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的四中全会《决定》

  坚定地依靠群众推动改革发展
程维高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始终把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根本性的任务,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上,把自己力量的源泉放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基点上,并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群众路线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工作路线。依靠这条路线,我们党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前,党要完成所面临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艰巨任务,必须更加重视群众路线,更加坚定地依靠群众,更加重视发挥群众的作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为少数人谋取私利,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它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群众谋利益。这既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走好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必须使每一个党员干部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是干部的为官之本。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能否坚持好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不是一般的思想作风问题,而是要不要保持我们党的性质和共产党人的节操问题,是党性、人生观、世界观问题。不论形势和任务、环境和条件发生什么变化,一切为了群众这一条始终不能变。只有永远坚持这一条,才能在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做到相信群众、团结群众,才能自觉走好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所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群众问题上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它成为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的自觉行动之后,才会对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使我们的党员和党的干部坚定不移地贯彻群众路线,必须从思想上摆正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要充分地相信群众,坚定地依靠群众。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潜力在群众,发展的动力在群众,稳定的基础同样在群众。改革是为了使群众中蕴藏的各种创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为了使我们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更具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只有充分发挥群众在改革方面的创造潜力,我们才能克服改革过程中的困难,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群众多一份理解和支持,改革就多一份动力;群众多一份创造,改革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因此,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将取决于我们是不是充分地相信了群众、是不是坚定地依靠了群众。加快发展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需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和科技体制作保证。但它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却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粮食要农民群众一粒粒种出来,工业品要工人群众一件件生产出来,高新技术产品、新的科技成果要科技人员一项项发明创造出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构成社会文明成果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努力和奉献。对中国来说,12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生存负担,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如何把我们国家的生存负担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通过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改革与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环境。而稳定的环境最核心的又是民心的稳定。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广大群众是衷心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因为这些路线和政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我们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群众又拥护我们党的路线和政策,这是民心稳定的根本所在。当然,具体到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群众可以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但那不是对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怀疑,而是对我们某些具体工作上的偏颇和缺陷的不满。我们应该把这些意见看作改进自己工作的动力。相信只要自己是忠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努力保证决策和措施的正确,有了失误也能及时改正,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领导必须做出样子。走好群众路线,说到底是个干群关系问题。在干群关系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我们有些地方在群众中推动工作有困难,有些干部组织群众开展工作缺乏号召力,原因在哪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有些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不坚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榜样力量差,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甚至以权谋私、胡作非为,因而脱离了群众,使群众不满意。因此,能不能真正搞好干部群众关系,关键不在群众而在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本身。只要我们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清正廉洁,工作勤奋,艰苦奋斗,埋头实干,我们就一定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领导就一定会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群众也就一定会团结在我们周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个十分通俗的道理,对领导干部来说,确是能否密切联系群众、走好群众路线的一个秘诀。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就必须经常地深入群众。群众路线作为一种立场、观点、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是统一的。它来源于实践,指导着实践,集中表现为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群众路线的这个突出特点,就决定了它的贯彻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必须坚持经常,体现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往复的过程之中。只有经常地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才能及时从群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更好地坚持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工作方法,才能确保决策正确、实施有效。当前,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接触群众,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意见。否则,就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作出切合实际的决策,并将正确的决策落到实处。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坚决克服那种浮在上面的不良作风,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把正确的决策交给群众,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引导群众前进。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必须建立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环境和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切实保证,是真正依靠群众的必然体现。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情况,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公开政务、实施监督的各项制度,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参与的条件、有监督的权利,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反映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呼声,积极维护他们的利益。要在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财务公开。要加强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街道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本单位各项事业的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的作用,同时履行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职责。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必须重视教育和引导群众。坚定地相信、依靠群众与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是群众路线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作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他们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党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这是我们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基本出发点。但另一方面,群众的自发实践活动,在其组织起来之前,往往处于游移、分散状态,认识不一致,方向不明确,作用力不统一。要把这种离散、游移的力量组织成为一个目标明确、统一向上的合力,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创造历史的群众实践活动,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担负起先锋队的责任,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前进。特别是因为群众客观上总存在着先进、中间、落后三种状态,在群众的觉悟程度还没有得到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先锋队对教育、引导群众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重视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重视把社会主义道德纪律变为群众的行为规范;重视经常向人民群众进行形势、任务、政策的教育,把面临的困难向人民群众讲清楚,使人民群众自觉地遵守政策、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任务;重视以平等的态度和民主的方式在群众中开展积极的批评,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和丑恶现象。同时还应大力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要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以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必须热忱地关心群众。邓小平同志指出过:“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党领导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也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要求我们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群众的利益、群众的生活、群众的疾苦,必须给予热忱的关怀,根据条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切身利益问题。这是我们相信和依靠群众,走好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每一个领导干部,在改革和建设工作中,都要注意克服那种只关心经济发展,忽视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倾向。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根据实际条件尽力解决好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群众生活并不富裕,特别是对城市“两停一亏”企业职工、离职下岗职工、生活较困难的居民,农村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的农户以及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部分青少年等,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关心群众生活,要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小事”抓起,而且贵在经常、重在务实。深入基层,到职工和农户家中问寒问暖是很好的,但如果只是“问一问”而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了形式主义;逢年过节慰问职工是应该的,但更应该把解决群众生活中带共性的紧迫问题列入经常性工作日程,随时研究,及时解决。要通过关心群众,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政策、党的领导的温暖,赢得他们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力支持。
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能够运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就能够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赢得挑战,持久保持国家政治稳定,胜利完成改革发展的任务,使社会主义拥有更加光辉的未来。


第9版(理论)
专栏:

  开展光彩事业的思考
林克平王永乐金学锋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去年4月,为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号召,十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倡议开展以扶贫为主题的“光彩事业”,通过民间方式和投资行为,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到“老、少、边、穷”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光彩事业倡议发出后,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联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热烈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签名响应光彩事业的民营企业家中已有2600多人付诸了行动;开始实施的光彩事业项目300多个,一批项目已建成投产;光彩事业协议投资额6亿多元人民币,其中30%的资金已到位。
    光彩事业的本质内容
按照国家扶贫开发的战略方针,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光彩事业的本质内含是:①以先富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参与主体,同时欢迎热心扶贫事业的海外、港澳台工商界人士参加。②面向全国“老、少、边、穷”地区,但起步阶段需适当集中力量,先易后难,以利攻坚出成效、出典型、出经验;因贫困和落后是相对的,把资金和技术从较发达地区投向较不发达地区,就可纳入光彩事业的范围;如果所办项目直接有利于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即使项目不办在当地,也可视为光彩事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参与对象的扩大,光彩事业项目的多层次性(如有的是直接扶贫,有的是间接扶贫;有的是富民项目,有的是富县项目;有的在国家级贫困县,有的在省级贫困县,有的在较发达地区的贫困乡镇,等等)必然呈现出来,因而,必须区别对待,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不同的政策优惠。③以自觉自愿和互惠互利为原则,从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按照企业行为和经济行为必须遵循的规律办事。④通过投资行为,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为主要内容,在信息、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也可进行合作;不管哪些内容,都不搞无偿捐赠,只搞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合作开发,这是光彩事业区别于其他公益事业的根本标志,也是光彩事业的生命力所在。这些规范和界定,对保证光彩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开展光彩事业的意义
光彩事业作为一项利在民众的扶贫事业,对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创造更为有利的基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以扶贫为主题的光彩事业,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爱国精神和敬业精神得到具体的体现和反映。对广大依靠党的富民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先富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说,光彩事业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参与扶贫开发大业,为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作贡献的实际行动;是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有效形式;是进行自我教育、发展自身事业的良好机会。光彩事业与自身事业发展同行,已成为参与光彩事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新的共同认识。    
 
    三点启示
1.开展光彩事业是统一战线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必然要求。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成为我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围绕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在调动统一战线成员建设四化的积极性、利用和引进外资、促进对外开放、智力支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在,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必然表现为动员统一战线的力量,共同致力于“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大业。事实上,统一战线内已有一支先富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在扶贫开发中可以有所作为。
2.光彩事业为解决先富起来怎么办、落后地区怎么办的问题提供了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的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实行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先富起来后怎么办?党和政府一直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奋发向上的人生追求,但人们仍能耳闻目睹到一些与此相悖的现象,这些现象同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光彩事业提出后,按照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在解决先富起来怎么办和落后地区怎么办的问题之间架起了一座可让彼此沟通的重要桥梁,为先富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实现积极的人生追求树立了一个可以具体操作和衡量的奋斗目标。
3.光彩事业通过民间渠道和企业行为,为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开辟了一条互惠互利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途径。扶贫济困是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和行为,但单纯的给钱给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所以,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强调把扶贫同开发结合起来,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并逐步形成了社会各界联合扶贫的格局。光彩事业的参与,不仅扩大了社会扶贫工作的声势和力量,而且在扶贫活动方式上创造了新鲜经验: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投资行为,把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市场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必需要素合理组织起来,使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成为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互惠互利的关系、成为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行为,进而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实践的深入,光彩事业所昭示的新的活动方式,将为整个国家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积极的影响。


第9版(理论)
专栏:

  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精神文明
张连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健康发展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保证,同时又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使其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推行后,广大农民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内容以及各方面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工作是帮助农民确立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以及信息观念、人才观念、民主法制观念等,冲破长期以来在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中形成的那一套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其次,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如帮助村组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有关财政金融、外经外贸、工业商业以及市场管理等知识,使他们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较强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带领群众选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对广大农民群众可进行农机农技、家禽畜牧、水产养殖、园林园艺等技术培训,内容要实用实效,使科技知识进入千家万户,让广大农民靠科技致富;有关部门还应积极向他们提供市场预测、价格信息、产品加工销售等多种服务,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系列配套的社会化服务网络。第三,加强对广大农民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特别是要针对青年农民的思想特点,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艰苦奋斗、勤劳致富、互助互爱的社会公德教育;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供健康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和横行乡里、欺凌百姓的流氓犯罪团伙,创造出依法行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农村社会环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具体活动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时,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及时解决农村交通难、办学难、供电用水难、医疗卫生难等实际问题。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必然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组织保证。但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有的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的发挥。二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业务能力不适应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不懂得如何将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经济建设中去,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插不上手,说不上话,使不上劲,只会老一套,不会新道道,出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工作感到无所适从。三是从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干部由于受人财物的制约,日常工作中处处要求人,事事求于人,因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从这些现状看,要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改进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以及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要善于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把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充分发挥村委会、民兵、妇联、共青团组织以及计划生育协会、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治安帮教小组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各基层组织协调运行、民主管理的新体制;不断充实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真正落到实处。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探寻有效载体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群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大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探寻有效的载体,发动群众,调动农民群众最广泛地积极参与。如一些地区开展的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四提倡四反对(提倡艰苦创业,反对奢侈浪费;提倡遵纪守法,反对赌博偷盗;提倡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提倡计划生育,反对自作主张)等活动,内容具体实在。通过群众评议,挂牌表彰,激发起大多数人的荣誉感,形成以多数促少数、以少数带多数的社会氛围,唤起和增强了农民群众争先创优、向上进取的意识。实践证明:这是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村入户到人的一条有效途径,把教育、引导、制约和激励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且便于操作,易于见效,因而有其独特的吸引力。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些活动的内容,努力探寻既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又为广大农民乐意接受的新方式,增强其在农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感,真正形成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共识。目前,仍有部分领导同志口头上喊两手都要硬,而实际上却是“一手硬,一手软”,没有扎扎实实的行动;或者认为经济发展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会上去,因而把精神文明建设看成可有可无的任务;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完成生产上的“硬”指标,便轻视、放松甚至放弃了精神文明建设。要解决这些问题,各级干部应该把提高思想认识放到首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物质文明都不能以削弱甚至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通过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去组织开展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要求,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还要建立起两个文明建设密切结合的管理体系及领导责任制,上级领导部门考核评估一个干部的工作时,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为标准,还要看他们抓精神文明的能力和成果。
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在思想上还要树立起正确的投入观。一些干部由于看不到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战线长、见效慢的特点,对精神文明建设舍不得一点投入,甚至有人认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是一种浪费。一些地方还出现为生产建设而挤占、挪用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的现象,致使许多必要的宣传思想教育、文化娱乐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严重阻碍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活动载体作为物质保证,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来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活动,做到有阵地、有队伍、有书报广播、有充裕的时间来安排活动。这样,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得以稳步、健康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厦门特区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研究》略评
许苏民
由李鸿烈研究员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厦门特区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研究》,是一部系统地研究特区的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的论著。在该书中,作者不仅从厦门特区以及其它地区的实践中概括出九条关于如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带有普遍借鉴价值的经验,而且还提出了若干新颖的理论观点,进行深入探讨。譬如,两个文明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实践中却往往变成“一手硬,一手软”。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他论者往往认为,这是由于不少地区和部门的领导人对两个文明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不足、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致。这当然不错。但为何会认识不足?其深层的认识根源与理论根源是什么?该书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了两个值得人们思考的新观点:
一是生产力并不等于物质生产力或物质文明的观点。作者认为,迄今为止仍流行的那种把生产力界定为“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与征服自然的物质力量”的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观点和生产力运作的客观实际。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保护、优化自然的实践能力,而实践并不是纯物质的东西,“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而所谓精神生产力,指的是人们生产和应用精神产品的能力,其中包括发现与应用科学理论、创造和应用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方法的能力,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的能力,以及激励劳动者(包括生产经营管理者)提高开拓、进取、竞争意识的能力等等。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两个文明的提法,只有两种生产即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提法。我们今天所说的“两个文明”,实质上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两种生产。而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文明”,又与严格意义上的生产或生产力其实质相通,因而两个文明的辩证统一体(统一的基础、实体)是生产力。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即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内在地蕴涵着必须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许多人由于对生产力作了片面的理解,把精神文明看成外在于“中心”的东西,把物质文明与“中心”等同起来,结果在强调“中心”时当然会把精神文明建设置于从属的地位。这是产生“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一个深层的认识根源或理论根源。
二是根据马克思和邓小平的有关论述,结合客观实际,提出并论证了“现代生产发展的主要规律是物质生产随着精神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新理论观点。该书在“绪论”中提出,精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何,对物质生产力(物质文明)的影响极大。
根据上述理论观点,该书合乎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一致的;越是想加快物质文明建设,就越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年鉴信息与研究》出版
由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年鉴研究会主办的《年鉴信息与研究》杂志,近日在北京出版。该刊第一期刊载了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同志有关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论述。据悉,目前我国各地出版的各类年鉴已达八百余家,《年鉴信息与研究》是我国年鉴信息与研究方面唯一正式出版的期刊。 (子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