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美术)
专栏:画坛人物

  狂草入画竞雄奇
——谈易扬人物画
关山笛
几年前,海粟老人在北京饶有兴味地看完得意弟子汪易扬的一组人物画,对笔者说:“书画分家已久,今人搞返祖实验实有必要。然若重形轻意,必然难入高境。易扬走其反道,引书法线之表现力入画,篆情隶味草法蕴藉,并已有自己面目,十分可贵。”
青灯偏爱苦耕人。泳过茫茫墨海,化繁为简,在自我否定中筛选,积累渐变,追寻天籁,易扬是一番求索一番新。
遥远的梦温馨。易扬生于厦门鼓浪屿。那是音乐家的摇篮。天风,海涛,素月,繁花,诗之岛的灵乳,同样也滋养着画家的赤子之心和他那渐入妙境的笔。他从小便喜爱涂抹,进入上海美专之后,好似一条小鱼游进艺河。建国之初,正当他的创作走上新台阶的时候,遇到了那场“运动”,踏上了人生的坎坷之路。他在挥汗如雨的劳动中重新认识世界,也更加贴近了普通劳动者。他作曲、编舞、写剧,保持乐观本色。春回大地之后,他重操书画,而当年抚慰过他心灵的歌舞、戏曲却又给他的书画添了养分,转化为墨弦的节奏韵律,弹之有声,掬之有情。海粟大师曾为他著诗赞道:万转墨弦着意求,前人肩上上层楼,灵襟书卷山川出,废画三千得自由。
易扬爱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喜欢民间文学中那些神仙、侠士、巧匠以至钟馗的形象。理想之光增加了这些人物形象的高度,他作丈二巨人为八仙,或雄健,或飘逸,或狂放,或冷峻。男子高得扎实而气宇非凡,女子高得灵动而窈窕俊秀,各有寄托,反映了艺术家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闪现的人性光芒。他作画要有较长的腹稿时间,在心中酝酿这些巨灵们的千姿百态。他善取要领,洗去冗笔,乘兴一挥,顷刻成画。在一线之中构成人物形体、结构、动态、性格以至完成浓、淡、干、焦、湿的笔墨韵致。他很向往苏东坡“当其落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境界。他的人物画一旦被放在争奇斗艳的百家画中,总能以其超凡的独具风韵而分外惹眼。
他也作数日方可结笔的现代风景画,也写客体世界给他的感受。但他不是只摹形再现对象,而是通过光的狂舞,线与彩的跌宕交融,把山山水水人情化、诗意化——尽力表现为和我们对话的朋友。热得深沉,笑得活脱,是易扬,又是大自然的本色。(附图片)
▲黑旋风(中国画)


第10版(美术)
专栏:

  心灵的历程
剑武
绘画作为一个过程,其开端,是绘画的材料、工具与技法,是画家的学识、修养与悟性,是对象的质感、量感与意味——这三者的渐次叠交、适应、融合,归于一个结局——作品的艺术效果。
因此绘画是一个从物象走向心灵的过程,聚集信息的过程,纯化手续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从繁到简、从有到无的过程。
对于画家而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起点与结局。否则,我们无从解释这些现象:贫寒的布衣隐士胜过优裕的宫廷画师,幼稚顽童胜过饱学之士,尺幅斗方胜过宏构巨制……我们据此来看童振刚的绘画。
童振刚的绘画多表现优雅女性。无论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还是当代都市生活,他笔下的女性都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这些女性都有着近乎一致的倾向性。不过,这些古装或时装女性不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她们所体现的近乎一致的倾向性并非一种线性的追求。准确地说,她们与组合或间离她们的门扉、窗棂、古瓶、花卉以及短语、诗词是一个整体。她们和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氛围、一种情调、一方天地,画家是其中的主体。如此,他才可以把难以清理的情丝一古脑地摊置在难以人为扩展的平面上,把自己的情绪形诸笔端。
童振刚的情绪是强烈的,不靠题材厚重,不靠画幅庞大、构图奇特,而是靠一种难得的单纯,意味的单纯。艺术家可贵的是具有一种唯美的单纯性。美术,离不开对美的敏感捕捉,离不开对丑的转化力度,离不开对平凡与平庸的点化手段。美之不存,术何附焉!生活中童振刚也难以免俗,他也想参展、得奖,也想卖画,但是一进入创作状态,他是单纯的,只是有感而发,有情要抒。他只是企图把窜动于胸臆之间的那些可以名状或不可名状的生灵转化、升华为艺术。因此看童振刚画画,总有一种清朗之感,毫无忸怩作态,故作矜持,不拖泥带水。他努力在创作过程中使冲突归于平静,使精微变得大度。这让人想起他生长的大西北,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海,与苍穹,与风沙,一切都那么界线分明,清纯明晰。归于一个结局——作品的艺术效果。
因此绘画是一个从物象走向心灵的过程,聚集信息的过程,纯化手续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从繁到简、从有到无的过程。
对于画家而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起点与结局。否则,我们无从解释这些现象:贫寒的布衣隐士胜过优裕的宫廷画师,幼稚顽童胜过饱学之士,尺幅斗方胜过宏构巨制……我们据此来看童振刚的绘画。
童振刚的绘画多表现优雅女性。无论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还是当代都市生活,他笔下的女性都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这些女性都有着近乎一致的倾向性。不过,这些古装或时装女性不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她们所体现的近乎一致的倾向性并非一种线性的追求。准确地说,她们与组合或间离她们的门扉、窗棂、古瓶、花卉以及短语、诗词是一个整体。她们和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氛围、一种情调、一方天地,画家是其中的主体。如此,他才可以把难以清理的情丝一古脑地摊置在难以人为扩展的平面上,把自己的情绪形诸笔端。
童振刚的情绪是强烈的,不靠题材厚重,不靠画幅庞大、构图奇特,而是靠一种难得的单纯,意味的单纯。艺术家可贵的是具有一种唯美的单纯性。美术,离不开对美的敏感捕捉,离不开对丑的转化力度,离不开对平凡与平庸的点化手段。美之不存,术何附焉!生活中童振刚也难以免俗,他也想参展、得奖,也想卖画,但是一进入创作状态,他是单纯的,只是有感而发,有情要抒。他只是企图把窜动于胸臆之间的那些可以名状或不可名状的生灵转化、升华为艺术。因此看童振刚画画,总有一种清朗之感,毫无忸怩作态,故作矜持,不拖泥带水。他努力在创作过程中使冲突归于平静,使精微变得大度。这让人想起他生长的大西北,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海,与苍穹,与风沙,一切都那么界线分明,清纯明晰。(附图片)


第10版(美术)
专栏:

沂蒙抗日版画选
刘晓刚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把讴歌沂蒙军民浴血奋战的数幅历史版画奉献给广大读者,以表达一位老画家的心愿。我的童年是在烽火硝烟中度过的。1941年,我在沂南县抗日小学读书,目睹了日寇灭绝人性的大扫荡,他们纠集日伪军5万之众,对狭小的沂蒙根据地进行了“铁壁合围”、“拉网战术”,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鸡犬不留。然而,英雄的沂蒙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他们拿起大刀长矛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大搏斗,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英雄的业绩,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励我拿起手中的画笔和刻刀。这组木刻,是战争年代我担任鲁中大众、鲁中南报社美术编辑时创作的,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时间虽已过去几十年,但这些朴实的作品,仍闪耀着革命的光华。(附图片)
▲儿童团
▲愤怒的火焰


第10版(美术)
专栏:大地

▲书法吴雅南(女)


第10版(美术)
专栏:

▲争春图(中国画)
安国声: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画院。他努力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在人物画技法和构图上力求创新。特别是在创作东北大秧歌系列作品时,他调动了自己所掌握的表现语言。画中的锣鼓、高跷,人物生动,在造型上求拙,在结构上求散中之均衡。


第10版(美术)
专栏: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选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该系现职教师不同艺术风格、题材的新作百余幅。中央美院油画系从徐悲鸿、吴作人、王式廊、董希文等名师开始,一直以其严谨的教学、创作和学术研究而著称,对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中央美院油画系在发扬现实主义油画技艺传统的同时,还注重对多种风格、流派的学习借鉴。此展是该系5年来首次以全新面貌推出的学术性展览。
▲塔吉克青年靳尚谊
▲夏吴小昌
▲寂寞的陇中朱乃正
▲吉猎牧羊人潘世勋


第10版(美术)
专栏:大地

▲腾龙(中国画)
湘潭画家齐由来,自幼习画,并得其祖父齐白石真传。在继承齐派画艺的基础上,又认真揣摩各家花鸟画的技法;同时,他还细心观察自然界花鸟昆虫的情态并作了许多写生。历经多年的努力创作,他笔下的长须挥拂的群虾、十里飘香的稻菽、舒展攀缘的青藤……笔墨生动、情趣盎然。 (王宝才)


第10版(美术)
专栏:大地

▲书法李永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