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伊谁与我赋同仇”
——叶剑英抗日诗草品学
范硕
叶剑英元帅,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在最高统帅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并有很长一段时间奔走于国民党统治区,“虎穴坚持神圣业”,进行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工作,被誉为中共“统战专家”和“外交骑士”。更为可贵的是,这位“抗日健将”在抗日战争时期,戎马倥偬,以笔代枪,写下了许多诗词。这些史诗或荡寇,或悼亡,或叙事,或怀旧,不仅在当年鼓舞了士气,为抗战神圣事业增添了光彩,而且至今仍“启迪后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这里仅以一诗为例,略写一点品学体会。
将军莫唱大刀头,
沦陷山河寸寸收。
勒马太行烟雾外,
伊谁与我赋同仇。
这是叶剑英在抗日战争中和朱德《出太行》的七绝。朱德原诗是: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此诗前面有个题序:“1940年5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从朱诗这个题序可以知道,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朱德为了挫败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挑起内战的阴谋,特意从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出发,准备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刚到达西安,因日本侵略军大举围攻我晋西北根据地,并进逼陕甘宁边区,又决定返回。在延安停留时作了这首诗。
当时在重庆协助周恩来领导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叶剑英辗转读到这首诗以后特作诗奉和。朱德阅后,备加欣赏,亲笔抄记下,落款:“录剑英和余诗。朱德。”
叶剑英这首奉和诗,用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横刀立马于太行战火硝烟之中的抗日将领形象,坚持抗战到底,决心收复沦陷的祖国山河,寸土不让,表现了同仇敌忾的坚强意志。
“将军莫唱大刀头”,诗中的“将军”,按照一般和诗的常规,应指朱德总司令,酬唱相应。
至于“大刀头”一词颇有点费解。一般指战歌。不但抗战时期有“大刀进行曲”,还可追溯更早一些。如满族诗人铁保的边塞诗《塞上曲》组诗第二首:“高原苜蓿饱骅骝,风起龙堆塞草秋。陌上健儿同牧马,一声齐唱大刀头。”尾句就是说,齐声高唱骁勇的战歌。但在这首叶诗里却用为“还乡”的隐语,因刀头有环,“环”与“还”同音。古诗中常见此种用法。《玉台新咏》中《古绝句四首》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对此诗,《沧浪诗话》说:“此僻辞隐语也。”《彦周诗话》有个注解:“藁砧何在”,言夫也。“山上复有山”,言出也。“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由此,可以理解叶诗“莫唱大刀头”,有“莫唱还乡曲”之意。如果头一句的“将军”指朱德总司令,那意思就是说,老总啊,如今日军又打过来了,您原先打算来重庆谈判,回四川“老家”的愿望已经落空,“还乡曲”是唱不成了!诗的“莫”字作“无”、“不”解。全句带有惋惜之情,语气是诙谐的。
最后一句“伊谁与我赋同仇”。“赋”,此处有“授”“给予”之意。“同仇”,语出《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本意是同心协力对付仇敌。将上下两句联起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请看太行山内外,抗日烽火在燃烧,有谁在同我们一起来冲杀敌寇呢?是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全国抗日军民。因此,应当坚信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这首和诗不只有鲜明的形象感,同朱德的《出太行》意境相接,气脉相通,而且在唱和的技巧上也十分讲究,用的是“次韵”、“步韵”,即用朱诗的原韵原字,而且先后次序相同,如朱诗一、三、四句尾为“头”,“收”,“仇”;叶诗也是用的这几个字。
从这首和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坚定的立场、博大的思想和宽厚的胸怀。对敌人充满仇恨,对抗日的将领和广大军民则奉献出由衷的热爱。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太行山上的丰碑
韩征天
车从长治出发,约一小时之后,便来到了潞城的神头岭上。
厚重的云幕低垂,与波浪般起伏的山峦浑然成了一色。一座高达18.23米的纪念碑矗立在大山的怀抱之中。苍松翠柏,鸟语花香,衬映着历史的幽深。“神头之战纪念碑”这几个字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
神头岭伏击战是八路军在太行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以来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1938年3月16日(农历二月十五),我军健儿在陈赓旅长的指挥下,以伤亡200人的代价歼敌步骑兵1500余人,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神头之战的胜利,再次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信心。
神头之战只进行了几个小时,然而它的故事却延续了几十个春秋……
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侵略者便以百倍的疯狂再次发兵神头,对手无寸铁的村民施行了惨绝人寰的报复。不足800人的村子,竟被敌人用刀挑、枪毙、活埋等残酷手段杀死137人,其中有6户被满门抄斩。周围村子也有数百人惨遭杀害。在此后两个多月内,神头村一带路断人绝,鸡犬无声,一幅“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枯枝”的凄惨景象。
敌人的残暴只能激起太行人民更大的愤慨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善良的村民们擦干了眼泪,掩埋了亲人的尸骨之后,将一座纪念碑矗立到了高高的神头岭上,将民族的仇恨深深地刻到了太行山上。
侵略者知道后,恼羞成怒,用炮火击毁了纪念碑。但是,侵略者没有想到,神头人民很快又筑起了一座更为巍峨的纪念碑,村里的青壮年几乎全部参加了八路军和民兵。也就是从这年开始,每逢农历二月十五神头岭战役纪念日这天,村里都要唱三天大戏。剧目多为杨家戏。他们就是要用“精忠报国”的思想来告慰死者,激励后人。
眼前的这座纪念碑已经是第三座了。它修建于1987年。如今它已成了潞城人民和长治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离开神头北行数十公里,便是著名的黄崖洞了。这里也巍然耸立着一座丰碑。
沟壑纵横、断壁如削的黄崖洞曾是八路军在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它的年产量,可以装备16个团。1941年11月9日,日军纠集其号称为“钢铁大队”的三十六师团的5000余众,分几路进犯黄崖洞,妄图摧毁我兵工厂。我总部特务团在左权将军的指挥下,和敌人激战8天8夜,终于取得了这场气壮山河的保卫战的胜利,并被中央军委誉为1941年反“扫荡”以来最成功的模范战斗。
山门上的“黄崖洞”三个大字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我们穿过一线天“瓮圪廊”,攀过小司号员崔振芳烈士坚守过的“断桥”阵地,来到了黄崖洞烈士公园的纪念碑前。清风徐徐,山谷幽幽,只有遍野的山花在阳光下翻滚着色彩斑斓的波浪,在无言地讲述着那一幕幕悲壮而难忘的故事……
彭清理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个普通山民。他一家6口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我军转移后,敌人闯进了黄崖洞。他们抓住了曾帮助八路军掩埋过机器的彭清理,并用刺刀将他全家人押到了一座山崖上,逼他说出兵工厂机器的埋藏地点。
彭清理没有屈服。于是,黔驴技穷的敌人用刺刀挑起他最小的孩子,抛进了万丈深崖。几分钟过后,又挑起一个孩子……不到一小时,彭清理一家五口人都被敌人活活摔死了。彭清理最后一个被敌人挑下了山崖。他侥幸落到了一棵树杈上而活了下来。有人对他搭上全家人的性命为八路军保守秘密感到不可理解。彭清理说:“虽然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知道谁跟咱老百姓亲,谁是为咱老百姓做事的。”
这位普通山民的话,说出了太行人民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深厚感情。
太阳快落山了。峰峦起伏,苍茫巍峨的太行山云蒸霞蔚,如大海般地壮阔,到处都显示着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轻风吹拂着我们遄飞的思绪,伴我们来到了黎城县的南委泉村。
在村口,我们和一位披着落日的余晖荷锄而归的老人攀谈起来。讲起当年的故事,老人的话语像漳河水一样滔滔不绝,每一个音节都洋溢着一种抑制不住的自豪:“我见过朱老总、彭老总、左权将军,还见过咱们的邓政委呢。那年边区群英会就是在俺这儿开的,邓政委专门来讲了话……”
1944年11月21日,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在南委泉召开了。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和郭玉恩都出席了这次群英会。为了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无数优秀的太行儿女告别了亲人和家园,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八路军的行列,使晋冀鲁豫野战军由初上太行山时的9000余人迅速发展到了30万人。
有位著名作家在诗篇里写道:“饮过漳河水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太行山。”我们的老帅、老将军、老战士们更是把太行山亲切地称为自己的“母亲”。他们有的多次回太行山上来探亲,有的为太行山的建设殚思竭虑,有的把骨灰安葬到了太行山上……而太行山的人民也始终铭记着革命前辈在太行山上为我们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绩。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的前夕,中共长治市委又带领全市300万人民开展了以弘扬太行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在太行山上》那激动人心的旋律再次回荡在美丽富饶的上党大地……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金台随感

  软也不易,侃也不易
冯日乾
大概是现在的人都又忙又闲没有时间坐下来,坐下来又难得静心的缘故吧,所以拿起书报来都想看点轻松幽默的小东西,借以打发好不容易偷得的一点空闲,或好难消磨的漫长余暇。卖方随着买方转,于是,报刊上迅速时髦起以“软”和“侃”为特色的“文化快餐”来。
本人也曾想过侃出些软性文章,而且有编辑相约,有朋友鼓励。然而,软也不易,侃也不易,便只有握笔兴叹。
我琢磨,“软”固然也包含着文字表达上的婉曲,但主要怕是指写作的内容,风花雪月,猫狗虫鱼,吃穿住行,健身美容,诸如此类。不幸,我于这类“软”料最无资本。以“风”为例,我生长在一个被喻为本县西伯利亚的高原上,迎面刮过的常常是携着黄尘带着啸音的西北风,很少见到词人笔下那因为月宫仙人“醉里偶摇桂树”荡起的清润的“凉风”。家乡俗谚有:“桥头的葱,口头的风,鱼池的婆娘好大声。”桥头在我家40里外,口头镇却只有几里,鱼池村则与口头隔着一条河沟。写我们口头的风,太“硬”;写鱼池女人的声大,隔河可以呼叫在口头街上逛而不回的男人,有可能惹恼乡党。那就写自己的老婆吧,想想,也不行。看报纸,“家有贤妻”(当然幸运之至)、“家有丑妻”(但很温柔)、“家有酸妻”(自然是酸得可爱)、“家有唠叨妻”(那唠叨是一支关怀曲)、“家有邋遢妻”(邋遢未尝不是风格之一种)、“家有……”差不多什么妻都被写过多遍了,我还有必要虚构一个既丑又酸既唠叨又邋遢的贤妻去凑这个热闹吗?
“侃”呢,当然是行文方式的无拘无束,但这无拘无束也往往涉及到内容。我不赞成那种为显通俗大众化而故意加进些“儿童不宜”之佐料的脏侃,也不欣赏那种撒娇作态老是“真烦真没劲”、“多情累美人”的腻侃。八百字可以说完而因为题材吃香就拉成两千字的空侃固然令人讨厌,把诸如透瓶取药、千里外发功治病甚至呼风唤雨扑灭森林大火之类超级“大师”宣传得煞有介事的伪侃,就更叫我鄙视。
或问:怎么侃就侃得像回事呢?当代作品也有侃出水平的,但举起例来于笔者于读者都不胜翻检之劳,还是说大家熟悉的老例吧。《世说新语》、《东坡志林》、《阅微草堂笔记》都可以视为“侃”书,侃政治侃文化也侃军事,侃历史侃逸闻也侃日常生活。至于《聊斋志异》,更是标准的侃的系列,侃的集成。“聊斋”者,花仙树怪鱼精狐魅,科举官司爱情,光怪陆离,无所不侃。鲁迅说它“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辙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真是侃得潇洒,侃得浪漫,却又侃出了世态,侃出了人心,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老实说,这些老例的侃法我心中向往已久。但那需要阅历,需要学养,需要识见,需要功力,因而不是凡文人皆可为的。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巾帼风采

  沂蒙山的女儿
佑远君启
枣庄,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然而44岁的武建华,却是革命老区沂蒙山的女儿。
“我们家在沂河上游的一个小乡村。50多年前,日军进了沂蒙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爷爷参加革命早,当地下交通员,曾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我爸爸学爷爷和鬼子斗,日伪顽曾多次悬赏缉拿他们。我奶奶也是好样儿的。有一回,鬼子偷袭我们村,奶奶掩护乡亲们转移后,被鬼子包围了。奶奶宁死不屈,毅然跳进了臭哄哄的泥浆池。当鬼子走后,乡亲们把奶奶救上来,她已经奄奄一息。”
提起这段“家史”,武建华就激动不已。
武建华生性要强,这以前,她极少向人谈起过自己的家庭。她在枣庄工作30年了,担任市中区城市信用社主任也已8个春秋,煤城人,无论是领导、同事,没有人知道她母亲曾是“红嫂”式的妇救会长,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父亲曾当过枣庄市副市长、市检察长。
1987年底,枣庄市中区政府决定筹办鲁南地区第一家城市信用社,区领导把任务交给武建华。当时,一没资金,二没人员,完全是白手起家。她先借了1.5万元租赁了三间平房,随后从社会上招聘来4名十七八岁的待业青年。
开业了,她和两个小伙子挨门逐户宣传信用社的性质跑存款。人家说:我们只相信银行,什么信用社?我们信不过。
没两天,连从几个厂家化缘来的10万元铺底金,也被抽走了70%。接着,她请来当老师的老会计也迫于某种压力而告辞。
人,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别人的不理解、不信任。该怎么办?她来到父亲的病榻前。
“刚闹革命时,谁相信我们能成功?跟洋枪洋炮的日本侵略者打仗,谁相信我们能赢得胜利?虽说我们那时很穷,穷则志坚,穷则思变啊。我们党终于胜利了。所以,要让人家相信你,你的志不能短,你要争取越来越多的人的信任。”父亲的话她记在心里。
一天,有位老人背着一只鼓鼓囊囊的包,惶恐不安地来到营业厅。老人是个个体户,想存一包零币。这之前,他已去了几家专业银行,人家拒收。老人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辗转来到这里。武建华二话没说,给老人倒了杯茶,安排老人休息,便和几个职工一起动手,花费了一个多钟头才点清了零币。当把存折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激动地说:“还是你们信用社信得过啊。”打这以后,许多个体户便涌向了信用社。
“照小镜子”,这是武建华的一大发明。一次,营业厅的一位职员因与家人怄气,上岗后把怨气发泄给了客户。于是,武建华用自己的钱给每个职员买了一面小镜子。规定:上岗前,人人都要照镜子,脸上没有微笑不准上岗。“微笑服务”给信用社带来的是滚滚财源。
靠优质的服务赢得信任,靠良好的职业道德拓展业务。
一次,武建华带着两名信贷员来到一家铁合金厂跑存款。她没有先去见厂长,而是直奔车间和食堂。她看见职工们尽管伙食很差,但仍在高温下光着头坚持作业。当即决定拿出2000元帮助职工改善生活,还买了300个安全帽送给职工。不久,该厂就成了信用社的客户。孟庄水泥厂想改土立窑为机立窑,因缺少技改资金,一直无法实施。武建华得知后亲赴该厂调研,仅两小时就签订了一笔大宗技改项目贷款合同。技改后,这家企业水泥产量增加了一倍,产品也一举打入了国际市场。
凭借信任,武建华领导的信用社拥有了数千万元资产。也是凭借信任,她的信用社在8年间先后帮助20多家企业扭亏增盈,扶持了120多家工业企业和1400多家个体工商户。累计贷款额达12亿元。为此,从1993年起,信用社连年荣获全国金融系统AAA级信用企业称号。但作为个人,武建华头上却没有什么荣誉的桂冠。对此,她很平静,说:“在先辈流血牺牲的这方热土上,我们没有索取的权利。把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建设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山梦·盆景·小诗
秦联
有人说他是大山的儿子。
可不,生长于虹螺山,参军在长白山,施工到沂蒙山、花果山,他的经历始终与山结缘。在大山的怀抱里,他度过了如花似蜜的少年时代。那阵子,家住虹螺山脚的他,天天清晨扒着窗帘看山:雨天雾沼沼,晴天绿苍苍的虹螺山八面威风,几乎成了他和小伙伴的迪斯尼乐园。
也许是思念大山的缘故吧,他在部队写稿点灯熬油之余,搞起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盆景,希冀着运用缩龙成寸、咫尺千里的手法,将名山大川之胜,自然山林之趣移入斗室,以寄情山水,重温他的大山之梦。
走进小曹的家,嗬!阳台上山水盆景群峰斗奇,碧水萦回,舟桥亭榭,宛若天成,真可谓“咫尺盆盎可瞻万里之遥,方寸之内可辨千里之峻”。窗台上树桩盆景松柏苍劲,雀梅飘逸,榕树秀丽,大有谷幽境佳、云波叠翠、玲珑剔透之感。他从部队转业时,大箱子、小行李运了一大堆,人家以为曹振印捞回了啥好东西。妻子打开一看:咳!除了300公斤书便是石头。一块树叶纹理清晰漂亮的肇庆七星岩景石,竟被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在棉被里。战友知他喜石,转业时替他捎来石头10块。最近,战友们又给他发来上水石600公斤。去年夏天,他用5元钱买了一棵树冠盈圆、枝叶密绿、虬根直干的雀舌黄杨,制成了一盆“古树幽深童叟乐”的树桩盆景,那庙前树下对弈的老道,骑牛而过的牧牛小娃,栩栩如生。
为了研制盆景,他跑花窖,穿花市,订购花卉盆景杂志,搜寻盆景挂历,深入研究岭南派、扬州派、中州派等各种流派的风格、特点。师法自然的中国盆景和中国山水画都通过形象思维反映某种自然景观。因此,他在制作山水盆景中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山水画的画理。他制作的山水盆景,主尊客伏,远虚近实,有疏有密,比例协调。在制作树桩盆景时,他还努力学习我国传统技法,在取势、选“老”、重“瘦”、塑“大”上下功夫,追求一种潇洒、刚柔、婀娜、端庄、神韵美。
他爱大山,爱盆景,也喜欢诗。他说:“有山就有绿,有绿就有诗,有诗就有生命。”他想着先后出手的40余盆盆景,诗意喷薄,写出了自己深深的感受:“是悬崖上的松树,拔出坚定的誓言;是峡谷中的苔藓,露出新绿的容颜;是石缝间的小草,装点明媚的春天;是山涧里的滴水,汇成不息的清泉。”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丹青独钟“太行驴”
——全祝明画驴小议
李书宇
河北省美协副主席全祝明创作的《太行驴百态图》,令我大饱眼福,陶然如醉。这幅15米的横幅长卷,是全先生半生心血的结晶,是他蚕老丝黄的扛鼎之作。
整幅巨制依春夏秋冬四季构成。红春柳绿花香,毛驴耕地播种,龙腾虎跃;绿夏清山秀水,毛驴日出而作,日入而浴;金秋五谷归仓,毛驴拉车轧场,奋蹄撒欢;银冬瑞雪纷纷,毛驴峡道远征,雪山驮运……该画以驴为主景,集华北驴、山地驴、渤海驴于一身,凝聚了太行驴的千姿百态。并因时衬景,寥寥几笔,点缀出华北林木、冀中农产、太行山果、拒马河堤等地方特色。其强烈的艺术魅力,皆源于他“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执著精神。
全先生,生于河北涿州,记忆犹新的,是童年时代日寇从卢沟桥侵入故乡时,他和父亲拉着毛驴跑反的情景:他们涉过拒马河,钻进芦苇丛,那驴不解人意,兀自仰天长啸,吓出全家一身冷汗……毕业分到石市群艺馆,拓宽了他的生活天地。他自发背上行李,到抱犊庄、天楂山、莲花山、苍岩山去写生。太行毛驴,山间柿枣,带着浓郁的乡情注入他的笔端。后来,他听说沧州地区有一种渤海驴,体大、毛黑、腿长、英俊,颇具特色,又毅然丢下娇妻幼子,去那里深入生活……经数年观察体验,他博采太行东麓毛驴之长,创作了与黔驴、新疆驴迥然不同的太行驴。
全先生不仅以画驴著称,而且人物、山水、花鸟广为涉猎。60年代,他的人物画《永不生锈》参加全国美展,《人民文学》作为封面发表;70年代多幅作品为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80年代,他的年画《欢欢喜喜过个年》获全国三等奖。40余年的专业创作,50余年的临帖摹古,铸造了他深厚的书画功力。
全祝明没有从师,却师法徐悲鸿、李可染、黄胄等名家,在笔墨上与大师们神交已久。徐的骏马,李的水牛,黄的人物与毛驴,都是他朝夕揣摩的墨宝。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走上了专攻毛驴的蹊径。
1980年河北恢复美协,他调美协工作。美协特聘黄胄为名誉主席。从此,他与黄胄多有接触。黄胄到河北讲学、表演,他都不离左右。但天性自尊讷言的他,从不好意思向老师索画,更不肯冒昧拜师,他只手摹心追,牢记黄胄讲的一字一句,画的一点一线,反复咀嚼。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谨遵此教,自强自立,刻意求新,终于创出了全氏自己的“太行驴”。
全先生画驴以水墨为主,一笔一式,有骨有肉,力透纸背。他画的群驴,或疏密有致,或浓淡相间,具有海阔天空的立体感。毛驴绘就,墨迹半干,即用浓墨点睛、勾缰、描蹄,群驴顿时全身灵动、跑跳嘶鸣起来。画家意犹未尽,又饱蘸朱丹,在毛驴前额抹上一笔。那驴就像扎上红缨,又平添了几分神采。有时,画家反刍生活,补衬几笔地方小景,或白杨绿柳,或红柿粉桃,或洒几点蹄泥,或点几丛路草,更加妙趣天成。生活中傻蠢黑粗的毛驴,经他几番润色,竟成了真善俊美的神品。
全氏毛驴不仅在河北一花独秀,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有人曾撰文戏称他为“北方第二大驴贩子”。他的独具风格的太行驴被河北、山东、山西、中南海等博物馆以及国际友人、港台地区广为收藏。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书海扬帆

  把乐观和智慧留给生活
——读散文集《本来面目》
田耒
人生是颗五味籽。以感受和表现人生为擅长的散文家,是这颗五味籽最执著也最痴迷的咀嚼者与品味者。于是,便有各种各样的散文作品饱含着各种各样的人生况味,纷至沓来。其中张扬人生悲壮者令你回肠荡气;负载人生深峻者让你冥思苦想;充满人生荒诞者诱你玩世不恭;认定人生苦涩者使你平添凄凉……由诗人而散文家的高洪波同样在异常专注地品味人生。不过,从最近由华侨出版社推出的散文新著《本来面目》看,他品出的人生之味,既不是悲壮或深峻,也不是荒诞或苦涩,而是很有个性特点的“滋润”。用作家作品里的话说便是:“现代人越活越滋润……人类正因为那么多苦难与劫数,和平安定才成为众望所归的福祉……所以我很知足,如开篇所言:没理由不滋润。(《生活意象》)”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体认,作家面对生活的态度或者说作品给予读者的印象,便不再是种种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意向和情致,而是一种温馨的乐观和灵动的智慧,一种由衷的热忱和会心的愉悦。请读读《本来面目》、《砚台意蕴》、《读闲书》、《生活意象》、《照相与照相机》、《闲话京味儿》等篇吧!它们驱动活泼诙谐的文字,把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情景,表现得那般兴味十足和意趣盎然,而在这十足的兴味与盎然的意趣中,又分明融入了作家机敏的哲思和独特的见识,从而构成了健朗的理趣。
乐观和智慧是普普通通的字眼,但是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它们转化为自然而然的精神境界,水到渠成的生活态度和毫无伪饰的人格底色,并非那么容易。这是因为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与生活是复杂而纷乱的,它留给人们的绝不都是顺遂、赐佑和机遇,有时恰恰是窘迫、困扰、坎坷和磨难。在这种情势下,人要保持乐观和智慧的精神境界与人生态度,需要具备坚实的人格修养和充分的理性体认,同时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调控和健康的情绪排解。关于这一类,高洪波的散文里有着精彩的描写和准确的揭示。不是吗?十年浩劫中父亲的不幸遭遇原本是种痛苦的记忆,但是,当它出现在作家的家事叙述中时,却无形中变成了表现母亲冷静、坚强与智慧的必要条件,于是,历史的暗影中熠耀出人性的亮色(《家事二题》);同样,对于一位不乏正义感与责任感的作家来说,透过历史的烟尘、直面人民失却自由的悲剧,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只是它一旦化为文字却没有多少沉重的渲染,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真谛的昭示:“高贵者为了自由付出了自己的高贵,卑贱者为了自由宁愿更加卑贱……自由对于强者是宽容和理解;自由对于弱者则是自尊与自爱。(《自由谈趣》)”这便使作品产生了平静而清醒地告别过去的的意味;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沮丧”、“失落”和“无奈”,作家总是善于及时地战胜自己,让心灵的天空“多云转晴”(《生活意象》)。而一切之所以能够如此,盖因为作家有一种生活美好,光明终在,真理不泯,正义永存的人生信念,有一种“宽容、自信、坦荡、豪迈”的精神气度。说到底,在高洪波笔下,乐观与智慧是一种人格的自信与自强,充实与博大。而这对于生活在快速发展、急剧变革中的人们来说,是既难能可贵,又值得弘扬的。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群驴图 全祝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