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漫说抗日军政大学
何启君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我心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唱起一支歌: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这是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是催人奋进的抗战之歌。是半个多世纪前,当时中央宣传部长何凯丰作词、老一代大音乐家吕骥谱曲而成!多少年过去,音犹在耳,让人回忆往事,教我不能淡忘那美好的延安岁月,那抗日军政干部的摇篮——抗大。
1936、1937年,民族危急、华北危急,人民感到“覆巢之下断无完卵”,国家将亡,只有奋起。这时刻,党中央高高举起抗日救亡的红旗,率领红军长征到陕北。毛主席先在瓦窑堡、后到延安创建了红军大学,旋即改为抗日军政大学。
历来说:“红大无二期,抗大无一期。”迁到延安的红大是一期,改名后的抗大,是二期,亦即抗大的创始期。
为什么要办红大——抗大?领袖表示过意图:抗战力量要加强,中央要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胡耀邦、陈赓、林彪、罗瑞卿等一大批著名红军和抗战的将领,都曾在这个大熔炉里受过锤炼。
我是抗大二期十三队的学员。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幸运。我们学校的教育委员会主席是毛泽东。他是我们的老师之老师。毛主席给抗大讲话、上大课,有时几乎隔几天便有一次。能够直面聆听革命领袖的谆谆教诲,当然是非凡的福气。他的语言、思想、风采,像阳光沐浴着我们,像春风吹拂着我们火热的心。
毛主席风趣而幽默地宣布:“这个研究革命道理的学校,什么时候才毕业?现在天下大乱,到时,掐指一算,你们就下凡!”下凡,好比是天兵天将了!
抗战爆发后,十月,我们毕业了。每一个学员领到一个特级纸张印制的证书。这里,印着毛泽东的亲笔手书:“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后来,在抗日炮火中,我的一批同学王泊生、王健、林瑾……实践着诺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犹有金色的光照。我们列队坐在延安城内“府衙门”的大院广场上,全场没有彩旗的海洋,但有不止的歌声。听众即歌手,一队队青年大声齐唱,此起彼伏,歌声如潮。“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好痛快的战斗高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是含泪的歌,悲愤的歌。“看!群众已抬起了头!……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的怒吼!……”多么壮美!多么刚健!多么悠扬抒情!
这是我们二期的毕业典礼。
毛主席从大院会场的一角,徐步走来。他穿着一身旧灰布军装,先是坐在前二排的学员中。之后,在一片鼓掌恳切要求下,他立起来,打着手势,操一口湖南腔,即席说道:
“要学个孙悟空大闹天宫!到敌人后方去!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深入到日寇心脏去……”年轻人,火热的心,血在奔腾!口号声,迸发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歌声,又起来了:“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作为对领袖的呼吁的回应!这歌声是誓言,回荡在延安的上空。
抗大三期,学校有个大发展。抗日的烽火,燃烧着全中国。青年志士,纷纷奔向延安古城,奔向中国的灯塔。中央要抗大挖窑洞。一时间,城北的山坡坡,红旗漫卷,歌声飞扬。莘莘学子们,光着膀子,挥动镢头,大汗淋淋,向着山头,砍,砍!欢乐的歌声却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太幽默了!火红的岁月,歌声有如大海涛声,其情其景,何等壮观!其间,毛主席说:窑洞出真理,窑洞出马列!怎样理解?
主席常以诙谐、生动的语言,阐发其深深的哲理。他曾向三期的学员和教员,说过一段话:“你们会不会吃小米呀?”众声回答:“会!”“你们会不会打草鞋呀?”众人齐应:“会!”他道:“好!能吃小米,能打草鞋,才能算抗大学生。你们是来革命的,要学马列主义!要知道,吃小米,爬大山,住窑洞,才能出马列主义!”许多深入浅出的语言,真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雨以润之”嘛!
还有一回,他讲:“我们创办红大、抗大的时候,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艰苦奋斗’!”要有这种精神。
毛主席的语言艺术有其独特风格,他的闪光的智慧,使他得以妙语连珠,引人入胜。例如,他说:“抗大的学生要有一种作风:不断地学习。当学生,要当到长胡子,当到胡子白了,当到阎王请去喝烧酒。那时,才算毕业了!”
又说:“当学生,不一定非在学校不可。李逵(水浒传人物)没上过学校,但他很勇敢!瓦岗寨的绿林英雄(隋唐人物),也没有上过学校。就是民族英雄岳飞,还不是从战争中锻炼出来的”?!
“虽然,抗大已经发给了毕业证书,但,还是要当学生。毕业,只是开步走!以后的课程,是实践!”这些几十年前的即席讲话,至今让人感到意味隽永,发人深省。试问:人生何尝有毕业!学习有毕业吗?这么想想,毛主席当年的格言式至论,实是人生宝鉴!这些点滴精华,至今“点点滴滴在心头”!
抗大,抗大,我们怎能忘却这一哺育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摇篮。
(注:所引资料,1983年抄自延安革命纪念馆。)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茶楼

  郑板桥潍县为官时
胡卫东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县人。他是我国清乾隆年间著名书画家和诗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驰名中外,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为我国艺术宝库中增添了不少珍贵遗产。
郑板桥出生于书香门弟,一生经历三个帝王。在科举道路上,他历经三个阶段: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他五十岁出任范县知县。由此进入仕途。后调任潍县知县七年,后罢官归里。
板桥在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断案公正,为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他居官谨慎,唯恐不了解民情而办错事。他做官一心有功于国,有德于民。
郑板桥来潍后正逢荒年,水灾、旱灾、蝗灾相继而来,板桥日夜勘察民情,想方设法赈济灾民。为此他作过很多诗词,如:《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等,都是忧国忧民之佳作。他在《墨竹图》的题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同情。为缓和灾情,救活灾民,板桥不惜触犯上峰,果断开仓赈济灾民,表现了一个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果敢与勇气。
板桥为了帮助灾民度过荒年,他大兴工役,修城凿池,以工代赈,招来饥民就食赴工;又尽封当地豪绅粮仓,并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流供应,就这样救活灾民无数。这些政绩在郑板桥的行书代表作《修城记》中可见一斑。
《修城记》的碑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天地有春必有秋,国家有治必有乱。”板桥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二部分:“潍县地界海滨,号称殷富,一旦有事,凡张牙利吻之徒欲狼吞而虎噬者,潍其首也。”对潍县的公正评价和讲了修城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本县先为之倡。首修城工六拾尺,计钱三百六十千。”板桥以身示范,带头捐资修城。第四部分:“其余各任各段,各修各工,本县一钱一物概不经手。”板桥用了“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分段包干修城,而自己则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修城记》通篇仅用了200多字,就全面阐述了修城的宗旨和修城的重要意义。时至今日,这篇《修城记》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板桥在潍任职期间,曾接到过其弟郑墨的一封家信,内容是与邻家为争一堵墙而闹官司。板桥在劝慰其弟的信中写道:“千里告状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何处去找秦始皇。”并一再嘱咐“吃亏是福”。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板桥的宽容与他的高风亮节。
乾隆十八年,61岁的板桥被罢官归里。当其去官之日,潍县百姓含泪送别。板桥对潍县父老惜别依依,曾画竹题诗留别道:“乌纱掷去不为官,橐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渔竿。”作为地方官,板桥离开范县时一尘不染,告别潍县时又两袖清风,直到他临终那年画竹还说:“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板桥的正直廉洁,如同翠竹清风一样坚贞高洁。这在贪官成群,污吏横行的当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恒安杯巾帼风采散文征文

  她站在女性世界的窗口
仲江
年逾不惑的尚绍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次例行的笔会竟然改变了她的生活道路。
两年前,作为《中国妇女》杂志的记者,尚绍华到黑龙江去参加一个笔会。会后应邀去俄罗斯游览,途经黑河。当年,这是一个荒凉闭塞的小镇。她在20多年前任东北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干事时,曾多次来过这里,对这里的情景记忆犹新。可如今,市容市貌的巨大变化姑且不论,满街转悠的外国游客却让居京多年的她也感到吃惊。尚绍华至此才切身体会到国家开放的程度,感受到了各国人民之间那种交流的自然与轻松。此刻,她心中萌发了一个愿望:“应该让中国的妇女更多地了解世界。”
当时,国内虽有40多家妇女杂志,可是都着眼于报道国内妇女,以世界妇女为主要题材的妇女杂志尚属空白。她想为什么不能创办这样一个刊物呢?回京后,恰值中国申办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成功,尚绍华申请创办一个世界妇女刊物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当了多年刊物的记者,自以为办刊物是轻车熟路。一旦运作起来,各种问题扑面而来,才知道当记者和办刊物是两回事。是啊!驾轻就熟的记者生活,采访报道的余暇可以进行自己喜爱的文学创作,同时也不影响她去尽力做一名称职的贤妻良母……如今,赤手空拳打天下,昏天黑地,精疲力尽,低首蹙眉,徒劳往返,柳暗花明,乍惊又喜……往日笔下运用得娴熟的词汇,今天却是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再没有时间给女儿做顿可口的饭菜,胡同口的小饭馆已经成了她家的“食堂”。
然而,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回报。《世界妇女博览》杂志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知识女性的欢迎。它以其“新、奇、雅”的风格,在女性杂志中独树一帜。办刊伊始,尚绍华就遵循这样的方针:“引导读者欣赏刊登的文章,而不是迎合读者刊登低俗的文章。”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让自己的杂志成为一扇窗口,接引八面来风。告诉读者:世界的许多地方,有着许多和我们一样平凡的女性,她们独立、坚强、不被女性的局限所束缚,勇敢地投身到自己所喜爱的生活中去,在超越自我的同时,也完善了当代女性的形象。
以介绍国际女性为己任的刊物,必然会引起国际的关注,通过日益增多的与世界各地妇女的接触,尚绍华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妇女状况、妇女问题不同,但保护妇女的权益,鼓励妇女自立精神,追求女性人格的真、善、美,则是各地妇女运动的一致目标。她也常常通过自身的经历,让外面的世界了解一位普通的中国妇女的工作和生活。
一位女性,拥有自己的事业是幸运的,同时又拥有温暖的家庭,那才是幸福的。一位理解她的同行丈夫,一位支持她的女儿,这足以构成尚绍华人生冲浪的出击点和加油站。她不相信事业成功的女性家庭大都不幸福,她坚信对于女性来说,和男人一样,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使她在认清了女人的局限所在的同时,也充分体会到了女性的伟大。她希望姐妹们坚强,更希望她们幸福。她身体力行,想证明这一点:无论面对的是什么,女性要振作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它。
她站在女性世界的窗口,凝眸望着多彩多元的世界;她也期待世界的女性,注意到这个小小的窗口——目光在碰撞,在交流……
(作者单位: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漫谈

  花圈越做越大
吕希汶
花圈越做越高大,越送越气派,已成为城乡一些地方丧葬中的一个新时尚,太小太简陋,似乎有对死者不悲不敬之嫌,如此“理论”之下,谁敢不送大的,贵的,高级的?!谁愿落不敬不哀的骂名。
亲人故去,同事谢世,儿女、亲朋结队相送,含泪痛悼,也是世之常理常情;人活一辈,勤苦一生,离世时开个追悼会,也是该有的安慰。问题在于时下一些地方的丧葬,已远远超过追悼应有的内涵。有的大摆酒宴、广邀宾客,有的大肆铺排,唱班乐班云集。至于动机目的,摆阔显富的有之,收礼敛财者有之,大显“孝心”的有之,也有随波逐流不得已而为之的。至于花圈,高至一层楼,花瓣大如盘,价高数千元的亦不罕见。整个丧葬耗资数千成万,已司空见惯。抛出成千数万元,大腕大款者可能不当一回事,对工薪阶层,城乡普通家户来说,可就是雪上加霜了。有的人生前淡泊清正,最忌铺张浮华,做儿女的却大肆声张,耗财伤神,岂不有悖老人懿德清名?有的人生前声名不佳,为富不仁,为官贪婪,晚辈却尽极歌功颂德之事,场面闹得惊天呼地,岂不让人讽讥笑话。
大倡“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俭办”,看来并不是一件易事,这既有社会尚富崇阔、超前消费靡风的影响,也有人们在生养、生死上的旧观念作怪。故此,要改革丧葬陋习,首先要更新人们的陈旧观念,还要有政府有关部门的制约。鉴于此,不妨先从花圈改革上入手,逐步除陋习。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五光十色

  墙角的红茶花
许培元
我的住处是70年代盖的砖木结构的两层楼公房,墙角有一株鲜为人知的大茶花。内行人说,比著名的广化寺和全市所有地方的茶花都要大,其寿命当在百年左右。由于专家的赞叹,我开始注视静静地站在墙角的这株茶花了。我发现她的身上,许多枝条被好事者锯掉,有的地方还包扎着塑料薄膜。不用说,这是盆景爱好者的杰作。另外,由于四周都是围墙和住家,墙角的茶花为了寻找足够的阳光,努力往上伸长枝叶,树干有些倾斜,倾斜于阳光、空气。
墙角的这株红茶,有两丈多高,她的枝叶伸长到二楼的窗户边和屋檐下。每当元旦来临之际,她就会悄悄地绽开第一朵红艳艳的茶花,那鲜红的七八层花瓣,围着中间那金黄色的花蕊。对茶花有研究的人说,这是喷金的红茶,名贵品种。元旦过后不久,春寒料峭,墙角的茶花开始一朵又一朵地竞相开放,绿树枝头,好像点燃了一支支火炬,挂起了一盏盏红色灯笼,人见人爱,连刚“呀呀”学语的小孙子见了也会绽开笑脸说:“花花,花花”。远近的黄莺儿也闻讯赶来,在红花绿叶间啁啾啼鸣。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梅花却见得不多,我只知道墙角的茶花就是报春花。虽然寒风飒飒,百花凋零,但是她却默默地顽强地破寒而出,几天之间就会云蒸霞蔚,鸟语花香,把春光洒满这小小的十来平方米的小院。因此,一到元旦,我家就春色满园,友人来访,无不叹为观止。
令我惊叹的是,墙角的茶花真正是百子千孙,那小火炬、小红灯多得好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树上红花百朵,树下落英无数。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但是,她——墙角的茶花,却从元旦开始,可以一直开到四月份,据我长年观察、记录,她的花期长达120多天。
人类在描绘伟大母爱时总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墙角的她似乎也在不停地奉献。花期一谢,她的身上马上结起了一个个新的小蓓蕾,开始哺育千百个小生命。我写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浩劫”的年代,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妻的娘家,有一株手腕粗细、一米高的红花的悲惨遭遇。那时,村民们整天为温饱东奔西跑,谁也没有种花的闲情逸致。这株红茶花受尽冷落和欺凌,小孩子可以随意摘下小花蕾当球扔;女人们可往树上晾衣服;老太太把粪筐挂在树杈上;老叔公把牛绳子拴在树干上;浑身泥巴的母猪也可以随时往树干上擦身子……不久,这株亭亭玉立的小茶花就被弄死了。她的死只换来几声叹惜。80年代初期,我回城里工作不久,有一段时间,掀起了种花热,茶花更是身价倍增。有一天,好友送我一盆小茶花,半尺高,居然开了一朵小小的鲜艳的红花,还有两个小花蕾。我高兴极了,白天端到屋顶上,晚上拿回宿舍里“金屋藏娇”,有一天晚上忘了藏起来,竟被人偷去,我惋惜了好些时间。
如今,时逢盛世,神州大地,百花争艳,茶花已遍布莆田城乡。但像我住处墙角的这株茶花,的确为数不多。五年来,由于我的宠爱,她更是生机勃勃,青春焕发。朝夕相处,她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默默无言,静静地俏立在墙角,不求索取,没有过多的奢望,只要有阳光雨露,她就不停地孕育着春的蓓蕾,把最美丽的鲜花无私地奉献给人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九州风物

  英山,毕昇故里
丁永淮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的。这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在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很详细的记述,但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卒年月则无有记载。后人有过许多推测,但没有甚么根据。
一次偶然的但却是重大的考古发现解决了中国科技史上的这一重大空白。这项发现使我们知道,湖北英山为北宋伟大发明家毕昇故里。
90年代第一春,退休教师萧海澄从退休干部王焱升获悉,五桂墩有块毕昇墓碑。他将这事告诉了县志办公室的萧浪平、陈凯文、段茂畅等人。不久,草盘地镇干部黄尚文路过五桂墩村,看渡槽下清清的流水哗哗地流淌,他蹲下去洗脚,偶然瞥见旁边一块齐人肩膀高的墓碑,更偶然瞥见墓碑上清晰的“故先考毕昇神主墓”的字样。他惊诧莫名!立即记起了中学语文课本的一篇课文《活字板》,那上面记载着毕昇是北宋庆历年间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这就是那个毕昇吗?他很快将这个发现报告了县和地区文物部门。同时,他同县志办的几位一道又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又先后发现毕昇的后裔的墓地与墓碑。
这一发现惊动了文物考古界。著名文物考古专家杨宝成、孙启康、王劲、谭维四等都先后或同时到实地进行考察,举行了论证会。他们的结论是惊人的一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墓碑。
这是一块用变质岩麻灰石凿成,呈竖梯形圆头式带基座的墓碑,高113厘米、宽65—70厘米,周边刻饰连枝云纹,中上部施浮雕宝珠顶华盖,下部为火焰纹雕饰,中间刻着两行大字:“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上款为毕昇子孙署名,下款为下葬年号。经过辨认,上款是:“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下款是:“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志造”。
专家们认定,毕昇墓碑的圆头形状和所饰花纹为最常见的宋墓,碑文书体接近宋代印刷体,当为宋碑无疑。而落款的“皇祐”为皇帝纪年号,中国历代皇帝只有宋仁宗采用过,则“皇祐四年”为1052年。这样,同沈括记载的“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的年代相吻合。而毕昇于1052年二月初七日下葬,当卒于1051年,这同习惯的关于毕昇的卒年又相吻合。
专家们还考察了毕昇之孙毕文忠的墓碑墓地,考证了毕昇之子毕成的碑文拓本,互相印证,其姓其名其时其地,也完全吻合。
毕昇墓地,往西3公里处有毕家铺,往东15公里处有宰相毕翰孺墓,周围还有毕家畈、毕家河、毕家冲等地名。北宋时代,英山北上占有通达都城汴梁之地利,东下直接接受苏杭的先进文化辐射,政治、经济、文化相当繁荣,又是当时南北交通的要道,又具有丰富的制造活字印刷的胶泥、松脂、蜡等原料,这样,活字印刷术这一伟大发明就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冀中平原的一枝奇葩
——喜看辛集农民画
胡振彤王满
河北省辛集市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六百多年前,辛集市农民就有作画的习俗。时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辛集就以“诗洋画海金束鹿”而享誉全国。改革开放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使辛集农民画重放异彩。全市千余名富裕起来的农民,茧手挥画笔,讴歌美好的生活,赞美质朴的民俗风情,使辛集农民画远涉重洋,在美国、奥地利、捷克、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受到广泛好评。
辛集市农民画取材广泛,画意浓郁。作者们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凭着自己的真情实感,饱蘸汗水和激情作画。他们的画有对现实生活的赞美,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有对民俗风情的再现,有对邪恶现象的鞭挞。爱情篇咏关睢、劳动篇播百穀,真实地表现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和追求。因而他们画什么,怎么画,从无框框。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意到笔到。耿晓的《春》之图,树上春花烂漫,树下百草蓊郁,百花争香,四处蜜蜂嗡嗡,养蜂大嫂辛勤劳作,以简练的笔调描绘出春天的绚丽,春天的灿烂。
辛集农民画画风古朴,稚拙有力、雅俗共赏。农民画、画农民、画农村。河北人民豁达质朴,真诚厚道的典型性格,反映在画风上,形成辛集农民画稚拙而不粗俗,艳丽而不轻浮的特点。他们以稚拙有力的笔随心写意。农民画的写意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农民画在形象思维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完全不同于工笔画的要求,没有严格的对称、比例的要求。在张中良的作品《婚礼》中,一个大红喜字下,四个手舞足蹈的人形影子以及一角桌子上的碗盏、暖瓶,就将热闹喜庆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美术评论家王朝闻曾称赞辛集的农民画“俗中见雅,拙中见巧,在质朴中显示着出众的聪明”。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新月
何进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书法李晓军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婚礼 张中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