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纲要》是学习《邓选》的重要辅助材料
申存良
中共中央通知指出,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是全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辅助材料,要把《纲要》学习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计划。那么,《纲要》究竟能为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哪些帮助呢?
《纲要》详尽地提供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
为使人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纲要》不仅在第一部分指明了这一理论整体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而且在第二部分的16章中,除少数几章之外,绝大多数都论述了这一理论科学体系中各个理论观点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又是怎样进一步完善的。《纲要》关于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恢复和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什么要反复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为什么要提出初级阶段理论,为什么要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的介绍,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的理论观点无疑都具有重要帮助作用。这种帮助作用至少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弄清小平同志提出其理论观点的历史需求和主要动因。二是有助于弄清这一理论的指导作用。三是有助于了解这一理论的发展过程。总之,在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原著时,参考《纲要》给我们提供的这些历史材料,无疑将会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科学理解。
《纲要》深入地分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依据
为了使人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分析和论述这一理论观点的科学依据是十分必要的。《纲要》在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纲要》的第一部分深刻指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实践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历史依据及时代依据,这不仅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总体上的分析,而且也是贯穿于整个《纲要》各部分的共同特点。无论是阐发邓小平同志哪个方面的理论观点,《纲要》都要对这一理论的提出及其科学性的依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当然,对第二部分中各章具体理论观点的分析,并不一定都像在第一部分中那样把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时代依据、历史依据讲全,但是这种分析的方法可以说贯穿于整个《纲要》各章之中的。例如,《纲要》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这一理论时,就指明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现实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国际条件是当前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经过这样分析问题,就使人们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理论和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认识深刻多了。总之,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原著的过程中,参考学习《纲要》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依据的论述无疑是有深化理解的作用。它可以使我们从中领悟到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即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真理;它是既不固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具体结论,又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真理;它是既总结了历史经验又面对时代发展的科学真理,从而进一步坚定对理论的信念。
《纲要》准确地界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含义
《纲要》十分重视对邓小平同志重要论断和基本原理的含义的准确界定,严格忠实于邓小平同志的原意,这确实是《纲要》的一个显著特点。
如果说阐述科学依据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那么科学界定理论的基本含义,实际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例如,对解放思想含义的界定,《纲要》引用邓小平同志原话,把它明确界定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澄清了那种认为解放思想就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不要从实际出发的胡思乱想的曲解,同时也明确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的辩证关系。再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含义的界定,《纲要》严格按照十三大报告的精神,准确地指明了这一论断包括的两层含义,纠正和澄清了曲解两层含义的错误认识。再如,对“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的界定,《纲要》首先从正面回答了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明确指出,说改革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改革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与此同时,为防止理解上的歧义,《纲要》还明确指出这一论断并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这样就把“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完全说清楚了。
除列举的上述事例外,其它各章也都鲜明地体现了《纲要》严肃认真地对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
《纲要》系统地阐发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纲要》遵循中央的要求,在阐发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纲要》在第5条中明确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纲要》科学地指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
怎样正确评价和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远意义和指导作用,这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纲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深刻、准确、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是多侧面地论述这一理论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国际意义,让人们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观点,从而使认识提到一个新高度。
二是指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哪些要求,做出了哪些重要部署。因为这些部署和要求正是发挥这一理论指导作用的具体实践和运作。
三是指明在贯彻应用这一理论中的成功经验和注意的问题。《纲要》第三部分围绕如何贯彻执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个中心,系统地总结了怎样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经验,即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党内领导干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治党治国能力等,这都是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极为重要的经验总结。学习《纲要》中的这些论述,对我们更自觉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

  换脑筋与认识论原则
曹伯纯
换脑筋,作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形象比喻,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成为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思想武器。换脑筋作为人的主观活动,只有遵循认识规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坚持客观的原则
解放思想换脑筋同实事求是是完全一致的。换脑筋的目的是为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过程,也是换脑筋的过程。坚持换脑筋的客观性原则,必须把换脑筋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离开了实事求是,换脑筋就要偏离正确的方向,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给革命和建设带来损失。1958年,也曾一度提出过“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口号,但当时这个口号的实质却严重脱离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忽视和否定客观经济规律,任意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从而大大助长了浮夸不实之风,使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进一步膨胀起来,最终导致了由“大跃进”而带来的经济上的大挫折。
我们讲从实际出发,首先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从具体的国情出发。考虑问题,制定政策,都不能脱离和超越这个实际去盲目地空想。其次,要坚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应当在国家的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合本地区实际的政策和策略,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
坚持实践的原则
“换脑筋”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立足于实践换脑筋。只有实践,我们才能够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才能够否定、修正和完善已有的观念,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从本质上讲都是实践问题,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崭新的、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不懈地探索和艰苦细致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过去许多传统的做法、经验已经不够了,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领导方法等方面来一个大的转变,这就比以往更加突出地需要实践。没有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没有不同试验的比较和新思想、新观念的实际操作,不可能换脑筋。
实践有重复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的区别。重复性实践是一种简单的再生产活动,它使已有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关系等按原有的形态再生产出来。重复性实践对换脑筋的意义是非根本的,人们很难通过重复性实践实现对客观事物更深刻本质的认识,相反,却极易引起人们机械地、直观地认识问题,形成保守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换脑筋的物质基础是创造性实践。只有通过创造,我们才能发现新事物,认识新本质,把握新规律,由此而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实现认识上的飞跃,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实践是有风险的,也会遇到旧传统、旧观念的阻挡。但是,没有创造性实践,就没有换脑筋,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说,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有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换脑筋才能有所突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脑筋换得对与否,要以实践来检验,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换脑筋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就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实践中进一步调整认识,继续换脑筋。
坚持辩证的原则
换脑筋是新观念对旧观念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认识的上升和飞跃。坚持换脑筋的辩证性,就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由于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也由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遇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尽快解决,尤其是要打破旧框框和传统体制的束缚,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思想方法上很容易流于简单化,容易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的同志就以为可以不要宏观调控了。其实,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片面强调计划,排斥市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现在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出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要放弃宏观调控。特别是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一方面要下决心打破旧的计划体制的束缚,下气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宏观调控,把市场体制纳入法制的轨道,避免经济秩序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保持社会稳定。
在现实生活中,是与非、对和错、此和彼、真理和谬误等等都是有一定界限的,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堕入诡辩论的泥潭。但是,世界上的事物也是错综复杂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方式是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在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上,形而上学的办法是将旧事物简单抛弃;而辩证法的否定则是扬弃,是克服旧事物中的不合理因素,保留其合理因素。拒绝肯定和继承这些合理因素,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新事物便不会产生,更谈不上发展。而到底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要坚持辩证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是否定的,但是我们要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一切有益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管理方式,利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同时,我们要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换脑筋,既不是抛弃人类思想财富,也不是不加选择地生吞活剥一切思想观念,而是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既肯定又否定,既扬弃又发展。
坚持能动的原则
换脑筋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它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能动认识,而且还表现在换脑筋主体对主观世界的自觉改造。人要战胜自然,驾驭自然,必须同时改造自己,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使人能够逐步认识自然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由自然的奴隶变为自然的主人。一个先进阶级要担负起重大的历史使命,实现最终奋斗目标,必须在理论上不断完善自己,壮大自己,以保持先进性和战斗性,从而推动全人类的解放。“自觉”,是问题的核心。它意味着我们永远不能停留在已有的认识上,不能满足于前人留下的思想成果和物质成果,停止和满足就要被淘汰。尤其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文明突飞猛进,自觉地换脑筋,勇敢地换脑筋,具有重大而紧迫的意义。
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还包括思维方式的变革,自觉地打破旧的思维定势的束缚,换封闭的、静态的、保守的思维方式为开放的、动态的、创造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
换脑筋的能动性还体现在必然向自由的飞跃。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人的认识也永远没有止境。人们在没有认识客观必然性以前,只能是必然性的奴隶;认识了必然性,利用必然性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就会获得自由。换脑筋作为人对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和推动作用,把必然和自由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引导和推动我们不断地由必然向自由飞跃。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无尽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实践的扩大和发展,必然不断地向自由转化,同时又有更多的必然等待我们去认识和把握。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探索,在许多挫折和失败中反思自己换脑筋,也在改革开放中总结自己换脑筋,我们终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我们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的认识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开始步入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自由。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再被必然所束缚,换脑筋可以停止了。恰恰相反,改造客观世界的领域不断扩大,需要认识的领域也在扩大,换脑筋的任务也更多更艰苦,需要我们遵循科学的规律和原则,永不停顿地换脑筋。


第9版(理论)
专栏:经济管理论坛

  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纪馨芳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强化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管理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国管理落后有其复杂的历史成因。从企业管理的演进来看,发达国家一般经历过泰勒制(即所谓“科学管理”)推行过程,尽管这种管理制度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但它在为资本主义国家造就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方面确实起过很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工业劳动力素质主要是在建国以后兴建的大型企业中培养的。其中,“一五”期间原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这一批大项目多数建成于中苏关系破裂以后,因而当时苏联的企业管理办法实际上并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此之后,我国自己创造了以大庆为代表的“三老四严”管理模式,这可以说是我国工业生产管理的一大进步。遗憾的是,刚刚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秩序不久即遭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造就大工业劳动力素质的进程亦因之长期中断。这无疑是造成我国工业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
管理落后也是旧体制造成的弊端之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整个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完全依赖于国家的行政干预,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产、供、销,扩大再生产靠政府投资决定。这种由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最终导致了企业缺少树立科学的现代管理意识所应有的压力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习惯了在旧体制下工作的经济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特别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渡期,这种不适应更加突出,以致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
管理落后造成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效益低。国家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材料表明,这几年产品的质量是退步的,1992年以前产品合格率是76%,现在的产品合格率则在70%以下,全国每年因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3800亿元。管理不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管理落后不仅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还妨碍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它使改革措施不能很好落实,不少地方由于办事效率太低、管理秩序混乱而使外商望而却步;它使大批建设项目不能按期投入使用,使许多新技术无法被采用,甚至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也只得削足适履或完全被搁置,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我国的改革眼下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本随之将会大幅度增加,而这些成本不管由谁来支付,最终还是得靠企业效益来支持。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见效最快、投资最少、潜力最大的措施莫过于强化企业管理、加强国家的经济管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管理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充分开发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是可能的
首先,从管理制度的资源优势看,经过16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优越性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改革的日益深化为我国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
其次,从管理的技术资源来看,伴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和内陆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大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这些与我国自己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相结合,将为我国管理创新提供有益的保障。
第三,从管理的人才资源看,这些年经过多渠道的教育培养和市场经济活动的锻炼,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已成长起来,他们不仅具备先进的管理知识和较高的管理技能,而且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开放以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建立,这就为人才的流动创造了必要条件,进而使管理人才资源被更充分地利用成为可能。
从强化基础管理做起,向“管理科学”的目标迈进
当前,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必须强化企业管理。因为,企业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有可能为我国整个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依托。而强化企业管理,最根本的就是要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企业基本活动离不开产、供、销这几个大环节,但产、供、销的实现方式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基础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花大力气去研究、解决薄弱的环节,才能使之强化。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之一就是“管理科学”。企业向“管理科学”迈进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从政府方面来说,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是搞好政企分开,使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当前,就企业管理而言,政府除了有计划地逐步解决企业的历史包袱外,关键是抓好市场规则的健全和管理。应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增强宏观管理能力。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应成为指导企业管理的政府行为。只有政府不包办,企业才会不依赖。为了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可以采取把现有的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分离出去的办法,保留部分人员负责行业管理职能,大部分分离出来,组成若干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受政府委托,负责国有资产价值形态的保值和增值的经营,使企业与政府之间有一个隔离带。
第二是应当抓紧建立新型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制度。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就是经营权。作为法人代表的企业经营者是企业搞得好坏的关键环节。而现在对这个环节的管理缺乏应有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现行的管理办法中,经理(厂长)是国家干部又是企业职工,而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家的概念模糊,地位层次混淆,这就使经营者和职工群众的管理意识都不易得到强化。而互相将就的结果往往形成企业效益下降和微观超分配同时存在、企业管理混乱而厂长经理易地作官的现象。在现代企业制度还不能普遍推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企业家从国家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也从一般概念的职工队伍中分离出来,使企业家本身进入市场,作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直接聘用人员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使企业家的行为和业绩档案对社会透明。这种在竞争中只能背水一战的境地,既便于企业家的管理行为得到职工理解,也能更好地培养企业家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的自觉性。这样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加强,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
企业管理是与社会各系统的管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所以在强调强化企业管理的同时,必须强调加强经济管理。除此外,还应该要求社会各方面都来高度重视科学管理。在此点上,各级政府部门更应该率先垂范,带头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相信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我国的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读《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
徐国喜
绿色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绿色是春天的象征,是青春的象征,是文明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绿色是大自然的本色。探索绿色道路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刘思华教授新著《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一书,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较全面地探讨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绿色道路问题。作者认为,当今人类正进入生态时代,21世纪的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这是世界现代发展的大趋势。本书有三个特点:
一、从世界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今世界生态存在的问题,较全面地论述了生态经济。书中探讨了生态时代、现阶段生态经济的根本特征与基本矛盾、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持续发展战略,探索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需求与生态经济价值观以及生态经济生产力论。从论述中,可以了解什么是生态经济、它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
二、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生态经济的密切关系。作者论述了生态经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经济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当代中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优先发展生态经济,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协调统一的发展道路。
三、理论的探索。作者认为,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生态经济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必须占据应有的位置,而现在还没有。现在应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样一些生态经济问题: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生态经济平衡问题、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优化产业结构与合理配置资源的生态经济问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生态经济问题上的优越性等等。从长远看,还应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全面需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和价值等基本生态经济理论问题,纳入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实践已经并将继续有效地证明,加强生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我们的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以,探讨解决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生态问题,重视研究生态经济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一切热心关注这个问题人们的历史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