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宏运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人民都在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以史为鉴,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思潮和势力在全世界严重泛滥,欧洲以德国为主,意大利次之,日本是亚洲的恶势力。这三个国家结成同盟,号称轴心国,妄图瓜分世界。德意的进攻目标是欧洲和非洲,日本进攻的目标是中国、俄国的西伯利亚以及南洋群岛。整个世界的秩序被打乱,和平遭到破坏,文明受到践踏。法西斯像毒菌一样迅速弥漫欧亚。一时,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尚未组织起来,欧洲所出现的绥靖主义和不干涉政策,实际上又助长了法西斯主义更加肆无忌惮,其结果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陷入残酷的战争深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侵略的首次行动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占。当时中国国民党当权者,由于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北很快被日本鲸吞。那时欧洲各列强对中国实行的也是殖民政策,他们蔑视中国,和日本打得火热,甚至以牺牲中国来讨好日本,只希望日本的侵略不要妨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狡猾的日本又口口声声宣称其占领东北并没有领土野心,只是为了“引导中国进入文明”和东亚“和平”等等。各列强仍沿袭19世纪以来瓜分中国的传统观念与做法,都在等待着从日本侵略中分得一杯羹,未意识到日本所发动的“九一八”即是世界大战的序幕。黩武哲学未遇到任何反对和钳制,于是迅速弥漫于东方和西方。
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的生存和独立,为了人类的和平和发展,挺身而出,站在抗日的前哨,成为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先驱和旗手。
“九一八”事变的第四天,即9月22日,中国共产党就发表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严正指出日本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力主张武装抵抗,并于1932年在东北组织起武装力量,进行游击战。后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致力于把中国各抗日力量聚集起来。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中国两个主要的政治力量,经过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终于形成,全民族的抗战于是确立。
日本估计,这时的中国还没有能力抵抗,各列强也不会出来干涉,便于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时间,日本举国若狂,少壮派军人极力煽动,统治阶级沉浸在掠夺征服中国、以解决其国内矛盾的狂想之中,认为征服中国,称霸东亚的时期已经到来。
战争初起之时,日本异常骄横,认定中国不堪一击,只需3个月时间,3个师的兵力,就可以纵横中国南北,5个师就可以征服全中国。世界各国正直人士也都为中国担心,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怎能抵抗世界上最骄矜自负的日本?!况且英、美、加、荷等国给日本以军援。迷信日本军国主义武力的人更认为日本一举手,一顿足,即可将中国投入囊中,中国若要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但是,日本完全打错了算盘。中华民族并不是表面看来那样温顺那样容易征服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号召和推动下,抗日民族战线已深入人心,整个中国都在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就连一直想走德意法西斯道路的蒋介石,在德国承认伪满洲国后,也不得不中止和德、意的关系。世界各列强虽然仍迁就日本,但各国人民和舆论,却站在中国方面,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成为团结国际一切反对侵略的一股重要力量,成为组成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的推动力。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和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中国的抗日不是孤立的。打了两年之后,欧战爆发,打了四年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等国终于分清了侵略和被侵略阵营,终于和中国站到一条战线上来。
中国军民是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以难以形容和令人难忘的英雄气概作战的,在人类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崇高的地位。1942年2月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单独抗战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中国人民,武装起来的和没有武装起来的都一样,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差不多坚决抗战所表现出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际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中国人民破坏自己劳动果实以免为日本掠夺性军队所用的巨大牺牲,树立了牺牲精神的崇高榜样,为了夺取我们正在满怀信心去争取的胜利,这种牺牲精神对于大家都是需要的。”他的评价是公正的。中国孤军奋战,受到了世界的敬重,其影响是深远的。
   二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粉碎了日本建立大东亚的迷梦。在欧亚陷入法西斯恐怖之时,中国人民为人类指明前进的路程,其英勇事迹,永载史册。
战争发动一年以后,日本确曾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军队死伤七八十万人,约一亿人流离失所,但日本也有40多万壮丁战死,耗费了100亿日金。日本投入中国的兵力已占其全部陆军70%以上。甲午之役,日本耗费两亿日金,日俄战争耗费20亿日金,侵占中国东北耗费10亿至15亿日金,而这次侵华战争仅一年多时间,就超过过去几次战争总和的3倍以上。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更令日军坐卧不宁,日军零星被消灭的总数比主要战场上消耗得还多,就连占领区内的所有交通线,几乎每天都为八路军、新四军截击破坏。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没有被日本的精锐陆军所摧毁,也不可能摧毁,民族解放运动因日军播下的仇恨的种子,更加蓬勃发展起来。1938年春季前后,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约两万人,在山西战场,在四个月时间里被八路军的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消灭殆尽。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例子。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重大影响。日本原想从德意在欧洲和地中海的侵略行动中得到好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希望日本在远东的扩张计划,吸引住英、美、法的注意力,以便它们在欧洲自由行动。但日本主力全被吸引在中国战场上,北进苏联,南攻南洋,只能是一种梦想。所以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后,日本首相阿部徒唤奈何:“值此欧洲战争爆发之际,帝国不予介入,决定专向解决中国事变迈进。”
想介入而终不得介入,这是日本最大的苦恼和悲哀。从1939年起,日本在中国战场上已失去主动权。1939年初,日本在华的兵力为26个师团,到是年末,就增加到35个师团,即使如此,也未能“确保治安地域的安定,也未按所期望的进展,作战的主动权均未掌握。”
1940年,欧洲14个国家先后从地图上消失,历史似乎又给日本提供了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机会。日本外相松冈宣称:“日本的使命是将‘皇道’宣扬于全世界。”然而事实上,这时日本政策的第一目标,依然是征服中国,前往柏林的日军特使佐藤向德国外长里宾特罗甫解释说:“自从对华战争开始以来,在华建立所谓‘新秩序’的任务,是日本的最大任务。”另一访德特使寺内说得更为确切:“中日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中国战场牢牢地捆住了日本的手脚。
正当欧洲14国先后被德意法西斯侵占之时,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树立的榜样,引起世人瞩目。1940年8月到12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打得日军丢盔弃甲,损失惨重。与英、法等国在轴心国侵略面前败北的局势相比,中国人民却发动了强大的攻势,这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贡献。
中国使日本陷入持久战争之中。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希望日本出兵,从东面夹击苏联,在冬天到来以前,德、日军队会师于西伯利亚铁路。仍然是中国战场,陷日本于筋疲力尽,使其无法对苏作战。其时,日本投入中国战场的兵力已达76.8万多人,仍不能结束对华战争。日本天皇对日军在华的前途已表现出凄怆之感,说:“拿破仑入侵莫斯科败于消耗战和游击战曾有先例,日军不会在中国陷于困境吗?”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占有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从1941年11月5日邱吉尔致罗斯福的电报中可以看出:如果中国人的战争“一旦崩溃,不但就其本身来说是一场世界悲剧,而且也会给日本人腾出大量军队来向北或向南进攻。”
   三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同时入侵上海及中国各地的英美租界,英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翌年1月,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宣言,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组成。从此,中国不再是单枪匹马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中国抗战和世界反侵略战争汇合为同一洪流,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作用更为世界所公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仍旧承担着抗日的主要角色。
中国使日本的南进计划推迟了三年之久。1941年末,日本最终作出南进的决定,是因为日本分析“德国在欧洲已立于不败之地”,而在中国,结束战争虽然遥遥无期,但可寄希望于已扶植起来的汪精卫汉奸政权,藉以在占领区内实施以华制华,汪精卫还可派遣军队,供其南进调遣。同时,日本也急于获得南洋一带的战略物资,来支持其侵略战争。
日本带着在中国战场上的种种困扰,走上了太平洋战争之路。日本从中国调走了部分兵力,又开进来许多新补充的军队。从兵力部署看,中国仍是日本的主要对手。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兵力计212万,其中,担任南方作战的兵力只占全部地面部队20%弱。据中国方面当时统计,华北战场出现的日军有11个师团,12个独立混合旅团,第1第4两骑兵旅团,野战重炮第2旅团,独立山炮两个联队,机械化第8联队,铁甲车联队,总共不下40万人。在长江南北的敌人有27万,在华南有16万多,此时战争更加残酷,日军进攻愈加频繁,“三光”政策,“无人区”都是这时采用的。中国的伤亡是严重的,1941年到1942年,八路军阵亡23034人,伤40813人,新四军阵亡6755人,伤10856人,两军损失高级指挥官75人。这两支军队1942年到1943年平均每天对日军战斗33次,可见战争的激烈。
日本计划将华北作为对苏联作战的后方,作为太平洋战争的兵站基地。然而,占据这里的八路军与日军进行着殊死的斗争。日军抓丁、抢粮、开发资源和一切奴役计划,都遇到极大阻力和障碍。日本要对英美作战,必须巩固沦陷区,消灭中国军队对其威胁,但八路军新四军在全国各地加紧反攻,解放区日益扩大,沦陷区日益缩小。从1944年初,从海南岛到长江流域,到蒙古草原,到东北的白山黑水,无处不在战斗。这种战斗是和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相配合的,形成强大的抗击日本的力量。
彻底击破日本军国主义,需要太平洋战场、印缅战场的胜利,更需要中国战场上的反攻成功。如果只有太平洋上的进军,没有中国战场上的反攻相配合,是不可能致日军于死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讲得很明确,也很有道理:“日本只有从中国基地被攻时,才会被击败,因为他们(指日军)从伪满及中国榨取粮食及其他供应品,而只要他们还能取得这些资料时,他们不易败北。”把中国战场作为战胜日本的最后关键,是当时世界各国战略家的共识。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从大陆上最后击溃日军、消灭日本法西斯势力的重任,使日本藉以逃脱或至少拖延其自身的灭亡成为不可能。
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熄之年,继墨索里尼灭亡后,德国于是年5月8日投降。日本已感到战局“前途暗淡”,可是不肯承认这个“暗淡战局”的现实,总认为自己还有力量,在本土有100万军队,在中国东三省还有100万,在中国关内有100多万。而事实上,日本已临近覆亡之日。太平洋上,美军正向日本本土急进,印缅战场上,中国军队已取得缅北战役胜利,正会合美英联军,解放全缅。中国战场上,日军占领的所有城市和交通要道,几乎都被层层包围起来。战局正急转直下。8月6日,美国以最新式武器原子弹轰炸广岛,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同一天,中国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向日军作最后一击。10日,日本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宣言,结束战争。但日本首相阿南、参谋总长梅津,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等仍坚持继续作战。冈村企图尽一切可能,将在中国的陆海军兵力,向山东东部集结,以烟台、青岛为基地,形成半独立占领地区。这计划只能是死亡前的哀鸣。14日,日本天皇作出投降的最后决定,抗日战争从此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日本的投降而告终。
中国自始至终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中坚力量。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占有最光荣的一页。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不可侮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国人民的智慧和顽强抗击侵略者的精神,决定了中国人民最终取胜,为人类和平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9版(理论)
专栏:

  精神文明建设要着眼群众重在建设
鲍鹏飞
精神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覆盖全社会,直接关系着全党工作大局。近几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连续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地市级十佳卫生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较高的十个城市之一、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光荣称号。他们的许多做法和经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切实建立高效的工作运行系统
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构建与其相适应的高效的工作运行系统,以保证这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在总体目标上,逐步形成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配置合理,整体效应得以充分发挥;逐步建成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团结,道德风尚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的文明城市。
在指挥系统上,市、旗县区、苏木乡镇三级,实行党委、政府统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管,有关部门协管的领导体制。上下形成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为工作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了使指挥系统高效运转,全市还实行了领导责任制,与政绩考核结合,与评优奖惩挂钩。
在操作方式上,全面推行了目标化管理,把工作目标分解量化,责任到人,定期考评;在责任划分方面,坚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了扯皮和推诿。
由于建立了强有力的工作运行系统,较好地克服了精神文明建设中一度存在的“独家经营”,以及与经济建设两层皮、领导力量和工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着眼于群众的广泛参与
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如何发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在受教育的同时发挥创造精神,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这是赤峰市近年来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赤峰市根据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了“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满意在赤峰”的系列活动:一是以“知我中华、爱我赤峰”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二是在全市12个旗县区所在地城镇开展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三是在城乡普遍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四是开展文明市民评选活动;五是开展十佳公仆、十佳主人翁、十佳共建标兵、十佳服务标兵、十佳文明新事的评选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引入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讲求质量和效益。
发挥典型导向作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市各类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对此,市里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市委、市政府通过召开表彰会、报告会等形式,使先进典型的事迹广为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导人们扶正气、祛邪恶,树新风、创新业。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激发群众广泛参与。赤峰市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同阶段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该是群众最关心的热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要依靠群众来实现。例如,为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将“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口号变为一项重要措施。市里采取“地方财政投入一点,城建部门统筹一点,有关单位集资一点,群众义务劳动奉献一点,干部群众捐助一点”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供热供水、市场建设、小巷治理、垃圾排放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工程项目,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使群众切实感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增强了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始终如一地把着力点放在建设上
为了把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一基本原则变为具体的工作实践,赤峰市综合运用多种力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依靠科学理论的指导力量。全市以各级理论中心组为龙头,以722个基层党校为依托,采取正规培训、集中宣讲、上党课等形式,分别向党政领导、党团员、农牧民群众三个层次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量。行政机关结合职能转变,强化服务意识、进取意识和敬业精神;企事业单位结合转机建制,加强思想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农村牧区以抓家庭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为重点,为达小康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强化舆论的引导力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宣传基调。各新闻媒体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大精神文明宣传的力度。
借助文化的渗透力量。全市上下一手抓繁荣文艺创作的精品工程,发挥其导向作用;一手抓文化市场管理,使其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村落文化,举办那达慕大会及各种传统文化节,引导文化消费,满足精神需求,提高审美情趣。
加大科学的启蒙力量。全市城镇中,“科技之春”、“科普消夏晚会”、“科技大集”已成为每年的保留节目;农村牧区平均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9700多期,培训农牧民70多万人,以增强人们的科技意识。
发挥道德的约束力量。全市围绕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发表后,采取抓教材、抓基地、抓活动、抓典型等措施,以青少年为重点,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为家乡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依托法制的强制力量。在个体文明层面上,制定了文明市民守则、文明市民标准、文明职工标准等;在群众文明层面上,出台了文明乡村公约、文明小康户条件、文明单位管理办法等;在社会文明层面上,以卫生、市容、市场、交通、治安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及行业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编制了赤峰市精神文明建设法规,并加强宣传和督查,从而使精神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市紧密融为一体。
   推进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一体化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离开精神文明建设。如何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现阶段必须认真探索的重大课题。为了使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推动力和外部保障,全市主要抓了一项活动、一个工程。
一项活动是,在农村牧区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小康户”竞赛活动。目前全市有10万户农牧户参加了竞赛活动,增强了农牧民的致富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十星级文明小康户现已达8.9万个。
一项工程是,在全市主要交通沿线的89个苏木乡镇、443个嘎查村、12个旗县区所在地实施文明长廊建设工程。经过近3年的艰苦努力,以交通沿线和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以路边经济开发为重点,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为目标的文明长廊框架基本形成。目前,长廊范围内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年总产值达31亿元;106处农贸市场初具规模,年交易额达1.42亿元;新兴小城镇迅速崛起,市级以上文明单位452个。


第9版(理论)
专栏:

  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和规范
魏改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以“双向选择”为特征的人才流动日趋活跃,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中介组织也相继成立,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据统计,全国有固定场所的人才市场已达500个,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才市场机制正在初步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层次的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发挥了主渠道作用,行业的、民办的中介组织正在发育壮大;二是人才服务工作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正朝着人才信息、交流、培训、测评和社会保障等全方位服务拓展;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手段逐渐更新,人才信息网正在逐步建立;四是人才服务工作日益活跃,人才市场已成为提供国家建设急需人才的重要渠道。但是,人才市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有些中介组织所从事的业务活动超过了其履行责任的能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比较低;二是举办招聘洽谈会不够规范,一些主办单位不能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在接转人事关系和管理流动人员档案等方面出现了一些违反国家人事管理制度的情况。这些现象说明,在大力发展人才市场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和规范。鉴于此,我国有的省市已开始对如何加强人才市场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索,如北京市政府就已于今年2月发布了《北京市人才市场管理若干规定》,对人才市场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为推动人才市场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提供了依据。我们认为,就全国范围来说,当前应加强对人才市场管理立法问题的研究,认真总结各地在人才市场管理实践中的经验与做法,尽快制定出专门的人才市场管理法规,以进一步加强全国人才市场的管理和规范。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和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以及人才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认为,在制定人才市场管理法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观。同时,在人才市场管理立法中还应贯彻如下的指导思想:(1)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来进行人才市场的管理立法。国家应通过对人才市场的管理立法,使人才资源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合理使用,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2)保护人才的合法权益。国家要通过人才市场的管理立法,使各类人才在流动中找到最佳位置,并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才在流动中的各种后顾之忧,如建立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使人才的合法权益得到可靠保障。(3)人才市场的管理立法要确立人才与单位在人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人才自主择业权,使人才与单位在公开、平等竞争的条件下进行双向选择,以便彻底改变实际存在的某些人才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现象。
在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基础上,我国人才市场的管理立法还应当坚持以下原则:(1)宏观调控的原则。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如果没有对人才市场实行以法律为基础的宏观调控,就会造成人才流动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为此,国家应通过法律手段对人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引导人才流向、控制人才的流量和流速,保持人才供求总量的动态平衡和结构的相对合理。(2)保证国家重点需要的原则。我国人才市场管理立法在鼓励人才自由流动的同时,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既要确保国家重点建设和科研项目对人才的大量需要,又要逐步解决一些边远、贫困地区人才缺乏的问题,以促进其经济建设的发展。(3)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现实生活中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人事纠纷。为此,人才市场的管理立法应对各种人事纠纷案件的受理、处理和执行等作出明确规定,以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切实保证人才市场运作的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与实践》评介
由著名学者刘国光、邢贲思作序,彭立勋教授主编的《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系统研究和阐发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的专著。
本书准确地把“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确立起来,并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的内容、特色和伟大意义,多角度地分析了它对特区建设和全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指导作用。书中既对邓小平特区建设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相互关系从总体上作了概括,明确指出了经济特区的性质、作用、战略地位、发展道路和保证条件等,又分析、论述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市场经济思想、经济发展观、科技观、民主法制思想、党建思想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对特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具体指导作用,从而较完整地揭示了邓小平特区建设理论的丰富内涵,较充分地阐明了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所作的新贡献。该书把邓小平特区建设理论和特区建设实践经验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论述,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特色。作者在阐发邓小平特区建设理论时,不是局限于理论自身的范围,而是立足于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这既使邓小平特区建设理论得到实践验证,又使特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到理论的升华。书中力图全面总结和系统阐发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带有全国意义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经验,回答了人们对特区发展存在的种种疑虑问题,分析了特区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和特点,并对特区今后如何充分发挥其在改革开放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思路,从而使本书不仅具有较高理论价值,亦有较强现实意义。
(文彰世平)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出版
钟阳胜著的《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一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本由经济学家王梦奎、刘炳瑛作序的著作,立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联系世界上典型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经验教训,从全新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组织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起飞的客观规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一是突破了过去经济增长理论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传统,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思路;二是突出了人作为主体在经济增长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打破了过去经济增长理论只强调财富增长的见物不见人的旧传统;三是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注意把经济规律还原为经济过程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增长,努力从主体需要出发,对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基本制约条件、战略目标的导向作用、产业运动和产业建设规律、资金形成和投资、企业素质、技术进步、经济开放、政策调控体系、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经济增长过程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理论概括和阐述。
本书立论严谨、观点新颖、材料翔实、文笔流畅,不仅适合于各级干部,而且适合于企业管理人员、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人员、大学生、研究生阅读和参考。
(凡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