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播种希望
刘景旺罗建贺广华
在古城长沙,人们争相传诵着一群“普通党员”的故事。他们将平时节俭的少量积蓄,将从牙缝里挤出的伙食费,慷慨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捐款不留名的“普通党员”,你在哪里?
3月24日,湖南有线电视台播出一则奇特的寻人启事——寻找一名“普通党员”。
寻人的起因是:3月10日上午,一位身穿旧夹克衫的中年男子,悄然来到长沙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他拿出一个自制的信封说:“里面有1000元钱,捐给希望工程。”然后转身就走。
青基会工作人员见状,赶忙拦住他,解释捐款需办理登记手续,这位中年男子执意不肯,僵持了好一会儿,才在收据上留下“一个普通党员”的签名,便匆匆离去。
1个月过去了,3个月过去了。尽管众里寻他千百度,然而人海茫茫。也许,他的真相将永远无人知道,但他的行动,不正反映出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吗?
长沙市青基会经过慎重考虑,代这位“普通党员”选择了3位救助对象——浏阳市凤溪乡册田小学二年级10岁女生刘长兰、11岁男生兰秀东、三年级10岁男生李端,供他们读完小学六年级。
    “不要拦我,我的心意都写在信中了”
第一个捐款不留名的“普通党员”还没找到,又冒出了第二个。清明前夕,一位捐赠者趁青基会人多忙乱之际,将一个信封往桌上一放,便悄然离去。
办公室的曾红涛是细心人,就在这位捐赠者开锁上车时追了过来:“请您留下姓名再走好吗?!”
“不要拦我,我的心意都写在信中了……”
小曾打开信,读着读着眼睛湿润了。信中写道:“我的童年是在极其贫困的环境中度过的,想起当年就使我想起今天的失学孩子;是党和乡亲们把我这学龄前就失去了父亲的孩子培养成长的……今天,献上我节余的壹仟元。今后只要有可能,我会像关心我的事业一样,关心希望工程。”署名:“一名普通中共党员”。
信是用单位专用稿纸写的,但裁去了印有单位名称和地址的头尾。不用说,这又是一位存心要隐名埋姓的普通党员。
好一个小曾,居然偷偷记住了此人的自行车钢印号码:“348165”。
于是赶忙找交警查档案,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这部自行车的卡片——
车型:男式凤凰28型
车主:凌国山
住址:长沙市二中
购车时间:1983年6月15日
一个捐献千元的人,居然骑着12年前买的旧车!青基会的年轻人有些疑虑,故继续寻找。从长沙市二中到贺龙体育运动学校,3天后终于把老凌找出来了。
据了解,老凌上有双腿不便的老母亲,下有念高中的女儿,妻子体弱多病,一家4口蜗居于一室半厅,每月总收入不足500元,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天机”泄露后,老凌一再拒绝记者的采访。这位质朴寡言的中年汉子,直到如今仍后悔当初不该骑车去捐款:“这不把事情办砸了么?”
    “大事做不来,‘1(家)+1’还不行么?”
“不欢迎你们来啊!”心直口快的黎漪如老太太对我们的采访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这位已离休多年的共产党员,觉得为希望工程尽点力是一桩根本不值得张扬的事情。
我们一再解释,黎老太太才打开了话匣:“看电视,得知每年还有上百万的孩子没钱念书,心里堵得慌。我已是60多岁的人了,大事做不来,‘1(家)+1’还不行么?”
于是,黎老太太通过市青基会牵线搭桥,与湖南祁东县凤岐坪乡杨湖云小朋友结成了“对子”。她还从青基会带回希望工程的宣传品,复印了100多份分发,以便让更多的人加入“1(家)+1”的行列。
毕竟,邻里熟人间的范围有限。4月初,黎老太太跑到原工作单位长沙市电力局,向局领导诉说了自己的心愿,并花两个晚上写了份救助失学儿童的倡议书,自己又带头先掏出300元。
谈起这些,黎老太太颇有些激动:“读书是孩子们的权利,我作为一名党员,有责任帮助他们。”
倡议书一张贴,市电力局系统2800多名干部职工便积极响应,到6月上旬,除300名家庭困难职工外,其余全部捐了款,总计达21万余元。6月14日下午,这笔钱正式转交给了长沙市青基会。据悉,它将用于建设一所希望小学。
“我忙乎‘1(家)+1’的事儿,老伴一直还蒙在鼓里呢!”黎老太太似乎有些过意不去,她特地请了一位小保姆护理身体虚弱的老伴儿。
临别时,黎老太太再三对我们说:“我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尽了一个老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爱心接力
爱心在接力。长沙更多的党员和市民自发参与“1(家)+1”助学行动。
6月9日中午,一位“寿星”从城郊搭车来找市青基会,因不熟悉地方,满头大汗辗转了近两个小时。
“我50岁生日,亲朋好友凑了1000元礼金表示祝贺。我想吃了太可惜,不如给山里娃娃念书呢。”
这位“寿星”叫赵作秀,是位普通医生,也是一位共产党员。“七一”前夕,我们走进年初才挂牌的长沙团市委青基会,小小的办公室因络绎不绝的人流而显得格外拥挤,空气中也似乎充盈着爱的热浪。
长沙团市委书记谢建辉告诉我们:“1至5月,全市个人为希望工程捐款达45.9万元,捐款者中,60%以上是中共党员。”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人们生活大都不宽裕,有的甚至入不敷出,但他们比起那些日掷千金吃喝玩乐的“大款”们,更不吝惜自己的钱袋。
面对每一位被采访者,我们总免不了要问:资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上学,图的是什么?
一位到青基会物色资助对象的年轻妇女说:“你们真有意思,这有什么可图的。生活中,谁都难免有求人的时候,将心比心,有那么多失学儿童,能无动于衷吗?”
她的回答代表了众多捐款人的心声,的确,“1(家)+1”不算什么,但成千上万个“1”的相加,将是何等壮丽的事业!我们由衷敬佩那些为播种希望而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普通人!(附图片)
压题照片:长沙市民踊跃为希望工程捐款。 曹陆军摄
下图:黎漪如和与她“结对子”的小朋友杨湖云。 祁宣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穷窝里踩出富裕路
——新疆且末县委书记董兆国访谈录
本报记者祝谦
董兆国,河北保定人。1976年从部队转业到新疆,在离乌鲁木齐1300公里的且末县,他当过科长、县委副书记,现任县委书记。他说:
人生不易,斗穷达富,这才算不白活一回。且末,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隅,离州府库尔勒800公里。我初到且末时,全县人口不足3万,面积却有14万平方公里。干打垒房屋,虚土淤积的街道,一家餐馆,几家小商店,勾勒出一座荒凉的小县城的轮廓。
在这儿当县委书记,要苦挣、苦干。
我这人不信“邪”,心里揣着个怪念头:大自然是奇妙无比的,也是公平的。沙漠是最贫瘠的地方吧,可它下面却埋藏着石油。且末难道只有穷,就没有宝吗?
我踏大漠,进深山,乘车,骑马,骑驴,骑骆驼,徒步,走遍了且末的山山水水。许多地方人迹罕至,没有地名,当地的牧民就叫它“董书记去过的地方”。我每次进山,牧民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搬来木头,挡在路上,煮好肉,烧好奶茶等我,那情景真感人!我不为老百姓“卖苦力”,死不瞑目。
真是“踏遍青山人未老”,且末遍地宝。地下有油,地上有草(新疆有草的荒地即为沃土),河里有水,山里有宝。于是,四大开发的蓝图在且末形成:围绕为石油服务的产业开发;以车尔臣河第二分水枢纽为龙头的恰瓦勒墩地区水土综合开发;以石棉、玉石、黄金为龙头的矿业开发;以国际狩猎和中昆仑野生动物园为龙头的特种旅游资源开发。
且末人一看这四个开发,群情振奋。但是,纸上的东西要变为现实,还需艰苦的努力。且末过去不种棉花,但且末的光热和水土资源极利于棉花生长。怎么解决种棉花难呢?我率先种了10亩试验田。去年,那10亩地单产皮棉136公斤。植棉很快在全县推广。仅棉花一项,每个农民就增收430多元。
山里的江格萨依村,1991年人均收入才174元。我到那里蹲点,依托山区资源,办起小煤矿、小玉石矿,实行农牧结合,发展庭院经济。1994年,人均收入960元,村里建起柴油发电站、卫星地面接收站,办起了学校。穷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对全县脱贫很有说服力。
如今的且末县城,柏油路四通八达,街道整洁,绿树成荫,楼房已一幢幢拔地而起。且末的明天,更让人魂牵梦绕。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学会辩证地思考
——河北阜城县委书记齐志成一席谈
本报记者陈国琦
齐志成,大学毕业后曾任副县长、县长、县委副书记、书记等,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谈起为官的体会,他说一定要学会辩证地思考。
学会辩证地思考,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分析事物,认识事物,找出办法,取得成效。作为县委书记,不仅自己要学会辩证地思考,也要教会干部和党员这样做。
我刚到阜城工作,就听有人说,阜城不靠山,不临海,不通铁路,无优势可言。我认为,对优势,要辩证地看。优势和劣势,是相比较而言的。思想方法搞正确了,工作跟上去,劣势也会逐渐转化为优势。我和同志们一起,深入群众,认真求方问计,研究县情,找到了阜城在发展农业生产上的几大优势,即林果资源优势,种桑养蚕的传统技术优势,粮棉生产优势,农产品加工转化优势。据此,县委、县政府确定了“稳粮、保棉、增果、兴桑、扩菜、上畜”的发展大农业的思路。在具体工作上,重点实施“631工程”,就是建果树、桑蚕、吨粮田、优质棉、蔬菜、畜牧6大基地,实施鸭梨、杏梅、桑蚕系列生产3大工程,到2000年实现户均收入超1万元的目标。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县办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全县经济的整体推进。
对机遇,也要辩证地看。我常和周围同志说,有利条件是机遇,某些不利条件和困难有时也是机遇。机遇和困难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同在,往往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有把握机遇和困难的这种辩证关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才能抓住机遇。今年,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环渤海地区开放将有新举措。加之河北京津等省市实施“东进西联”等战略,都是阜城实现“富民强县”总体规划很好的机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蟹大王”闹潮
本报记者王启明
四月皖南,乍暖还寒。王吉鹏带着李鹏总理的嘱托,带着宣州市、郎溪县人民的盛情邀请,第一次来到皖南第一大湖——南漪湖。他脱去衣衫,穿件裤衩,就扑通跳进湖里。他摸着青凌凌的水草,捞起软绵绵的湖泥,看着,闻着。抬头一望,青山丰饶,波光无限。好一个肥美的湖泊啊!
陪同王吉鹏考察的宣城地区副专员汪和睦,见老王如此眷恋南漪湖,便再次提出联合开发此湖的愿望。
王吉鹏何尝没有这个想法呢?这32万多亩的大水面,对他来说,该是怎样的一种诱惑!
王吉鹏半生爱水,更爱大水面的湖泊。
他从小就爱家乡合肥市长丰县孔店的那条窑河,经常到河里摸鱼捞贝,改善清苦的生活。70年代初,苏南人到窑河收购河蚌,好奇的王吉鹏热情地帮着收购,渐渐学会利用河蚌养珍珠。虽经坎坷,但他矢志不移。1983年,他的珍珠卖得近3万元!当时的省长王郁昭喜不自禁,称他为“珍珠大王”。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安徽大水灾,王吉鹏的40多万只珍珠蚌死去大半。正在欲哭无泪时,他惊喜地发现大水面的河蟹却鲜活如常,只是跑得七零八落。这时,王吉鹏酝酿着一个新的设想,搞河蟹养殖。
不懂养蟹技术,王吉鹏就虚心求教,并在鱼缸里观察河蟹的生活习性。他不分昼夜地观看河蟹如何进食,如何蜕壳,进而有个异乎寻常的发现:河蟹不会游泳,只能在水底爬行。他根据这个发现,设计了一种水底拦网,无论大小、深浅水面,都可围养。这,成为王吉鹏日后大水面养蟹的一项独特技术!
1992年,王吉鹏在家乡高塘湖养蟹千亩,大获成功,当年盈利60多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蟹大王”。省委副书记兼合肥市委书记王太华祝贺他时说:“沿江湖泊多得很,那里大有可为!”
领导的指点,使王吉鹏的眼界更开阔了,他树立起在大水面干大事的雄心。1993、1994年,他先后在宿松县龙感湖,霍丘县的城东、城西湖承包养蟹,并组建了“安徽鹏程湖泊开发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正式摆开了向大水面进军的阵势。
大水面开发利用,一直是困扰各地领导和水产部门的难题。技术、资金,特别是管理,都叫人一筹莫展。王吉鹏却用他那博大胸怀拥抱着一个个湖泊。他说:“湖泊荒废,实在可惜!我是全国人大代表,就得为民办实事;我是全国劳模,不亲自干就不是劳模;我是企业家,就不怕冒风险。”
在龙感湖,他两年投入1680万元,去年收河蟹20多万公斤,卖得4000多万元,是开发前的100倍。但是,这只是王吉鹏开发效益的一部分。捕蟹时节,他有意抬高湖底部分拦网,让成蟹跑出一些,由沿湖农民捕捞。据统计,沿湖20公里的千余户农民,平均每户因此得益近万元,高的达三四万元。他还组织200多户渔民、农民参加捕蟹,前后50天,每户又可得万元的报酬。王吉鹏除按合同上交县财政100万元外,还向沿湖乡镇和希望工程各捐赠100万元。
王吉鹏为沿湖农民出力和乐善好施的举动,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沿湖群众自觉遵守和维持湖区管理秩序。长期无法兼顾的湖区农民利益,在王吉鹏这里都迎刃而解了。
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李鹏总理对王吉鹏开发大水面的做法很是赞赏。他说,安徽是农业大省,水面大,要把王吉鹏的成功经验推广开。
已有近2000万元资产的王吉鹏,原本想休整休整,然而,李鹏总理的嘱托,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又使他无法平静。安徽可养水面居全国第二位,但许多大水面仍是自然养殖状态,产量很低。作为湖泊开发公司的总经理,他心中不是滋味。
南漪湖的优越自然条件和沿湖群众及渔民的热情,使王吉鹏很快与宣城地区签订了联合开发的合同。
开发南漪湖,既是新的希望,更是巨大的压力。王吉鹏随即调兵遣将,带领着百余号人在湖的东北角滩涂安营扎寨。
大水面得大投入,更需大筹划。王吉鹏是位善谋划的人,自开发合同签订后,他的心就系在南漪湖上。他计划在两年内投入2000万元,今年投放“大眼幼体”蟹苗1750公斤,投放鱼苗3800万尾。目前,已投放蟹苗600公斤,购置摩托艇16艘,水泥机帆船14只,渔网、钢筋、木材等生产资料均已备齐。
如此大的投入,表现出王吉鹏作为企业家的风险意识;果断的决策,显示了他“水军统领”的过人胆识。王吉鹏身先士卒,每天在湖水中总得泡上三四个小时。他决心带领他的“水军”在南漪湖再创“日出斗金”的辉煌。(附图片)
捕蟹忙。 李子斌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年年辛苦为渔忙
冯长水
敢把200多万元人民币扔进鱼塘,在北京和广西同时建两处养殖场的一位农民,就是北京昌平县北七家乡的养殖专业户王宝民,人称“鱼苗王”。
今年40出头的王宝民有担风险的勇气。他勤劳致富攒下的钱,不是购买砖瓦木料建住房,却全部投入养鱼。他一年一个新招数,失败了重头来。那年,他买下200只甲鱼来养,不到一月全死光,损失数万元;那次,用飞机运来的鱼苗,因故损失大半,几万元又打了水漂儿。可来年开春芳草绿,他又挖起了鱼塘。
如今,王宝民那个300多平方米的塑料鱼棚向人们展示了他的胆识。今年初春,乍暖还寒,但300多万尾罗非鱼、鲇鱼已在绿水中嬉戏,前去购鱼苗者络绎不绝。
王宝民有科技头脑,大专物理专业的文凭使他有了致富法宝。他利用日光,计算采光的最佳角度;构建水泥鱼池。为解决罗非鱼苗在北方越冬的技术难题,他在水下设置电热丝,以增加水温。乡科技主任老杨连声称赞王宝民:“真有两下子。”
王宝民平日一身鱼鳞,两脚黄沙。一家人至今住在几年前买下的旧房里,一排单身宿舍是他和几个鱼哥们儿的寓所。
对此,王宝民是怎样想的呢?
他说:“我要多养殖珍贵的鱼苗品种,为乡邻早日致富铺路搭桥。”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根河一绝:原木拼雕
本报记者刘亮明
在大兴安岭森林深处的根河市,一种以树木为原料的工艺品——原木拼雕,令记者两眼一亮:那精巧的构图,立体的画面,纯天然的质地、色泽,使每件作品都独具艺术魅力。大小方圆之间,野趣与雅趣齐集,实境共梦境同生,或弥漫绵绵一片纯净温馨之情,使人悠然心醉,或散发浓浓一股粗犷朴野之气,令人神情激荡。
在一排简陋但洋溢着艺术气氛的厂房里,一群姑娘小伙子正精心制作一幅幅风格各异的拼雕作品。每一张年轻的脸上,都闪现着艺术创造的快乐。如果不是当场目睹,很难相信那么精美的艺术作品,竟是用一些过去被人们视为废物的树木枝干、根叶、碎片制成的。
参观的人赞叹: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
年轻的工艺设计师们出语不凡:原木拼雕意在融中国民间艺术和现代美学特征为一体,着力表现人对大自然的情感,渲染大自然的灵气和蓬勃的生命活力,让观者于品味赏玩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增进对生活、事业的热爱。
过去,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莽莽森林已熟视无睹,何况树木的枝枝杈杈。别说加工什么东西,就连烧火做饭也不用它,在他们眼里,枝杈根叶完全是废物。
近些年,根河人的眼光变了,逐渐发现废物原来不废,开发利用的前景大得很。1984年,他们成立了只有12个人的工艺品服务部,尝试着做点树皮粘贴画等小玩艺儿。经过几年的摸索试验,思路渐开,终于在1991年发明了原木拼雕。作品一上市,很快受到人们的赞赏。
一位台湾商人得到一幅根河亲戚送的原木拼雕,爱不释手,视为“宝贝”。偏偏又被一位接踵而来的朋友一眼看中,开口要用2700美元“夺人之爱”,结果听到的是一连串的“不行”。
作为“根河一绝”的原木拼雕,去年已得到了国家发明专利权。原来的工艺品服务部成了大兴安岭根河工艺品开发公司。
目前,公司职工已发展到60人,产品已开发5种规格、36个品种,行销华北10多个大中城市,仅半年就创产值30多万元。根河市委市政府正把它作为“拳头产品”,加紧进行扩大生产的工作。
公司副经理戚福珍感慨地说:“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废物一下子就变得值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