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杂谈

  农村是科普的大舞台
雨石
不久前,我去辽宁锦西市采访了解到,过去该市北部山区一些农户年年烧香拜佛祈求好收成,却常常失望。后来,科技人员下乡来了,在村里举办科技大集、科技报告会,农民们学到了科技知识,变得耳聪目明,几年工夫,果子遍山野,粮食丰满仓——“科技财神显灵了”。于是,泥菩萨被一些农民“请”出了家门,科技的小本本成了他们的“聚宝盆”。
农民由于求富心切,变得求知若渴,这是多么可喜的现象啊。但是,令人痛心的是,在那些需要科技却得不到科技的广大农村,许多伪装成科技的东西乘虚而入,坑害农民的案件时有发生。伪劣化肥冠以“优质新型化肥”,假种子被贴上“科技新成果”的标签。据说有些地方还有向农民出售“信息水”、“信息饲料”的,硬说他们这些经气功处理过的东西能使禽畜快速长肥。
科普工作者有责任帮农民兄弟一把。因为他们确实太信赖科技,也太需要科技了。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些耕作技巧,在今天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中已远远不够用了。果树嫁接、大棚种菜、水产养殖、庭院经济……这些都是要用饱蘸科技的墨笔才能画好的“山水画”啊。我想,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科普工作者一定能演出一幕气壮山河的现代戏!
我国农民必须扫除封建迷信与愚昧,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我国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挖掘出巨大的潜力,保证我国人民丰衣足食。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科普是必经之路。
那么,在新形势下怎样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呢?我以为把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议事日程,由第一把手亲自抓,恐怕是必要的。另外,在形式上也应从目前许多地方只靠印发技术资料和下乡宣传上升到多样化、经常化。比如在一些地区行之有效的科普画廊、先进经验交流会、科技示范基地等方法,可以推广施行。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广大农民提供科学可靠的实用技术小册子,有计划地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知识青年的科技素质,逐步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农村科技大军,才能有效地保证科技为广大农民所应用。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一些省份暴雨连绵,造成严重的水灾。有关这场水灾的成因众说纷纭,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再忽视环境保护,因为——
生态联着你我他
王如松
湘西北水灾敲响警钟
湘西北暴雨成灾,益阳等城镇一片泽国。经过当地军民奋力抗洪,水灾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大水之后,人们不能不反思:为什么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水灾却越来越频繁,成灾面积越来越大,损失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澧水出现1954年洪水位的频率,60年代为2次,平均持续12天,80年代尽管连续4年干旱仍出现3次,平均31天,进入90年代以来,更是接二连三出现,平均持续时间超过40天。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由生物、人和物理环境组成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系统。水是生态系统的命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造就了水赖以储存的土壤和森林,畅通的水循环润土膏民,养育了几十万年以来生生不息的生物圈。水靠林地缓洪,靠河网行洪,靠湖泊、湿地蓄洪。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人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开山造田破坏了水赖以蓄存的土壤水库,加大了地表径流,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导致河湖淤塞,水网改道,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减少了蓄洪的湿地,各类建设工程改变了植被、气候、土壤、水文,破坏了大自然的降水规律。人对自然的巧取豪夺,必然导致自然对人无情的生态报复。当然,这种报复有时是滞后的。1975年驻马店大水,40多座水库决堤,5万余人丧生,正是文化大革命大规模开山造田的恶果;而1991年江淮大水也是80年代初大规模森林砍伐的报应。以湘西北为例,资、沅、澧三水上游贫困山区陷入“森林越砍越穷,经济越穷越砍”的恶性循环,下游河湖淤积,大量湿地围成良田,洞庭湖面积减少2/3,上游消化不良,下游排泄不畅。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生态息息相关,不顾生态地蛮干必然招来灾难。
   生态学涉及衣食住行
生态学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6年提出来的,指研究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00多年来,生态学在联结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联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结人与自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代生态学既是一门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又是一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学或哲学,也是一门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生存关系学。它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跨越从分子到宇宙的不同尺度。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由于在工业化过程中处置失当,尤其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1世纪议程”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已被全球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全社会所广泛接受。
我国拥有12亿人口,迫切的发展需求、有限的资源储备、脆弱的生态环境,使中国不得不选择环境合理,经济合算,行为合拍及系统和谐的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科学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今天的中小学生不会都成为未来的生态学博士、教授、科学家,专职探索大自然及天人关系的奥秘,但是,生态学作为一种接物、处事、待人的方法学或哲学,则是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必需学习的。人每天都要吃饭、穿衣、饮水、呼吸,都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所以你每天都得同环境进行物质交流。为了生存生活,你每天都得影响环境和受环境所影响,你还得同家庭、学校及社会打交道,结识同学、朋友,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这些关系,是生态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很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3条:一是高效原理,即能量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再生;二是和谐原理,即系统各组分间的和睦共生,协同进化;三是自我调节原理,即系统的演化着眼于其内部自组织自调节功能的完善和持续性,而非外部的控制或结构的单纯增长。
   努力维护生态平衡
去过高原的人会对高原那湛蓝的天空、清爽的空气赞叹不已。其实内地城市天不蓝、地不绿、水不清的根蒂就在于人类活动违背或超越了上述生态控制论原理。大量的物质能量以废弃物的形式滞留在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实,一个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产、消费、还原三大功能,而人类社会却只有生产、消费两大主导功能,缓冲还原能力全靠自然生态系统去完成。而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这样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能量与物质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即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可以理解为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人工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包括物资供给的源、产品废物的汇以及调节缓冲的库)及文化社会环境(包括文化、组织、技术等)的耦合。其功能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促进、抑制、适应、改造关系;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储存、扬弃关系,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竞争、共生、隶属、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生产与生活三类矛盾,是人类生态调控的主要对象。但是,传统的发展观念只把人类社会的功能分为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两大类,而忽略了其资源、环境、人、自然的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不仅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还包括人的生产,不仅包含成品生产,还包含废物的生产。复合生态系统的消费功能不仅包括商品的消费,基础设施的占用,还包括了无“劳动”价值的资源与环境的消费、时间与空间的耗费、信息以及作为社会属性的人的心灵和感情的耗费。尤其重要的是,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后面,还有着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或系统反馈在起作用,我们称之为生态调节功能,包括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环境的持续容纳能力、自然的持续缓冲能力及人类社会的自组织自调节活力。正是由于这种功能的调节,经济得以稳定、社会得以安定、自然得以平衡。(附图片)
自7月2日凌晨2时45分起,湖南省桃源县城开始被漫淹,8时左右全城已成一片汪洋,最深处达4米。压题照片为已成泽国的桃源县城。
新华社记者殷菊生摄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胡杨又名异叶杨,是杨柳科。胡杨属中耐盐碱、耐大气干旱较强的树种。在我国西北,特别在新疆地区,分布很广,生长较快,甚至树死后,木材也长期不腐朽。胡杨不仅可以改造干旱沙漠和盐碱地,而且可以改善荒漠生态环境。祝晞王东健摄影
胡杨渠岸林
胡杨树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淡水会枯竭吗?
王应楷
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千百年来人类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各个角度,对水进行了研究。而从资源的角度研究水,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它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类对水需求大量增长而产生的一个新学科。
什么是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水的天然来源”。人类对水的利用,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直接利用是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开发利用河流、湖泊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满足农业灌溉和城镇供水的需要;间接利用是通过生物措施吸取土壤中的水分,使无效蒸发转而为人类生产服务。无论哪种利用方式,都要求水体具备良好的补给来源,才不会造成水的枯竭。
地球上的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水总储量的2.5%,约有35000万亿立方米,而且它的绝大部分在南极和格林兰地区。地表、地下的各种淡水均处在水循环系统中,不断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每年参与全球水循环的水量为577万亿立方米,占地球水储量的0.04%,而作为陆地上各种水体的补给来源的降水量就更少了,平均每年只有119万亿立方米,只占地球水储量的0.0086%。这119万亿立方米水是世界各种耗用水量的极限。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远不能达到这个数字。所以淡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据测算,哺乳动物含水量为60—68%,植物的含水量为75—90%。栖居于地球上的全部动物、植物和人,体内存有水分1.12万亿吨,相当于河床储水量的一半。由此可见,水在维持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方面是不可代替的,它是比石油、天然气、煤更加宝贵的自然资源。淡水的枯竭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终结。因此,合理地开发使用水资源,维护大自然中水的循环与补给,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这是水资源在经济上的两重性。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就是为了达到兴利除害的双重目的。
地表、地下水的可以相互转化性,河川径流中包括一部分地下水排泄量,地下水也承受地表水入渗的补给。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条件不断发生变化,研究它们规律,才能正确评价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违背这个规律就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工农业布局的失误。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现代化”跟着时代走
钟义信
“现代化”本身是一个时代色彩和时代特征非常强烈的概念,不同时代的“现代化”具有大不相同的内涵。例如,50年前的工业时代,“现代化”的主要内涵是要实现工业化,并以工业化的成就来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业),500年前的农业时代,“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则是要实现农业化,并以农业化的成就去装备和改造其它传统产业(如游牧业)。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内涵是要实现信息化,并以信息化的成就来装备和改造其他传统产业,包括传统工业和农业,实现工业、农业以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全面现代化,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繁荣。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要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但是,究竟通过什么途径和战略才能又快又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选择。
一种选择是按照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按部就班地先集中力量发展农业,把农业搞好以后再集中力量发展工业,等到实现了工业现代化之后再来实现信息化。为了简便,我们把它称为“常规”战略。
常规战略走的是一条现成的路,传统的路,惯性的路,是一条有前车可鉴的路。这条路看起来很安全很保险,实际上则很不安全,很不保险。这是因为一方面,照这条路走下去,先用传统办法来补农业化的课,再用传统办法来补工业化的课,一定要花很长的时间;而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本身则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农业化用了一两千年的时间,工业化只用了几百年的时间,信息化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因此,照老路走的结果,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一定会越来越大,越拉越远,越来越落后。在依然存在国家利益尖锐冲突的现今世界上,谁落后,谁就会受制于人,就会挨打受欺侮。这是最大的危险,最大的不安全。
另外一种可能的选择是“超越”战略,即:把握时机,选准捷径,超越常规。具体来说,就是要抓紧当前时机,大力推进信息化,利用信息化这个迄今最强有力的手段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高速度高质量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全面现代化。
所谓“把握时机”,是指把握住历史发展中出现的那些可以实施超越的机会。一般而言,大的超越机会非常稀罕,它们只出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那些转轨段,如:由游牧时代向农业时代转轨的阶段,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轨的阶段,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轨的阶段,等等。可见,大的超越机会实在是千年难得百年不遇。不在转轨段上的超越通常是困难的,而转轨段则是超越的良机。历史上大凡后来居上者,多半都是利用了转轨段上的超越。因此,把握住这种超越的时机和切入点是极为重要的。所谓“选准捷径”,是指选准实现超越的具体途径,如:通过发展农业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还是通过发展工业来带动农业和推动信息化?还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如果选得不好,就可能不成为捷径。从时代进步的规律来看,选择信息化的途径是适宜的。所谓“超越常规”,是指超越“由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那种按部就班的成规。显然,没有这种对历史成规的超越,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后来居上。
显而易见,“常规战略”和“超越战略”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完全没有利用时代进步所提供的巨大优势,而是墨守成规地就工业化而工业化,就农业化而农业化,发展必定十分缓慢;后者则充分利用了时代进步的优势,充分利用了“后来居上”的规律和策略,用最先进的手段最快捷的途径实现历史性的超越。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国家利益,要求我们必须采用“超越战略”,才有可能后来居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