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6月24日,江泽民在吉化公司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工地和建设者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考察东北三省
主持召开三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座谈会,强调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本报长春6月27日电新华社记者张宿堂、本报记者何加正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6月16日至27日先后到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继续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他对国有企业的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的精神,自强不息、为国争气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他说,坚持发扬这些可贵的精神,就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搞好国有企业就大有希望。
东北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集中了我国一批有代表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重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广大职工,正在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办法。从辽宁省沈阳市到黑龙江省哈尔滨、牡丹江市,到吉林省延边州和吉林、长春市,江泽民总书记连续走访了20多家国有企业,还察看了黑龙江、吉林的林区。他深入工厂、车间,广泛接触职工群众,同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发展情况和遇到的各种问题。
6月26日,江泽民在长春主持召开了东北三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座谈会,听取12家企业的负责同志对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的思路和经验的汇报,并发表了《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
江泽民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负责同志,一定要全面正确地分析当前国有企业的状况,既要充分看到国有企业的优势和改革取得的成效,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又要正视和加紧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下苦功夫去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努力完成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个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在东北三省考察期间,江泽民还看望了当地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
陪同江泽民总书记考察的有东北三省和沈阳军区的负责同志、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同叶利钦总统会见
就两国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进行深入而富有成果的讨论
本报莫斯科六月二十七日电记者孙东民、许恒声报道:六月二十七日上午,李鹏总理在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举行了会见。两位领导人在亲切、友好和诚挚的气氛中,就两国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果的讨论,双方在所涉及的问题上取得了广泛的共识。
叶利钦总统首先对李鹏总理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请李鹏总理向江泽民主席转达他的亲切问候。叶利钦愉快地回忆了他在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同李鹏总理在纽约的会见情景。叶利钦总统说,他一九九二年访华以后,中俄关系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政治问题和分歧,现在双方讨论的,是今后怎么做和做什么。中俄伙伴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并已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很大的益处。他说,今年秋天他将访华,相信这次访问必将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叶利钦高度评价李鹏总理同切尔诺梅尔金总理的会谈成果,说李鹏总理此次访问对进一步推动中俄伙伴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鹏总理表示,他十分高兴地转达江泽民主席对叶利钦总统的亲切问候。他说,江泽民主席和他本人期待着叶利钦总统今秋访问中国。李鹏说,他同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就发展双边关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两国有着漫长的共同边界,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俄边界一定能够成为持久和平和友好合作的纽带。为此,双方要严格遵守已经达成的有关边界问题的协议,尽早就边境地区的裁军和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达成一致并签署相应文件。叶利钦总统对此表示完全赞同。李鹏说,相信在双方共同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之后,中俄经贸合作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我们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具有地缘优势,潜力很大。在政治上,中俄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中国愿意同俄罗斯建立持久的、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还就继续发展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交换了意见。
叶利钦总统对不久前江泽民主席来莫斯科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庆典活动表示感谢。李鹏说,江泽民主席出席这一庆典,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俄罗斯人民的尊敬和友谊,也表达了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都希望那样的战争灾难不再重演,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在谈到国际问题时,叶利钦说,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已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两国对维护世界和平肩负着重大责任。希望双方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继续协调立场,相互合作和支持。李鹏总理对叶利钦总统的看法表示赞同,并说,当今世界还未建立起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有的国家总是要教训别国如何工作和生活,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中方参加会见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外交部欧亚司司长张德广。
俄方参加会见的有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总统外事顾问留里科夫、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
(附图片)
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同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会见。
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6月26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智利总统府会见智利总统弗雷。
新华社记者白连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
台湾无权“重返”或加入联合国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陈健在今天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台湾当局企图“重返”或加入联合国一事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无权“重返”或加入联合国。
有记者问:台湾方面称,钱复已给许多联合国成员国的外长致信,要求对台加入联合国给予支持。外交部对此作何评论?
陈健说:“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唯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其会员国。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无权‘重返’或加入联合国。台湾当局试图靠金钱获取会员国资格的企图将是徒劳的。”
他指出,“中国已同16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当局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俄联合公报
本报莫斯科6月27日电中国和俄罗斯今天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与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26日在此间签署的《中俄联合公报》。全文如下:
应俄罗斯联邦政府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于1995年6月25日至28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了正式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鲍·尼·叶利钦,同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维·斯·切尔诺梅尔金进行了会谈。中国领导人还与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主席伊·彼·雷布金举行了会见。会谈和会见是本着互相尊重与信任的精神在友好与建设性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就中俄关系及共同感兴趣的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共同建设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阿穆尔河)界河大桥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森林防火联防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信息化领域合作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与俄罗斯联邦机械工业委员会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的协议》。
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在各个领域根据两个中俄联合声明所确定的各项原则和本着面向21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精神所开展的积极和互利的合作。双方确信,中俄关系的这种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是加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合作的重要因素。
发展中俄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合作问题在会谈中占有主要地位。双方积极评价两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愿意坚定不移地提高两国经贸关系巨大潜力的利用效益,并更加努力使这一合作过渡到与中俄伙伴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完全相适应的崭新阶段。双方一致表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更积极地在双边合作的实践中采用现代方式,完善结算支付关系,改善保障经贸合作的基础设施。双方愿在1990年签署的关于鼓励和保护投资的政府间协定的基础上促进相互投资。双方强调,必须考虑到两国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和国际规范,尽快制定出面向长期伙伴关系的边境地区合作的新模式。
双方同意采取措施,深化在生产和科技等具体项目的合作,包括能源、机器制造、航空航天、农业、交通、研制和应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双方同意,将继续就建设核电站的有关问题进行积极商谈与合作,由两国公司直接接触。双方就军技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在互利和考虑两国国际义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这一领域合作的主要方面。
根据俄方要求,中方同意俄方延期偿还中国于1990年和1991年向原苏联提供的政府商品贷款。具体事宜将责成双方有关部门另行磋商。双方还商定了中俄贷款方面其他问题的解决途径。
双方满意地指出,对于必须整顿双方人员往来、劳务输出情况的必要性及两国护法机关为此进行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存在共识。双方将采取措施,增设在对方国家的领事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和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相互通报了各自的国内形势。在台湾问题上,俄罗斯方面重申自己在1992年关于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中所阐述的一贯立场。中国方面对俄罗斯方面为维护国家统一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所采取的行动表示完全理解。
双方重申,将恪守1991年中俄国界东段协定,强调愿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勘界工作,并尽快着手就勘界后划归另一方的中俄边界个别地段进行共同经济利用的框架协议举行谈判。双方表示,愿意并将致力于增强边境地区的安宁、睦邻和合作的气氛。
双方表示,将继续推进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谈判,认为在继续进行上述谈判的同时,制定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并将其作为单独的军事政治性质的文件是合适的。
两国领导人就国际问题交换的意见表明,两国在国际形势的主要问题上立场吻合或相近。双方表示,将就当代的迫切问题加强磋商与对话,加强中俄就地区和全球事务多方位的、建设性的相互协作和相互支持,并将此视为亚洲稳定、安全及国际局势全面健康化的重要因素。
双方就亚太形势交换了意见,重申愿意在多边经济合作方面相互给予支持。中国方面表示,支持俄罗斯申请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之际,双方强调必须从反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斗争中汲取历史教训。
双方认为,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保持和发展国与国之间正常、健康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各国人民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模式,他国不得干涉。
双方对会谈结果完全满意,重申愿意继续定期举行频繁和建设性的高层和最高级对话,并强调俄罗斯联邦总统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就他本人及其随行人员在俄罗斯受到热情好客的接待表示深切的谢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正式访问中国,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已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访问时间将通过外交途径商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鹏
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 切尔诺梅尔金
1995年6月26日于莫斯科


第1版(要闻)
专栏:

  发展——当代中国的主题
李瑞环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表演讲
本报圣地亚哥6月26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今天下午,正在智利访问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应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邀请,在该委员会设于圣地亚哥的总部作了题为《发展——当代中国的主题》的讲演。
李瑞环在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16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后说,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总体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任何国家想要跟上时代的潮流,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迫切任务。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贫困,社会问题突出,国际债务负担日趋沉重,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要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就必须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近现代历史上多次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长期处于发展缓慢、停滞乃至倒退的悲惨境地。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也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耗费了民族的宝贵精力,耽误了国家的发展良机,拖延了现代化的进程。众所周知,现在中国有12亿人口,每年新增人口就有1600万,人均耕地不足0.0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4,其他资源也相对贫乏。中国人民如果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赶上发达国家。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就没有希望。这是中国人民从世界的现实、从总结自己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李瑞环指出,要加快发展,就要实行改革开放。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改变与它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入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在探索改革的路子,改革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潮流。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扩展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从局部的单项的改革,逐步发展到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全面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克服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弊端,调动起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它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给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它改变了以往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跻身世界范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改革开放冲破了长期束缚我们的僵化观念,带来了全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我们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实惠,得到人民的支持,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大地。
李瑞环强调,要改革和发展,就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大量事实一再告诉我们,没有稳定,就无法塌下心来搞建设,就无法将预想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付诸实施,也就无法实现人民求发展、求富裕的美好愿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中国人民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决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以任何借口出现的破坏社会稳定的企图。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改革和发展对于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我们所说的稳定,不是孤立的稳定、静止的稳定、停滞的稳定,而是建立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只有通过改革达到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稳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总之,发展需要改革,改革和发展需要稳定,而有序的改革和健康的发展又有利于稳定。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中国密切关注、慎重把握的重大问题。
李瑞环说,中国人民在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长期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过一些失误,从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总是希望发展速度快一些,但是必须注意协调适度,如果忽视经济各种要素、各个领域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制约,就可能欲速则不达,即使一时搞上去也还会掉下来。当然,我们也不能放过加快发展的机遇。我们总是愿意积累多一些,但是必须注意积累和分配兼顾,如果积累比重过大,人民的生活不能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就可能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当然,我们也反对脱离现实的高消费。我们总是主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果固守平均主义政策,就可能压抑人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共同贫穷。当然,我们也十分警惕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会遇到许多新的情况,面临许多新的课题。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十分注意总结实践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前进,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他指出,中国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底子仍然很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对中国发展的程度估计过高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的经济建设在总体上是顺利的,但也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目前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对中国发展的难度估计不足也是不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极其宏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人民十分明确,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始终都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拥有人类1/5人口的中国发展得如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而付出的艰苦努力,也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
李瑞环在谈到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关系时指出,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需要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和拉美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过去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现在又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繁重任务。我们都致力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有着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符合我们双方的根本利益。近些年来,中国和拉美各国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双方的经贸合作尚处于较低水平。亚洲和拉丁美洲是当今世界两个最具活力的发展中地区。中国同拉美各国应当加强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李瑞环还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瑞环在讲演之前会见了拉美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罗森塔尔。
罗森塔尔主持了今天的讲演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伊拉克副总统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卢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伊拉克副总统塔哈·亚辛·拉马丹及其一行时表示,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继续为尽快妥善解决海湾战争遗留问题作出努力。
乔石在谈到海湾地区形势时说:“我们对伊拉克人民目前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他说,中国一贯主张海湾战争遗留问题,包括对伊制裁问题应在安理会有关决议基础上尽快得到妥善解决,以便为海湾地区国家和人民创造一个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继续为此作出努力。
乔石还说:“我们衷心希望伊拉克人民通过自身努力,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逐步改变目前的困难处境,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乔石称曾多次访华的拉马丹副总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促进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了贡献。乔石说,伊拉克是与中国建交最早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两国在许多领域有着长期的交往和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珍视同伊拉克的传统友谊,中国全国人大将为两国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继续作出努力。
拉马丹表示,伊拉克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他相信通过这次访问,伊中关系将进一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拉马丹一行将于明天结束对华访问离开北京。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在莫斯科接受记者联合采访
新华社莫斯科六月二十七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他下榻的宾馆接受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七家中国新闻机构和《俄通社—塔斯社》等四家俄罗斯新闻机构的联合采访,就中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及重大国际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军第一套规模宏大卷轶浩繁的历史丛书重点卷
《八路军》《新四军》卷出版座谈会举行
刘华清张震出席并讲话
本报北京6月27日讯新华社记者罗玉文、本报记者郭嘉报道: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八路军》卷、《新四军》卷出版座谈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会上讲话。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主持座谈会。
刘华清在讲话中说,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华清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国家存亡、民族危急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倡导、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核心,从而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和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经常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和几乎全部伪军,在极其复杂严酷的斗争环境中,同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刘华清说,中央军委批准编纂的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八路军》卷和《新四军》卷,忠实地记述了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历程、光辉业绩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英勇战斗,不怕牺牲,许多同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们,烈士们的英名永垂不朽。
刘华清最后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已经半个世纪,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安宁。我们要居安思危,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周围,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维护我国的安全与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张震在讲话中说,军委决定举行这个出版座谈会,一是祝贺这两卷书的出版,同时也是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表示纪念。他要求全军部队运用这两卷书提供的丰富历史资料,在广大官兵中深入进行爱国奉献和革命传统教育,努力把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肖克、叶飞也在座谈会上发言。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全军各大单位共同编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是我军第一套规模宏大、卷帙浩繁的历史巨著。《八路军》卷、《新四军》卷是这套丛书的重点卷。
出席出版座谈会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中央军委委员迟浩田、张万年、于永波。
王平、王首道、伍修权、刘澜涛、张劲夫、张爱萍、陈锡联、段君毅、廖汉生、吕正操、杨成武、马文瑞、王恩茂等当年担任过八路军、新四军旅以上领导职务和地委书记、专员以上领导职务的部分在京老同志参加了座谈会。耿飚同志为会议写来贺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