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世纪金桥跨津门
本报记者王学孝
被誉为跨世纪金桥的天津科学技术馆,从年初开馆迄今仅半年,就有20多万人临馆参观,日平均达1500人。尽管门票每张30元,有时还不得不限额入场。
时下,在歌舞厅爆满,酒楼客盈门,而不少科技、文化、艺术、博物馆遭冷落的情况下,天津科技馆呈此盛况,确实难能可贵。
那天,记者随着参观者人流涌进科技馆。在五彩缤纷的食品与营养展区圆柱玻璃柜前,师生俩的对话将众人吸引——
教师指着玻璃柜里的一杯浅橙色鲜亮泡沫漫溢的啤酒:你看那是真的假的?
学生未假思索脱口道:假的。
老师: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学生:真的过一会儿泡沫就消失了。
老师又问:是固体?还是液体?
学生:固体。
老师:为什么?
学生:液体时间久了就蒸发了。
观者为这位五年级小学生的正确答问而叫好,赢得众多同龄人羡慕的目光。
颇具吸引力的还在于80%以上的展品观众可直接动手操作演示,参观者通过触觉、听觉和视觉,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得到科学的启迪,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在众多参观者中还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常客”,他叫范祖鹏,年仅9岁半,昆明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几个月来,他已来过科技馆七八次。每逢节假日,其父母经常带他到科技馆,他得以整天遨游于这科学天堂。他喜欢化学,虽就读于小学四年级,但初高中的一些化学知识也有所涉猎。每次参观,在其脑瓜里都会留下几个为什么,自己动脑子琢磨,翻书,求教老师和在大学教书的父亲。科技馆简直变成了他求知的第二课堂。
谁又敢说,未来的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不会出现在经常泡在科技馆的这批孩童中呢?
别以为科技馆仅仅为青少年所专有,据馆长吴凡说,来参观的十之四五是成年人哩!这座科学宫殿是为全民所享有!
科技馆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多姿的魅力吸引着观众。宫殿式分上下两层的万米展厅,在14个展厅分别布展着318件(套)展品。每件展品都说明一个科学原理,且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易懂易记。比如电,这最普通最常见,人们须臾不可缺的东西,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那么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鞍山道小学六年级几个小朋友站在用荧光屏可显示的《电和磁的世界》前面,一按绿色电键,立刻图示出来,从电是怎样产生、输送、怎样发光,家用的电等等,一目了然。
他们转身又飞奔到“脚踏发电”处,骑上脚踏车,猛踏几圈,将所耗体能,转换为各机械能,继而变作电能,把一排电灯从下而上次第点亮。它演示了能量守恒、能量转换的原理,同时又介绍了发电的一种形式。这一切都可在几分钟内完成,然而留在孩子们脑际的却比读几年书更为深刻。
记者问刘声威等几个小朋友:“你们来过科技馆吗?”“这是第二次了。”“为什么不到少年宫、同乐宫?”“科技馆更奇妙、更有趣儿。”
走进展厅观者首先接触到的是启智厅,继而天地万象、通讯与信息、磁电奥秘、交通与航天、光学奇观、人体科学、数学漫游、电脑与机械、医学探幽以及科学与生活等。自然科学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涉。
为科技馆建设洒下汗水心血的张蓂,曾作过一次有趣的实践:将整个展厅每件展品都看过一遍并弄明白其道理,整整花了两天时间。
江泽民同志来视察过科技馆,李瑞环同志来看过,到津视察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几乎都抽空到科技馆走走。此间,凡来过天津的各省市领导同志也漏不了参观科技馆。江总书记看后兴致勃勃地称赞说,这是一项“育人工程”,天津舍得花钱搞“智力投资”。李瑞环说,科技馆对双文明建设非常重要。
中外科学家们看后更是盛赞天津办了一件具有创建性的大事,顺应潮流,顺乎民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科技馆堪称“国内一流,国际入流”,开创了我国“科技馆事业的里程碑”。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看后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看到过很多科技馆,我觉得这个馆与它们比毫无逊色。世界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参观科技馆后致函天津市领导:全馆气魄宏大,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科学知识,造福人群,照耀千秋。
当今,科普教育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作为科普教育重要载体的科技馆,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美国大中城市几乎都建有科技馆,英国现有科技馆230多座,日本更多,达2000多座,德国每78万人就拥有一座科技馆,连我国的邻邦印度还有4座国家科技馆,州、邦级有千余座。而我国科技馆却少得可怜,除北京仅有的一座国家科技馆外,在各省市地图上难得找到科技馆的坐标。这就难怪“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把首届“启明奖”授予力倡建造科技馆的前任市长、现任市人大主任聂璧初。
8颗钢筋混凝土圆柱高擎硕大无比的球体建筑,匠心独运、气势恢宏的桥式巨型建筑,象征着天津如旭日跃金桥,脱颖凌宇空,它将带动天津的腾飞,跨入21世纪。(附图片)
压题照片:天津科技馆外景
下图:青少年参观天津科技馆  陈国兴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沈阳一项科学决策避免损失八千万元
新华社沈阳7月2日电(记者姜敏)沈阳市工程咨询公司经过公正、缜密的评估论证,果断地作出“沈阳市煤气热电厂一期工程不可行”的结论。据此,市政府有关决策部门采纳了这一意见,决定停止坑口煤气厂的前期工作,从而挽回了8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去年初,沈阳市一家专业公司根据该市煤气供应紧张的状况,提出利用地产煤矿生产的褐煤作为原料,建设一座既能发电、生产煤气,又能集中供热的工厂,并委托专业研究院作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有关决策部门。本着“先评估,后决策”的原则,沈阳市有关决策部门委托市工程咨询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估。他们认为,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的内容是先发电和供热,暂不供煤气,违背了立项的初衷;另外工艺技术不成熟,仍处于试验室小试阶段;再是经济效益分析失真,评估测算的总投资比“可研”参与经济分析的总投资高出1.8倍。因此,评估后的经济分析表明,该项目投产之日,即为亏损之时。
据介绍,1988年成立的沈阳市工程咨询公司,7年来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程咨询与评审,到今年4月底,已评审274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31.6亿元。通过评审,累计查实错漏项1618处,节约投资8.8亿元,弥补错漏项、合理调增资金8.1亿元,同时否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无市场、经济效益差的项目十几个,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揭晓
本报讯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各专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已于日前结束。共有811项通过了初评。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58项,国家发明奖142项,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11项。
为公正、准确地奖励我国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根据评审程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决定即日起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形式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刊登于《中国科技奖励》杂志1995年第3期。
国防专用和保密项目将由有关部门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初评推荐的项目、人员等有异议,均可自即日起两个月内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出。
没有异议或异议处理完毕的项目,将提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进一步审定后,报国家科委和国务院核准、授奖。
(科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文平台天汇新版研制成功
本报讯北京怡江新技术实业发展公司日前研制开发出天汇标准汉字系统3.0版,并已经投放市场。
天汇3.0采用了最新的动态翻译技术,所有中文平台提示信息在内存中自动地被翻译成中文,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技术瓶颈,解决了连程序级内核汉化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而且还保证了与西文软件的完全兼容,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力求术语、信息翻译的标准性与规范性,同时在翻译习惯上也充分考虑了大陆用户的语言文字习惯和理解习惯,极大地增强了天汇中文平台软件的汉文化特色和易学易用性。
(李丁)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攻关不畏难
——记北京华戎生物激素厂厂长王建山
缪青民
隶属于北京军区的北京华戎生物激素厂,是化工部农药定点生产企业。为了帮助农民防治严重危害着棉花生产的棉铃虫,1992年他们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先后研制成功“灭铃灵”、“灭铃威”防治棉铃虫专用农药。在冀、鲁、豫、晋、陕、浙、苏七省棉花产区投入使用,收到了很好效果,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
在一片赞扬声中,厂长王建山并没有陶醉,他清醒地知道,由于棉铃虫抗药性不断增强,二至三年我国必须推出一两种新杀虫剂,才能得到有效防治。如果靠进口农药,不仅价格高,周期长,而且棉农和国家也吃不消。
在山东省高唐县,因第二代棉铃虫没有防治住,棉株顶尖被咬,一片片绿油油的棉花竟没有结几个棉桃,一位老棉农含着眼泪将自己种的5亩棉花全部拔掉了。安徽省当涂县,因第四代棉铃虫没有防治住,一万多亩棉田绝收,农民拉着王建山和供销科长贾铁东的手说:“你们是生产农药的,就不能给我们想个法子?”王建山看着这一幕幕情景,心都要碎了,就像被棉铃虫咬一样隐隐作痛。
在全国虫害防治会议上,王建山主动找到国家农药监督检测中心主任张百臻,提出研制高效农药的事,双方一拍即合,商定由北京华戎生物激素厂和国家农药监督检测中心的科技人员共同研制开发灭杀性强、成本低、防治抗性棉铃虫的高效农药。
研制工作是从1992年10月开始的,当时北京华戎生物激素厂资金十分紧张。在王建山的带动下,全厂职工自筹资金100多万元,购买了国外先进的化学分析仪器和科研设备。
攻关小组先后深入到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省、地、县棉铃虫高抗区进行调查,了解了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下棉花生长过程中棉铃虫侵害情况。
1993年6月,王建山亲自带着攻关小组到山东陵县同植保站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棉田试验。大家不顾日晒雨淋,经常在棉田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有的同志脸晒脱了皮,有的药液洒在身上,烧得火辣辣的疼,仍然坚持工作。许多农民得知北京来了这么多治虫专家,都围上来观看。有的送水,有的抱来大西瓜,有的农民把技术人员拉到自己地里去试验。经过科技人员300多天的共同努力,灭杀棉铃虫新药——35%甲多丹乳油终于诞生了。经专家测定:这种制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对棉铃虫击倒快,速效性强,杀伤力大,持效长,尤其对防治抗性棉铃虫和大龄幼虫药效显著,成本价格比同类产品低30%。
农民高兴地说:“棉铃虫又有了新克星”。
王建山并不满足于把产品生产出来卖出去了事,他常说:“有了好农药,还要科学地使用。”把向农民普及宣传使用农药知识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经常派出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还花费3万多元印制了几万份农药知识宣传画、科技挂图、录像专题片播放讲解,在北京平谷县山东庄、河北固安县等地开办了棉花、水果、蔬菜病虫害防治讲习班,深受农民的欢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台国产激光快速自动成型机问世
本报讯日前,由北京隆源公司研制开发的我国首台国产AFS激光快速自动成型机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鉴定。
快速自动成型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该技术集光学、计算机技术、精密仪器、自动控制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成果于一身,是计算机二维打印概念的三维延伸。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和模具制造等行业。
北京隆源公司研制开发的激光快速成型系统与现有的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有以下优点:控制程序的优化,使生产零部件的速度大大提高。压粉装置的引入,使选区烧结的零部件密度提高,从而增大强度,同时也可改善表面粗糙程度。该成型系统的制造成本、原料成本比国际同类产品低。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填补了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空白,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加快推广。
(丁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传单”俏乡村
新华社记者朱海黎
记者在全国产粮大县之一的吉林省九台市采访时发现,这里的玉米苗出得既齐又全,长势喜人。在龙家堡镇袁家村,农民王柏仁对记者说:“过了谷雨气温还这么低,好几年没有了,咱原来以为庄稼算是完了,没成想县里给咱送来了科技传单,把咋抗低温、促早熟的办法写得一清二楚,咱照法一干还真灵。”旁边一位农民接过话茬:“这科技传单真是一场及时雨,今年丰收了咱农民要给农业局的同志记一功。”
年初,市农业局就接到气象部门的预报:今年的积温低、病虫害多,将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农业局上下马上行动起来。他们首先组织了一批干部和技术人员在全市25个乡镇进行了调查,然后,市里请来一批专家研究出解决办法。
对策是有了,可时间紧、人手少,如何送到农民手里成了难题。有的同志提出把内容印成传单发到农民手中,这个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市里专门拨出3万多元资金,用于印制“科技传单”,并很快将第一批10万份传单陆续送到农民手中。不久,第二批5万份也赶制出来。一时间,“科技传单”成了九台市农村最俏的“抢手货”。
首战成功,极大鼓舞了农业局的同志们,他们又开始谋划“新版”科技传单。局领导解释说,目前的传单还仅限于种庄稼,市里还准备把瓜菜、养殖等技术分门别类印成传单,让农民多学几手技术。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玄中寺塔林损毁严重亟待抢救
本报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的山西交城县玄中寺内的60余座古代墓塔近年来损毁严重。当地一些专家学者呼吁有关部门救救这些历经数百个春秋的古塔林。
玄中寺位于交城县西北10公里处的石壁山,创建于北魏延兴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庙,在净土法门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同凡响的作用,在日本、东亚和东南亚等地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解放以来,国家曾先后7次拨巨款修葺保护寺院。1983年,玄中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每年有大批国内外游客到这里拜佛寻祖。
玄中寺的塔林分南塔院和北塔院,各有金代以后的墓塔30余座,是玄中寺寺庙建筑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历史一个重要的“象形文字”宝库。然而,这些稀世之珍近年来却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损毁:一些金、元、明、清时代的古塔砖石风化严重,塔座上的文字已经无法辨认清楚;还有些古塔倾斜严重,若有三四级地震就可能毁于一旦;更有甚者,周围村庄的农民修堰垒坝不惜毁塔取砖石,许多古塔仅剩基座。目前南塔院尚存可辨认的19座,北塔院仅有10余座。其中几座塔的中部也被“开膛破肚”,“残”不忍睹。
一些专家学者看到此情此景,强烈呼吁有关部门救救这座历经数百年而不毁的古塔林,遏制人为破坏的歪风。
(池茂花张运)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部门史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讯由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门史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
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历史的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以来,各部委在编纂《当代中国》丛书行业卷过程中,开始了这项工作。作为我国专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学术刊物《当代中国史研究》自1994年创刊后,遂成为部门史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
外交部、财政部、农业部等近30个单位的代表6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张丁)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科技馆等单位
为我国杰出科学家树碑立像
本报讯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报社、北京中大艺术研究所等单位于近日决定,以筹资方式在中国科技馆内的公共场所为我国历代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建立雕像群,以唤起人们对科学家的仰慕和崇敬。
雕像工程的科技顾问是中国科协副主席孙大涌,中科院院士、著名声学家汪德昭;艺术顾问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古元,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首批入选的古代科学家有:李冰、蔡伦、毕升、沈括、张衡、李时珍、祖冲之、徐光启、宋应星,近现代科学家有:詹天佑、侯德榜、竺可桢、郭沫若、李四光、周培源、茅以升。塑像采用青铜和汉白玉或花岗岩。
(谭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