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重组优势
——上海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述评(二)
本报记者莫新元刘桂莲
“壮士断臂”,旨在打破上海纺织工业旧有的、僵化的结构,而结构僵化的背后是资产的凝固。
上海纺织工业在调整中有一个观念得到了升华,这就是资产经营的观念。优势企业只有在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中优势才能得以扩张;劣势企业也只有在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中才能求得新生。
   重组资产需要新角色
不调整,没活路;单个调整,又无济于事。“必须从整体上重组上海纺织的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资本和资源的配置,才能使上海纺织这个传统工业焕发青春。”纺织局党委书记朱匡宇这样对我们说。他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新角色——上海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这个新成立的公司于去年6月正式挂牌,授权经营上海纺织系统的64亿元国有资产。这一新角色名正言顺地担负起了重组上海纺织资产结构的重任。
上海纺织国资公司首先是企业,只不过它经营的不是产品,而是授权经营的那部分国有资产。它是国有资产在企业中的所有者代表,直接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把行业主管部门改组为国有资产运营机构,是在国有企业中构建所有者代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资产存量,同时,可以通盘考虑土地批租、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安置富余人员等问题,尤其适合上海纺织这样调整任务重的行业。
上海纺织国资公司成立之后,上海纺织的调整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结合起来了,并使调整的成果在企业制度的创新中得以巩固。去年以来,国资公司以“老板”的身份,开始对所属生产单位进行出资组建,以期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一批产权关系清晰、经济实力强大、生产布局合理、经营机制灵活、产业多极拓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要素融合在新机制中
以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上海纺织的优势究竟是什么?纺织局长姜光裕告诉我们,上海纺织真正的优势在于高精尖的产品和技术,这些优势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凝聚在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品牌上。这正是重振上海纺织的希望和本钱。去年以来,上海纺织开始实施名牌战略,他们选出了20种著名品牌,首批向社会隆重推出,并在多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国资公司成立后,上海纺织加快了优势扩张的步伐,他们以“三名”(名人、名厂、名牌)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了一批由“三枪”、“凤凰”等名牌领衔的新建制公司。
上海纺织的360家国有企业中,其中的60家企业所创的利税占了全局利税的70—80%,有近百家企业处于效益低下、长期亏损的困境。通过关、停、并、转、迁、租、卖、破等措施,上海纺织已调整了老企业98户,销号72户,压缩落后棉纺锭32.2万锭。这些老企业虽然不复存在了,但是它们的资产通过流动和重组在名牌和优势企业身上获得了新生。
近年来,以生产“三枪”牌针织内衣著称的针织九厂为了实现优势扩张,先后兼并了4家亏损企业。在兼并中他们不搞“捏合”,坚持了要素配置优势互补;人事安排择优竞争;收益分配同工同酬;同时加快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使“三枪”内衣迅速占领了市场制高点,1992年销售收入1.5亿元,1994年达到3.3亿元,今年销售额预计能突破7个亿。
    企业中“老板”的作为
上海纺织工业的调整是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的。纺织国资公司的成立,明确了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加强了调整的定位导向,也使公司与原来纺织局所属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企业领导人的变化最能说明这一点。”国资公司资产管理部的同志向我们介绍说。过去,厂长是由行政主管部门任命的,是国家干部,工资在企业拿。厂长究竟代表谁的利益?国家,企业,还是职工?很不确定。现在,新组建的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是由国资公司派出的,年薪在国资公司拿。董事长的职责很清楚,就是对公司出资的这部分法人资本金承负保值增值的责任。
我们访问了几位董事长,他们虽然都就职不久,言谈话语中都流露出了强烈的“老板”意识——资产经营意识。毛麻公司是今年3月份成立的,有29家企业,净资产6.5亿元。董事长傅兆智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中止了一家企业的搬迁计划。这是一家粗纺厂,在市区占地10亩,可盘出级差地租8500万元。原计划搬出市区,重新购置土地28亩,只需花700万元。傅兆智细算了一笔帐,搬迁需要3500万元,还要付税,加上亏损、还贷,新厂一建起来就要亏损,没有搬迁的必要。结果,这个企业被上海一毛兼并了。
申达集团有限公司也是今年新组建的,国有企业有35个,净资产9亿元。这个集团的企业多为棉纺织印染企业,产品结构趋同。董事长席时平对我们说,过去调整主要靠行政手段,现在改成出资者的行为了,关系更顺了。他打算花两至三年的时间,使企业数量大大减少,把现有的生产要素集中在名牌产品、优势企业上,壮大高支纱、印染、制线等方面的实力。
上海纺织的调整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随着企业的重组和部分企业的外迁,总体布局开始实现梯度转移。目前,以市区精锐企业为中心、郊县企业为卫星,向外省市资源产地及内地辐射的三大层次布局结构已初见端倪。一大批名牌产品、优势企业的生产能力正在快速增长。以房地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硕果累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重振上海纺织的希望。


第2版(经济)
专栏:

  产供销能否理顺?
——化肥问题追踪之六
本报记者周泓洋
化肥价格的失控,产、供、销、用几个环节协调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记者越来越感觉到,农资的产供销应当有一个强有力的综合部门进行宏观、总体的协调。这是农资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保护农用工业、保证农民利益的一个选择。
   谁来管化肥
农资的产供销涉及的部门多、政策性强,由于各部门的职能有限,因此把握起来难度很大。国家也曾就农资的宏观管理实施过不少办法,但效果不明显。
国家原来曾设立过农资办公室,归国务院直接领导。后来,农资办公室挂靠国家计委,并变成国家计委的一个部门。在各个主管部门,生产、销售、收购、定价等分属各部门管理,难以把农资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管好。
如何管好化肥?江苏省的经验对人们有一些启发。
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九汉详细地介绍了江苏省近几年管理农资的办法。简而言之是两条:一是明确农资协调和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二是由计经委每年进行化肥的计划综合平衡。
这套办法有个前提,就是计经委拥有综合协调全省经济发展规划以及落实项目的权力。这样,作为既管计划又管项目落实的综合性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计经委能够把各个与农资有关的部门召集在一块,矛盾、困难通过联席会议统一解决。在全省是一个声音,避免了有的地区各口之间的相互扯皮。
在计经委的统一协调下,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利益都会得到照顾,有了亏损大家一起承担。在江苏省大化肥短缺2/3的情况下,近几年农资市场没有出现很大的波折。一些化肥调出省还没有做到,在一个化肥短缺省做到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有力的综合平衡管理办法。
联系江苏近两年的实践,张九汉副主任谈了对全国如何搞好农资的产销衔接的建议。他认为,第一,针对多头管理的现状,应该尽快建立农资协调管理体系。第二,针对农资季节性强的特点,应该及早明确年度计划,最迟应在9月份下达至各省市,以便于各省安排来年的计划,特别是进口指标。第三,农资进口指标应分级负责,恢复中央和省两级进口。但指标分配须经各级政府统一管理,严防倒买、倒卖。第四,加快国内大化肥生产和建设。为调动有关省的积极性,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贷款倾斜。同时,对小尿素加快技改投入、扩大规模,尽早摆脱国际市场的制约。最后是增加地产小化肥流动资金的投入。
   生产企业要关注市场
记者就化肥企业销售问题走访了几位大化肥厂的销售处长和销售公司经理。
其中一位说:“有些农资公司淡季里你想让他收购,没有收购资金就只拉货不给钱;到了用肥旺季,就拿着国家的专营文件来找我们要化肥,这时候销化肥简直就是印票子!”这位销售处长当场举出不少有名有姓的例子。沧州化肥厂的销售处长张志杰对记者说:化肥是一种商品,单靠行政命令调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必行得通。工厂能否解决销售问题,这是对企业整体水平的检验。我们厂1992年从库存积压到现在的产销平衡,说明生产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市场。
一些企业认为,今后几年,在优质化肥依旧有缺口的情况下,应该坚持国家对化肥生产企业自销比例的规定,并探索生产企业面向市场,搞好产销平衡。其现实的可行性在于:
一、农民已经认识到化肥是紧俏物资,需要及早备足粮草。这样可以在淡季消化一部分化肥。
二、各化肥厂都已程度不一地建立起销售网络。
有这两条作保证,至少可以适当提高企业自销的比例;同时,又要有计划一块作保证,不是全部放开经营。长远来看,减少环节,缩小费用开支,对需要保护的农用工业是一个趋势。化肥积压,着急的是工人、厂长。压力从工厂内部产生,自然也就会促成销售渠道形成,减轻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和银行的贷款风险。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大幅增加
本报讯记者赵兴林报道:北京市保险公司今年对干部职工推行“岗岗有责任,人人有目标”的竞争激励机制,1至4月保费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7.1%。
北京市人民保险公司面对当前多家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今年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一般干部实行聘任制,公司上下形成“对外竞争,对内竞赛”的新局面,其表现:一是增辟新险种增加保费收入。如西城分公司增办子女教育保险、子女成长保险及防爆罐产品质量保险;二是对一线职工实行按完成任务比例发放工资奖金及超额另奖的新举措,一些分公司建立业务员佩带胸卡号码上岗制,开展“优秀业务员”竞赛活动。市公司国际保险部独创出口一揽子保险业务,出口货运险业务占市场的85%,保费收入逾600万美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环球通达电信公司成立
本报讯中国通达电子网络系统公司与美国环球电信系统集团最近正式成立中外合作企业——北京环球通达电信系统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通信工程的建设与配套服务、技术咨询和新产品开发。
(玉工)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举行防火器材演示会
本报讯中国消防协会日前主持召开了“一九九五年北京BICC防火电缆和三菱防火变压器技术交流演示会”,邀请英国BICC集团和日本三菱公司的技术专家,向京、津、冀地区的消防界人士介绍了防火电缆和防火变压器的技术性能。(陈远谋)


第2版(经济)
专栏:

  厂长经理日报社为企业家设奖
本报讯厂长经理日报社日前宣布,将举办中国著名企业家卓越贡献奖评选活动。该奖由该报社每年出资一百万元,每年奖六十名企业家。评选范围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企业家。(仝军会)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型管缝式锚杆在莱州问世
本报讯新一代矿山巷道支护安全设备——新型管缝式锚杆,日前由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矿山锚杆厂研制成功。该产品采用锰硅新型合金钢材,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王俊荣孙玉成)


第2版(经济)
专栏:

  三星电子在苏州兴建半导体生产厂
本报讯韩国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装配厂奠基动工仪式近日在“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举行,该装配厂是三星电子公司在海外第一个独资工厂。
(吴浩明)


第2版(经济)
专栏:

  打开省门发展区域经济
赣闽粤边界贸易蓬勃发展
本报讯记者章世鸿、李天扬报道: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最近几年依靠省际经济合作,带来了蓬勃发展和日趋繁荣的新局面。三省相邻的漫长的边际地区正在逐步形成血肉相连的区域经济框架,形势喜人。
这三省交界地区赣州、龙岩、梅州具有共同的特点:过去都曾是革命老区,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由于远离中心城市、多山少田、交通不便、工业落后,虽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无力,因而长期比较贫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他们共同的结论是:从本省看,他们属偏远地区,这是劣势;但一旦突破省界,他们都是前沿阵地,是通向邻省的大门,地缘劣势能变为地缘优势。现在,这些地区满载货物的大卡车往来穿梭,边际贸易市场一片繁荣。赣东南的农副产品、闽西南的煤炭和化肥、广东的工业品都通过边际城市源源运往邻省。去年江西向闽粤输出的大米15亿多公斤,生猪上千万头,同时也通过闽西引入沿海城市大量外资。三边集贸市场去年成交额逾17.19亿元,上市商品量40.6万吨,形成前所未有的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
三省为发展边界贸易,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撤消了省界线上不必要的各种关卡和收费,打破地区封锁。二是兴建起一大批规模大、成交额高、辐射力强的各种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赣南各县市建成1万平方米以上的市场有20个。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力求把产品打入粤闽沿海大城市和港澳台市场,满足大城市的各种新需求,充分发挥本省自然资源优势。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卫辉水泥总厂靠技改形成规模效益
本报讯河南省卫辉市水泥总厂近年来先后投资两亿多元,进行了三次大的技术改造和扩建,年产水泥达到了80万吨的规模,被列入全国70家大型统配水泥企业。1994年,该厂实现产值1亿多元,利税1000多万元。今年1—6月在全国水泥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
该厂技改完成后,生产过程都采用了电子自动计量配料和微机配料,由此开发生产出来的普通水泥、矿渣水泥、道路水泥、大坝水泥、旱强水泥等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
(刘为民李为民付世光)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超顺”公司获国际通行证
本报讯6月30日,超顺柴油发电机(深圳)有限公司,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家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9002国际认证证书,标志着该公司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能力达到国际公认的标准。
超顺公司从1994年夏开始,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最新质量体系标准组织生产。最近,经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严格的审核。(李春晓)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永济电机厂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本报讯山西永济电机厂引进技术注重消化吸收,一年多时间,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8项,产品占领全国牵引电机市场的70%,并打入了国际市场。
永济电机厂是我国生产铁路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电机、电控装置等产品的专业化企业。该厂自筹资金1020万元引进美国GE电机、电控装置制造技术获得美国GE公司生产许可证。他们采用引进技术研制成功的ZD109A型直流牵引电机,功率由480千瓦提高到530千瓦,满足了我国铁路机车重载之需。(毛志远王正民)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江西铜业公司出口大于进口
本报讯我国最大的铜工业企业江西铜业公司,积极拓宽出口产品品种,今年1至6月,出口创汇达2533万美元,出口大于进口,超过全年任务1800万美元的40.7%,成为江西省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创汇大户。
江西铜业公司从抓产品质量入手,生产的电解铜因为质量优良,现正在著名的伦敦金属交易所进行注册。
(马平黄玉生)


第2版(经济)
专栏:

  浙江成为“市场大省”
上半年商品成交额高达一千多亿元
本报杭州7月12日电记者袁亚平报道:遍布浙江全省的4230个商品交易市场,今年上半年的商品成交额高达1178.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倍。
在1994年初,国家有关部门排定的全国百强集贸市场中,浙江省独居24席,成为世人关注的“市场大省”。据去年底统计,浙江的商品市场成交总额、成交超亿元市场数、单个市场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
今年上半年,浙江商品市场仍然保持了高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势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绍兴中国轻纺城的成交额均在60亿元以上。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入市场摆摊设点经营,这成了当地的新闻热点。杭州市丝绸、纺织、百货、五金等市级公司,进入市内外13个专业市场,设立了15个经营点。这既为国有商业走出困境探索了一条新路,又促进了市场上规模。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粮食部门实行两线运行
李岚清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杨贵明、新华社记者贺劲松、本报记者潘岗报道:我国粮食部门将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两线运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今天召开的全国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工作会议上指出,两线运行是粮食部门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保证这项改革顺利实施,稳定粮食市场和价格,保障粮食有效供给。
李岚清说,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是指国家定购粮、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收购、进出口、储存、批发、调运和城镇居民基本口粮及农村需救助人口口粮、军粮、救灾救济粮及水库移民口粮的供应,吞吐粮食平抑市场粮价也属政策性业务,政策性业务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都是商业性经营。粮食部门实行两线运行一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二是理顺粮食与财政、金融关系的需要,有利于管好用好国家对粮食必要的财政补贴和粮油收购信贷资金。三是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粮袋子”省长负责制,实现粮食总量平衡。四是有利于粮食部门自身改革和发展。
李岚清指出,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时首先要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粮食事权,搞好两级总量平衡,中央的责任是集中力量搞好对全国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搞好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省级政府的责任是在确保地方粮食总量平衡的同时,按国务院规定的规模建立地方储备,建立和充实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其次,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不是对立的,政策性业务单位要积极开展副营业务和多种经营,但要和政策性业务分开经营,分开核算;商业性经营企业受政府委托,也可以代理政策性业务,代理费用由政府核定,通过财经补贴或购销差价解决。第三,两线运行的核心是实行财务分帐、分别核算。财政补贴只能用于政策性业务;银行贷款资金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不能互相挤占。第四,划分两条线是分工不是分家,粮食部门要发挥整体优势,密切协作,保证粮食市场供应。
李岚清强调指出,两线运行是粮食系统经营管理体制一项重大改革,各地粮食部门要抓紧制订方案,逐步实施。要通过两线运行,进一步加强粮食队伍建设,健全粮食组织机构,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要保证费用补贴及时足额到位,不拖不欠,不能再让商业性经营承担政策性业务亏损,不能向企业转嫁负担。同时,对商业性经营企业适当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帮助比较困难的粮食企业走向市场。银行要保证政策性业务贷款,对商业性经营的粮食企业所需资金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有关部门要对两线运行提供宽松条件,尽快落实粮食挂帐停息政策,使粮食企业卸下包袱,增强实力,顺利实施两条线运行,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第2版(经济)
专栏:

  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
京城首家外资银行开业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容安才)京城第一家外资银行——东京银行北京分行,今天上午在北京发展大厦举行开业典礼。
据介绍,东京银行北京分行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设立的。成立于1880年的东京银行,是日本专业外汇银行,总资产2424亿美元,列世界第21位。东京银行与中国有着长达近40年的交往,已为中国多个重点项目提供贷款,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目前,该行已在上海、大连、深圳市开设了分行,在广州、成都也设立了办事处。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

  多些“化学反应”
把分散、偏小的国有企业组合起来,聚零为整,可以形成很强的优势。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问题的关键是,用什么手段重组优势。单靠行政手段捏合不行。行政性的捏合,恰如人们所形容的,往往是“物理”变化,内部结构依然松散,组合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而中天集团这样以资产为纽带的组合,则像是“化学反应”,使企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聚集,企业由经营产品向经营资产发展。中天集团在短期内的崛起,正是反映了这一变化。看来,还是多来些“化学反应”好。


第2版(经济)
专栏:

  整体转制产权重组
中天集团利润一年翻一番
本报讯记者费伟伟报道:湖北中天集团锐意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名优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组建成国内首家医药化工企业集团,既盘活了资产存量,又大大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去年运行第一年,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均实现翻番,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
湖北中天集团是由荆门市属全部国有化工和医药企业整体转制组成的。为了防止出现行政翻牌公司的种种弊端,去年初,集团将经济效益最好、市场竞争力最强的化工医药公司拿出来,与中行湖北省信托投资公司、工商行湖北省信托投资公司合资组建了湖北荆门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额达7512万元。这一重大举措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重新配置,扩大了企业的经济规模,同时也由于理顺了产权关系,为企业加速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了可能。去年,医化公司完成税后利润比上年增长245%,股东红利达36%。
以医化公司为龙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中天集团又通过产权购买和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组合了荆门市同行业29家企业。转机建制极大推动了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集团原骨干企业为化工产品生产企业,以聚丙烯为主导产品。他们根据集团的资源条件,审时度势进入医药行业。去年,集团生产的原料药布洛芬产量达上百吨,已成为中美史克的供应商。今年前5个月,集团紧密层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和利税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2%和302%,集团资产总额目前已达4.39亿元,被列为“湖北50强”。


第2版(经济)
专栏:

不久前的一天,陕西西安的6岁半小男孩张硕只身乘2305次航班去广州。西北航空公司服务处的小姐与航班上的小姐认真负责实行交接班,两小时之后就把张硕安全地“邮”到广州市。 本报记者 徐建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