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窝窝头真好吃……”
孙士杰
一老者带着小孙女串门儿,主人家以便饭待之。主食是家做的棒子面窝窝头,掺了少许白糖。小女孩甚是稀罕,捧着边吃边说:“窝窝头真好吃,真好吃,怪不得你们从前老爱吃窝窝头呢!”惹得在座的哄堂大笑。
我猜测,那女孩大概正当上初小的年纪,也曾听家长和老师讲过从前。她的率真可爱,她的幸福童年,大体可以代表现今与她同龄的孩子们。她说“窝窝头真好吃”,其感觉肯定真实;她由此推论从前人们老吃窝头也是因为“窝窝头真好吃”,就是充满稚气和不合乎事实的了。这怪不得孩子,存在决定意识嘛。但从成人如何教育后代来说,却是提出了一个足够严肃的问题。
1962年,夏衍署名黄似,与画家黄永玉应和,在《人民日报》副刊的“长短录”专栏发表了杂文《〈教子篇〉补》,谈论教育孩子这件大事。文中说:由于孩子们不了解鸦片和缠足的时代、重男轻女的时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所以就不懂得新社会来之不易。文中还说:“新社会给了他们一万个好处,但是也有一个条件太好的‘坏处’。”这篇杂文面世到现在,又过去了整整33年。我想,如今的这拨儿孩子们,非但更陌生于鸦片和缠足的时代、重男轻女的时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所以就不懂得新社会来之不易;就连建国后的饥饿浮肿、史无前例胡折腾等等,也是不甚了了的了;而夏公所说的那个“条件太好的‘坏处’”呢,又变得愈加明显。这确乎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小女孩讲的“窝窝头真好吃……”那些话,正是从现实存在的这种反差中产生的。
人的肠胃,其实都差不多,大抵是肥甘多了想清淡,清淡多了又想肥甘。假如年复一年地只吃窝头、吃地瓜、吃高粱面,吃得肚子里直泛酸水,恐怕就很难有“窝窝头真好吃”的感觉了。改革开放这些年,群众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精米白面,鱼肉禽蛋,越来越多地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于是便有适当吃些粗粮野菜的倡议。北京市一份调查材料指出:有些女孩子体型像“豆芽菜”,原因多半在于挑食、偏食;有些男孩子长得如“胖墩儿”,则是脂肪摄入过量和运动相对不足所致。这是从医学营养学方面作出的分析,想来不无道理。
再从社会学政治学方面来作分析,问题就更见其紧要性。我们有句流传久远的古话,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联系现实把这句话的意思引申一下,那么我以为,对于当今生于安乐而又不知忧患为何物的我们的孩子们,就亟需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正确地真实地了解历史,尤其是50多年前的那一场民族战争的历史,在幸福安乐的生活中保持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精神状态。这样做,当然不是要回归过去,而是为了坚忍执著地建设现在,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要把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跨世纪的优秀人才,不能不具有这样的政治眼光。


第12版(副刊)
专栏:茶楼

  走向自然
晓生
久居闹市,常常忘了山之外水之外身之外还有沃野平畴,还有光风丽日。尤其是孩子,对他们来说,田野已变得十分陌生十分遥远。
作教师的妻子每每带孩子郊游归来都要感慨一番,说现在的孩子,别看他们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其实也挺可怜的。一见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就像小鸟归林,满目新鲜。黄的花、绿的草,无处不神奇。妻问:城市的发展,非要以牺牲孩子们的天性为代价?
应该说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儿时要幸运得多。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楼群街角之间,玩各种时髦玩具,喝娃哈哈、太阳神。但他们又似乎很不幸。在他们眼中,山已迷蒙,空气已不再清新,各种噪音不和谐地交织着刺激耳鼓,公园的风景有明显的人工痕迹,书中的蜻蜓蝴蝶已不再翩翩起舞,去一趟乡村田野要跑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自然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很模糊了,他们赞美自然的词句苍白贫乏,甚至无法想象真正的自然。
有一位学者做了一个实验。他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粉笔点,然后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而且可以发挥想象力,可小朋友们回答则十分单调,只有少数人说这像星星、月亮。很难说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孩子们想象力平庸,但必须承认,他们已不能自如地用自然界的物象来拟人状物了。
现在,愈来愈多的人已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试图在城市的一些角落保留一点自然的印迹,植树种草养花,建自然公园,让孩子们去乡村度假,多一点对自然的怀念和记忆。
有人建议,趁孩子们还未成人,带他们走向田野,走向自然,教他们知道虾虫鱼鸟是怎样地生活,蒲公英是怎样地开,多认识大地,多爱泥土,有一天,他们会变得心胸宽广的。没有亲近过泥土的孩子,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童年。
这不无道理。


第12版(副刊)
专栏:烽火忆当年

  忆“苏嘉铁路”
冯英子
1937年“八·一三”战事爆发以后,我开始做“战地记者”,先是为《苏州明报》,后是为上海《大公报》跑战地新闻,写战地通讯。
就我亲身的体会,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签订以后,形势对我大为不利。中国军队是不能在上海驻守,而日军却连日连夜改进它的装备,强化它的防御,例如他们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在虹口公园附近),就完全按照战时规格建筑起来的。我们当然不能不作准备,我记得在此以后,国民党军把驻军改成保安队,在苏州建立了飞机场,建筑了从苏州到嘉兴的苏嘉铁路。这条70多公里的铁路,从苏州相门开始,中经吴江、八?、平望、王江泾而抵嘉兴,它把上海、苏州、嘉兴三地,构成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它背靠太湖,面对上海,成为长江三角洲上一条重要的防线。在苏嘉铁路建筑的时候,我方就在它的路基下面,修了无数半永久性的军事堡垒,堡垒与堡垒之间的射角,也经过认真设计,因此我方曾自诩为江南平原上的“马奇诺防线”。
那时建筑这条由南向北防线的,北面是三十六师的宋希濂部队,南面则是七十八师的王敬久部队、八十八师的孙元良部队。苏嘉铁路通车的时候,我还去参加和采访了通车典礼。记得那一天,我们从苏州的相门出发,大概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嘉兴。我为这次通车典礼拍了不少照片,其中有些照片,是登在当时在北平出版、由张学良出资的《东方快报》上的。
当时我在苏州工作,三十六师的宋希濂部,就在负责苏嘉铁路北面堡垒的建筑。三十六师的政治部主任刘孟纯先生,同我相识。我得知当时我方以西起福山,东达乍浦为第一道国防线,以江阴、无锡、苏嘉铁路为第二道国防线。在这个中间,河道纵横,地形复杂,机械化部队很难活动。我看过苏嘉铁路沿线隐蔽在路基下的堡垒,思想上也受到这条马奇诺防线的很大影响。
“八·一三”开始的抗战,在上海打了三个月缺一天,虽然最后中国军队是失败了,后撤了,但我想我方既然能在上海地区打三个月左右,那么,退到我们预先设计的国防线后,支持几个月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那年10月下旬,我膺《大公报》之命,自上海出发,再赴前线。不料撤退变成了溃退。敌人是有备而来,要什么有什么,包括穿行在河网地区的小汽艇,国民党军队则只想觅路西逃。
因为把希望寄托在苏嘉铁路的“马奇诺防线”上,我并不急于西撤,11月20日左右,我还在黄埭附近一个四面是水的叫做芦梗上的孤岛上,天雨,四面是水,无法出去。不料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敌机飞得特别低,敌驾驶员的头也常从机舱中探出来。再过一刻,看见对面一个人,臂上印着一个旭日标识,我才意识到,敌人已经跑到我前面去了。
后来我才知道,敌人在金山卫登陆之后,即猛攻中国军队侧背,一路直趋王江泾,切断苏嘉铁路;一路沿沪杭线攻嘉兴正面,一路由平湖攻嘉兴右翼。嘉兴几乎和苏州同一天失守的,苏、嘉既失,苏嘉铁路已在日军掌握之中,国民党构筑的这条“马奇诺防线”,同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一样,实际上失去作用了。
江南沦陷之后,日本人就拆掉了这条苏嘉铁路,把所有的钢材,运回日本,另作他用。这条历史上的“国防铁路”,现在是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余心言所著《处世百题》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华)
  △刘金所著《长乐宫惊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海)
  △刘有根的散文集《太行虹》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山)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六盘山下翰墨香
陈振铎
阳春三月,文化部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的牌匾授予六盘山西麓、被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称为“陇中之苦甲于天下”的甘肃省庄浪县。许多人称这里“农民文化品味高,家家都用书画装饰点缀生活,可谓西北一绝”。
爱好书画在黄土高坡的庄浪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风景线;也是一种情趣和时尚,可谓祖上遗风。民间至今仍保存有唐、宋、元、明时期的名人字画,近代史上颇有名望的于右任、左宗棠、安维峻、郭沫若等大家的手笔也时而可见。近年来,当地也涌现出了近百人的书画收藏者,这里面有干部、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等不同职业者,因受他们的熏陶和感染,收藏队伍日渐庞大,收藏热使名人字画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为了求得一幅好字画,即使倾其所有也要征集到手者大有人在。
走遍庄浪山山水水,最使你惊讶不已的是有一大批勤学苦练的书画爱好者,从三尺讲台写春秋的民办教师到为30多万父老乡亲费心劳神的县长、书记都在利用工作闲暇和茶余饭后致力于书画的临摹学习、探索追求。当地除了比较有名的并在国内外书法竞赛中多次获奖的老书法家外,近年来在干部和教师队伍中还涌现出了一批较有知名度的书画新秀。为了切磋技艺,互相交流,使盛开在庄浪大地的书画艺术争奇斗妍,县上先后成立了“老年书画协会”、“青年书画协会”,定期举办书画展览,以活跃当地文化生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当地的“书画大师”也大胆地将自己的作品摆上了书画市场,任爱好者评头品足,选购收藏。
随着书画热的兴起,裱糊业也应运而生,仅县城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门店就有30多家,各乡(镇)文化站和一些街头门面专职书画装裱的随处可见。书画走俏,市场兴盛,大到县城,小到乡镇集市都有占据显要位置的“书画角”。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艺短波

  文艺短波
中国北方碑帖博物馆开馆河北省衡水地区,历史上为制帖、制笔业的繁盛之地,其影响遍及北方大半个中国以及南洋、日本。经对帖业的挖掘整理,衡水市建立了“中国北方碑帖博物馆”,现已开馆。其中有不少稀世珍品,如石版“十三行”、柳公权楷书“兰亭序”等等。(焕)
台湾小画家在京办画展 由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和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主办的“台湾小画家林笑生、林晋生画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林氏兄弟籍贯海南文昌县,分别于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年出生于台北的一个艺术世家,自幼受到艺术熏染,在绘画方面极富天赋,曾在北美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许多城市举办过画展,受到好评。此次展出的一百余幅作品,是他们多年来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艺术成果。     (阿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