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

  陈嘉庚与华侨抗战
刘为华
在厦门集美如诗如画的建筑群中,鳌园最具魅力,最令人神往。这里不仅有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先生陵墓,而且详细介绍了华侨抗战爱国的历史。
陈嘉庚一生热心救国活动,1923年创办《南洋商报》,鼓吹抵制日货,在华侨社会中产生很大的影响。1928年5月,日本兵临济南,制造“济南惨案”。陈嘉庚联络新加坡华侨,组织“山东惨祸筹赈会”,并任会长,第一次把华侨抗日力量团结起来,培养和训练一批爱国筹赈的骨干分子,向华侨募捐130余万元,救济山东受难同胞。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强占东北三省,陈嘉庚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通电国际联盟及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履行国际公约,维护世界和平,并号召华侨向在东北抗击日寇的军队捐款捐物。“七七事变”发生后,南洋华侨纷纷成立了以支援祖国抗战为目的的群众组织,成立了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委员会,推举陈嘉庚为主席。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也选陈嘉庚为主席。陈嘉庚带头每月募捐2000元,直到抗战胜利。由于他献身祖国和领导有方,华侨积极拥护,捐款捐物数额巨大。据统计,从1937年至1945年,华侨捐献的义款共70亿元国币,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汽车500辆、救护车1000辆、大米1万包和寒衣30万件以及大量药品、雨衣、胶鞋等。南侨总会还动员3200多名司机、机工及由许多医生护士组成的救护队回国服务。从1939年滇缅公路通车到1942年5月公路被切断为止,通过南洋车队运送的抗战物资达45万吨。
陈嘉庚领导华侨不仅在经济上对祖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政治上也给予了有力支持。陈嘉庚早年侨居南洋时曾与汪精卫相识,私谊颇深。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守,陈嘉庚从路透社的电文中得知汪精卫求和的消息,意识到这是亡国亡族的大问题,立即以南侨总会主席的名义,几次电告汪精卫,劝他改弦易辙,但汪精卫坚持己见。陈嘉庚见他已无法挽救,就将来往的5次电文交报界公诸于世,并另拟一电一针见血地揭露汪精卫卖国的真面目。当时,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在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上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11字提案。邹韬奋称这11字提案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汪精卫叛国投敌后,妄图破坏抗战大业,陈嘉庚以南侨总会名义发出通告,详细列举了他的卖国罪行,号召侨胞辨奸讨逆,继续捐资救难,输财报国,抗战不达最后胜利,支援抗战活动决不停止。各地华侨积极响应号召,讨逆活动一浪高过一浪。1940年3月,陈嘉庚肩负华侨重托,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回到祖国。陈嘉庚通过对重庆和延安两地的深入考察对比,认为重庆虚浮乏实,黑暗腐败,国难当头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而延安别有天地,人民安居乐业,上下打成一片,军民同仇敌忾,处处团结抗战,令人“喜慰莫可言喻,如拨云雾见青天”。陈嘉庚组团回国,历时10个多月,历尽千辛万苦,行程数万公里,走遍大江南北,慰问前方抗日将士和后方受难同胞。日本侵略者对他深为仇恨,悬赏100万元捉拿陈嘉庚。抗战胜利后,陈嘉庚才从雅加达回到新加坡。1950年5月,他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离别了侨居60多年的第二故乡新加坡和数百位亲人,回到祖国参政议政,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尽力。


第4版(副刊)
专栏:

  长白山下军营乐
祖新金林
北国边陲,长白山下,驻守着一支海军边防部队——海军北海舰队某基地导航台。
环绕军营的群山绵延起伏,一年中有七个多月的时间被银白色的冰雪覆盖着。组建之初,贫瘠的物质文化生活一度困扰着官兵,然而,不甘寂寞的“黑飘带”依托驻地朝鲜族能歌善舞的优势,不久就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军营文化绿洲。
1993年4月,刚驻防不久的导航台官兵雪夜去长白山中抢救一名被歹徒劫持的14岁朝鲜族少女。第一个发现女孩的战士身穿作训服,因为不会说朝鲜语,女孩把他当成了歹徒同伙,怎么也不肯跟他走。地冻天寒,女孩冻得脸色发紫,给她衣服也不敢穿,幸亏女孩的爸爸和其他官兵及时赶到,才解除了误会。给养员小田有一次到附近的朝鲜族村庄买菜,卖菜的村民和小田一个讲朝鲜语,一个说汉语,比比划划了半天,才弄懂彼此的意思。这些使官兵迫切感到掌握当地语言的重要。
1994年3月,部队与当地市教委经过紧张的协商筹备,一所朝鲜语业余学校在长白山下的军营中成立了。学制时间一年半,毕业后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将颁发中级朝鲜语结业证书。市委书记、副市长、民政局长等地方的主要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部队去年协助建立的朝鲜族少年海军军校派出雄厚的师资力量。32岁的女教导主任朴英子,这位延边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朝鲜族高材生亲自带队,谢绝了部队提供的授课费,踏上了义务为官兵讲授朝鲜语课的讲台。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群众热情奔放,逢节狂欢,常常身着鲜艳的民族盛装到部队慰问演出,给直线加方块的军营平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每到这时,官兵们总是在场下看热闹。朝鲜族群众舞至酣处,纷纷邀请官兵共舞,不会跳舞的官兵怕出洋相,吓得连连后退,有时到了不跳舞就要影响感情的地步,才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去跳几下,动作笨拙,憨态可爱。朝鲜族群众善意地边笑边说:“解放军不怕流血牺牲,就怕唱歌跳舞!”
部队党委越来越认识到官兵的文化生活必不可少。于是,一队文体骨干组成的文艺小分队奉命外出“偷艺”。他们观察、模仿狂欢的人群,“像不像偷回了三分样”,经过部队加工的“歌舞”跳上军营周末晚会的舞台,战士们乐得前仰后合,肚子笑疼了。人们说:“这舞要拿到外面去跳,非让人笑掉牙不可,部队的面子也丢了!”
为提高舞蹈技艺,小分队被迫从“地下活动”转到“公开求艺”,主动“求师”到少年海军军校演出队学习舞蹈。刚毕业的学员刘豪在学校时就是小有名气的文艺骨干,编排的舞蹈曾经在军校文艺汇演中拿过奖,成了军营中的舞蹈教师。通过两个多月的系统学习,小分队的舞蹈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艺归来的“舞林高手”又担任起“领舞”。当朝鲜族慰问团再次来到军营,不禁大吃一惊,随着音乐响起,“黑飘带”们首先跳起了地道的朝鲜舞,欢迎他们光临。
官兵们不再感到无聊孤寂,工作更为热情,先后被吉林省政府授予“拥政爱民”成绩显著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双拥”模范单位,被基地评为“学雷锋先进单位”……


第4版(副刊)
专栏:星期日之歌

  难忘的一幕
李孟岩
呵,朋友,你知道么,在北京市中心的景山公园里,有一个朴素美好的自发形成的音乐厅,一个无须购票入场的卡拉OK歌厅,一个活跃且吸引人的舞场。这就是景山后山坡上的四面透风三间相连的亭子,人们称它为“三间房”。
一个礼拜日上午,雨后初晴,我高兴地赶赴景山,一进东门,就传来一阵清晰的歌声:“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兴奋起来,这不是60年前我在中学时唱的那首《毕业歌》吗?我向着歌声走去,原来那歌声来自山坡一个亭子里,只见一位瘦高身材戴着一副水晶墨镜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指挥着一群人唱歌。后来知道他在这个“三间房”里连教唱带指挥已达五年之久,而且无论春夏秋冬,不论寒冬酷暑,每逢星期日自上午九时起带大家练声后,就开始唱历史歌曲、传统歌曲、中外名歌,大家都尊称他为侯老,因为他已是72岁高龄了。
今年是两个胜利50周年,侯老说要按历史编年演唱一些老歌,它们是历史的见证,首先唱起了那个“松花江上”,当唱到“爹娘呵,爹娘呵,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时,我禁不住流下泪来,身边的几个老人眼中也闪烁着泪花。“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们心灵撞击出来的火花。”诚哉斯言。
我正在思索,又是一阵激昂的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大刀……杀!”人们的情绪更为激昂。侯老又带领大家以二部轮唱完成了这个歌的再创作。
“三间房”里人太多,很热,我走了出来,发现亭子东边的几棵大树荫下,还有三四个歌组,我在一个核桃树旁的石头上坐下来,它可比包厢座还舒服。
亭子内外,几百人,嘹亮的歌声到处飘扬,吸引着游客往这里走来。
约在22点钟的时候,亭子里传来一阵优美轻快的手风琴声,我又进了“三间房”。只见刚才的歌厅又变成了舞场,这些唱歌的人们组成了一个圆圈,循环往复跳着轻盈的舞步前进,有的是母女,有的是祖孙,时而是交谊舞,时而是秧歌舞,交替变换,仿佛在庆祝一个日子:抗战胜利。
我环顾了为大家伴奏的乐队,两架手风琴,一个小号,而那打着手鼓指挥的又正是侯老,全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志愿兵。这优美的舞姿、欢乐的旋律又吸引了好几位外国姑娘,也走进了跳舞的队列与大家携手欢跳。是呵,音乐艺术无国界,她们也在庆祝这个节日。
这是梦么,不,这是生活,是历史。那声音那形象久久地在我心中荡漾!不信,你在星期日九点钟到景山去看一次吧!


第4版(副刊)
专栏:

  韩晓从哪儿来?
秦皖
韩晓一九七六年元宵节生于贵州安顺,或许因为父母的潇洒豁达,竟记不起那年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所以韩晓的“确切生日”现在仍是一个“谜”。
在安顺呆到八岁,他考上北京舞蹈学院贵州班,二十三个贵州小男孩小女孩高高兴兴上北京,接受严格的舞蹈训练,专攻民族舞蹈。韩晓父母酷爱京戏,使他生长在一个与艺术有缘的环境,身上淌着艺术的血液。这些血液日夜奔涌,一有机会就会“表现自己的力量”,七年前选择舞蹈和今天选择歌唱,莫不因此。六载严谨、枯燥的舞蹈训练使韩晓出落成仪表堂堂、身长七尺的男儿,一招一式都挥洒自如。
放假的时候,韩晓最喜欢的便是到卡拉OK厅打工,因为既能满足唱歌的瘾又能赚钱养自己。后来他到了广州,进入卜通一百舞蹈队。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师傅毕小笛发掘,开始转换身份站到台前唱歌,以短短的歌龄参加了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荣获“优秀歌手”奖励;一首《我想去桂林》入选广东“岭南新歌榜季度十大金曲”,韩晓本人也获得最具潜质新人奖;一九九五年六月又凭着《我想去桂林》这首力作,勇闯上海“中国原创音乐榜年选十大金曲”,同时获得最佳新人奖;跟着再接再厉,六月十六日在北京文艺电台举办“流行歌曲金榜歌曲大选”中入选“十大”,并获最佳新人奖,取得了一连串的成绩。
七月二十八日,韩晓又来到北京,参加北京音乐台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行的第十三期“周末综艺晚会”,进行了半场的个人独唱,让青少年听众一饱耳福,也被北京乐评界看好。
(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

  中国艺术博览会移位北京
曾在广州举办过两届的中国艺术博览会,将移位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在8300平方米的展场中有370个展位显示来自国内外的5000件艺术品。
由文化部办公厅主办、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承办的第三届艺术盛会的时间已定于8月3日至8月9日,另外在广州还要设立分会馆。
中国艺术博览会实际上基本是美术品博览会,是我国艺术市场发展的产物。我国艺术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经营不规范,整合协调力弱,运行秩序明显混乱。据艺术博览会发言人介绍,博览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建设,健全机制,提供经验,暴露问题并解决问题。前两届出现的场外交易盛行、偷税漏税、现场作画、缺少中介等现象,在此次博览会中将有措施予以改进、规范。
中国艺术博览会已在国内外造成显著影响,有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瑞士及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这届博览会。除青海外,我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一席之地。其中画廊所占展位85个,团体、院校所占展位49个,参加过第一或第二届的展位有160余个,3届均参加的展位有98个,海外展位达32个。此次以画家个人名义参加的占2/5,另有画家组合50个参加,是前所未见的新形式。中国画在第三届博览会中为主,占2/3;油画和版画占1/3,比例有所增加;美术用品及美术书刊的展位也有10余个。
艺术博览会本应是画廊界的盛会,但由于我国的画廊不成熟,并没有完全起到为画家和市场服务的功能,许多画家还是自己参加交易,代理机制不健全,这就使中国艺术博览会担负起培育画廊、规范经营渠道、提高经纪人素质的重任。第三届博览会发言人说:博览会继续推行“注重接纳知名画廊,突出他们经营特色和营销策略”的方针。
这届博览会还组成一个艺术委员会,由著名专家为成员,负责审定作品的参展资格,禁止赝品和劣制品混入,并调节各类作品的比例。博览会将设最佳展位奖和优秀作品奖,也由专家评定。(王明)
(王明)


第4版(副刊)
专栏:乐海泛舟

  把音乐献给祖国
陈自明
旅居澳大利亚的青年大提琴家金易林小姐最近终于在北京音乐厅开始实现她的宿愿——通过大提琴奏出的美妙音乐表达情意,那是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爱心,对培育她成长的人们深深的感谢之情。
金易林在广播交响乐团及指挥卞祖善的密切合作下成功地演出了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之一。这部内容深刻的作品反映出德沃夏克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了人道主义的真挚感情。史诗般的风格和具有戏剧性的段落,抒情般的柔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音乐上的强烈对比和统一。这部作品音乐之宏伟,手法之丰富,被称为大提琴交响协奏曲。
金易林对这部作品是十分喜爱的,但她的演出仍富有新意。她那甜美、深厚的音色,真挚动人地奏出了如歌般的旋律,刻画出内心深处的思念,使人为之陶醉。演奏这首乐曲需要运用各种高超的左右手技巧,要掌握宽广音域的如歌般的奏法,以及从极弱到极强的不同力度变化,特别是各种类型的揉弦发出的特有音色。金易林的演奏说明她在这些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地步,她的运弓挥洒自如,有时激烈、粗犷,像号角般凌厉;有时柔和细腻,如涓涓细流。她的左手换把娴熟,手指动作飞速准确,更重要的是,她的技巧已与内心音乐情感的表达融为一体。她与交响乐团一起,将这部大提琴交响协奏曲完整而准确地再现,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
金易林曾多次与澳大利亚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圣桑斯、爱尔加等人的协奏曲,还曾在南斯拉夫、加拿大、英国参加过各种演奏活动。金易林之所以能有今天的造诣,得益于从小受到的严格、系统的音乐教育。她出生在一个中国朝鲜族的音乐世家。母亲张之泓是歌唱演员,父亲金仲平是著名的小提琴教授,伯伯、叔叔、姑妈都是音乐人。她从幼年开始即受到音乐熏陶,6岁即接受音乐教育,曾随父学习大提琴。她得益一双大手、灵敏的耳朵、天生的音乐感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陈园教授,随后以优异的成绩直升附中、大学本科,师从黄源礼、王祥等教授。
金易林20岁赴澳大利亚留学,在墨尔本大学师从菲列普·格林教授,22岁毕业后读研究生,从师纳尔逊·柯真教授,后又去南斯拉夫、加拿大留学,受到各地音乐教育家的好评。
(附图片)
金易林与大提琴


第4版(副刊)
专栏:

  为世界妇女大会赵秀云绘“牡丹图”
最近,山东女画家、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代表赵秀云的“牡丹图”捐赠仪式在京举行。
为了迎接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赵秀云曾写信给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表示要绘制200幅“牡丹图”。陈慕华对赵秀云的想法表示了谢意。一年来,赵秀云日夜挥毫泼墨,终于精心绘制出200幅色彩绚丽的“牡丹图”并赠送给了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和全国妇联。(江心)


第4版(副刊)
专栏:

  《悠悠闽水情》在京公演
由福建歌舞剧院创作并演出的舞蹈诗《悠悠闽水情》近日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上演。
《悠悠闽水情》以写意的手法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在闽江上不期而遇所产生的情感,以闽江作为底色,随着情感线的发展,向人们展现了福建的地域特点、生活方式、服饰色彩,勾画出一幅淡淡悠悠的山水画。从朴朴实实的乡舞乡情中,观众体味到福建的山水和人情。(何斌)


第4版(副刊)
专栏:音像天地

  “军旅之星”唱军人
建军节前夕,中国唱片总公司推出一套名为“军旅之星”的CD片和盒带,共3张,分别是:“咱当兵的人”、“看见你们格外亲”和“想家的时候”。
演唱者均为名闻歌坛多年的演员,有寇家伦、贾世俊、马国光、吕文科、张越男、徐有光、马玉涛、李双江、克里木、耿莲凤、张振富等。
这套作品精选的都是流传大江南北、深受听众喜爱的歌曲。(建华)


第4版(副刊)
专栏:

  孙悦为聋哑儿童义演
曾以《祝你平安》而走红全国的女歌手孙悦,最近又录制了一盘新专辑《心情不错》。正大国际音乐制作中心为了使自己的这部新产品更具爱心,定于7月30日晚在北京海淀剧院举行首发式,将所有票房收入捐献聋哑儿童。
据说《祝你平安》在电视台播出后,孙悦收到一些聋哑儿童来信,表示喜欢看孙悦唱歌时打手语的样子,百看不厌,似乎由此领悟了音乐的内容。孙悦在首发式上将邀请聋哑儿童登台参与节目。她自己演唱专辑的部分曲目,林依轮、高枫、老狼、郑钧、刁寒等歌手也同台助兴。(李晚)


第4版(副刊)
专栏:

  中央电台播出抗战题材广播剧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五十八集广播连续剧《世纪末的挽钟》近期在该台第一套节目中午的“广播剧与小说连播”栏目中播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在战败前夕,日军大将山下奉文将一批珍宝藏沉海底,只留下一份藏金图,此即为号称本世纪末悬案之一的《山下奉文藏金图》。该剧以《山下奉文藏金图》为线索,讲述了日、港警方及东南亚、日、港等地黑社会在战后几十年中围绕这份藏金图展开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故事,再现了二战时期纷纭的历史。
此剧根据吴民民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叶文)


第4版(副刊)
专栏:

  “迪斯尼冰上世界”将来中国
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创造的米老鼠、唐老鸭形象,已为我国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瑞林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演出制作商,由这家公司与迪斯尼合作的“迪斯尼冰上世界”,以独到的艺术表演形式轰动世界各地,自1991年11月首演以来,至今已在36个国家的250个城市亮出自己的光彩,每年有2500万人观赏。
“迪斯尼冰上世界”采用迪斯尼创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以冰上舞蹈、歌唱的方式,讲述动人的故事。他们创作的《美女与野兽》,选取了一个童话传说,用宏大、多彩的场面表现爱与恨这一古老但永久的主题。
经文化部批准,1995年9月至10月,上海演出公司与中信技术上海公司将联合邀请迪斯尼冰上世界表演团来华演出《美女与野兽》,共上演42场。演出团拥有75人,带着26套复杂的布景,上千个灯具,运送道具可能要由19辆巨型集装箱车承担。演出制作的冰面达800平方米,以供壮观的场景使用。
9月8日至9月17日将在广州公演,9月22日至10月2日在上海亮相,10月6日至11日则把北京作为最后一站。演出全部在体育馆进行,星期日和星期六有上午、下午、晚间三场表演,除英语专场外,均为中国普通话对白。
(文周)


第4版(副刊)
专栏:

井冈山碧玉瀑 黄彩虹(北京)


第4版(副刊)
专栏:天地一瞬

兵趣 赵建伟(北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