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喻屏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喻屏同志5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喻屏同志生病住院期间和逝世后,乔石、彭真、胡锦涛、李铁映、杨尚昆、宋平、薄一波、宋任穷、张震、任建新、李贵鲜、陈俊生、罗干、张思卿、洪学智等通过各种方式对喻屏同志逝世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
喻屏同志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他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29年开始,喻屏先后任中共顺德中心县委秘书长,组建中共冀南特别区委员会,任特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直鲁豫边特委委员兼磁(县)彰(德)中心县委书记、大名中心县委书记,鄂豫皖红军游击队政治部宣传科长,中共鄂豫皖工委委员、岳西中心县委书记,皖东省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盐阜区党委民运部长、组织部长,中央党校一部三支部党小组长,通鲁工委书记、吉江省委委员、组织部长,辽吉省委委员、四地委书记,辽吉军区四分区政治委员、辽吉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嫩江省委副书记,辽西省委副书记。
建国后,喻屏同志先后任抚顺市委第一书记,东北局组织部副部长、财经部副部长,辽宁省委副书记,东北局候补书记兼组织部长。
“文革”期间,喻屏同志受到残酷迫害。粉碎“四人帮”后,喻屏同志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1980年,在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案的起诉审判工作中,喻屏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副厅长。
喻屏同志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喻屏同志生前嘱家属和子女,身后丧事简办,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哈工大为国家培养人才近6万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等题词祝贺该校75周年校庆
本报哈尔滨6月7日电记者武培真、董伟报道:被誉为“中国工程师摇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天迎来75周年校庆。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李岚清、邹家华等为哈尔滨工业大学75周年校庆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李鹏的题词是:“培育桃李芬芳天下,造就栋梁遍及中华。”乔石的题词是:“发扬优良传统,深化教育改革,办一流大学,育一流人才。”李瑞环的题词是:“育优秀人才,结科技硕果。”
创建于1920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之一。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近6万名,其中硕士、博士5747名。目前,学校拥有航天、机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与电气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理学、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8个学院及一个分校、两个分部,拥有国家重点学科7个、29个博士点和69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440人。
哈工大在全国高校中以搞重大尖端工程项目能力强而见长,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为了二十一世纪多一个人才”
金梦玉
前不久,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要“保证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这一通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怀,受到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由于实行高校招生收费并轨改革和生活费用上涨等原因,高校中一部分学生遇到了生活困难。据了解,这类困难学生占高校学生总数平均百分之十至二十,月生活费支出不足九十元的特殊困难学生占百分之五至十。他们很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校园里甚至发出了“救救特困生”、“高校也需要‘希望工程’”的呼吁。这一现象引起中央、地方、学校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纷纷伸出了温暖之手,给予扶助。大多数特困生来自边远农村以及城市比较贫寒的职工家庭,资助他们完成学业,也是一种“社会扶贫”,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有利于保持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均衡和维持地区间社会文化发展的平衡。减免困难生学杂费有关规定的出台,给这一救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证。
辽宁一位向高校困难学生提供资助的企业家说:“‘希望工程’资助一个小学生,二十一世纪就少一个文盲;而资助一个大学生,二十一世纪就将多一个人才。”
这一认识是深刻的。为了二十一世纪多造就人才,这应当成为社会整体的共识。
当今国际上经济、政治、文化的竞争,无不表现在知识和人才方面的竞争。我国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各种专门人才。最近,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这一放眼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而提高科技能力的基础是拥有一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技能的劳动大军。
目前,我国专门人才在社会劳动者中的比重还相当低。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九九○年每十万居民中的大学生人数,中国有一百八十六人,而日本有二千三百二十八人,美国有五千五百九十一人,法国有二千九百九十五人,韩国有三千八百九十九人,即使是印度,也达到五百一十五人;中国大学生入学率仅为百分之一点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二点七。较低的人才比重及普遍偏低的劳动者素质直接与同样偏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关联,也使得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迅速推进。
另一方面,教育所需经费与国家经济负担能力之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高校特困生现象是这种种矛盾的一种表现。在校特困生距离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仅一步之遥,多资助一名特困生完成学业,就为二十一世纪多一份智力资源。为了救助特困生,各个高校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很多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和社会有识之士也纷纷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基金,资助刻苦学习的特困生,表现出乐于为国分忧、为社会分担责任的爱国热忱。我们看到,高教理论界专家正在探讨如何吸取国外办大学的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教基金制度,从而根本上解决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
针对特困生的救助行动和理论探讨是极为有益的。逐步推行高等教育经费分担政策,实行高校收费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如同许多改革措施的推出,都必然牵涉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调整,伴随出现新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样,实行高校收费,也必然带来各种新的问题,特困生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但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坚持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各种配套措施,用继续深化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国家,而要政府、社会、企业甚至家庭、个人共同努力。这便是解决高校特困生问题对我们的又一有益启示。


第4版(要闻)
专栏:

  岂能对“台独”在岛内猖獗掉以轻心
新华社记者范丽青
台湾岛内近几年出现海内外“台独”头目聚集、“台独”组织林立、“台独”言论横行、“台独”分子活动日益猖獗的现象,实不能不引起海内外中国人的严重关注和警惕。
岛内传出的信息表明,90年代以来“台独”分子的活动有了质变,即卸掉原来得以存身的台湾“民主运动”的外壳,公开地毫无顾忌地以“台独”名义猖狂活动;而台湾当局的公开纵容使“台独”活动本土化、合法化,则是近五年来岛内“台独”活动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
“土独”、“洋独”合流朋比为奸
90年代“台独”活动的主要特征是“洋独入台,土独洋独合流”。自1989年活动于美国的“台独联盟”声称“要把第一线从海外转入岛内”后,美国、日本的“台独”组织开始了“洋独入台运动”,“台独”头目纷纷“闯关回台”。1992年底“台独联盟”总头目张灿鍙从日本偷渡入台,使这个海外最大的“台独”组织完成了所谓“迁台”;1994年在日本的“台独”分子辜宽敏回台,岛内外老牌“台独”分子几乎已齐集岛内,并且得益于台湾当局的“吸收台独”政策,在台湾政坛上窜下跳,左右党派、压迫舆论,掀起阵阵以“台独”为目标的形形色色的政治运动。一些向由美、日庇护的老牌“台独”分子,在岛内的一些选举中靠煽动群众情绪而上台,已摇身一变成为岛内的“政治明星”。
目前在岛内猖狂活动的老牌“台独”分子有原流亡日本的史明、黄昭堂、辜宽敏、王康陆,有原流亡美国的张灿鍙、彭明敏、蔡同荣、许世楷、陈唐山、郭倍宏、李应元,还有岛内的吕秀莲、陈婉真等,以及民进党内的一批人。上述“台独”分子中,大多数也都已成为民进党的重要成员。
岛内外“台独”分子合流后,朋比为奸,在台湾岛内掀起阵阵“台独”浊浪。
“台独”分子层层成立组织,目前岛内原有的、“迁台”的、新成立的种种名目的“台独”组织有数十个,包括“台独联盟”、“独立台湾会”、“台湾建国运动组织”、“台湾基督教长老会”、“台湾公民投票促进会”、“台湾建国联盟”、“台湾人公共事务会”、“世界台湾同乡会”、“台湾教授协会”、“台湾人权协会”、“保卫台湾会”、“台湾教师联盟”、“新台湾重建委员会”、“一中一台行动联盟”、“台湾加入联合国促进会”、“外省人独立协进会”,还有“台湾建国学院”等等不一而足,若加上一些“台独”民进党人和“立法委员”成立的“台独次级团体”,五花八门,就难以一一点名了。
从言论到行动不惜为“独”卖国
“台独”分子将加紧占领舆论阵地视为贩卖“台独”理论的便捷途径。几年来,“台独”分子借发动各种“街头运动”争取岛内曝光率,借参加岛内各种选举活动大肆鼓吹“台独”谬论,并不惜利用金钱暴力手段抢占岛内新闻媒体。“台独联盟”入台后提出三项“任务”之一就是要“打破电子媒体垄断,成立无线电视台”;“台独”组织大肆在全岛各地成立“地下电台”,并利用出租车强迫民众收听“台独”言论;出版发行宣扬“台独”言论的报刊杂志,或收买操控岛内原有的地方性报章以便宣扬“台独”言论,渲染“台独”活动,为“台独”摇旗呐喊;目前更进一步争夺岛内即将开放的有线电视。“台独”分子对岛内舆论市场的争占使台湾岛内言论气氛越来越紧张,去年底台湾“省、市长”选举时发生的不肯收听“台独”电台的民众被殴打的事件说明,“台独”分子不择手段试图在岛内制造“台独言论一律化”。
“台独”分子更借岛内的“政治转型”展开猖獗的“独立建国”活动。比如:1991年成立所谓“制宪会议”,炮制荒谬的“台湾宪法草案”,去年6月进一步炮制什么“新国旗、国歌”,举行什么“升旗典礼”,讨论什么“国家定位与立国精神”;1992年岛内20多个“台独”组织集会,成立鼓噪“一中一台”的“一中一台行动联盟”并策动岛内游行示威,攻击主张统一的人是“台奸”,鼓动“声讨卖台集团”;1991年开始,“台独”顽固分子吕秀莲等年年组织所谓“联合国宣达团”前往纽约活动,鼓吹“台湾加入联合国”;1993年“台独”分子到新加坡骚扰“汪辜会谈”;1994年民进党公布一份所谓“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大陆政策白皮书”;“台独”分子暴力袭击首次赴台商谈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今年4月间荒谬绝伦地借《马关条约》百年举行什么“告别中国大游行”,“台独”分子还跑到日本去摇尾乞怜,说什么日本殖民台湾“是台湾不幸中的大幸”,等等。
渗透台湾各界扩张势力
“台独”分子推动民进党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通过在岛内的各项选举中煽动群众情绪,已大大扩张了“势力”。近年来,民进党经过从第六届到第七届代表大会一连串的党内改选,结合整顿地方党部和清理违纪人员,使一批死心塌地的“台独”分子占据了民进党从中央到地方党部的领导位置,并借民进党的躯壳跻身台湾各级行政与“民意”机构。1992年底岛内“二届立委”选举前夕,有20多名“县、市议员”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加入“台独联盟”,台南市、高雄县“议会”还出现所谓“跨党联合决议”,要当局“改国号为台湾共和国”;在“二届立委”中,民进党取得51席,占了31%的比例;在21个“县、市长”中占了6席,得票率41%;去年民进党人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今年包括老牌“台独”分子彭明敏在内的4名民进党头面人物已开始争夺明年参选的“总统候选人”提名。
此外,“台独”分子还加紧对岛内各阶层进行渗透。对工商界软硬兼施,在学界混淆视听,恐吓普通老百姓,还把魔爪伸向下一代。1992年“台独”分子成立了以中小学教师为主的“台湾教师联盟”,要“扮演园丁”,培养“台湾人意识”,为“建立台湾国”奠基;1993年“台独”分子在高雄成立“台湾建国学院”,由原在美国的老牌“台独”分子李瑞木主持,要“使下一代的台湾人更具有台湾意识”,培养一批“台独”的“建国人才”,等等。
“台独”的阴影正加紧笼罩台湾,“台独”分子的魔爪正猖狂地伸向岛内的各个角落,而这一切又正得到台湾当局的纵容以至鼓励,中华民族对此岂能掉以轻心!


第4版(要闻)
专栏:

  香港舆论抨击李登辉访美
挟洋自重分裂国土不得人心
新华社香港6月8日电香港舆论近日纷纷发表言论和文章,抨击李登辉借访美为名,行分裂祖国之实。
香港《文汇报》7日发表题为“挟洋自重分裂国土者不得人心”的社论,斥责李登辉近来的台独行径。社论指出,近日来,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愤怒谴责美国支持李登辉制造“两个中国”,企图分裂祖国的行径。
社论说,古往今来,中国人都重大节、明大义,以维护国家统一为荣,以分裂国土为耻。李登辉在台湾的历史转折关头,想的却是洋人所追求的,他干的却是任何爱国者所坚决反对的——企图把宝岛台湾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李登辉近年越走越远,有恃无恐,步步加码,自甘走入“台独”的泥潭之中,弄得满身污秽。
社论说,当前,中华民族正面临经济振兴的良好机遇,大陆同台湾密切合作,互补互利,两蒙其益,台湾找到了宽阔的经济腹地,大陆也得到资金来源,海峡两岸的经济今后会迅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也日益强大。这种趋势为所有爱国的中华儿女所乐见,但美国一小撮反华势力则不愿见到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上升,正如旅美政论家赵景伦所言,“美国千方百计牵制中国,不希望中国强大起来,其最重要工具就是台湾”。
社论说,李登辉明知美国对台湾怀有野心,却甘心梳妆打扮,送上门去,一旦交结了洋人,便狐假虎威,挟洋自重,又是演习,又是操炮,在两岸之间加深“分裂”,加重“对峙”。社论说,引狼入室者,必然自食其果,何况挟洋而为“台独”推波助澜,也损害台湾之经济发展前途和稳定,台湾有识之士也必群起抵制。
香港《大公报》今天发表了题为“不可忽视的李登辉访美后果”的社评。
社评指出,李登辉访美,首先使中美关系蒙上阴影,暗伏危机;第二,使两岸关系蒙受不利,和平统一的进程受阻;第三,助长台湾内外的“独立”势力的气焰。
社评说,李登辉访美,不管是以私人或是其他名义,客观上都是在国际间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而对中国来说,对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和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都坚决反对。
社评指出,对于李登辉访美,台湾有不少有识之士对他提出警告。认为他此行只是为了想竞选连任“总统”,好大喜功,甘心受美国利用,不惜损害两岸关系,其结果将是得不偿失,对台湾不利。
香港《天天日报》今天也发表题为“对台政策防独为首”的社论,抨击李登辉的美国之行。
社论指出,李登辉踏上了私人访问美国之行,对他个人来说,是实现了“美国梦”;对海内外中国人来说,是浮现了“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阴影,是悲剧。
社论说,自李登辉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入境之日起,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都步入了“非常时期”,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出现一些紧张局面。始作俑者,是李登辉若隐若现的分离主义;顺水推舟者,是美国政府若即若离的对华政策。李登辉的“台独”意向,由来已久。多年来,李登辉一直都是以统一作为过场,作为手段,实质上是以走向“台独”作为终极目标。


第4版(要闻)
专栏:

  姜春云检查黄河防汛工作时强调
强固千里堤防确保安全渡汛
新华社济南6月8日电(记者丁锡国、张玉林)6月2日至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先后检查了河南、山东的黄河防汛工作,他强调,要采取得力措施,强固千里堤防,确保黄河安全渡汛。
麦收时节,姜春云带领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郑州参加了黄河防汛工作会议之后,从郑州花园口出发,沿着千里黄河大堤,一路察看了险工险段、河道控导工程及分滞洪区设施、油田等。沿途,姜春云就防汛问题同有关市、地、县的同志进行了广泛交谈,他对河南、山东两省的防汛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求。姜春云强调指出,确保黄河安全渡汛,河南、山东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大防汛力度,夺取今年防汛抗灾的胜利。他说,黄河安危事关国家大局,确保黄河安全渡汛,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沿黄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扎扎实实抓好全国防总今年第一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是思想发动要落实。黄河已经多年没来大水,人们普遍存在麻痹思想。各级领导一定要教育干部、群众增强防大汛、抗大灾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二是重点险工、堤防的加固要落实。抓紧时间对险工地段再进行普遍检查,消除各种隐患。三是抢险的队伍要落实。要组成强大的抢险队伍,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四是防汛抢险物资、通讯设施要落实。五是滩区、分滞洪区群众的安全要落实。防汛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要切实安排好滩区、分滞洪区群众的迁移安置工作。六是各级领导的防汛责任制要落实。所有防汛工作都要责任到人,事前抓好各项防汛准备,一旦有了汛情要立即走上抗洪第一线,组织指挥防汛抢险。
陪同姜春云考察的有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总指挥、河南省省长马忠臣,山东省省长李春亭等。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高兴华、于海生)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伊斯玛特·基塔尼。
钱其琛表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将尽一切努力做好筹备工作,使大会和论坛取得成功,为推动全球妇女地位的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钱其琛说,中国希望与联合国加强合作,为开好大会和论坛而共同努力。
基塔尼转交了加利秘书长致钱其琛的亲笔信。他说,中国政府为筹备妇女大会和论坛作出了巨大努力,他对中国的筹备工作印象十分深刻,对大会和论坛取得成功非常乐观并充满信心。基塔尼表示,中国提供的会场设施很好,丝毫不比承办过联合国会议的其他国家的会场逊色,中国政府应为此感到自豪。他强调,联合国同中国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使大会取得成功。他表示希望双方为此继续加强合作。
基塔尼是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秘书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他是受加利秘书长委托于5日来京了解妇女大会和论坛筹备情况的。在过去两天里,他会见了国务委员彭珮云等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领导,参观了国际会议中心和怀柔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会址。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与坦桑尼亚外长会谈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罗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与坦桑尼亚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约瑟夫·鲁韦加西拉举行会谈时表示,希望非洲冲突有关各方实行民族和解。
在谈到非洲形势时,钱其琛说,我们对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在恢复和平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表示高兴和欢迎,衷心希望非洲冲突有关各方实行民族和解。他指出,非洲国家间的冲突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以实现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发展。钱其琛强调,非洲的发展最终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国际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也是很重要的。非洲需要帮助与支持,而不是干涉。
鲁韦加西拉认为,非洲形势既有好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危机。为此,在今年即将召开的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上,非洲国家不仅将讨论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冲突,而且要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预防冲突机制,防止新的冲突产生和蔓延。在谈到联合国改革问题时,鲁韦加西拉说,联合国的改革应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作用,特别是不结盟国家的作用,非洲国家不应该被冷落和排斥在外。
钱其琛说,我们同坦桑尼亚一样主张安理会组成的扩大应该顾及公平地域分配原则,特别是要考虑到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联合国不应该只考虑维护和平的问题,也应该考虑促进发展的问题。
关于两国关系,钱其琛说,30多年来,两国关系顺利发展,在国际问题上相互支持与配合。我们愿与坦桑尼亚一道为进一步加强合作而共同努力。
鲁韦加西拉感谢中国多年来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给予坦桑尼亚的援助。他表示,坦桑尼亚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将坚定不移地同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会谈时在座。
鲁韦加西拉一行应钱其琛邀请今天上午抵京访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彭珮云会见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总召集人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于海生、高兴华)国务委员、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彭珮云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总召集人坤仁素帕达拉·玛萨迪一行。
彭珮云说,近几个月来,中国组委会和坤仁素帕达拉等有关人士都做了很多工作,双方就论坛场址等问题已原则上达成一致。她表示,中国组委会将抓紧时间,克服困难,努力把世界妇女大会和’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的准备工作做好,使大会和论坛取得成功。
坤仁素帕达拉感谢中国组委会为论坛所作的努力。她说,通过这次考察,对论坛的场址有了深刻的印象。她对场址及设施表示满意。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举行记者招待会
●对美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表示强烈不满
●柬埔寨外交大臣、澳大利亚众议长将访华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这里就李登辉访美一事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方面正在密切注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有记者问:中方对李登辉抵美进行访问有无进一步的反应?
沈国放说:“对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基础的行为,中方的立场十分明确。我们对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坚持其错误立场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我们目前正在密切注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这里宣布:应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的邀请,柬埔寨王国外交国际合作部大臣英霍将于6月14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沈国放还宣布: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邀请,澳大利亚众议长斯蒂芬·马丁将于6月10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袁晓园九十华诞庆祝会举行
本报讯民革中央和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6月7日在京举行了袁晓园九十华诞庆祝会暨《晓园作品选》首发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李沛瑶等出席。王光英向她送上一座老寿星陶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托人送上松鹤延年双面绣屏以表祝贺。
袁晓园曾留学法国,后去美国任教,继而在联合国总部工作。她精心研究我国语言文字,创制了“汉字现代化方案”。1985年她放弃美国国籍回国,先后创建了“北京国际书画研究会”、“北京晓园语文与文化科技研究所”、《汉字文化》杂志社等。(潘跃)


第4版(要闻)
专栏:

6月7日,由长沙开往北京的2次列车行进到郑州路段时,列车长车朝晖突发高烧,消息传出,许多携带急救药品的旅客,纷纷来到病人身旁。图为旅客给列车长看病。 新华社记者 殷菊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