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剧谭

  从生活中走来的戏剧
——评辽艺话剧《鸣岐书记》
郭建光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在我国众多的话剧艺术团体中应该说是一个佼佼者。40余年来它一贯地坚持关注现实、反映生活、追求理想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形成了独特的创作追求和艺术风格。最近晋京演出的话剧《鸣岐书记》则是辽艺的艺术家们实现这种追求和风格的又一佳作。
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像张鸣岐这样的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不仅是生活的楷模,而且应该成为艺术家笔下饱含真诚与激情塑造的典型。辽艺的艺术家们以巨大的激情大量地吸取生活的源泉,创作了话剧《鸣岐书记》这样一部真正从生活中走来的戏剧。
生活给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源泉乃至范本,但生活本身并不是艺术,这是众所周知的。作为写真人真事的话剧,《鸣岐书记》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及其艺术魅力的发生点在哪里?就在于展示张鸣岐独特的生活和工作内容及其所蕴含的人格美、精神美和理想美。创作者们脚踏实地去寻访张鸣岐生前的足迹,他们在张鸣岐同志牺牲的现场,在鸣岐同志深入过的老工人家和亏损工厂,在机关,在军营,在出租车上,听那些认识或不认识张鸣岐的人讲关于张鸣岐的许多往事,心灵为之颤抖,生命为之震撼。这样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不断熟悉和把握人物特征便是使创作者拥有了一种为艺术本性所必需的真诚和激情,便是使创作者后来在有限的舞台上对人物生活内容及其意蕴的剪裁与表现具有一种生活本身所没有的洗炼,集中和深刻。全剧不去着意设置一般为戏剧发展必需的而在生活原型中又确实没有的确有助于加强戏剧效果的矛盾冲突,而是在大写实的背景下大写意,采用板块的结构方式,在每一板块中运用不同生活现象之间,不同人物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理想追求之间的不同和反差,在对比中,甚至在具有理论性的激辩中富有层次地、多侧面地凸现主人公张鸣岐人格、精神和理想的实质,从而也自然地延伸到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呼唤。这种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呼唤无疑是我们至今仍然倡导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重要的特征。
《鸣岐书记》在独特的戏剧结构中极力追求一种意蕴和精神的张扬,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因此,这种张扬意蕴和精神的追求不可能以某种夸张的、极富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来实现。如果艺术形式使主人公的形象稍有失真和拔高,那只能有适得其反的效果。《鸣岐书记》的艺术创作者很明白这一点,它的舞台艺术形态从整体上说是近乎生活本身的,是一种朴实的艺术风格。全剧的几个板块呈现于舞台的都是极为平常的生活场景,导演和表演自有其匠心和功力,却又不着痕迹,朴实无华,既保留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又处处能感觉到艺术创造的巧构。在表演上,《鸣岐书记》中的几位主要演员以深厚的生活积累为依托,全身心地投入到人物形象的创造之中,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心理气质,在表演上都通过对生活的提纯和精心的细节选择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戏剧所呈现的生活本身之中。这种近乎生活的艺术形态和朴实的艺术风格给人以日常生活的实感。由此塑造起来的人物形象在观众看来高大而没有距离,神圣而绝无光环。
与辽艺的其他一些作品相比较,《鸣岐书记》是一部更加偏重感情、心理乃至哲理方面的作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它的写意性。这个戏所要告诉观众的似乎主要不在于张鸣岐做了什么,而在于他的所作所为在与现实生活现象相观照时产生的意义、价值乃至哲理思考。该剧舞美设计中的那棵盘踞舞台中央的参天大树便是对这种写意性的极力张扬。在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戏剧采取写意的结构和方式,应该就是一种奇思巧构,而且在处理这种没有人物之间的矛盾对立构成戏剧冲突的题材时确乎是一种另辟蹊径。但是,也正是在这方面,《鸣岐书记》一剧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这就是作品结构的写意性夹在整体的写实背景和细节的生活化处理之间,显得有些意犹未尽,这种意犹未尽留给观众的就是审美上的不满足,戏剧仿佛没有达到高潮就匆匆结束了,人们期待的某种具有冲击力的审美感受没有出现。如何形成一种具有张力的写意与写实的相互包容将是《鸣岐书记》这个话剧向精品迈进的必然课题。(附图片)
《鸣岐书记》剧照


第12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引人入胜的《武则天》
两年来被各种传媒普遍报道、先声夺人的30集连续剧《武则天》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与观众见面。
这部由对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有着浓厚兴趣的著名导演陈家林执导的电视作品,与同样是他担任导演的描绘马背上的英雄《努尔哈赤》和展示大唐文化辉煌灿烂的《唐明皇》不同,它不仅把镜头对准了层层帏幕后面的宫廷深处,更把探寻的目光聚焦在中国历史上一位出色的女皇一生的心理历程上,为我国电视艺术画廊贡献了又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著名影星刘晓庆的加盟,使这部电视作品对观众有着较大的收视号召力,她在《武则天》中的表演,少演员的痕迹而多角色的特征,把一位女皇从18岁入宫直至80岁下朝听政的过程展现得细腻、生动、令人信服。因在《三国演义》中出色地扮演了曹操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著名演员鲍国安,在剧中扮演的唐太宗亦很不凡;陈宝国等深受观众喜爱的影星均有上乘的表演。
此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化妆,没有这个职能部门的突破性贡献,一个女性角色62年的经历不可能被观众认可,化妆师毛戈平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劳动,生动地说明了一直不被相当多的电视剧从业人员重视的化妆,对于影视作品塑造人物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服装等职能部门也为这部作品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纪文)


第12版(副刊)
专栏:撷英艺坛

  香溢京城一枝梅
——“活诸葛”申凤梅又执羽扇
刘玉琴
申凤梅11岁走进越调艺术大门的时候,她自己也不曾料到,在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她会与诸葛亮这一角色结下不解之缘,并由此蜚声艺坛。
初夏时节,河南省越调剧团为首都观众送来了新编历史剧《七擒孟获》。申凤梅主演的诸葛亮又一次征服了首都观众。人们称赞申凤梅:俊梅一枝,香溢京成。宝刀未老,雄风犹在。
今年68岁的申凤梅是越调著名表演艺术家。她曾在传统戏、现代戏及新编历史剧的200多个剧目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多种行当的角色,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众多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她从50年代起,在《诸葛亮吊孝》、《诸葛亮出山》、《舌战群儒》、《斩关羽》等剧中塑造的生动鲜活而又具有不同性格侧面的诸葛亮形象,更是深受观众喜爱。在许多观众心目中,申凤梅就是“诸葛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观看她的演出,并给予高度赞誉。周恩来总理在观看了她主演的《收姜维》后,称赞她是“活诸葛”,并风趣地说:“河南的诸葛亮会做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周总理还热情地把她请到家中做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收她为徒,使她在艺术上受益匪浅。
1962年申凤梅首次进京演出,就曾轰动京华。这次,是她第6次进京登台亮相。她带给观众的新编历史剧《七擒孟获》,从历史的角度反映了民族团结这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她在剧中再次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一虚怀若谷、深明大义、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艺术形象。她的表演从容儒雅,苍劲飘逸,一招一式老到圆熟,挥洒自如,达到了大深若浅、大雅若俗、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她在唱腔、道白的处理上吸收了京剧和其它剧种的长处,并糅进了越调旦角的唱法。她那饱含激情的唱段更是淋漓酣畅,声情并茂。在最后一场戏中,诸葛亮面对泸江祭奠双方阵亡将士,申凤梅通过有力度、有深度、富于变化的唱腔把诸葛亮勇于自责、希望民族和睦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把全剧推向了高潮。
获得了一系列殊荣的申凤梅,生活中依然质朴如初,本色依旧。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她给自己约法三章:一不走穴;二不拉班子;三不搞承包。她甘愿清贫而坚守心中的一方净土。近年来,申凤梅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行走不便。1994年夏季剧团排演《七擒孟获》时,她正生病住院。她上午输液,下午准时赶往排练场,风雨无阻,无任何特殊要求。排练“祭江”一场时,她一鞠躬就眼冒金星,穿着高靴跪拜时要别人搀扶着才能起身。但只要大幕拉开,一走上铺着红绒毯的舞台,申凤梅在观众面前立刻显得精神饱满,英姿飒爽。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一腔挚爱已成为她的精神支柱和生命动力。最近,河南省文化厅党组确定申凤梅为全省文艺界的学习模范,命名她为焦裕禄式的文艺工作者。
申凤梅虽近古稀之年,仍为戏剧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常年坚持演出均达200场,并不断开掘、丰富着诸葛亮的舞台艺术形象。申凤梅深知生命有限,事业无限,所以,为繁荣戏剧艺术,培养戏曲新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是她有生之年的最大心愿。


第12版(副刊)
专栏:

  向世界妇女大会献礼
北影推出新片《杨开慧》
为向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献礼,北京电影制片厂最近推出了新片《杨开慧》。
影片运用现实与回忆有机交错的结构方式,沿着杨开慧辉煌而短暂的一生,寻觅她独特女性的感情世界,塑造了一个为理想和爱情勇于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独具人格魅力的伟大女性形象。片中杨开慧、毛泽东分别由常远、王霙扮演(见左图)。
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还与北影合作同时推出了8集电视剧《寻觅骄杨》。 (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中央电视台与香港艺术界首度合作
梁凤仪《花帜》将搬上荧屏
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的畅销小说《花帜》,经作者亲自改编为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并由中央电视台与香港东方电影出品有限公司联合摄制,这是该台与香港影视制作机构的首度合作。
《花帜》是一部描写一九九七年以前香港社会心态、商场斗争以及现代人生活爱情的电视剧。该剧由曾执导《上海滩》的香港优秀导演招振强执导,刘嘉玲、黄百鸣、汤镇宗、曾江、谢贤、张明敏、倪震等,以及内地著名演员潘虹将出任剧中的主要角色。
(晓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