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波茨坦感怀
张德真
晨雾渐渐消散,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一辆中巴载着我们从柏林向西南方向行驶。不多会儿,一座古色古香、风景秀丽的小城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波茨坦。1945年7月17日,盟军攻克柏林不久,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曾是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的行宫所在地。恢宏的宫殿,精美的园林,把这座千年古城点缀得别具魅力。离市中心不远,有一处碧草如茵、树影婆娑的森林公园,波茨坦会议会址西希林宫就掩映在绿树丛中。
这是一幢仿英国乡间别墅建造的两层楼房,房子式样很特别,顶层窗户远看酷似人的眼睛。一楼走廊里陈列着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茨坦会议的资料和照片。其中最醒目的是挂在墙上的《波茨坦协定》文本,上面赫然签署着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代替大选中下野的丘吉尔)的名字。
走进室内,一眼便看见波茨坦会议的中心会场。这是一间约40平方米的厅堂,中间的大圆桌上插着3个与会国的国旗(见图 张德真摄),墙上挂着三国首脑的大幅照片。大厅左边是斯大林的办公室,右边是杜鲁门的办公室。徜徉其间,我仿佛看到半个世纪前这些影响世界时局的大人物在这里或亲切交谈,商讨最后摧毁法西斯势力的宏图大计;或唇枪舌剑,为维护各自的利益而折冲樽俎。
波茨坦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战后德国的处理问题。会议通过的《波茨坦协定》明确规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解除德国武装,摧毁纳粹组织,逮捕和审判战犯,由德国进行战争赔偿。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对德波边界划分作了相应规定。波茨坦会议关于战后德国和欧洲其他问题的安排,对于摧毁法西斯势力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又带有强权政治的色彩,它为战后各种矛盾纷争埋下了祸根。
对日作战,是波茨坦会议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当时,在中国战场和亚洲其他战场上,盟国对日本已发起全面反攻,日本法西斯朝不保夕,岌岌可危。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以共同宣言的形式发布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要归还中国。这说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不仅是不争的历史事实,而且也为国际权威文件所承认。陈列在西希林宫的《波茨坦公告》白纸黑字,是任何人也改不了,抹不掉的!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军国主义仍负隅顽抗,拒不投降,直到盟国发起强大攻势,才于8月15日宣布投降。至此,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这里不能不提及一个重要的插曲。在7月17日波茨坦会议第一天,丘吉尔的助手史汀生递给他一个字条,上面写着:“孩子们满意地生下来了。”丘吉尔马上意识到,这是指美国的原子弹试验取得成功。第二天,杜鲁门同丘吉尔商量,决定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斯大林,但不能让他知道“任何细节”。7月24日晚宴后,杜鲁门悄悄告诉斯大林,美国成功地试验了一种“新式炸弹”。据丘吉尔后来回忆说,当时斯大林对此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他们猜想,斯大林对美国正在进行的这场巨大赌博“没有特别的了解”。
走出波茨坦会议纪念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波茨坦会议是历史的见证,它向世人证明,任何骄横不可一世的反动势力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然而,二战以后,冷战代替了热战,世界仍不安宁。随着国际风云的变幻,当初参加波茨坦会议的3个赫赫大国,如今有的已经衰落,有的势力削弱,有的业已解体。我还想起,此前在柏林看到倒塌的柏林墙及整装待发准备返国的苏军士兵……一种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雅尔塔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了,一个新时代又开始了。我相信,不管今后世界如何变化,和平的力量总是不可战胜的,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信息革命中的美国——
几家欢乐几家愁
张勇
美国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家用电脑普及率约为31%,并且50%的电脑已纳入网络。这两个数字大大高于西欧和日本,使得美国有望最先跨入信息时代。但是,因贫富、种族以及年龄的不同,美国人在这场信息革命面前是不平等的。
据1993年的统计,在美国,越富的家庭拥有和使用电脑的比例越大。白人家庭的电脑拥有率约是黑人或西班牙裔美国人家庭的3倍。年收入在7万美元以上的富人中,74%的人至少拥有一个终端,但是2/3强的美国人还没有电脑。
另一种差距是在学校里。据报道,在美国一些条件较好的私立中学,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他们每天可以进入互联网络,查阅欧洲各国图书馆里的资料,或者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对话。然而,在那些穷人孩子集中的学校,电脑设备之少与此形成强烈对比。在洛杉矶的一所穷人中学,2000名学生只有30台电脑,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用过12至13年。
差距不仅仅存在于富人和穷人之间,年轻人和他们上一代人之间也存在差距。据统计,美国在家里、学校或工作中使用电脑的有1亿人,其中17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近60%。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专家说,成年人是真正的“数字技术的流浪汉,是数字技术的贫民”。据说,现在一些学校推行电子教学改革成效不大,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上一代人的教师对电脑无知的缘故。
这些“差距”意味着什么呢?也许人们还记得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不懂电脑的人将会成为新的文盲”。这个预言正在成为事实。过去在美国,要找到好工作,受过良好的教育就够了。但如今,掌握电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从华尔街股市到麦当劳快餐店,几乎每一个行业都要求雇员具备一些电脑知识”。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说:“电脑拥有者可以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而电脑非拥有者将被打发到信息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信息革命带来的希望是诱人的。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拥有信息,就如同在农业时代拥有土地,在工业时代拥有资本。但是要拥有信息,首先要拥有与世界联网的电脑。为此,美国《新闻周刊》疾呼,美国90年代的平民主义口号将不再是“家家锅里都有鸡”,而是“每张书桌上都有电脑”,人们有权利要求在这场革命中得到平等的机会。
美国政府在宣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初,曾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提出“信息共享”原则,即“保证公民都有机会获得服务”和“避免在信息拥有方面出现贫富不均现象”。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对此不抱太大希望。他们认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美国将分裂成电脑化和非电脑化两个世界,高技术的迅速发展只会进一步拉大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信息社会的贫富分化和社会等级。
由此看来,信息革命带来的可能是一个贫富分化更加严重的世界。而且,这不是某一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面临的挑战。当前,世界各国在信息领域的发展状况相差很大。人们担忧,这将进一步拉大全球的南北差距,导致富国更富,穷国更穷,造成更严重的世界性问题。
遗憾的是,很多人尚未认识到这一点。著名未来学者托夫勒夫妇就在新著《创造新文明》一书中断言,所有社会差异都将在这场信息革命的冲击下荡然无存,“这种变化不是左与右,不是富与贫,甚至也不是更深层意义上的好与坏,而是旧与新的更迭”。这显然太乐观了。信息革命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是一次技术革命,仅仅靠技术进步并不能直接医治社会制度固有的顽症。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富人得到更多的好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一角

  非洲掉进毒品网
顾玉清
近年来,毒品如同艾滋病一样,以惊人的速度席卷非洲。在这个世界最穷的大陆上,除少数地区暂时幸免外,大部分非洲国家已深深地掉进了国际毒品网的包围之中。
由于发达国家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和手段加强,毒品消费也渐趋萎缩,所以,战乱频仍、经济危机加剧的非洲便成了毒品生产和走私的理想场所。从北非的摩洛哥到南非,毒品犯罪活动无所不在。据摩洛哥内政部发表的一份白皮书证实,1994年,毒犯们在摩洛哥秘密种植的大麻面积达5万公顷,年产大麻1250吨。在塞内加尔的卡萨芒斯地区,用来掩人耳目的香蕉园中间,种植的却是大麻和罂粟,据说该地每年生产毒品可达260吨至300吨。农民生产1公斤花生才卖几百非洲法郎,而1公斤大麻则可卖好几万非洲法郎,成百倍的高额利润使得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广大农村普遍出现了弃农种毒的现象。
非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薄弱的防范措施,使它成了世界毒品走私的重要中转站。越来越多来自拉美和亚洲的毒品,经过这里被偷运到欧洲及其他地区。据报道,1994年,在非洲各口岸查获的北美大麻超过40吨。去年10月,摩洛哥警方在有关方面的协助下,从来自厄瓜多尔的集装箱中,一次缴获57公斤可卡因。1993年12月,在尼日利亚的阿帕帕港,当地海关截获了从泰国准备偷运到欧洲的248公斤海洛因。另外,从法国海关的一项统计中也可看出非洲毒品正在日益泛滥:1993年,法国缉获来自非洲的大麻为614公斤,而1994年剧增到1900多公斤。
国际贩毒网在非洲的扩展使得此地瘾君子也随之增加。在非洲,许多人虽无钱吃饭,但却有钱吸毒。他们用不起海洛因、可卡因,就在鼻子上捂一块浸满汽油、胶水或指甲油的破布,靠嗅这类异味儿来寻求兴奋、刺激。毒品的买卖和消费,无论在达喀尔还是在阿比让都很流行。吸毒者涉及到各行各业和不同性别与年龄的人,私人交往或聚会经常会被毒品的烟雾所笼罩。目前非洲“中毒”最深的国家要数尼日利亚,据说与毒品案有关而被关押在外国监狱里的6000多名非洲人中,有1/3是尼日利亚人。“可卡因林荫道”污染了拉各斯一条街,毒品“脏钱”也使拉各斯一些银行的形象变得很不光彩。
毒品的大举“入侵”已引起了非洲国家的极大关注,6月28日的“国际禁毒日”也再次向人们敲响了向毒品宣战的警钟。非洲肃毒组织要求人们充分认识毒品给本大陆带来的灾难与后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毒品犯罪活动。为此,有的国家组建了专门的缉毒队,严查机场、港口和交通要道,有的成立了毒品预防中心,定期举行“反对毒品周”活动,并巡回展出实物和图片,以提高人们的防毒意识,不断拧紧禁毒的“螺钉”。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真诚刚毅烈女魂
章云
在突尼斯游览时,人们往往会被许多历史性的悲剧所缠绕。当你进入那个离迦太基遗迹只有一墙之隔的蒂冬旅馆时,你就会想到那位不为国亡、却为情死的皇后艾丽莎;当你经过那个留有布匿人祭台遗迹、至今还叫萨朗波的街区时,你就会想起那位柔情不足、刚烈有余的女公主萨朗波;当你参观那个断垣残壁的迦太基遗址时,你当然不会忘记那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将军夫人索芙妮丝。所有这些人名和地名,能激动人们扼腕而叹息。
迦太基的创始人蒂冬原是腓尼基的皇后艾丽莎。她因其弟篡其位,弑其夫,被迫出走小亚细亚,于公元前814年流亡到迦太基。她创立了这个堪与希腊争霸西地中海的大好江山。那时,特洛伊城刚刚被奥德修斯用木马计攻破,王子埃涅阿斯几经磨难,漂泊来到了这里。蒂冬与他一见钟情,两人堕入了爱河。但一女巫伪装成神的使者,来召埃涅阿斯回国,为他的人民创建一个新的国家(即后来的罗马)。在复国大义的感召下,埃涅阿斯不告而别。蒂冬闻其登船出海,悲不自胜,遂在海边搭起篝火,以布匿人的方式自焚了。古罗马最著名的诗人维吉尔根据这一传说,写出了动人心魄的12卷史诗《埃涅阿斯记》。史诗悲剧性的调子不仅影响了中世纪伟大诗人但丁的《神曲》,而且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文艺舞台。普契尼、柏辽兹等著名音乐家都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17世纪英国作曲家普赛尔创作的3幕歌剧《蒂冬和埃涅阿斯》,还起用夏空舞曲的句式,使蒂冬的临终一叹成为今古绝唱,久久回响在欧洲乐坛的上空。
差不多500年后,就在这同一片土地上,蒂冬皇后的子孙们又演出了一幕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殉情悲剧。号称霹雳国王的哈米卡尔统治迦太基时期,一支起义军闯进了他的宅第。义军的首领马托看上了国王的女儿萨朗波。但萨朗波不满义军的举止,乃藏身于布匿人祭台的帷幕后面。马托为追求萨朗波,将神圣的帷幕抢走。国王怒不可遏,命萨朗波前往索取。由于求归帷幕心切,她与马托目挑心招,反成爱情。国王的大军随之来到,马托不敌被擒。按布匿人的传统,他要被杀祭神,国王命女儿亲手刃之。萨朗波终因爱心已定,不忍下手,乃引剑自杀。马托见状,急来抢救,但已不及,也拔剑自刎。19世纪法国大作家福楼拜以当时的战争场面为背景,写出了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萨朗波》。不久,法国同一时代作曲家雷耶尔又根据小说的悲剧情节创作了同名5幕歌剧。
悲剧更有甚者。就在罗马人兵临城下之时,迦太基最后一位将军哈斯都拔家中发生了一幕触目惊心的悲剧。将军的夫人索芙妮丝愤恨丈夫背叛投敌,在罗马军队入城之前,将儿女们个个扼死后投入火中,然后自己也纵身火中自焚,宁与迦太基共存亡,也不愿落入罗马人之手。据说,她在与城俱焚之前,还站在高大的布匿人神像面前,义正辞严地训斥了她的丈夫和罗马统帅西比昂,其悲怀壮烈,连西比昂本人也为之感动。自古以来,全世界曾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在50多个剧本中赞美了这位可歌可泣的女英雄,其中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高乃依的历史名剧《索芙妮丝》最孚众望,而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撰写的索芙妮丝临终前的几句严词,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迦太基从公元前814年由蒂冬创建,到公元前146年被罗马摧毁,在历史上才持续了7个世纪,但悲剧几乎占据了它的每个时期。然而,正是这一起起震古烁今的历史性事件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悲剧性人物,铸成了迦太基这部彪炳千古的伟大文明史,而代表迦太基的那种真诚执著、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至今还闪烁着历史性的光辉。
(题图为法国19世纪画家盖兰的油画《埃涅阿斯向蒂冬讲述特洛伊的不幸》,原作现在挂在巴黎卢浮宫内。)(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商人的烫手山芋
郭天禄
几年前,日本商人在世界一些地方频频出击,大量购置房地产。日本计算机神童田中欲出价五亿美元购买纽约的自由女神,曾轰动一时。在欧洲,日本人同样表现出欲揽天下美物于一己的势头,但现在却遇上了麻烦。
麻烦缘于日本商人的购物欲望同当地的法令发生冲突。九十年代初期,一家日本公司在法国的伊夫林省出巨资买下数座古堡和宅院。这些古建筑属于私人财产,大多建于十七至十八世纪,其中一处为路易十四所建,后归巴雷夫人所有,人称巴雷夫人城堡。日商的初衷是将这些古堡改建成既可参观又可住宿的旅馆,以满足那些对王公贵族生活感兴趣的游客。
然而,精明的日本商人失算了,他们没有想到法国人对自己的历史遗产非常钟爱。当日本人移走室内家具、拆除墙壁上的装饰时,伊夫林省的建筑部门立即上书省长,要求政府出面干预,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堆放在花园内的细木护壁装饰,未经文化部的允诺不得运走任何拆卸物。群情激愤的公众敦促有关部门尽快将这些古建筑定级并精心保护。法国人的反应使日商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更为严重的是,坐落在罗斯尼城堡花园内的一尊大理石雕塑不翼而飞,引起轩然大波。法国文物法规定,对登记和定级的古建筑的任何破坏、损伤和维护不当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日商购置的古堡和宅院虽未定级,但已列入古建筑补充名单之内。依照这一规定,有关方面对日商的法国女婿让·保尔·雷诺瓦和英国古董商约翰以损坏古建筑罪提出起诉,凡尔赛民事法庭已受理此案。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始料不及的日商不得不忍痛卖掉这些城堡和宅院。经济界人士认为,促使日本人这样做的重要原因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碎所致,法国的有关法令仅为一个诱因。
出售决定易做,但实施起来颇难。现在的房地产业受世界经济缓慢增长的影响而低迷徘徊。这些古建筑又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多数商人不敢也不愿涉足这一领域。
日本商人花大价钱买下的东西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低价出售不甘心,留下来又要继续维修。一向自称“做生意能寻求最佳利润”的日本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在世界其他地方遇到类似的难题呢?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驯鹿与拉普人家
萧泽曜
6月上旬,我们应芬兰航空公司邀请,到芬兰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访问。
芬兰有约1/4的国土在偏僻的北极圈内。芬兰的少数民族拉普人和他们的驯鹿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给这荒凉的天涯海角带来生气。拉普人自称萨美人,以养驯鹿为生。我们到达北极圈内伊瓦洛的当天下午,去附近一家拉普人的高山养鹿场参观。这里虽是夏季,却寒气袭人,处处可见终年不化的冰。北极地区有许多养鹿区,我们参观的区有2600平方公里,有三四十户养鹿的拉普人家,共有驯鹿6000头(秋天宰杀后的头数)。入境问俗,导游提醒我们,不要问主人有多少头鹿,因为财产的多少是以鹿的头数来衡量的,主人一般不愿别人知道他有多少财产。也不能问拉普人的姓,只知道名就行了。我们得知这家养鹿的女主人名叫雷雅嘎玛。
驯鹿在拉普人的生活习俗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比如每年6月1日是拉普人的元旦,这是因为每年6月初小鹿出生。拉普人向政府交税,也以5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的结束来结算。又如拉普人讲路程远近,也以鹿每行走7至8公里必须撒一次尿为一个计算单位。
车行十几公里,我们弃车步行。北极地区的原始森林里没有路,地面非常松软,走上去如踩在棉花上。高大的红松、云杉,树龄已达几百年。林中随处可见倒下的枯木,经过多年风霜雨雪,变成奇形怪状的天然艺术品,犹如一个根雕艺术世界。主人介绍说,北极地区夏天蚊子多,入夏以后,就要将鹿赶到高山上,那里蚊子少一些。
见到我们来了,大鹿嗷嗷叫,小鹿呦呦鸣,在围栏中跑来跑去。驯鹿比中国梅花鹿略大,皮呈灰色。这里养着200多头鹿,其中有70多头是刚出生的小鹿。3位工人用套杆套住小鹿,一一称体重后,在它们的脖子上拴上黄色的带子(见图萧泽曜摄)。一头小鹿约7公斤重。据说只有养鹿人才能去触摸小鹿。如果陌生人抱了小鹿,母鹿闻到生人气味,可能会抛弃这头小鹿。每头小鹿的耳上都作了记号,而每头大鹿的脖子上都套上一个标有号码的项圈。拉普人是非常诚实的民族,道不拾遗。如果驯鹿跑失了,别人见到,会根据编号送回来。
在养鹿场,女主人雷雅嘎玛做野餐招待我们,大家用小树枝叉上鹿肉片,放在火上烤熟,吃起来又嫩又香。我们每人喝了一碗用鹿肉、土豆、西红柿煮的鹿肉汤,味道鲜美。
雷雅嘎玛家有4口人,5间房,拥有几处养鹿场,我们参观过的仅是其中之一。使我们感到吃惊的是,拉普人住在这偏僻的极地,生活却非常现代化。她家里有汽车,还有专门用于森林地区的拖拉机。室内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有钢琴,还有电脑。窗台上摆着从森林中物色来的树根,未经任何雕琢,有的如仙鹤引颈长鸣,有的像养鹿人手举套杆在套鹿,浑然天成。女主人取出冬天在家编织树根工艺品的工具,为我们演示用细树根编织花盘的手艺,编出的盘子、篮子如中国的竹编及草编工艺品一样精巧美观,显示出拉普人高超的手工技艺。
拉普人很重视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在伊纳里附近,我们到拉普人茵图帕特家参观。她家既养驯鹿,又接待旅游者。她的一间小木屋就是一个小型的家庭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满满一屋子拉普人过去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有打猎用的工具、脚踏纺车、背婴儿的花篮、各式各样的拉普民族服装等,琳琅满目。在院子里,有用鹿角做的旅游纪念品,还摆着用山中枯木桩作花盆的簇簇艳丽的鲜花。在一圆锥形的黑色帐篷内,女主人为我们演唱拉普民歌,声调高亢嘹亮,将我们带回到古老的年代,领略到淳朴而神秘的拉普风俗。她表演完毕,送给我们每人一张印有拉普人古代图腾的证书,作为留念。(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