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书林一叶

  抗日战争的宏伟画卷
——记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抗日战争纪实》
本报记者李战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为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这套由江泽民同志题写总书名、刘华清同志题词、张震同志作总序的丛书共计23本700多万字,军内外的20多位作家参与了创作。
丛书吸收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那个烽火连天、威武雄壮的年代,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的历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这场洗刷民族耻辱的正义之战中焕发出的火山喷腾似的爱国主义热情。
这套“抒民族之正气,歌中华之英魂”(刘华清题词)的丛书,从“九一八事变”到审判日本战犯,构成了抗日战争全方位、全过程的宏伟画卷。八路军一一五师由平型关杀向渤海之滨的足迹,一二○师晋绥鏖兵的雄姿,一二九师奋战太行、建立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功绩,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东北抗日民主联军14年艰苦抗争……这些经过艺术再现的血写的历史雄辩地昭示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书中既有对日军大屠杀的控诉,也有对淞沪、武汉、长沙会战成败得失的反思,还有对华侨和国际友人投身抗日战争的讴歌。参与审读的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室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一致认为,这是真实、深刻、全面反映全民抗战的一部力作,是一套思想性、史实性、艺术性、可读性高度统一的优质丛书。
这套丛书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家协会的关怀和支持。总政治部副主任徐才厚等有关领导同志不仅对丛书的指导思想、创作基调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还及时了解工作进程,给予具体指导。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把这套几乎占年出书量1/4的丛书作为1995年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社动员,齐心“攻坚”,合力创优。从去年7月确定选题之后,出版社多次调整全书布局,并请专家为作者讲课,积极为作者创造写作条件。书稿送到出版社,已是今年4月份,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丛书主编王颖、吴振录、副主编董保存等连续奋战,编稿、校稿,朱亚南、程步涛、王颖、范咏戈、范传新5位社领导一齐上阵,参加终审,总编室、出版发行部门统一行动,不仅保证了按时出书,而且目前已征订出15000套。
参加创作的作者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采访、查阅资料、刻苦写作、精心修改。他们在抒写历史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战斗的洗礼。正如《晋绥鏖兵》的作者冯捷所说:“当我再次凝视着案头、床边收集的几千万字的资料、十几万字的采访笔记和上百盘录音磁带时,我回顾了一下因为要写这部著作,而穿越了历史的烽烟,进到一二○师抗战中的8年去旅行的日子,我亲身体验了伟大的军队和人民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筑起的朝举狼烟、夕燃烽火的不屈的民族之魂。在一些人重温‘欧洲中心论’旧梦的时候,我却要高呼: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先声;与别的国家比较,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经历的灾难只重不轻,所付出的牺牲只多不少,所做出的贡献只大不小。所以,我们的胜利就更加显得来之不易,就更加具有史诗般的辉煌。”(附图片)
《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中《晋绥鏖兵》一书封面。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生活酿出的大奖
——记荣获文华大奖的现代评剧《三醉酒》及其编剧
鲁丁
自古以来,酒与中国人的生活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闹出了个轰轰烈烈的酒文化。近年来,酒也在迷醉着现实生活,“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横,办啥都行”,甚至在“联络感情、联系工作”中喝死人的事,也偶有所闻。可是,谁会想到,在第五届文华奖的领奖台上,荣登大奖榜首的竟是一出写喝酒的现代评剧《三醉酒》。
在人民剧场看完了戏,追着吉林省双阳县评剧团的足迹,我找到了编剧张福先和县文化局长李俊生。
乍一看,他们二人似乎没有东北大汉的魁梧,然而却不乏黑土地的豪爽和深沉。张福先,人刚到中年,却已是满头白发,宽宽的额头聚起道道纹沟,那是他创作十几台农村现代戏刻下的印记。谈起《三醉酒》,他朗声说道:“是长期的农村生活造就了我,造就了戏。”
张福先出生在农村。1962年,他初中刚毕业,就下地干了活,一干就是15年。他成了庄稼活的行家里手,庄稼汉的知心朋友。他还当上了村干部,尝到了“庄稼官”的苦辣酸甜。因此,他憋着劲儿要写一部为农村基层干部树碑立传的戏。
文化局长李俊生是张福先的好朋友,他曾经当过15年乡党委书记。有一年,他四处奔走为农民找化肥。当时化肥紧缺,他请化肥厂的人吃饭,人家故意激他,说,你喝一杯酒,给你20吨化肥。李俊生本不会喝酒,这回硬着头皮连干了10杯。200吨化肥到手了,回家的路上,他却吐了个天昏地暗。李俊生微笑着谈到这些往事的时候,我看见他那憨厚的脸上分明挂着苦涩。正是这样一些可爱的农村干部,成了张福先笔下的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些平常的事,成了《三醉酒》的戏剧故事——老龙沟村党支部书记龙友为获得200头优惠价梅花鹿,带领全村脱贫,四处告贷而经历了对头逼酒、妻子劝酒、自己敬酒的艰辛。
于是,张福先把自己关进他那两间半旧草房,听着母亲、妻儿的鼾声,望着窗外闪亮的星辰,写呀,写呀,他要讴歌“农村干部这些大地上的无名星”,他要用自己的血汗描绘这些“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大山的脊梁”。
于是,《三醉酒》写活了,《三醉酒》演火了。自从1991年诞生以来,演出了200多场,久演不衰。在长春一汽演出,2300人的文化宫爆满,自发的祝贺座谈会直闹到凌晨两三点。在农村演出,半夜散戏后,村干部还要把演员请到家里喝酒,感谢他们为基层干部说了“心里话、公道话”。在一次演出中,一位老大娘看到剧中主人公醉酒折腾,心中不忍,竟上台给演员送糖,让他吃了压压酒……
可是,张福先、李俊生们还不满足,省文化厅主管副厅长刘振德也率人七下双阳,他们要让戏反映出生活中更本质的东西,把戏磨成精品。如今这出戏已是十易其稿了。
原来的第三次醉酒,写的是主人公被逼无奈,动手砍树卖高价,为村里买回了鹿,自己却犯法入狱。临行前,乡亲们捧酒送别,戏里场面悲壮,戏外观众动容。大家却认为没有挖掘到生活的真谛。这真谛究竟是什么?
生活又一次点亮了张福先的心。他想起了自己熟悉的一个叫“大酱缸”的山村。从前,这村叫做“大酱缸,东西道,当腰夹个破学校;破桌子,破椅子,老师讲课半语子”。联产承包后,党支部书记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盖学校,请教员,并当众宣布:今后谁要是没有初中文凭,就没有村民资格;谁要是能考上大学,一切费用村上全包!如今,党支部5名支委全是高中毕业的年轻人,他们率领村民改变了落后面貌。
这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领着百姓治穷致富、走向新生活,这是生活的主流;给人希望、给人鼓舞、给人力量,这是戏剧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于是,张福先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七改八改,改成了龙友和乡亲们一起,靠自己的力量,斗智斗勇,终于搞到了买鹿款,在舞台上立起了生活中的“一架山”。
5年过去了,《三醉酒》磨成了精品。在一些并肩战斗的同行朋友们纷纷离开了戏剧创作的时候,张福先却走向了文化部文华大奖的领奖台。这时,他穿的是李俊生为他新买的一套145元的西装。他很穷,《三醉酒》没有一文稿费,500元的月薪养活三代5口人。他很富有,从1981年,他和别人合作的《月难圆》获文化部“农村题材优秀创作奖”起,十余年中,他每年写一部农村生活现代戏,大部分在省、市获奖。他恋着黑土地,恋着农民,恋着现代戏创作。《三醉酒》醉倒了农民,醉倒了专家,也醉倒了我。临别时,张福先握着我的手说:“要写,你就写写生活吧,我个人没啥好写的。如果说《三醉酒》的酒还有点味道的话,那我只能说:这是关东黑土地的恩赐,因为只有生活的酒才最美、最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金台文谈

  追新与创新
云峰
时下各种剧目改编之风日盛。一些过去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剧目,在“适应时代”的名义下,被删改一番,有的变得面目全非。艺术贵在创新,求新求异本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丢掉了高雅的审美趣味,背离了原作的内容主旨,为新而新,为异而异,那就不是创新而是追新了。
前一时期,有两部新拍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宣传很热,反响却平平。甚至有一部竟把梁祝二人演绎成一对武侠高手,其新可谓出奇,却未收到编导心中设想的效果,那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新奇”,倒了观众的胃口。创新应以求真、求美为基础。合理性、合逻辑性、合审美性的求新受人欢迎,并有望成功。而一味以“奇装异服”去包裹苍白虚假的内容进行卖弄,就会适得其反,叫人反感。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后反响颇大,归纳其成功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遵循原著风格。因为编导者们深知作为妇孺皆知的古典文学名著,其思想与内容已渗透到人们文化意识的深层,成为大众评判电视剧优劣的一条潜在的标准。
创新不是追新。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功力,需要胆,更需要识。没有功力与慧眼识金的能力,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斯皮尔伯格为导演影片《辛德勒名单》酝酿了整整10年,厚积薄发,他事前做了大量的采访取证工作,然后才着手实地拍摄。作为一部故事片,而不是纪录片,它势必有所虚构,但该片最终显示给观众的,却是比真实生活更震撼人、更具有典型性的另一种真实,那是导演以高超技法创造的艺术真实。
创新是严肃的艺术活动。任何哗众取宠的做法只能是浅薄的媚俗。对于追求艺术真谛、追求艺术完美的严肃的艺术家来说,降低艺术品位、文化品位的追新是无法容忍的。艺术虽不是简单的重复与复制,但也不是盲目的变化与出新。这中间有着可循而又必循的艺术规律。只有能牢牢把握住并善于灵活运用艺术规律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师。而一味把眼睛盯在票房上面,以追逐新异来媚俗的人是不会得到大众的喝彩的。因为大众的喝彩声只给予那些真正为大众探索新领域、触动人类心灵的艺术家们。
创新需要灵气,也需要付出心血。那种不负责任、心血来潮似的追新,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与艺术上的不成熟的表现。这样的作品只是些“逐水流”的“轻薄桃花”,色彩或许好看,但却好景不长,倏尔即逝。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应是真正体现大众心理、为大众服务的文艺,而不是一味媚俗的文艺;是以创新为生命的、反映时代变迁与改革进程的文艺,而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追新猎奇、飘若浮萍的文艺。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们多在创新上下些功夫,而不要跌进追新的误区。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焦点观察

  中小学课本出版的困境
章平
今年中小学课本能否做到“课前到书”,又如何保证学生们“人手一册”?这个问题目前已成了出版界、教育界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5月24日,27家省、直辖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和有关出版社的负责同志为此联名向有关部门发出紧急呼吁。
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小学课本印制面临的形势尤其严重。最突出的问题是全国纸张价格连续大幅度上涨,而且大部分造纸厂不能履行合同,按时给出版部门供纸。特别是3月份以来,52克胶印书刊纸每吨价格比去年上涨50—70%,70克胶版纸每吨价格上涨70—90%,而且供不应求。加上印刷等其他生产成本的提高,课本出版成本全面上升。而中小学课本定价不能改变,明显偏低,出版部门面临严重亏损。目前,各地出版社、印刷厂纸张库存挖空,加上资金短缺,直接威胁到今年秋季课本的出版供应,情况十分危急。
出版界人士还认为,明年春季课本供应形势将更为严峻。按计划应于今年8月开印的明年春季课本,在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无法组织正常生产。
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是一项关系近2亿中小学生教育的重大问题。建国以来,各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印刷厂等为此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保证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一光荣传统岂能付诸东流?
国务院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指示要确保平价课本按时供应。国务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有关部门立即行动,分别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对策,协调行动。如湖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针对全省课本印制、发行出现的5个方面的困难,即课本用纸缺口约2000吨,课本印制成本增加1800万元,资金短缺,交通运输和电力供应紧张,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等,提出了6条协调意见,同时要求一定落实。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还多次召开纸张供应专题会议,并专门成立了课本印制发行协调指挥小组,确保全省1100万中小学生今年秋季课前有书可用。各印刷厂昼夜加班印刷课本,力争把因停工待料损失的时间补回来。省新华一厂开展了劳动竞赛,每日三餐饭送到车间、机台。省新华书店以最快的速度把课本入库、打包、抢运到各地市。据了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采取了相应紧急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一场抢印、抢发中小学课本的行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他们决心都很大:无论有多大困难,不能让孩子们开学时没书用;不能给出版部门的光荣传统抹黑,力争“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同时,他们也担心:明年春季中小学课本印制、发行工作的压力将更大,困难更多,该采取什么对策呢?他们在思考着,也在企盼着。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第二届中华企业家书画摄影大展”开始征集作品
经济日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将于9月与热心文化事业的企业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华企业家书画摄影大展”。大展组委会由企业家、著名专业书画家及有关领导组成,已开始向海内外征集作品。凡现任及离退休的地方和军队各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厂长、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设计师、总美术师等厂(公司)级领导人的书画、篆刻、摄影等作品均可选送参展,作品于8月31日前寄经济日报《中国企业家》杂志。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神州采风

  河北杂技团走红世界
经过改革的河北省杂技团不仅在国内文化市场站稳了脚,而且“世界走红”了。他们的演出遍及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就在英国等4个国家30多个城市连续演出9个多月。“四人顶技”摘取了世界杂技大赛的桂冠——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
6年前,河北省杂技团连一台晚会都组织不起来;团内管理混乱,有的演员整年不上班;经济困难,演员的补贴、奖金都发不出。1989年初,32岁的琵琶演奏员边发吉在公开竞争中当了团长,并签下了3年合同:前两年经费递减,第三年自负盈亏。现在他们不仅不要国家一分钱,而且每年收入达300多万元。
河北杂技团进入国际文化市场靠的是节目的高质量,他们把节目质量放在“国际天平”上来衡量。他们的“国际天平”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杂技艺术发展的新趋势,二是外国观众的不同欣赏心理,三是国外最强的竞争对手。
当今杂技艺术发展很快,观众已不满足于类似体育技巧式的节目,而是要求在一定氛围中得到艺术享受。根据这一新趋势和观众欣赏要求,他们聘请了一些舞蹈、戏剧、音乐、服装等方面的著名编导,参与杂技节目的设计、编排,把相关艺术和现代灯光、音响等融进杂技节目之中,形成一种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包装”。如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的“四人顶技”,不仅将原来一般的顶技变成了高难度的动态顶技,而且男女演员身着清代皇宫服饰,动作具有舞蹈的美感,再配以中国民族音乐,给人全新的艺术感受,创造了一个“中国”氛围。在德国彼勒菲尔德市,他们连演48场,场场爆满,长达一个月的演出使这座小城形成了一股强烈的“中国热”。
要在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取胜,还必须有一支艺术精、思想硬、能征善战的演员队伍。为了造就这样一支队伍,河北杂技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个出节目、出人才、出效益的机制。
在用人制度上,他们实行了聘任制,并明确了每个受聘人员的工作目标和责、权、利。为了激励演员苦练基本功,攀登世界杂技艺术高峰,他们对演员的出勤、练功、贡献等建立了一整套计分量化的考核办法,并与分配直接挂钩。这不仅激励了演员勤学苦练的劲头,而且使业务骨干在艺术高峰期得到较高的报酬,使贡献大的演员和一般演员的收入明显拉开。
近年来,一些演员连续出国演出,收入多了,生活好了,开始出现了懈怠情绪。团领导意识到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减弱。今年他们下决心推掉了国外所有的演出邀请,在家关门整训一年。一方面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教育,一方面技术大练兵,编排新节目。通过这些教育,使每一位编导、演员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增强了国际竞争意识。到目前为止,全团50多个演员已经有40多人获得了国内外的大奖。
(杨树勋罗绮)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他山之石

  阿根廷的文艺基金会
康式昭
我们文化政策法规考察团一行,是去年三月十日到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第二天上午同“文化立法”处(总统府文化国务秘书处直属部门)负责官员座谈以后,下午便到了阿国家艺术基金会访谈。
热情的主人告诉我们:阿根廷一九二三年制定了版权法,一九五八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艺术基金会,比美国依据《艺术、人文基金会法》(一九六五年美国国会通过)建立的国家艺术基金会要早整整七年,是个创举。基金会隶属文化国务秘书处,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被授权征收进入公有领域的文艺作品的版税。办法是与各专业协会和各地相关机构建立联系,请他们代收,留下佣金后转送艺术基金会。据说,前些年情况不佳,因为管理不善,许多应收的收不上来,行政费开支又大,一九九二年以前,有时要用百分之七十八的收入支付工作人员工资。一九九二年,女企业家福尔塔瓦特出任主席,经过整顿,努力压缩行政开支,增加版税税源,已见成效。一九九三年十月比去年同期,收入增加一百一十万美元,积累增加三百一十万美元。行政开支降至百分之二十八,专业性经费占了百分之七十二。据称,法律作出规定:该基金会主席必须是企业家。十五个成员中包括文化国务秘书处代表、中央银行代表,以及各个艺术门类的代表。
基金会的钱用到哪里?用什么方式?通过什么途径?各方面的比例如何?
主人告诉我们,大体用在四个方面:一是救济。对象是非营利性的以发展文化事业为目的的单位,如剧院、公共图书馆等的维修,增加新的服务项目等。二是奖学金。对象是有志学习文化艺术专业的经济困难的个人,获准者每月可得一千美元资助。三是贷款。低息贷给用于艺术目的的文化机构和个人,公立私立都可申请。据说贷款年息为百分之十二,低于银行百分之十八点五的利率。四是文艺大奖。每年一名,奖金二万美元。各文艺门类轮流,一九九二年文学,一九九三年电影,一九九四年音乐。各方面金额大体是:救济每年五十万美元,奖学金每年二十二万美元,贷款每年一百五十万美元。
让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阿根廷文化方面的“朋友基金会”。三月十二日,在去卢汉市参观访问的途中,阿总统府文化国务副秘书史拉德(Schrader)先生兴致勃勃地谈起了文化单位的经费问题。他告诉我,阿法律规定政府对文化投入的经费可占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四(教育占百分之二十一,两者合计占百分之二十五),目前实际投入只占百分之一,以后要逐渐增加。但,即便有了增加,也只占各文化单位经费的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各单位自己筹集,其中,建立朋友基金会是重要的途径。
史拉德介绍说,受政府提倡支持的文艺单位,都可以建立“朋友基金会”。规模大小不限,只要八人以上就可以申请注册,但每人只能参加其中的一个。基金会和受援单位要签定合同。基金可以投入经营,但盈利必须全部用于受援单位,自身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基金的开支受文化国务秘书处和社会法人法律机构监督。目前,国家级的二十二个博物馆,都建有各自的“朋友基金会”。
这实在是极好的办法。发动社会力量支持资助应予扶植的文化部门和文艺机构,引导民众关心民族的文化事业,这既是解决文化经费短缺的重要途径,也是把握赞助导向的重要措施。笔者以为,基金会不必规定过高的金额,不必多加限制,只要把准用途,严格监督,健全法规,依法管理,就可以健康运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类似“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之友基金会”、“北昆(北方昆曲剧院)之友基金会”等等出现呢?我企盼着。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平顶山市精心筹办第二届中国曲艺节
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将于1995年10月12日至17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行。目前,平顶山市正抓紧筹办工作。曲艺节是中国曲艺家协会创办的全国性大型艺术节,每五年举办一次。本届曲艺节将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中直等30个代表团参加。平顶山市市委、市政府把这次活动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主线,在市民中开展了“为曲艺节做贡献,为平顶山添光彩”的活动,准备以崭新面貌迎接各方宾客。
(王百纯)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细数落花因坐久 于湘华
作者简介:于湘华,男,山东省临淄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重庆中国画人物研究会理事、重庆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其作品多以古诗词为题材,格调高雅,意趣深厚、飘逸,具有浓郁的文人画风和现代意识,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及港、澳、台和日本展出,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国际友好人士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