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

  纪念品现象扫描
东方
如今,“纪念品”在生活中已大行其道,适用范围之广,花色品种之多,其中滋味之丰,一言难以尽叙。
   办“活动”少不得纪念品
某商业批发公司办公室主任老王,可谓办“活动”的专家,究竟操办了多少“活动”,他自己也说不清。不管什么会,除了草拟议程、邀请领导和有关人士外,几乎都离不开置办纪念品这一项。凡有“活动”,到会者极为踊跃。老王说:有些人对你开的会并不感兴趣,而是冲着纪念品来的,“活动”完了,拿着纪念品满意而归,吃不吃饭倒无所谓。
其实,纪念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五六十年代,无论是搞活动,还是开会,谁发过纪念品?70年代末80年代初,纪念品悄然兴起,发展到今天似乎成为办活动、开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议程”。工程奠基、竣工典礼、商场开业、企业投产,周年庆、五年庆、十年庆、项目验收、产品鉴定、商品订货等等都离不开纪念品。从工商企业波及到机关团体,座谈会、纪念会、工作会、研讨会,就连某些政治色彩很浓的会议,已不是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所能打发的。
   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想当初,国门初启,纪念品刚开始流行,品种尚显单调。那时发得最多的要算公文包,大的小的、人造皮革或仿羊皮,款式和花色不少。大概就是从那时起,稍有点脸面的人物,似乎都用不着自己掏钱买包,不少人还自给有余,支援亲朋好友。公文包从几元钱、十几元钱一个发展到每个高达数百上千元。
久而久之,发公文包成了俗套。于是,大家开动脑筋,纪念品便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向吃喝抽、穿戴饰、玩美乐以及日常用品等各个方面拓展和延伸。只要能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且价格又不是特别昂贵,几十元以至几百元的商品,均可成为纪念品。尤其是新产品最有希望入选,新陈代谢规律在此体现十分明显。比如茶杯,作为纪念品,开始是几元或十余元一个的陶瓷杯,近年来则以不锈钢的真空保温杯最为时髦,200余元一个,成为纪念品中颇受欢迎的“新秀”。
一些企业在发纪念品的时候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酒厂发酒,烟厂发烟,服装厂发服装,工艺厂发工艺品,总之,生产或经营什么就发什么。难怪有人调侃:假如砖瓦厂开新闻发布会,会不会发砖瓦?
   类型与心态
办活动发纪念品大约可分为二种类型:一曰广告宣传型。如企业建成投产,商场、宾馆开业,需要广泛宣传,告诉客户和消费者,于是,经营者就在背心、汗衫、雨伞、手提袋、公文包或其它纪念品上印制单位名称、业务范围、地址、电话号码等,在开业之际,赠送给有关人士。某专营海鲜的餐厅在开业时,向参加开业典礼的人士赠送广告衫和手提袋,一时间身着“海鲜城”广告衫的人满城皆是,由此餐厅名声大噪,生意兴隆。
二曰感情投资型,或曰公共关系型。一些单位在业务工作中有求于他人,发纪念品主要是从感情投入和公共关系的角度考虑。某企业举行产品订货会,邀请全国各地的客户400余人。眼下实行市场经济,订不订货,订多订少,全凭人家自愿,这样就少不了感情投资,于是给每位到会代表发一块手表、一床毯子,价值300余元,作为纪念品。当然这笔开支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部分来源于与会代表的会务费,一部分则出自成交产品的利润中。
纪念品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现象,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尤其是那些带有宣传性质的纪念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宣传企业的产品和业务,其广告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就目前而言,纪念品的确存在着“扭曲现象”。一是“滥发”,不论搞什么活动,开什么会,都要发纪念品,似乎不发纪念品就开不成会,搞不了活动。有些单位经费拮据,从本意上讲不愿发纪念品,但是面对“时尚”,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勉为其难,其心理状态是:“别人办活动都发纪念品,如果我们不发,总觉得对不起应邀而来的领导和有关人士,更怕人说自己小气”。二是纪念品带有贿赂的味道,造成纪念品五花八门,价值越来越昂贵,实质上是打着发纪念品的名义搞公款送礼。因此,有必要规范纪念品的发放行为,对于那些“走味变调”的现象,应明令禁止。


第4版(副刊)
专栏:海外艺苑

  《达豪之歌》诞生前后
伦毅杰
1938年,3月12日,星期六,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赫伯特·齐佩尔和家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历史事实。顷刻间,奥地利几乎不复存在,维也纳更成了第三帝国的附庸。赫伯特·齐佩尔,这位来自维也纳的优秀青年音乐家在劫难逃,终因没有赶在入侵之前离境而身陷囹圄,5月27日凌晨,因被人告密,遭逮捕并押往达豪集中营。
达豪,是距德国慕尼黑西北11公里的一座古城,这里曾因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著名艺术家的沙龙而名闻遐迩。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却成了纳粹德国的第一所集中营——达豪集中营的所在地。数百万生灵被残酷地禁锢在这座集中营里。
齐佩尔曾是作曲大师理查·斯特劳斯和莫里斯·拉威尔的学生。达豪集中营的遭遇使齐佩尔改变了过去的想法,他的人生道路从此又掀开了全新的一页。面对残暴、饥饿、恐怖和羞辱,更面对死亡,他逐渐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即一定要活着出去,并将这段悲惨的历史谱写下来。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集中营的无数个难眠之夜。终于,一个机会,他被分配去推沉重的大车,又称驮车,这次更换工作挽救了他的生命。也就在此时,他与极富才华的朱拉·索耶费联系上了。索耶费是一位继承了奥地利文学传统的著名青年诗人兼剧作家,与齐佩尔一样都是犹太后裔。在进达豪集中营之前,他曾与齐佩尔经常往来,彼此合写过剧本。因为战争的原因,他们的合作成果没有更多地留传下来。在这特殊的氛围里,他们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充分利用劳动的空隙,相互切磋,共同探讨。1938年9月的一天,当他们干完活回来,无意中看到了集中营大门上方的标语:“劳动创造自由”!齐佩尔顿生创作灵感,他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反其道而用之的口号,于是,便对身旁的索耶费说:“这能写一首好歌。”索耶费表示愿意考虑一下,不出几天,索耶费写出了歌词,齐佩尔以惊人的记忆力很快背诵了下来。当夜深人静时,他独自躲在厕所里开始创作。一个星期后,他谱好了曲,并唱给索耶费听。就这样,《达豪之歌》在达豪集中营里诞生了。在齐佩尔的秘密传教下,全体难友很快都唱起了这支歌,深深地激励着囚徒们与法西斯抗争的勇气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后,这首歌曲不知以什么途径很快传了出去,几乎传遍了欧洲所有的纳粹集中营。不幸的是:朱拉·索耶费却终因伤寒病的侵袭而死于集中营。
这首歌曲经历了战争年代,以口头传唱的方式保存下来,并被发表在一本集中营反法西斯歌曲选集中。《达豪之歌》录有数种磁带和唱片。1988年9月23日,为纪念《达豪之歌》诞生50周年,奥地利政府特意邀请84岁高龄的齐佩尔先生参加了奥地利施蒂利亚州首府格拉茨举行的“施蒂利亚之秋”艺术节,并特意安排齐佩尔先生亲自指挥艺术节的第一个节目——《达豪之歌》,由奥地利国家电视台为这场音乐会制作了录像带向全世界发行。
50多年过去了,齐佩尔作为那段悲惨历史的见证人,如今仍然健康地活着。恰逢今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当他得知第16届“上海之春”的首场音乐会上演出《达豪之歌》时,高兴地从美国来信向我们谈了他的感想。他觉得十分荣幸,并希望我们将音乐会的音响资料寄给他,以便他和美国以及远在欧洲的老朋友们共享这份喜悦。
在指挥家、作曲家萧白先生精心策划下,又在齐佩尔在中国讲学时的学生曹丁先生指挥下,《达豪之歌》在第16届“上海之春”的首演获得了成功。接踵而来的便是北京中央乐团于5月8日演出了这部作品,北京大学生合唱团也在首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系列音乐会上,用德文演唱这首歌曲。
《达豪之歌》反映了一代反法西斯战士的心声,更重要的是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将永远给人以非同寻常的启示。


第4版(副刊)
专栏:

  动画片《狮子王》将有义映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7月15日,中影公司与迪斯尼公司将在北京地质礼堂举行大型动画故事片《狮子王》的首映义映,义映的全部收入将捐给“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据悉,著名导演谢添已订购到第一张义映特价票。
《狮子王》是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第32部动画片,该公司早期拍摄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早就被观众所熟悉。《狮子王》与以往的动画片不同的是,片中没有人的角色,全部角色均为动物。而影片的故事情节与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被称之为动物化的《王子复仇记》。它具有浓郁的童话色彩,然而对成年人同样有强烈的吸引力,老少皆宜。该片1994年在美国推出后,很快就雄踞当年票房收入首位。
该片由600多位美术师、动画和技术人员同心协力花4年功夫制作而成,所绘制的图画超过100万幅。其创作队伍曾深入非洲大草原,寻找创作灵感。
(颖轩)


第4版(副刊)
专栏:

  总政歌舞团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国魂》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总政歌舞团即将推出大型音乐舞蹈《国魂》。这台晚会的创作和排演过程是在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下进行的。
《国魂》以近百年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史迹为历史背景,以抗日战争为中心内容,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鲜明主题,在强烈的舞台视听效果、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变化多样的技巧手段的表现下,通过舞蹈作品《最后的吼声》、《梅娘曲》、《白桦林的传说》、《大平原》、《壮士》、《保卫黄河》等,展现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
《国魂》从抗战时期优秀的历史歌曲中,择取精华,或再现于舞台,或发展出新的旋律,构成整部作品的基本风格。
《国魂》集中了全军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除了总政歌舞团之外,空军、海军、北京军区、广州军区等各军队艺术团都有编导或作曲家参加创作。总导演张继刚是有影响的舞蹈编导,彭丽媛、董文华、程志、王秀芬、阎维文、蔡国庆、沈培艺等将参加演出。
(陈正)


第4版(副刊)
专栏:乐海泛舟

  来自喜马拉雅的格桑花
——记藏族歌手韩红
达鲲
30年前,有一首《在北京的金山上》的歌唱遍全国。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就是藏族歌唱家雍西。
30年后,一首《喜马拉雅》的音乐电视片经中央电视台播放后,收到了许许多多的观众来信,称赞这首歌的意境、旋律、演唱皆佳,是一首有着民族韵味的流行歌曲。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就是雍西的女儿格桑卓玛,汉名韩红。
格桑的意思是美丽的花朵,卓玛的意思是女孩。韩红自称自己并不漂亮,但她的歌却可以和格桑比美。
今年24岁的韩红自幼喜爱歌唱艺术,1978年加入中国少年儿童合唱团接受著名指挥家杨鸿年教授的正规训练。1985年韩红以独唱的形式参加比赛获“当代青年喜爱的歌”优秀奖以及首届“孔雀杯”大奖赛优秀奖,1986年,入伍到二炮司令部宣传队当战士,1989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明星班学习。1993年韩红创立“感觉”女子摇滚乐队,担任主唱兼主音吉他,1994年正式担任北京“萤火虫”乐队主唱。
韩红的演唱热情、高亢、奔放。每次演唱时,她都以十二分的投入,像一团燃烧的烈火感染着周围的观众。特别是她演唱的《丹顶鹤的故事》、《五千年的龙》等歌,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和专家的称赞。
韩红不满足于一个歌唱演员只能唱别人的歌,几年前她就开始学习写作。也许是潜藏在她心底的音乐悟性帮助她,使她初试即大获成功。几年来,20多首从她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歌曲,显示了她的实力。《喜马拉雅》是韩红今年5月新创作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创作手法吸取了藏族民间音乐粗犷、豪放的风格。在整个歌曲的旋律、走向音域、乐句的表现上都有浓郁的西藏特色,在表现歌曲辽阔的气势和思想的内涵时有一定的深度。
目前,韩红正在制作她和母亲的一个歌曲合集,不久将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韩红还年轻,相信她会在今后的演唱道路上长放光彩。(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

  海南举办文化艺术节
在椰林溢彩的季节里,海南兴宝文化艺术节将给海南岛带来一股文化之风。
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兴宝集团公司等联合主办的这一活动,于7月11日至13日在海口市进行,内容十分丰富,有特区采风、书画家笔会、神州风采文艺演唱会、特区劳模肖像敬赠仪式、向抗战老战士奉赠纪念品典礼、特区形式与发展机遇理论研讨会和华夏假日度假村、神州休闲度假村、民建海南度假村开工庆典。
刘炳森、米景扬、苏友中、德德玛、林依伦、谢东、张咪、孙悦、伊扬、谈芳冰等将参加艺术节。(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舞台内外

  《龙魂》的追求
王修滋
第十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上古神话系列舞蹈《龙魂》在这里首演,反响异乎寻常。前来观摩演出的奥地利新闻艺术代表团团长吉尔谢克说,“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好的一台节目,她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凝聚,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艺术。”
《龙魂》的编导是山东省艺术中心青年舞蹈编导陈延荣。
陈延荣自幼喜爱舞蹈,八岁入少年宫学舞,其后与舞蹈结下不解之缘。她先是在基层文化馆做舞蹈干部,后来调省艺术中心任舞蹈编导,迄今为止,从事舞蹈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她曾主创或参与编创多部(台)舞蹈节目,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播放,她曾参与第一届全国城运会大型团体操的编导工作。
在舞蹈天地里,陈延荣孜孜求索,一九八九年,她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习,使陈延荣对舞蹈这一“艺术之母”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同时也对舞蹈艺术的功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她先后发表了《舞蹈,生命的诗》、《山乡花月夜》、《舞蹈文化漫谈》等多篇文章。她在探索研究中发现,中国舞蹈古代题材的作品很多,但表现上古风格、反映远古先民浓郁生活画卷的舞蹈作品却很少。中国历史中的上古神话传说无一不是表现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精神的,同时,远古先民的织网、狩猎、打桩、耕作等生活场景,也很适合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去表现。
陈延荣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书籍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上古神话的文字和图片,神话传说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令她激动难抑。她为她的上古神话系列舞蹈设计了“盘古开天地”、“伏羲与女娲”、“精卫填海”、“黄帝出世”、“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六场。
《龙魂》剧本在《影视文学》和《戏剧丛刊》发表后,潍坊市艺术学校排练了这部作品。然而,用舞蹈语言来表现上古生活,并不简单。为力求严谨,陈延荣查阅了有关资料,使舞蹈中运用的每一动作、每一道具、每一件服装,都能在历史典籍中找到出处,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创造。
陈延荣终于成功了!面对《龙魂》,她又在想什么?是不是新的舞蹈构思已经诞生?(附图片)
上图为《龙魂》中的“精卫填海”一节


第4版(副刊)
专栏:艺与人

  何伟:情系书法博物馆
川之
在风景秀丽的四川重庆巴南区南彭湖,一幢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型文化工程正在修建中。这是我国第一座硬笔书法艺术博物馆,他的倡建者就是酷爱硬笔书法、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会长的何伟。
在书法界,李公涛和何伟这一老一少被称作“义士奇人”。老的,耄耋之年,竭心尽虑7年,备尝艰辛,自筹资金修起开封中国翰园碑林,同西安碑林一起,成为保存毛笔书法作品的两大艺术宝库。少的,四十不惑,目标坚定,白手起家,筹资6000万元,修建前无古人的书法博物馆,并且在其建成之后,将无偿地献给国家,献给喜爱书法艺术的亿万同胞。
以汉字为媒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光彩夺目的独特艺术。点画腾挪、情萦意绕,凝结在黑白相间的线条中的是弥足珍贵的民族情感与灵魂。上溯数千年历史的甲骨文字,可谓硬笔书法之璀璨明珠。此外,群山万壑、殿堂庙宇里的石碑石刻,无一不展现硬笔的风采。然而数千年过去,却从未有一座堪称博物馆的建筑来珍藏这么多文化实物;大量有价值的书法精品和各类笔、墨、纸、砚、印章、拓片也散失民间。几年前,一位日本书道院学者问何伟为何没有书法博物馆,这深深刺痛了何伟的心。天津一个工厂的青年书法爱好者,想将自己收藏的1500多本各类书法字帖捐给国家,但却无书法博物馆可供收藏。这一切,都使何伟萌生了“舍我其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然而,一个文人,手无分文,要成就这样一个破天荒的创举,谈何容易。为了筹集资金,何伟把自己发明的两项国家书画专利产品的销售款和所有的书稿报酬全部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中去。何伟还倡导组织了“中国书法万里行”活动,到全国各地宣传书法,宣传博物馆,以书会友,为书法博物馆集资。何伟还举办演出,出外讲学,义卖书画作品,为文化事业舍弃所有爱好,早出晚归,四处奔波化缘。修建博物馆,要钱、要物、要费口舌、要受委曲,这使何伟经常紧锁双眉,茶饭难咽。好在海兵出身的他经过大海的洗礼,造就了坚如磐石的性格,认准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正好属牛的他因此被妻子嗔为“犟牛”。为了给书法精品一个家、一个栖息之所,好让其流芳后世,他一天天消瘦下去,博物馆的宏伟蓝图则一步步变为现实。3年多来,不仅文化艺术界反响热烈,这一壮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一个中学生寄来了100元压岁钱;北京铁道部的李郎杰来信呼吁,每个炎黄子孙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汽水吧。众人拾柴火焰高,集腋成裘,千万双手终将托起艺术的大厦。


第4版(副刊)
专栏:

  广东电视台推出书评节目
广东电视台《每周一书》节目是一个推介、评论国内外优秀图书的专栏节目,通过主持人对作家、评论家、出版家、读者的访谈和述评,向观众提供阅读导向和书的信息。《每周一书》专栏既有新书的推荐评介、中外古典名著的欣赏,也有书的热点现象的分析,每星期六和星期日的黄金时间在广东电视岭南台、珠江台播出。自1994年11月开播以来,《每周一书》向观众推荐的书目有:《世界散文随笔精选》、《秦牧全集》、《二十一世纪外国文学精萃》、《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翟新华著《中国市场经济之源》、《中国当代著名军中作家精品大系》丛书等近40种,收视率位居广东电视台一周节目前十名。
《每周一书》节目力图具有大家写通俗文章的风范,力图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它充分运用影像资料及电视制作手段,使一个清谈式的节目更具可视性。在节目主持人的选择上,特聘文学修养比较深厚、思维敏捷的专家出任。
(王品)


第4版(副刊)
专栏:

  吕文科演唱吕远作品专辑出版
50年代就享誉歌坛的海政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吕文科,“七一”前夕推出《克拉玛依之歌——吕文科演唱吕远歌曲专辑》。专辑选录了由吕远作词作曲的10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如《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这些歌经重新编配、录制,感觉一新。该专辑由北京福联公司赞助,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木乔)


第4版(副刊)
专栏:

  美国休斯敦芭蕾舞团来华公演《罗密欧与朱丽叶》
应文化部邀请,由芭蕾大师本·史蒂文森率领的美国休斯敦芭蕾舞团一行百人将于7月中旬来华演出。
享誉世界艺坛的美国休斯敦芭蕾舞团成立于1968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在全美大大小小几百个芭蕾舞团中名列前茅。这家舞团能在高手林立的美国芭蕾舞界一跃成为世界级的芭蕾舞团,与现任艺术指导的本·史蒂文森先生的出色领导分不开。史蒂文森自1976年担任休斯敦芭蕾舞团艺术指导起,就从培养人才入手,同时又不断改编和创作出一些优秀芭蕾作品。近年来,该团在许多国家进行巡回演出,得到热情赞誉。
休斯敦芭蕾舞团此次来华,将于7月12、13、14日晚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为北京观众演出由史蒂文森先生改编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时还将演出一台由《小夜曲》、《时间的末尾》、《堂·吉诃德》双人舞、《雄鸡》4个节目组成的芭蕾精品晚会。此次演出由对外演出公司主办,中演文化娱乐公司承办。
(李文)


第4版(副刊)
专栏:天地一瞬

悠闲 梁桂生(湖北)


第4版(副刊)
专栏:

邹德忠,山东烟台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以隶书显,兼行草并旁涉篆刻。隶书书风跌宕奇出,淳厚飘逸,行草崇尚二王,篆刻宗秦汉,既富传统功力又具现代精神。作品曾参加过重大书展,被多家公私博物馆收藏。
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