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牡丹争妍(中国画) 尹江林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为18岁人而歌
曾卓
报载:满18岁的青年,要举行成人仪式。
18岁,一个应该以红字铭记的年龄。
在这道人生的门槛上,向美丽的少年时代告别。不要说我还带着稚气,带着天真的梦想……我已走进成年人的行列。
在这道人生的门槛上,我兴奋地向前面眺望,向未来眺望。并像一个在起跑线上的长跑运动员那样,活动着自己的全身,跃跃欲试并向前冲去。
我知道,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将有坎坷、荆棘、险道……天空并不是永远晴朗的,将有阴霾,风雨、雷电……但这不正是我所渴望的么?我将在斗争中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的严峻;从而也在斗争中去考验自己,锻炼自己。——斗争的欢乐是真正的欢乐。
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对祖国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因而,我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并严格地要求自己。——一个肩负大任的人必须是一个大写的人。
我知道,我只是群众中的一员。我在浩浩荡荡的人群中与他们共同呼吸,共同歌唱。我在浩浩荡荡的人群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从而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汹涌的海洋是无数水滴的集合。
我知道,我手中举着的是革命前辈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火炬。那熊熊的火焰中闪耀着先辈们的渴望和追求。它照亮了历史的漫漫长夜,并指示着未来。它也照亮了我的道路,我的生命,燃烧着我的心。——人的最高价值是作为人类圣火的传人。
我知道,我们正将与一个旧的世纪告别。旧世纪是在进步与落后、智慧与愚昧、繁荣与贫乏、创造与破坏的交织中,在血与火的交织中……渡过了短暂而又漫长的百年的。一个新的世纪正渐渐从历史的地平线上升起。我们已感受到了它的曙光。——我们引以为荣的是,要在新的世纪创造新的天地。
让我们来共同朗读一个诗人的话:
在光荣与至善中
我们将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直到我们受到阻拦
——而没有什么能阻拦我们!


第12版(副刊)
专栏:漫谈

  谢绝送礼的幽默
伍柏
近年来社会上“关系学”、“人情风”日趋盛行,于是请客送礼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行贿受贿之类的违法乱纪现象,也时有所闻,令人不胜感叹,也令人常怀忧心。党的十四大后,中央多次强调反腐倡廉,足见问题之严重与纠风之迫切。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学阮公体三首》中写道:“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在恶浊的风气里,正直的古人尚且有志于洁身自好,那么作为承担改造社会重任的共产党人,又有什么理由趋附歪风邪气呢。共产党人不但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周围的群众,而且还应身先士卒抵制不良风气,这正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所在。
如何抵制不正之风也有个方法问题。这是因为歪而成风,情况复杂。以送礼为例,有人是主动的,有人是被动的。笔者昨日翻书,正好读到两则古人幽默拒礼的故事,不妨顺手牵羊拉到本文中来与读者共赏。
其一:春秋时代,有个名叫公仪休的人,因在鲁国做了官,就有人给他送鱼。但他说什么也不肯收。送鱼者问:“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为何不收?”公仪休答:“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敢收呢。我现在做官有钱买鱼,还有人送鱼;如果因为受贿而免职,还有人给我送鱼吗?”
其二:也是公元前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有人要送给宋国的城门官乐喜一块珍贵玉石。乐喜却连连摇手拒纳,并晓之以理:“你以玉石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你把玉石送了人,你就失掉了宝;如果我贪图了你的玉石,我也就失掉了宝。彼此失宝,不若大家守宝。”送玉石者听了再也无话可说。
公仪休一眼看清了送礼和权势之间的一种交易,送来的分明不是鱼,而是钓鱼上钩的饵;乐喜亦有真知灼见,他看到了物质之玉,却不愿因小失大,以心中之玉去换取区区的物质之玉——这两位古人的话都颇含哲理,却又说得很幽默,是很值得咀嚼一番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巾帼风采散文征文

  一颗爱心献患者
李秀红齐鑫
杨凤珍,随着她研制的降伏气管炎的特效药“1018”的成功,为越来越多人们所熟知。人们称赞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气管炎是我国北方常见病,也是我国医学界公认的几大顽症之一。无论是谁,患上这种病,几乎要痛苦一辈子。一位平凡的乡村女医生如何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带着种种疑问,在杨柳泛绿的4月的一天,我们来到了地处太子河北岸、灯塔县灯塔镇兆麟街的杨凤珍诊所,进行了现场采访。
   清晨:7时30分
我们来到杨凤珍诊所。此时,诊所里已坐满了来自四方的患者。杨凤珍大夫在诊桌旁忙碌着。面对众多的患者,她认真而耐心地询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经过;细致地为患者检查之后,对症下药,嘱咐如何保养,如何用药。人头攒动,暖意盈盈,杨大夫的脸上不时浮现的微笑,给患者增添着希望与信心。
    上午:9时30分
杨大夫的大女儿刘晔走了进来。
“妈,该吃饭了。”
“等等,再看两个病人。”
“妈,您吃完饭就该打点滴了!点滴瓶我都挂上了。”
“知道了,等一会儿,这么多病人等着呢!”
在场的患者们不忍心了。
“杨大夫,吃饭去吧!我们等您。”
“是呀,别累坏了您。”
杨凤珍对病人们抱歉地笑了笑,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诊室。
环顾诊室四周,墙上挂满了锦旗。有一面锦旗特别引人注目,是山东莒县公安局一名叫孙家礼的患者亲手制作的,上面绣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靠窗那面绣着“救死扶伤,恩重如山”八个字的锦旗,是内蒙古通辽市一位叫阿拉坦高娃的患者特意赠送的。杨凤珍曾应高娃之邀到科尔沁草原做客。高娃献上洁白的哈达,深情地说:“杨大夫,亲妈给我遗传了病弱的身体,您给我治好了,我要叫您一声妈。”
杨凤珍医生用她的医术、用她的爱心谱写着一曲曲仁爱之歌。
   上午:11时30分
杨大夫打完点滴,脸色苍白地回到了诊室,轻轻地朝患者们笑了笑,便又开始工作了。诊室里又静了下来,只有杨大夫轻柔的问话声在诊室中回荡:
“你这种情况要4号药和5号药结合着吃,还要服用一些板兰根……”
“哦,板兰根你有了,那我就不给你开了,要注意饮食,不要生气。”
杨大夫心细入微,她了解病人的经济负担都很重,在药品大幅度提价的情况下,她的“1018”仍保持原来的价格,对于一些辅助药,尽量利用病人家中已有的药,以求病人能节省点开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如此医德,实在温暖人心。
天色渐渐暗下来,患者们带着满意的微笑,陆续地离开了诊所。送走最后一位患者的杨凤珍,舒展着酸软的身子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58岁的杨凤珍自1953年毕业于辽阳卫生学校之后,在基层从事医务工作。40多年里,她接触过不少气管炎患者,因为没有特效药,她只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备受折磨。特别是她患病的婆婆给她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一幕:那是1955年的一天,杨凤珍突然发现久病在床的婆婆穿得异常整齐、干净。原来,婆婆忍受不住气管炎的折磨,想投水自尽。这情景深深地刺痛了杨凤珍的心。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一难关。
杨凤珍攻读了《本草纲目》等大量医书,又到处搜集民间验方、偏方,反复配伍和比较,并亲自服用试验。经过几百次研究试验,改进配方,药物在杨凤珍婆婆身上产生了奇效。老人家多年的气管炎痊愈了,一直活到92岁高寿。
寂静的春夜,忙碌一天的人们已进入梦乡。
   夜:11时30分
一位留所治疗的小患者突然发病,杨大夫不顾一天的疲惫和身体的不适,匆匆从床上爬起,披衣来到病房为小患者做了处理,直到看着小患者安然睡去,她才放心地离去。此时,窗外星光灿烂。那点点星光恰是莹莹爱心在暗色的天空里散发着温暖的光,细微却又恒远。……
(作者单位:《大众生活》杂志社)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文化广角

  忆《飞虎英雄传》的作者
冯德英
我与隋发升同志虽然说不上是交情多深的老朋友,但彼此相识也近十年了。想不到我们是同龄人,刚过60岁,他便早早地去世了。痛惜之情,难以言表!
大约是80年代中期,山东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朋友带他到我家串门,我们开始相识的。编辑朋友介绍了一些发升同志的创作情况,特别是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处境;但发升在一旁很少言语,只讲渴求创作的事,说话轻声细语,惟恐惊震了听者的耳鼓似的,更没发泄任何怨天尤人之气。他这种谦恭宁人的和气性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实在难能可贵。
1988年我到省作家协会工作后,隋发升很希望能调到作协搞专业创作,也有的同志帮他推荐。我对他的要求很理解,也很同情;但终究由于各种因素没有调成。
这以后,隋发升经常在下面深入生活,一段时间后,便从海阳县老家来到济南,挤进在此工作的儿子的单身宿舍里,埋头写作。每次他来只请省作协开张介绍他下去采访的证明信,别的方面从不提及,总是说有点困难能自己克服,一切都是挺好的。
隋发升于1953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兵学校。他曾赴朝鲜当过志愿军,先后在福建、青海、甘肃、湖南等省,度过十多年的部队生活。在这时期,从儿时便受着故乡老解放区人民的崇高革命操守熏陶、感染的他,萌发了用笔描绘革命人民的战斗生活的愿望,并用业余时间努力去实践。不幸的变故往往相伴着美好的愿望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这个长沙工程兵学院的教员也未能幸免,遭受迫害,被遣返故里,过着拮据的百姓生活,政治上精神上经济上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且不说磨难如何频仍,只靠微薄的工资,对他来说举家老小的生活已难以维持。直至我见到他时,七八个冬天,他都是那身黑旧的衣裳,那件破旧的军大衣,但他那倾心文学的一腔热情始终不减,初衷不改,意志弥坚,顶住压力和非难,节衣缩食,自费采访,刻苦创作。他为什么这样自讨苦吃?他为什么不去经商发点“小财”呢?凭他多年认识的一些有权的“关系”,做到这点也不难。他没有这样做。他也没有颐养天年,安享清闲。显然,他对文学的苦苦的执著追求,从“名利”的范畴里是找不到答案的。
35年的奋斗没有白费。隋发升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飞虎传》、《卧虎传》、《龙女传》先后出版。这些作品虽然得不到诸如“字字珠玑”、“史诗”、“警世之作”的美誉,也没有“洛阳纸贵”的轰动,但都同他的朴质无华的为人一样,记录着人民的斗争故事,真情实意。我想,这就是文坛中的极平凡又极不可缺少的相当一批作家的实践,是人民和社会所需要的。
隋发升同志逝世一年多了。适逢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他的反映抗日斗争生活的长篇遗作《飞虎英雄传》出版了,我写下上面一席话,对作者抒发一点纪念之情,也算作本书的小序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