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防治荒漠化·我们共同的责任

  昔日萧瑟大漠,如今沃土绿洲,40多年持之以恒,赤峰终于变成一座树木环绕的“卫生城”。其直接受益不光是环境,树木挺立,牧草茂盛,相关的二三产业也随之发展……
赤峰战沙
陈根长王俊中刘丹
内蒙古赤峰市防治荒漠化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现在走马赤峰,所到之处,一改过去萧瑟大漠的景象,现出沙漠变绿洲,荒沙变沃土的希望。 
    风沙线上的卫生城
赤峰市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的结合部,沙漠面积大,分布广,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是我国北方主要的荒漠化地区之一。
没来赤峰之前,我们以为赤峰一定是风沙弥漫,不见天日。然而,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进入赤峰市,街道井然,树木环绕。5级风的天气里,走在赤峰市的街道上,不仅没有沙,甚至连尘土也很少见。后来听赤峰市李双临副市长介绍,赤峰市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
在风沙线上建成一座卫生城,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创举和奇迹。
赤峰变成全国有名的风沙线上的卫生城,是经过建国40多年的坚持不懈的治理和建设实现的。全市人工造林面积已达1700万亩,森林总面积已由建国初的600万亩扩大到27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20%。绿色屏障的建设,使赤峰市土地的荒漠化得到初步遏制,年沙化速度已由过去的每年16万亩减少到8万亩,下降了50%。
    小老树 功臣树
走在赤峰的土地上,时不时可以看到一片长势很差的杨树,这是几十年前人们栽在流动着的沙丘上的。从直接经济效益上看,几乎等于零,因此许多人看不起它,称之为“小老树”,因为它长得又小又矮。
在荒漠化地区,由于严重的风蚀作用,含有机质的表土都被吹到遥远的地方,留下的是几乎不含有机质、保肥保水能力很差的“白眼沙”,治沙就是从这种状态开始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曾尝试花费大量投资,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几乎无济于事。 
后来,人们用种草植树的办法渐渐见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选中了杨树。因为杨树的生命力强,沙埋到哪里根生到哪里,日积月累,渐渐把流沙固定了。
“小老树”的经历说明了,防治荒漠化虽然是高效的产业,但是必须有一笔先期投入,这笔投入是难以得到直接回报的。这就决定了防沙治沙必须有政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依靠政府、人民群众多方投入,在经济动力和行政动员的共同作用下,既讲按劳取酬也要讲奉献,才能办好。这当中,国家的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启动条件。与长远的宏观效益相比,政府的微量投入带来的巨大产出是兴办任何产业都无法比拟的。
    高效的沙产业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独有建树地提出“要发展沙产业”,赤峰调查使我们能体会到防沙治沙确实不仅是一项事业,而且是一项高效的产业。
通过植树种草可以把荒漠化土地改造成高产的良田。赤峰市敖汉旗有个叫荷也勿苏的治沙林场。1963年建场以来国家投资298万元,他们在风沙口上先设障拦沙,接着种草种树固沙。30年来林场自己的直接经济效益不多,但是社会经济效益是十分巨大的:这里在治沙前,风沙线每年向前推进400米,要吞没2万多亩良田和村庄,经过30年的防沙治沙保住了几十万亩良田,并使每亩粮食单产增加了25公斤,在原来寸草不生的沙丘上可以造出4万多亩良田。
防治荒漠化的效益除了扩大耕地这一点外,还表现在改造低产田,提高单产上。赤峰市敖汉旗,从60年代学大寨,到80年代承包到户,采取了各种措施,就是不见效,在1989年以前,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1—1.5亿公斤,最低的一年粮食总产量才45万公斤。1990年粮食产量猛增,之后几年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由2.5亿公斤到3亿公斤,由3亿公斤到3.5亿公斤,今年在大灾后竟然夺得了总产4.15亿公斤的好成绩。
随着治理见效面越来越大,大气候越来越向好的方面转化。1992年翁牛特旗山咀子乡东道村采用封沙育草、人工种植沙打旺治理沙荒1.7万多亩。没治理以前只能养300头羊,人均年收入500多元,1992年开始治理,到今年还是依靠这1.7万多亩草地,养了570头牛,120只羊,8万只鸡,1400头猪,人均年收入1200多元。
通过防沙治沙,赤峰市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全市粮食总产量已由80年代不足10亿公斤,提高到近两年的20亿公斤以上;牲畜头数也由年均700多万头提高到850万头。199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33元,牧民年均纯收入达到947元。
防沙治沙的直接受益者是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赤峰第二、三产业的兴旺。北京市昌平县有一个女企业家被赤峰丰富的牧草资源吸引,出资在赤峰办了一个现代化的养殖加工企业。国务院一个部门出资几千万元,引进德国一流设备,在赤峰兴建的一个大型肉牛饲养加工企业的厂房已拔地而起。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绿色食品·新的希望

  愿绿色食品成为大众食品
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会长于若木
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时刻需要营养的不断供给,而食品是解决营养问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第一需要。因此,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无时无刻不在为获得足够的食品而努力。然而,千百年来,因缺乏食品而出现的饥荒总是不断地折磨着人们,促使人们为获取更多的食品去创造。显然,人类的创造力是巨大的,特别是机械、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农业提供了防治动植物病虫害的农药、增加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的化肥、便于大规模生产的机械,以致在最近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获取的食品数量成倍增加,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先后消灭了饥荒,保证了人们所需营养的供给。
食品数量的剧增令人欣慰,但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富集却让人忧虑。一是工业“三废”,即废渣、废水、废气的不合理排放,污染了环境,污染了农田,污染了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作物;二是化学农药、化肥和各种激素的大量使用,致使一些有毒物质被作物、动物吸收而残留于食品之中;三是食品加工、储运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保鲜剂及其它添加剂,而使食品中有害成份增加。这些污染导致人们在获得营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食品中的有害残留物质也同时吸收到人体中去,人们在吃饱的同时,也埋下了可能危害自身健康的隐患。为此,人们开始了探索减轻以上各种污染的办法。一方面,制订动植物食品原料中的农药及其它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最高允许残留量标准,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标准,并采取一些保证和监督措施严格促使其执行;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中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甚至无残留的农药及化肥代替高效、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化肥。这些措施起到一些减少食品污染的效果,但毕竟还是治标而非治本。
所以要想保证食物的绝对安全,我们应当从治本作起,即截断污染源,净化环境,使食品从土地到餐桌整个过程不受污染,也即提倡生产“绿色食品”。
原始耕作方式的传统农业不能供给人们足够的食品,不能保证营养、保证健康;依赖化工产品的现代农业不能供给人们自然品质的食品,也不能保证健康。绿色食品生产以高新科技为手段,以净化环境为基础,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的动植物品种,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实行全过程无污染质量控制,这样既保证了食品的产量,又保证食品不受污染的品质,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营养,促进人类的健康。尽管我国绿色食品开发刚刚开始,规模小,数量少,一时还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它为农业、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了物质保证,是一件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乃至子孙后代身体素质的重大举措。但愿21世纪绿色食品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食品。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依法用地·依法管地

  骗取批准建房案
案情
金大勇
村民黎某,有四位兄弟在香港,这四兄弟商定要在家乡建住房。1994年5月,他们向他们家乡所在的管理区口头提出申请,得到允许后,就将建房和办理用地手续等事宜交由黎某代办。1994年8月,黎某在办理用地手续时,为了多占土地,竟以在香港的四兄弟及其侄儿、侄女共12个人的名字,分别申报用地,申报面积达1330平方米。该管理区对黎某的建房申请没有认真审核,不仅同意其申报的面积,还为黎某办理了12份《土地使用证》。黎某随后动工修建两幢占地面积分别为196.94平方米和190.6平方米的楼房及138.02平方米的附属房屋,建筑面积为525.58平方米,用地面积达672.26平方米。
黎某代其在香港的四位兄弟办理用地建房手续,为了多占土地,采取化整为零、弄虚作假的手法,骗取批准用地1330平方米,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构成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违法事实。该管理区对黎某骗取批准用地的行为,把关不严,是造成黎某违法行为的重要原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该管理区还构成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违法事实。
该市土地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5条和该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第24条的规定,于1994年12月对黎某和该管理区的违法行为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决定:
1.宣布该管理区发给黎某的12份《土地使用证》作废,尚未使用的657.74平方米土地收回,交集体另行安排;2.责令该管理区作出书面检讨,并处以2000元罚款;3.对黎某弄虚作假、骗取批地的行为处以3000元罚款;4.黎某在港的四位兄弟一向热爱家乡,支持家乡建设,曾多次捐款为家乡建学校、修道路、建水厂,受到家乡群众称赞。当地干部群众欢迎港、澳、台同胞回乡建房,因此同意黎某的四位兄弟用地建房,但要重新办理用地手续。
                   
    评析
此案含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一是骗取用地,违法者是黎某;二是越权批准用地,违法者是管理区。
该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第21条规定:“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兴建住宅用地,参照当地标准,可在增加20%的额度内予以照顾,超过限额的,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家乡建住宅,在法律上是允许的,对有重大贡献者,还可以适当予以照顾,用地面积可适当增加。但他们的建房用地必须依照国家有关土地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使用耕地的要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到县(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用地手续。
该管理区批准黎某占用1330平方米土地建房是一种越权行为;不经核实,轻率地发放12份《土地使用证》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该市土地管理局依法对该管理区进行处罚,维护土地使用审批制度,是正确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欢迎华侨、港、澳、台同胞叶落归根,回家乡建住宅的同时,要向他们宣传人多地少、保护耕地的国情和国策,宣传国家有关土地的法律和法规,特别是土地使用审批程序,使回乡建房人员,能够依法申请使用土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家庭“托牛所”
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有个周业香,中专毕业后干起了兽医这个行当。
1993年初,周业香别出心裁地办起了家庭“托牛所”,把农村的老牛、病牛和闲牛集中起来,对牛进行“体检”并与农民签订“入托”手续,运用他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分类进行饲养。当膘肥体壮的耕牛走出“托牛所”时,由户主付给一定的“入托”费用。本县近10个乡镇的农民纷纷把耕牛送到“托牛所”喂养。一年多来,45头病牛在周业香的医治下健壮地走回了农田,37头老牛催膘喂肥后由户主宰杀进入了市场,153头闲牛经过精心饲养也成为农户致富的得力“助手”。周业香年收入5000多元,而当地农民直接和间接获得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程良民)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复“乐园”
——记唐山市古冶区的土地复垦
王乐文白全来刘鲜日
驱车颠簸在唐山市古冶区郊外的乡间道路上,只见大大小小的沉陷地密如蛛网地分布在这个区2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许多地方一片荒芜,但也有一部分地方种满了绿油油的水稻、蔬菜,有的地方则是排列有序的鱼塘、鸡栏、猪圈等。
这就是正在复垦中的古冶土地,在荒芜中再造一片绿洲。从1979年以来,古冶的土地复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复垦土地2.1万亩。区委书记傅永秘对我们说:“我们对土地复垦一直非常重视,国务院颁布《土地复垦条例》后,我们更是把土地复垦作为全区的头等大事来抓,古冶的发展,主要寄托在这项工作能不能搞好。”
傅书记确实话出有因:中国最大煤矿之一的开滦煤矿大部分位于古冶区境内,近百年的开采历史使开滦对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能源,但同时也对矿区土地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仅古冶区就形成了15.72万亩的采煤沉陷地,其中积水坑20多个,达3.5万亩,全区耕地却只有15.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从50年代的2.9亩减少到1.1亩,有的乡村人均耕地还不足0.2亩。而且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沉陷地在不断扩大。全区耕地面积每年减少1500亩,而人口却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的专家甚至预测,如果不搞复垦,古冶难逃从地图上消失的厄运。
古冶的土地复垦始终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他们在建设用地管理上,坚持占一亩耕地复垦一亩荒地,不复垦不批地。作为开采煤炭的开滦矿务局同时也是用地大户,他们专门成立了复垦专业队,将煤矸石排放进沉陷地,然后在矸石上覆土造田,共复垦造田340亩。他们创造的矸石覆垦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
农民对土地复垦表现出的热情令人吃惊。我们采访的殷各庄乡尖角村,18户群众个人集资50万元,开发沉陷地150亩,挖蟹池15个。我们问,拿这么多钱搞复垦,图什么?18户群众的回答如出一辙:“有利可图呗。”赵各庄西赵村在沉陷区上建蔬菜实验场一个,占地120亩,年创产值50多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达7000元左右。
农民对复垦的积极性就来源于这种“有利可图”的动力。区土地局的邓子泉副局长向我们介绍说,区里实行“谁复垦,谁受益”的政策,鼓励乡村、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采煤沉陷地,对于投资者,区里除了给予一定的资助外,在贷款申请和项目审批上一律优先。刚刚被列为国家土地复垦示范区的南范乡甘义庄村沉陷区就是这种政策下的一个成功范例。市土地局投资100万元、区贷款50万元,乡、村自筹50万元,在这个沉陷区建精养鱼池10个,建存栏1200头猪的养猪场1个,建存栏3万只鸡的养鸡场1个,实行“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的生态养殖,形成了一个综合养殖基地。邓副局长告诉我们,今年就可收入几十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土地复垦不仅增加了大量耕地,也给古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区土地局给了我们一组数字:平均每年为国家节约排矸石征地费156.19万元,节约建设征地费250万元。在开发复垦的土地上,通过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年产值可达千万元。至于土地复垦给环境保护带来的积极效果就更不用说了。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古冶的土地复垦开始由零星开发走上成片开发的路子。他们编制了《采煤沉陷地开发复垦工程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对古冶今后3年的土地开发复垦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计划在3年内投资1600多万元,复垦沉陷土地1090公顷。这个规划完成后,古冶每年可增加耕地2000多亩,831公顷规划区内各种收入将达到2000多万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通州为种田大户奖农机
为鼓励种田大户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江苏通州市政府年初决定,对种植面积达1公顷以上的大户分档奖励农机具。经调查核实,全市共有87户农民达到奖励档次,总种植面积110.9公顷。为此,市里从农发基金中划出12万元,由市农机公司组织货源。新联镇刘家桥村农民宋建华种地7.67公顷,获得价值4.4万元的联合收割机1台。西亭镇亭北村农民陈新标种地4.09公顷,得到的奖品是手扶拖拉机1台。其余85户分别获得脱粒机和机动喷雾机的奖励。
(瞿汉金朱汉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田头开“方”当提倡
最近读到一则消息,是说河南省杞县在组织专家下乡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根据农民生产中碰到的难题,直接让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上课开“方”,深受农民的欢迎。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农村青年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日益高涨。于是,不少地方的农技部门想农民所想,开办了一系列传授科学种养知识、病虫害防治、科学除草施肥等方面的培训班,但是,有的地方效果并不太好。其弊端就在于有时只是口授笔录、分发资料,与实际操作相去甚远。讲授时,时间紧,内容多,使刚涉足科技大门求学的农民一下很难明白。而杞县把培训班搬到田头,把专家请到“田头”,学员多少不受限制,田头上课一学就会、一看就懂,老少皆宜,并且有专家当场“应诊”,当面开“方”,形式生动活泼,见效也快。
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发家致富,是众多农民兄弟所期盼的。各级涉农部门在帮助农民学科技的同时,应当多想一些类似到田头讲课“看病”的办法,真正让农民实实在在地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易县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
本报讯河北省易县采用集体、个人、股份、拍卖等多种形式开展山区小流域治理,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870平方公里,营造水土保持经济林、用材林30万亩,封山育林育草70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5%。在小流域治理中,他们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治山、治水、打坝、造林、治河道、造梯田一条龙工程,先后营造水保用材林25万亩,水保经济林3.8万亩,造地3000亩,坡改梯5000亩,沙荒地开发、治理、改造1500亩,初步建成生态经济沟30条。
(梁升起王常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吴场镇出现一批水利专业户
本报讯四川省夹江县吴场镇杨村六社农民徐贵强、徐贵权、文丕连三家分别投资6000元、6000元、5000元修建的三口山坪塘,去年8月底竣工蓄水,解决了1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也结束了这个村100多户村民饮水困难的历史。吴场镇近几年来采取国家拨款、集体筹资、群众集资和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办法修水利。全镇50多个水利专业户利用自有资金或向亲友、银行借贷,1994年筹集到80多万元,修建了120多处中小型水利工程。
(马小华)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绥棱农村年节水两千六百万方
本报讯黑龙江省绥棱县稻农实行水稻“浅晒浅湿”灌溉法,改变了大水漫灌的种田习惯,全县26万亩井灌和自流灌水田年节水2600万立方米,年节电220万度。
绥棱县水利科技人员试验成功省水、降耗、壮苗、增温又增产的水稻“浅晒浅湿”灌溉法,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可和推广。稻农编的谚语道,“夜灌深,昼灌浅,保水深,定增产”,形象地概括了“浅晒浅湿”灌溉法。
通过施用“浅晒浅湿”灌溉法,全县水稻亩增产18.7%,井灌和自流灌平均亩节水100立方米,亩节电14度,全县稻农10年减少生产投入200余万元。
(李耀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灾区农民送粮忙
湖南省隆回县今年遭受特大洪灾后,由于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农民生产自救,农民生活不愁,大灾之年喜获粮食大丰收。图为该县六都寨的农民用马车踊跃向国家交售粮食。
刘仕龙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