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
“6月5日”,一年一度的呼唤,一年一度的希望。今年,这个人类共同纪念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们在呼唤中觉醒,在困惑中思考,在探索中行动。如果说1972年6月5日斯德哥尔摩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针对局部地区污染发展趋势,敲响了世界环境问题的警钟,那么1992年6月5日在巴西召开的环发大会,则是百余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诊”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人们诚实的联合;创造美好的未来,需要人们真诚的合作。世纪之交,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深刻转型时期,传统的政治和军事冲突正在让位于严峻的环境与发展冲突。各国在环发大会制定的共同纲领《21世纪议程》的指导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各个领域渗透,因为这是国情的需要。
3年来,中国政府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国家整体高度上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各社会阶层的行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林业21世纪议程》的制定,《生物多样性公约》在中国的实施,积极参与防治荒漠化公约行动等等,增强了国人的环保意识。特别是从199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环保执法检查活动,查处了一大批违反环保法及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案件,并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现有的环保法规、规章进行清理,加速修订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等一系列污染防治法规,加快了有关立法工作的步伐。
环境与发展的宏观综合决策机制,在按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环保部门主动参与综合决策,环保有关计划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与计划,环保年度计划被纳入《全国社会发展纲要》,《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列入国家专项产业政策。国家已经或正在研究解决本溪、包头的大气污染,白洋淀和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的生态破坏等一批严重危及群众健康的重点污染问题。国家环保局还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对我国的贷款,会同地方政府继续开展滇池、巢湖、太湖、黄浦江等水污染防治工作。
世纪之交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跨世纪的要求,“八五”与“九五”计划的接轨,要求步步进程扎实有效。现在,是我国探求、部署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为关键的时刻。去年第四季度召开了全国社会发展大会,第四季度又将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中华民族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中国政府同其他国家政府一样正在求索通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环保之花:全球500佳
——我国又一集体获此殊荣
据联合国环境署5月17日电,我国“武汉市大兴路小学红领巾环境观测站”获得1995年度“全球500佳”光荣称号。
1990年5月,武汉市大兴路小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红领巾环境观测站。该观测站以五年级学生为主,每期20人,累计有100人参加了活动。每星期,他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动降水采样器,酸雨监测仪等仪器,对降雨、大气、降尘、噪声等进行观测。他们坚持每天记录天气情况,每月对学校及周围环境噪声进行监测,遇到降雨就进行酸雨的监测,并写出监测报告。
小观测员们通过观察、采样、监测、动手操作实验、思考讨论、撰写科技小论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激发求知欲望,有力地推动了环保知识的普及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联合国环境署多德斯维尔女士说:“鉴于这些环境团体卓越的功绩,联合国环境署应该对那些为保护环境而尽职尽力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保护环境只有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做起才是最有意义的。”
全球500佳发奖仪式将于1995年6月5日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举行。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学杂谈

  清洁生产:新世纪的话题
康韧
企业生产——污染——投入——治理。一个沉重的话题,但通过“清洁生产”之后已变得轻松。
当人们还在苦思如何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带来的污染的时候,一九九二年六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巴西会议为人们带来了一剂良药,提出了实现利于环境良性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并把它作为可持续经济发展形式写入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
“清洁生产”是国内外二十多年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它是让人们把目光从“生产的末端治理”转移到生产全过程控制。改变传统的过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发展模式,以生产过程中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污染物产生量达到最小为目的。
其实,“清洁生产”是我国环保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追求和苦苦探索的模式,早在十年前,我国第二次环保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中国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就已经隐含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实质,而进一步引申制定的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更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参照环发大会的精神,我国又制定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这一切都使我国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上与国际走向迅速接轨。一九九三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又明确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九十年代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
在经历了“三废”利用,污染点源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后,在一些试点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九九三年北京市利用世界银行技术援助,在六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燕化化工一厂乙醇车间在提出的二十三项削减污染方案中实施了三项,就削减了污水百分之九十七,年净增收二十五万多元,计划方案全部实施后,预计可削减污水百分之七十八点七,年增收六百多万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一九九三年在抓紧治理老污染源的同时,在本行业中推行清洁生产,创出了二十一个国家级环保先进企业,七十八个总公司的清洁无害单位,使油气田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清洁生产”是清除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污染物的良药,也是人类开启未来资源、能源的钥匙。我们期待着它能遍地开花,使我们的家园——地球青春常在。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粮食生产须做战略性调整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
自1986年以来,由于动物性食物的替代,全国人均消费口粮每年下降3公斤。到2000年,全国口粮消费量与1993年持平,新增的500亿公斤粮食基本为饲料粮。为此,须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饲料作物面积。形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的三元农业生产系统。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重视和优先发展农业,必须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九五”期间生产5000亿公斤粮食和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关键是新增500亿公斤粮食。我们认为,主要应以现代食物观念为指导,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实施新型的农牧结合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以及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工程。
由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口粮与饲料粮不分,把人吃的粮食用作饲料粮,这种粮食和饲料不分的种植模式,既限制了粮食品质的提高,又加剧了粮食供需缺口。随着我国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动物性食物和油、糖、水果、蔬菜等多种食物消费量不断增加,替代了部分粮食,呈现出食物多样性。1993年全国人民直接消费的口粮为2750亿公斤,全国人均口粮消费量已由1986年的253公斤下降到1993年的232公斤,年平均下降3公斤,预计到200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213公斤,按13亿人计算,2000年全国用作口粮的总量仍为2750多亿公斤,与1993年口粮消费总量基本持平。这就是说,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新增1亿人口所需的口粮,可由现在12亿人口减少的口粮填补,但是由饲料转化的动物性食品需求将有显著增加。因此,到本世纪末实现5000亿公斤粮食,即新增500亿公斤粮食除少量用于增加工商行业用粮外,基本上是用作饲料粮。
解决我国的粮问题,要将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现代食物观念,从大量提供动物性食物和非粮食物需要出发,将人畜混粮的种植模式转变为人畜分粮的种植模式,把饲料工业作为一个现代产业来建设,与人们口粮品种调整(如大米需要的增加)、膳食结构优化和养殖业更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实施三元结构工程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安排5.5亿亩左右的粮食播种面积用来生产饲料,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和扩大草地及荒山荒坡的利用,满足现代食物发展需求,实现新增500亿公斤粮食和人民生活小康的目标。一要调整优化现有粮食作物品种结构,合理布局,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二要因地制宜,调整种植制度,将玉米、绿肥、牧草等高产优质饲料作物纳入轮作复种之中;三要积极扩大作物秸秆的利用,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四要扩大种植大豆、紫花苜蓿、籽粒苋等高蛋白饲料作物面积,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尤其是优质蛋白质饲料紧缺的矛盾。形成粮食——经作——饲料协调、农牧渔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高产高效的农业综合生产系统。
按现代食物观念实施三元结构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要加强对价格结构的宏观调控,逐步调整粮食同工业品的比价,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以多种形式增加对农业生产者的补贴和支持,要采用法规的形式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及其应有用的功能,保证真正起到稳定粮食市场的作用。要重点支持粮食集中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养殖业和食品工业等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粮农经济收入。
实施三元结构工程还需要相应物质技术投入。这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目标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在实施三元结构工程后,其总体效益将会显著增加。在物质投入上,一要增加化肥投入,全国化肥总量应由1993年的1.4亿吨增加到1.65亿吨(标准化肥,有效成分3300万吨);二要扩大灌溉面积,农田灌溉面积应由目前的7.1亿多亩增加到7.5亿亩以上;三要增加农机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应由3.4亿瓦特增加到4亿瓦特,农村用电量应由850亿千瓦时增加到1000亿千瓦时;四要提高复种指数,由1993年的156%提高到160%,包括南方冬闲田约5000万亩用于种植饲料作物;五要下力量改造中低产田1.8亿亩;六要开垦宜农荒地3000万亩。
在技术投入上,一要全面推广配方施肥和化肥深施技术,氮磷钾肥比例结构由现在的1∶0.3∶0.03调整到1∶0.5∶0.2,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二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使水的利用率由目前的近40%提高到45%;三要更换和更新一次优良品种和杂交新组合,使其面积争取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70%;四要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力争减少损失3个百分点;五要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10亿亩和覆盖栽培技术;六要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此外,三元结构工程是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农业部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列入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点建设项目,财政部重点投资支持项目,国内贸易部重点调整贸易项目,国家统计局重点改革统计项目,重点支持,优先发展,使之逐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加速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电子安全服务悄然兴起
本报记者黄抗生
1994年12月30日凌晨4点,月落星稀,一条黑影溜进了位于大连开发区的盘起工业公司仓库。正当他蹑手蹑脚地偷运材料时,两个臂佩“SECOM”标志的保安人员犹如神兵天降。这个窃贼做梦也没有想到,窥见他偷盗行为的,竟是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电子保镖”。这一切,仅发生在10分钟内。“这是现代化的电子安全服务进入中国后的一个成功实例。”
在位于北京发展大厦18层的西科姆(中国)有限公司的总部,记者饶有兴致地听取了该公司总经理于伟的描述。
于伟介绍说,电子安全服务是通过“联机安全系统”来运作的。这一系统由用户端的高灵敏度传感报警设备、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现代通讯网络加上训练有素的专业保安人员组成,对用户的场所进行每天24小时的现场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控制中心立即指示距现场最近的保安人员赶赴现场,并根据不同情况,与公安、消防或急救部门迅速取得联系,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加以处置。
电子保安服务不仅可以防盗,还可以防火、防煤气中毒等各种灾祸;对有老人、病人的家庭,还能提供各种急救服务。
这种最新的服务方式最早出现于60年代末期的日本,现在在发达国家已比较普及。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较猛,目前在大连、海南、上海、北京等地,已陆续有一批企业、银行、写字楼、商店接受西科姆提供的电子安全服务。短短几个月时间,便成功地遏制了一些隐患事故的发生。
在公司的会议厅里,记者观看了一系列现代化安全装置,有防止外人进入的磁控传感器,还有防止火灾的烟感器、热感器和防止煤气中毒的煤气传感器等等。
“这些装置,都是免费为用户提供使用的,用户只需每月支付小笔的安全服务费便可高枕无忧。”于伟说:“如果由于服务不及时或设备失灵给用户造成损失,还将给予赔偿。所以,这种安全服务同时又是一种保险服务。”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临终关怀在中国
郭浩明
临终关怀,顾名思义,就是对即将离开人世的人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关怀,这比任何贵重而又无济于事的药品、任何技术复杂但收效甚微的抢救都重要,因此,怎样使那些现代医药已无法做到起死回生的病人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一直是许多医务工作者多年来关注的重大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门新兴的学科——临终关怀医学诞生了。在西方,它被称为Hospice。1967年7月英国西希里·桑德斯博士和许多热心奉献的人经过多年筹划与准备,建起了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随后,临终关怀作为一种向病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照顾的社会保健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有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临终关怀机构。
目前,临终关怀已发展成为一门边缘学科,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护理学、药理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它不是收容所、托老所、福利院所能替代的,是具有一定医疗、护理力量的医院、护理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有了很大的进展。在学术研究领域,天津市遥遥领先,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崔以泰教授率先倡导在我国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从而使我国的临终关怀研究向世界迈出了第一步。
在临终关怀具体实施方面,上海市走在最前列。1988年10月上海市创建了全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退休职工南汇护理院,1992年3月又举行了首届临终关怀研讨会。1992年5月,上海将“临终关怀”纳入市政府规划。
天津、无锡、西安、宁波、河北、武汉等城市也先后设立了临终关怀机构,目前全国已有40多家临终关怀医院、临终关怀病房,遍布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直辖市,1992年12月3日在民政部、卫生部、全国老龄委的关怀下,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老年基金会为了从社会上筹集资金,辅助政府发展临终关怀事业,以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中国老年基金会临终关怀基金募集部成立。
在北京,专门为老年病人服务的临终关怀机构是1992年才出现的。最初是民办形式,这就是1992年5月创办的松堂医院。接着很快又出现了官办的机构,即于同年7月成立的朝阳门医院临终关怀病区,它的创建使社区居民享有了从围产到临终的系列保健服务,它为那些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膝下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患病老人,提供了24小时临床护理和生活护理。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今年36岁的副研究员李志杰196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农科院禹城试验站进行盐碱地改造治理课题研究。这是李志杰(左)在进行麦田节水测定。新华社记者吴增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