥家严良堃更是风采依旧,以其最权威的注释和准确娴熟的指挥技艺,使交响乐、合唱恰如黄河之水,怒涛澎湃,千古不息奔腾向前。中华儿女与狂风恶浪搏斗,英勇不屈,不怕牺牲,争取最后胜利的英雄气概得到了完美的艺术体现,是献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一份珍贵礼品。这首诞生在抗日烽火之中的伟大作品,曾激励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一致抗日,并取得了抗战胜利,又激励亿万人民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历史将会证明,歌声将伴随黄河的涛声与世永存,成为激励炎黄子孙永远奋进的战斗号角。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寄托
 本报记者蒋铎摄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寒林幽居 马崇鹏作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地处鄂豫皖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光山县人民银行,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中国人民银行法》,有效地增强广大群众的金融意识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图为县直十七个单位首届“金融杯”篮球赛开幕式。
熊林晶 汪新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