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电影界高奏“主旋律”
众厂家争拍“孔繁森”
西央
献身于西藏建设的山东籍干部孔繁森的不凡业绩,眼下正成为数家电影厂争相拍摄的热点选题。这是从刚刚在北京举行的“’94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中传出的消息。
由“政府奖”改名而来的“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是对1994年电影创作成就的大检阅,同时也是对今年电影生产落实“推力作,出精品”精神的有力推动。颁奖活动期间,电影局特意召开了电影厂厂长会。全国29家故事片厂的厂长们聚在一起,夜以继日地汇报、交流各厂上半年的创作、生产情况。厂长们的介绍告知人们——集中人力、物力拍摄一批紧贴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力作,各个环节抓质量力争出精品,已成为电影界今年创作、生产的主旋律。笔者从会上得知,刚刚拍出了1994年中国电影“扛鼎之作”《被告山杠爷》的年轻导演范元,在拍成“山杠爷”后便盯上了“孔繁森”,峨影厂已组成人马准备进藏采景、深入生活;同时,北影厂也已着手拍摄这一题材,意欲聘请谢晋为总策划,以500万元的巨资,由厂长韩三平带队组成强大阵容进藏拍摄该片;而身处英雄故乡第一次获得影片出品权的山东电影厂,以地利之优捷足先登,从孔繁森夫人处得到孔繁森日记数十册,占有了难得的第一手素材之后,该厂的创作人员已从西藏阿里地区采景归来,同时山东省委表示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对此竞拍现象,电影局在欣喜之中做着协调工作。
犹如露出海面的只是冰山之一角一样,竞拍“孔繁森”的后面,是电影人们在拍好纪念抗战50周年影片的同时,热切关注当今时代的创作激情。长影厂将以《最后的较量》描写当前的反贪斗争,而以轻喜剧《下岗妹子》述说下岗工人的生活;北影厂将拍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以表现当代社会中中年人和青年人的价值观变化,同时在《天有情人知否》中,对经济大潮下政工干部的甘苦刻画一番;上影厂有以三峡建设和上海动迁为背景的《大江东去》,广西厂有反映塔克拉玛干石油开发的《西部的火神》;而农村改革和勤劳致富的现状,则将在峨影厂的《西江村事》和《山风》中得到展现。 
毋庸置疑,无论从题材范围和作品数量上看,表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影片已占居了1995年中国电影创作的主体地位;然而,这些影片是否能拍成精致的艺术品,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吸引住观众,从而振兴国产片市场,其间除了已有的激情外,创作者们还需付出比寻找资金要难得多的艰辛的艺术努力。1995年,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实乃“任重道远”!


第12版(副刊)
专栏:

  鎯头·泪水·人生
——看四集电视剧《沟里人》
王艾生
山西电视台以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人30年坚持修路的真实故事为题材,拍成的4集电视剧《沟里人》,是一部讴歌当代“愚公”的力作,它催人泪下,令人感奋,它让人们在沟里人改造环境,抗争命运几十年不懈的努力中,真切体味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
创作者们在锡崖沟人惊天地泣鬼神业绩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塑造了贺小庄、老支书、菊香、大保、有财等众多的劳动者形象,以沟里人30年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用汗水、泪水和生命修出山路为轴线,把人物的遭际、人物的心态、人物的追求、人物的苦恼、人物的欢乐……置于攸关沟里人生存发展的大事件上,时时处处围绕着修路而构造出一部独特的艺术品。沟里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四面被大山包围的山沟沟,出不去,进不来,黄梨烂在沟里,红果臭在山上,吃饭没有盐,点灯没有油,姑娘们都出走嫁到平川或城里去了,山沟沟里剩下一群光棍汉。沟里人不甘心这么一个生活环境,几十年为修一条能走车的路而苦苦奋斗。他们用原始的鎯头和钢钎,一锤一锤,一寸一寸凿石修路。钢钎打断了,人砸死了,一年一年过去了,但沟里人并没停止自己的奋斗。年轻的工程转业兵贺小庄回村,主动要求当村长,想的就是要坚持修路,正如他对老支书说:“我这村长非当不可,有权就能率领大伙修路。”贺小庄率人住在山上,吃在山上,连过年都不下山。年三十,沟沟里家家户户放鞭炮,贺小庄一个人在修路工地上,无法摆脱凄凉与寂寞,把一块块大石头推下山听响声。
为了修路老支书牺牲了,大保也牺牲了。沟里的铮铮铁汉心头上平添阴影,这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正如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所说:“恶运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宝藏。”这宝藏就是沟里人的顽强、毅力、勇气、智慧和必胜信心。修路,“不见阎王不撒手,见了阎王抬起头”,“路不通车,人不下山”。当大保被塌方砸成重伤,小庄背他去医院的路上,他说:“告诉俺娘,大保成人了”。他咽了气。大保娘没有一滴眼泪,面对众人,冷峻,木然,说:“你们谁也不许哭,大保爹为修路砸死,大保也为修路砸死。你们哭,能把路哭出来?你们还不上山!”
电视剧中这样感人的细节俯拾皆是,这些细节透着沟里人的朴实,沟里人的倔强,透着沟里人不向命运屈服的伟大人格力量,也折射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敢于抗争,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我们民族从远古走到了今天。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引进外资、赞助扶贫的基础,是我们建设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民族意识和人生态度。这正是《沟里人》要告诉我们的。这部电视剧在山西电视台播出后,许多观众边看边哭。在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放录像带后,沟里人奔走相告:“拍得对!拍得好!拍得真!”人们的心灵被撼动,强烈的共鸣中扬起一种责任感、使命感。电视剧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人,这魅力来自生活,来自对人物塑造的功力。尤其是取材于真实故事的电视剧,事件本身早已被新闻媒体炒得红红火火,如不更高一筹,那将没有出路。《沟里人》跳出新闻报道的圈子,全力着眼于对人的塑造,从而给人以一种新的感受。
张绍林是山西省知名的导演,他执导的《太阳从这里升起》、《有这样一个民警》电视剧均获“飞天奖”,他本人也获优秀导演奖。《沟里人》再次显露出他的才华,它将沟里人劈山造路的壮举与沟里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将诸多英雄人物的平凡活动与崇高的追求融为一体,剧中桂芳进沟、出沟的戏,小庄与菊香悬崖恋情以及婚事的戏,小庄与姑姑、大保的纠葛等都不落俗套,使该剧在一种凝情聚意的风格中,塑造出了一群活脱脱的沟里人,展示出了他们于默默无闻中惊天动地的伟大精神。
(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

  曲剧赶排《崔大庆》
魏喜奎曲剧艺术促进会与北京曲剧团,正在赶排曲剧《崔大庆》,6月中可与观众见面。此剧策划魏喜奎不顾年高带病,曾几次到丰台区深入干警中寻找素材,并在此剧中扮演崔母,发挥动人的唱功。崔大庆由快板书名演员梁厚民扮演,魏氏高徒许娣饰崔夫人王君。此剧编剧史尚直,导演王洪宝。(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文化部举办乡镇企业文化大赛
由文化部社文司、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乡镇企业企业文化大赛将于今年10月在京举行。大赛包括企业文化演讲比赛、企业文化文艺汇演、企业文化展示活动等内容。高占祥担任大赛组委会主任。(晓纪)


第12版(副刊)
专栏:舞台与屏幕

  音乐剧的绚丽新葩
——大型音乐剧《鹰》观后
隆荫培
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演出的大型音乐剧《鹰》新近获’94“文华大奖”,该剧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具有独创性的现代艺术手法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古老、神奇的故事。居住在华夏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的鹰族和犬族等部落为争夺领土和霸权而进行的流血斗争,展示了那个时代各种人物之间的恩恩怨怨,爱与恨的感情纠葛,同时也表现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呼唤着真、善、美,呼唤着团结、和平、友爱。
该剧的编导者比较出色地运用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现代舞台科技等综合的艺术表现手段,使得这部音乐剧具有了丰厚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早的原始艺术是音、舞、诗、美等综合在一起的,后来各种艺术才得到了独立的发展,建立起各自的艺术形式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以及艺术表现社会生活题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的扩展,艺术的社会功用的拓宽,单一的某种艺术形式愈来愈不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所以当今艺术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艺术综合发展阶段。《鹰》剧以人物的动作展开情节,以优美的歌唱抒发人物复杂细腻的情怀,以精彩的舞蹈表现原始神秘的图腾崇拜和那些用语言和歌唱难以展示的人的激越情感和内在精神世界,以变幻的舞台美术(布景、灯光、服装、道具)创造和再现出鹰族部落生活居住的拉窝底大山的空间环境,以及在不同的场景中衬托出人物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由于音、舞、戏、美有机地整合成一体,共同完成着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所以才使得这部音乐剧具有了不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音乐剧是欧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鹰》的创作是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借鉴,但作者们又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在民族化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很多乐曲和唱段都是在我们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它们不仅好听,而且使人备感亲切。在舞蹈上编导们广采了汉、满、达斡尔、鄂伦春、赫哲族的民间舞蹈和传统戏曲中的舞蹈,为了适应表现剧情和塑造人物的需要又有着许多新的发展创造,使得全剧在艺术表现上显得丰富多彩。这种在主要艺术表现手段上民族化的刻意追求和成功尝试,为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剧的主要演员张美薇、王文等在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结合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剧中一些人物的道白也很讲究悠扬顿挫,能把每一个字清楚地送到观众的耳中去。这些都是吸取和发扬了我们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发声方法所取得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电视剧《办案四人组》开机
由深圳赛格集团、北京泛广联影视艺术发展中心及北京中亚新闻文化发展公司联合摄制的二十八集电视系列剧《办案四人组》,日前在京开机。为迎接一九九六年国际法制宣传年而拍摄的这部电视剧,将向人们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审判制度。它以中级法院民庭一个合议庭为窗口,以三名法官、一名书记员为主要人物贯穿全剧,通过二十八个有代表性的民事案件,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民事纠纷是怎样通过法官们的辛苦调查、耐心劝导,并依据法律得到圆满解决的故事。编剧郑效农、导演马骁;剧中年轻的女法官由凯丽扮演,赵亮出演年轻男法官,老法官由青艺老艺术家黄绍泉扮演。
预计该剧将于年内封机,明年春节前后与广大观众见面。(乔杨)


第12版(副刊)
专栏:

  《孟姜女》在涿州拍摄
犹如从历史深处延伸而来的万里长城一般悠远,多少年来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凄婉故事,在中国人中口口相授代代流传,它和“白蛇传”、“梁祝”、“牛郎织女”一样,已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民间爱情传说。眼下,这一古老动人的故事,正在中央电视台涿州基地被演绎成20集电视连续剧。由上海旭日文化传播公司独立投资数百万拍摄的这部电视剧,将在宏大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推陈出新,以现代人的视点和时代的审美趣味讲述孟姜女的故事。该剧由夏青根编剧、成科执导,史兰芽饰孟姜女,何伟饰秦嬴政,马羚和歌星黄格选亦在剧中出演主要角色。(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申凤梅进京公演《七擒孟获》
有“活诸葛”之称的67岁的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日前在京公演新戏《七擒孟获》,又一次塑造了诸葛亮鲜活的艺术形象。该剧从民族团结的新的视角,丰富了诸葛亮的性格。申凤梅是目前仍坚持在舞台上演出的少数几个老艺术家之一,她曾被河南省命名为焦裕禄式的文艺工作者。(晓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