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大海写意
庄礼祥
我喜欢大海。喜欢它的浩瀚,喜欢它容纳百川的气度,喜欢它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
家乡普宁的那条江,距大海很近。小时候,喜欢玩水的一群农家小伙伴们,跳进江中,学着游泳,对不算遥远的大海也就充满了好奇。我们想象着大海的模样,互相讲着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关于大海的故事。在小伙伴中,我的水性最好,从那时起,我就向往着,自己能在大江大海里游一游。
家乡的江虽说叫江,其实并不大。等我1965年上大学到了上海,站在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我感到那条我从小熟悉的江,真的小得很。不过,我在家乡练就的水性,在上海也派上了用场,那就是参加上海市举办的横渡长江口的活动。为了这次横渡,我们交通大学的同学做了充分准备。先是在游泳池里比赛,不间歇地游两个小时,我居然进入了前十名。
只是在横渡长江口那天,我才真正体会到大海的伟大。当我们游在黄浦江与长江的交汇处,人和船顿时都显得十分渺小,我知道自己已经游进了大海的怀抱。那天参加横渡的人很多,我们为亲近了大海而感到高兴。16000米横渡完毕,我伫立在江边。前面就是大海。过去印象中长江那么宽阔那么浩荡,但在它汇入大海的时刻,却一下子显得微不足道。面对大海,我仿佛第一次感觉到它的博大胸怀和非凡气势。
后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我和大海再也没有分开过。在船队当船员和技术员,“文革”后在地方政府工作,我一直与大海相伴。前年从惠州调至湛江,更大的海域在我面前铺开。湛江到处都有浩渺的海面,有一座座美丽的岛屿。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展开的是一个辽阔的世界,为改革开放的今天,提供了一个可以大展身手的经济大舞台。
于是,大海不再仅仅寄寓着我的想象,它成为了我日常工作的接触对象,因而我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它给我的启迪,从它身上,我仿佛能够获得灵感,具体地感受到它所赋予我的力量。
那天,参加《人民日报》在中央党校召开的关于学习孔繁森的座谈会,听着学员们的发言,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所熟悉的大海。
在我的眼中,孔繁森无疑就是一片大海。他身上有许多令人们景仰的东西,我最感慨的是他有大海般的胸怀,大海般的气度。在学习他的事迹时,我常常想,这样一个干部的楷模,对于我们其实不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的榜样作用,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工作、思想、道德、言谈举止等等,在他的生命创造中,他便如同大海容纳百川一样容纳着许多优秀的品质。读他的日记,听他的亲友们的回忆,我们就不难看到,他一直在自觉地向雷锋、向焦裕禄学习,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他汲取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的养料。我觉得,当他选择两度入藏的时候,当他以身作则的时候,当他把温情送到藏民家中的时候,他已经把理想中的榜样和自己融为一体了。
去过西藏高原的人都这样说过,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四周的山峦,那里就仿佛也是一片大海,起伏不停,浩瀚无际。就是在这样恢宏的自然景观中,孔繁森这个新的英雄,形成了他生命的大海。他用思想用人格用行为感动着人们,他也用生命的最后塑造,为今天的社会,树立了又一块思想和品格的丰碑。
我们仰望他,学习他,也在时时感受他的巨大存在。只是在这时,我感到我过去对大海的理解,得到了新的充实。我相信,当我学习结束从北京回去再观看大海时,感觉一定会不同于从前。


第12版(副刊)
专栏:

  土地的音乐
钟鸣
耕牛翻开田野的梦
季节将心愿
播入土地 
一帧彩色的风景
春风春雨成了画外音
与春光同行
犁铧和耕牛一起劳动
没有流行曲红歌星
而一种来自田野的声乐
给土地烙下深沉的光影
农民用双脚 演奏
整个春夏 
伏在牛背上的歌声中
漫地遍野 飞行


第12版(副刊)
专栏:

湛江港夜景(摄影)李隆兴


第12版(副刊)
专栏:

  说梦
臧克家
大自然给人以生命,赐予阴阳。阳,是白昼,光天化日,人们得以从事各种活动。阴,是黑夜,使人睡眠,但实际上,身已着床,即入酣甜之乡者少,而被梦骚扰的时候却甚多。夜,是一块肥沃的黑土,梦的花朵盛开,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有的,惹人眉飞色舞;有的,梦回而宿泪仍在;有的身坠悬崖,一睁眼,死里得生而心跳未已;有的身在富贵荣华之中,觉后陡然成空。梦,是个千变万化,离奇古怪,神妙莫测的幻境,其实,它扎根于生活现实。俗话说:“梦是心头想”,一言中的。
古人说:至人无梦。因为他物我两忘。有的高僧,面壁十年,心如古井之水。这种心高碧霄,决绝物欲的境界,不用说芸芸众生,即使圣哲也难以达到。
名震百代的大人物周武王也做梦。据说他父亲周文王问他:“汝何梦矣?”他回答:“梦帝与我九龄。”意思是说,他可以活到90岁,文王应该活到100岁,父亲让给三岁,文王活到97岁,武王活到93岁。黄山谷的神宗皇帝挽词中有“忧勤损梦龄”之句,因此,“梦龄”与“损梦龄”都成了有名的典故。
孔子,是“大圣”,他很崇拜周公,恨生不同时,时常在梦中见到他,足见倾心。孔子到了晚年,梦见他崇敬的对象的时候少了,感慨地自思自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庄周化蝶的故事,富于神秘色彩,百代流传,雅俗共赏。庄子把这个梦描绘得美妙动人,但是他的这个梦,是真是假?《庄子》名著多系寓言,想是他借梦的生动形象,以寓他的“齐物论”,谈“丧我”、“物化”的哲学思想的。但,他说是梦,就算梦话吧。
从圣人、哲人之梦再说说诗人、词家之梦。
苏东坡有篇记梦的名词作,调寄《江城子》,并有小序:“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这首词写于密州太守任上,记亡妻王弗十年祭时。东坡政治上失意,心情苍凉,追念爱侣,也自诉苦衷,回顾往事,生死两伤。生者,“尘满面,鬓如霜”,“无处话凄凉”;梦中的死者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情真意切,读之如何不泪垂?
我极喜欢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的《两当轩集》,其中有梦中悼亡名句:“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我中年读了,永不忘怀,心凄然而动,愁肠为之百转。恩爱的青春爱侣,忽焉而逝,这是人间最令人悲痛的恨事。这两个名句充满了伤心哀怨,但蕴藉婉转,所以感人至深。这名句,明明出于诗人之手,可是,他在小序中,却这么说:“余妻素不工诗,不知何以得此耶”,说它出于亡妻心魂,这样一来,诗人的悲伤之情更浓,感人的力量也就更强烈了。
三说现代作家之梦。
首先是从鲁迅先生开始。
最近读了许广平的《最后的一天》,是写鲁迅先生病逝前夕的情况的,写得真实详细。病人受难以忍耐的折磨,双手紧握的死别之痛,读了令人心颤!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他说出一个梦:‘他走出去,看见两旁埋伏着两个人,打算给他攻击,他想:你们要当着我生病的时候攻击我吗?不要紧!我身边还有匕首呢,投出去,掷在敌人身上。’”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战士,终其一生,在形形色色的敌人打击、高压、追捕的情况下,以牙还牙,挺立如山,即使在病中做梦,还与敌人战斗。何等气概,何等精神,它动人,更能励人!
无独有偶,鲁迅先生的朋友曹靖华同志也有个为人熟知的梦中斗特务的故事。靖华同志有梦游症,有一夜,在梦中他与一个特务奋力搏斗,猛地一下子,身子从床上摔到地下,他这才醒了过来。
说古道今,最后,做一条小尾巴,说说我自己。
我到了晚年,爱忆往事,关注现实,胸怀世界,系念之情,如丝如缕,因而梦多。夜里,应该好好休息,实际上,是在乱梦的纠缠之中。惊险的多,舒心的极少。我书柜上贴着两联字,是我从报刊上抄下来的:“酒常知节狂言少,心不能清乱梦多。”第一句与我无关,我滴酒不入;第二句好似专为我而作的。一个“乱”字,写活了我的梦境,也道出了我的心魂。我夜间做梦,午睡也做梦。梦的主题是追念黄泉之友,抹煞了生死界限,对坐言欢,双眼一睁,情凄心凉。有一次,舒乙来访,刚刚落坐,我对他说,前夜我梦里见到老舍先生。他乍听一惊,我立即把台历拿来说:“你看!”他悄然而沉思。
古人说:人生如梦。人生是现实不是梦,一个“如”字已说得很清楚。一个人的一切内心隐秘,幻化成梦,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梦,从梦中能看到一个个真人。


第12版(副刊)
专栏:

  小蚕姑
冯恩昌
萌萌,还是个12岁的小女孩,就跟妈妈学养蚕了。在美丽的梦境里,她常常像妈妈那么潇洒那么神气地巡回于蚕房里,把碧翠的桑叶抛洒进蚕匾。她的心若一颗晶莹透亮的水珠,在桑叶上流滚,在丝绸的彩河里跳荡,纯洁得一丝灰尘都不挂。
春光明媚的三月,妈妈打扮得如漂亮的新娘子,进蚕房喂蚕了。萌萌瞥见,她脸颊上挂着甜甜的笑意,把圆圆的蚕匾里铺上洁净的白纸,小心翼翼地将小蚕放进去,再撒上一层鲜嫩的桑芽,于是蚕房里出现了一个个嵌着淡淡云花的银色月亮。在这美丽的诱惑下,萌萌也找来一个小纸盒,悄悄从蚕匾里捉出十几只幼蚕,去桑园采来几片幼嫩的桑叶,用小刀切成绿丝丝,学着妈妈的架势喂养。过了一阵子,小蚕昂起头食桑叶了,她把耳朵贴近,听见有细微的沙沙之声,似毛毛雨洒在草丛,如少女轻轻地弹琴,似有声若无声,有着说不出来的妙趣。那脸颊上的两个酒窝儿,旋转着神秘的微笑。她喂了几天,突然发现幼蚕都不食桑叶了,软绵绵地躺着不动,睡得浓浓的。她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儿,妈笑着说:“这叫见眠,蚕在成长过程中要见过四眠,褪四次皮,才做银茧呢!”萌萌想,蚕儿和人一样,工作一阵子就要休息、睡觉,这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不会休息的孩子,就得不到好的学习成绩,也是这个道理。她慢慢掌握了喂蚕的规律,蚕儿越长越大,十分喜人。
见过四眠的蚕儿,长到二三寸长,白白胖胖的。萌萌的蚕儿长得格外粗长,小纸盒已容纳不下,搬进了蚕匾,放在蚕房的竹架上喂养。学校放麦假,她集中精力和妈妈一起喂蚕。提个小篮子,到山坳去采大片大片的桑叶,放在小溪里洗去尘土,提回来撒进蚕匾,这叫喂“水桑”,因大蚕需要水分,蚕儿吃了生长快。喂蚕的紧张阶段到了,厚厚的桑叶撒上一层,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用半个时辰,就被吃得精光精光,只剩几条桑枝。蚕房的食桑小曲,声音宏亮而激越,似倾盆大雨洒进青纱帐,如万匹骏马蹄声飞扬,近听是快刀斩草咔咔嚓嚓,远闻是雨前云沫喧响霍霍哗哗。一场激战过后,蚕老了,明显分节的肚子由绿变白,已在酿造着银丝。萌萌和妈妈帮蚕儿安排妥当,让它们安谧地温馨地吐丝做茧。几天过后,萌萌又见自己养的蚕,做出了又圆又大的银茧,高兴地对妈妈说:“妈,我是一个小蚕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