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价值观
戴舟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价值观综合地体现了人们的理想、好恶和追求,形成衡量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基本价值尺度,影响、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动机和行为规范。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以“公”字为核心
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从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出发,以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把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党的性质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它决定了党除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决定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无数事例表明,共产党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自愿地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才能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才能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锻炼共产党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做到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在思想上入党。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反映公有制的意识形态,是以“公”字为核心的。实践证明,能不能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关键在于能不能解决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的问题。只有坚持一心为公,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具备坚强的党性和牢固的精神支柱,做到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
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尊重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并不矛盾。从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来看,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不仅在于他的发展需要是否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把自己的活动汇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洪流之中,看他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事业尽了什么责任,作了什么贡献。共产党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作为具有自觉意识和独立性格的生命个体,共产党人同其他人一样,也有世俗的愿望和需要。正如马克思在《自白》中说的:“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但是,共产党人又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具有伟大理想、坚定信念、顽强毅力和崇高品格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总是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就失去了应有的光辉和意义。
接受和弘扬市场经济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它势必对整个上层建筑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必然会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从目前我国社会的实际状况看,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人们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意识,削弱了传统的地域封闭观念,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同时,开放也使得一部分人陷入对发达国家盲目迷信的思想误区,认为什么都是外国的好,盲目否定中国的一切,导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冲击了因循守旧、自满保守、不求进取的消极观念,调动、鼓励了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人们的竞争意识空前增强,精神空前振奋;同时,一部分人也会借口竞争,不顾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超越法规界限谋求个人私利,或者用不道德手段打击竞争对手,违法致富的不健康心理有所滋长。
——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性,强烈地冲击了等级、特权、不劳而获、不尊重价值规律的思想,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平等、成本、质量和按劳分配的思想,促进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推广和现代市场规则的建立;同时,等价交换的经济原则也会程度不同地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一些人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神圣权力,变成了“等价交换”的商业筹码,凡事先讲报酬,后讲责任,不讲奉献,只讲索取,对工作斤斤计较,拈轻怕重,义务和责任意识淡化。
——市场经济的利益性,使社会日益尊重人们的物质利益和个人权利,无偿平调和忽视个人利益的现象大为减少;同时,也容易诱发利己主义、本位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淡化团结、协作、互助等美德。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充分尊重和发挥各种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动性、创造性,盲目服从和单纯依赖上级的思想显著减少;同时,一些人纪律和全局意识淡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听,我行我素,导致小团体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滋长。
——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了人们的风险意识、机会意识,提高了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同时,也使一些人只想投机取巧发横财,甚至不惜损害长期利益追求短期利益。
——市场经济的不平衡性,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得以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成为社会上多数人羡慕和仿效的对象;同时,也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诱发各种摩擦和矛盾。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其中积极的一面是主要的,但是消极的一面也不可忽视。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接受和弘扬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制那些不符合党性原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消极思想的影响,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虽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使党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作了相应的改变,但是,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内容,为加强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要求共产党员在市场经济中,既要以党性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要尊重市场经济法则,按价值规律办事。它要求共产党员在经济活动中把握好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法则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化党性认识,增强服务观念,并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广大群众,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正确处理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的关系。党和国家的现行分配政策,坚持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纠正了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病,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诚实劳动而先富起来。应当说,这个分配政策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对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都是适用的。但是,共产党员又是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在对待劳动报酬的态度上,必须把执行现行政策同党对自己的更高要求统一起来,把按劳分配同无私奉献统一起来。只要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就是报酬很少或没有报酬,也要不讲代价地尽最大努力去做,而决不能把按劳分配曲解为“按酬付劳”,更不能搞“权钱交易”。
其次,要正确处理个人致富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鼓励勤劳致富,群众和党员都可以依靠诚实劳动而富裕起来。但是,每一个党员都应懂得,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极分化不是我们的目的,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员应成为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模范。这是当前社会最需要、群众最欢迎、党员最应该做的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
第三,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共产党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把两个效益的统一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重要标志。当两个效益暂时不能一起实现时,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顾全大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决不能把局部或个人利益置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之上,更不能靠损害社会效益来获取经济效益。
第四,要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处理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时,要遵循价值规律,按市场运行法则办事,但在处理政治事务、参与政治活动时,又必须坚持政治原则,绝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政治生活。同时,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以高尚的精神和道德去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必须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使之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带领和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9版(理论)
专栏:学者访谈录

  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与陆学艺研究员对话录
本报记者杜飞进
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拥有9亿农民的农村究竟该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日前,记者就此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陆学艺研究员,并与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记者: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那么,作为农业经济的载体和农民的聚居地,农村在我国现代化中的地位如何?
陆学艺(以下简称“陆”):任何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国情,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特殊国情就集中体现在农村。首先,“人多地少”这一最显著的中国国情就体现在农村,中国农业人口之多是举世无双的,当今世界上三个农民中有一个就是中国农民。其次,中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别很大。再次,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体现得最为根深蒂固。最后,与农村相对应的城市普遍面临着人口严重超负荷、设施跟不上要求、体制转轨困难重重等问题,因而对广大农村发展的辐射作用大受限制。这些特点就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村现代化,其难点也在于农村现代化。可以说,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命运如何,决定了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途。
记者:中国农村现代化应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
陆:从理论上看,摆在中国农村面前的现代化道路主要有三种选择,即西式(西方化)道路、苏式(前苏联式)道路和中国独特的道路。若走西式道路,必须具备这样一些条件:资金、资源比较充裕,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就业机会增长迅速,而劳动力供不应求,以及城市吸纳人口能力很强等等。这些条件不但过去和现在都不具备,而且将来也不会在中国出现。所以,这条道路对中国农村不仅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而且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的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也证明了西式现代化道路是走不通的。至于苏式道路,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实践,也证明此路不通。因为苏式道路的最大缺陷是容易抹杀个人利益,遏制其积极性,结果导致发展动力的丧失。因此,剩下的只有靠中国农村和农民自己在借鉴国外现代化模式的有益经验基础上,结合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记者:一般说来,中国农村现代化是与整个中国现代化历程同时开始的。但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真正开始探索其现代化道路严格说来是本世纪70年代末期的事。那么,经过16年来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是否已在实践中形成了清晰的轨迹。
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若对其加以理论概括,这条道路的现实轨迹表现为:中国农民将在逐步经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之后走向终结。这可以称之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四步曲。
记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农民创造而最后由政府肯定和推广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由于它基本上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它的普遍推行,很快使农民得到了自主、自由和实惠,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把实行联产承包制看作是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一个起始点,是否意味着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
陆:是的,联产承包制除了上述人们较易感受到的直接或显性功能外,在促进农村社会结构和城乡格局的转型上还具有其影响深远的间接或隐性社会功能,表现在:(1)联产承包制的引入,为农村社会在职业、收入等方面出现分化提供了契机。(2)联产承包制使区域流动有了可能,一方面,就地、就近的小城镇、旧集贸中心因流动而得以繁荣、扩大,另一方面,许多农村人口在完成责任田的生产任务时试探着走向大中小城市务工经商,从此旧有的城乡关系网络被撕开了裂口而开始变化。(3)伴随联产承包制的实行而带来的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了先河,积累了初步经验。(4)伴随着上述这些变化,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开始从传统小农经济的桎梏里走了出来,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中国整体现代化准备了思想观念条件。
记者:但是,联产承包制随着实践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其自身的某些局限性,它不可能完全解决我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陆: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普遍实行联产承包制后不久,中国农村一方面在不断完善联产承包制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又开始了寻求深层的社会变迁或现代化之路,即实现农村工业化。
记者: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第二步,确实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它的发展,既适应了转移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又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陆: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中国农村现代化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表现在:(1)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产业和行业结构较完整的农村工业体系,它加快了中国农村工业化步伐并最终促进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2)它利用联产承包制提供的契机,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化过程,使农村社会从简单的社会结构向多职业、多阶层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变。(3)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最早引进市场机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国有企业实现体制转轨积累了经验,大大推动了我国现代化所需要的社会转型。(4)它比联产承包制更深刻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5)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城市化因二元格局阻隔而无法取得工业支援的局面,走出了一条靠自己发展工业来实现农村城市化之路。
记者:应该看到,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比如,人们在用“处处办厂,村村冒烟”来形容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昭示了光靠乡镇企业为什么不会自动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根源所在——乡镇企业分布的极度分散性。
陆:正是看到了乡镇企业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所以,早在8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提出要发展小城镇,让农民自理口粮就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于是,中国农民从此又走上了独特的农村城市化之路——小城镇建设。
记者:随着各地的乡镇企业纷纷向小城镇集中,以及各级政府一系列鼓励小城镇发展之优惠政策的贯彻,近几年来各地的小城镇确实发展得很快,现已基本形成一个分门别类、功能较全、具有一定层次的体系。
陆:与乡镇企业相比,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保留和发扬了乡镇企业对农村现代化的积极作用,而且又弥补和矫正了它的不足,完善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主要表现在:(1)小城镇不仅是农村工业化的基地,而且能综合地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因为它不但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内涵,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为农民创造了各种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走出传统,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技能、素质方面渐渐地向现代演变、发展。(2)小城镇还是农村与外部联系的桥梁,有助于打破农村的封闭性,使整个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3)小城镇有助于消除农村宗族、亲属关系的消极影响,建立起更加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现代社会关系。(4)小城镇建设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有助于降低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逐步使农民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提高现代化水平。
记者:如此来看,小城镇建设确实又将中国农村现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它不失为一条在中国二元城乡格局仍占重要地位以及大城市人口超负荷的情况下,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切实可行之路。
陆:从发展的眼光看,现在的小城镇建设以及小城镇自身也还存在着某些局限性。总的来说,改革以来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是只从农村地区自身的发展角度来作规划的,而忽略了它与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行建设,所以一些农村地区虽建了一些小城镇,但并没有因此带动周围农村的发展。当然,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小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全,其辐射能力相当有限,它不像大中城市那样能带动周围很大一片农村地区发展商品农业、服务业甚至农村工业。因此,这说明小城镇建设不能不考虑它与大中城市的关系,如果失去了大中城市的依托,那么小城镇就难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现代化。
苏南地区的发展为此提供了经验。苏南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之所以发展那么快,并能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依傍上海、南京以及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在那里,已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规模层次分明、空间布置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和城镇构成的城市化体系,即城市带。这样的城市带有一个最大优势,那就是功能互补、互相促进,一方面大中城市能通过小城镇的沟通,将其规模效应辐射到本区域内所有的农村,即将各种信息和技术播放到农村,使农民能更快地更新观念、获取知识和技术;同时大中城市分布密度如此之大,意味着它们对周围农村的需求也就很大,农村因此就能加快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并向大中城市转移一定的剩余劳动力。此外,由于大中城市技术和工业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一些对城市企业来说不合算但又是社会需要的行业将从大中城市中转移出来,工厂技术管理人员退休后能就近转移到农村工厂去发挥作用,因而这些地区周围的农村就能迅速发展起乡镇企业。与苏南的情形相类似的,还有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可以说,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正是借助于大中城市分布密度高、辐射力强以及辐射范围大等条件,发展乡镇企业,并以此进行小城镇建设,才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发展同步进行的要求,并逐渐使城乡趋向一体化、区域走向现代化。
记者:像沿海发达地区正在出现的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趋势,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恐怕还是很遥远的事。
陆:遥远并不意味着不可能。我认为,沿海地区的发展是先行者,代表的是一种目标,其他地区也将先后分阶段地走上这一步。因此,在以后的规划中,特别是对中西部农村发展进行规划时,一定要从区域角度出发,考虑到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功能、作用及空间距离的关系,作出合理的布局,以更快地促进农村区域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到来。如果我国中西部农村也能发展到现在沿海农村的水平,那时就可以说,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农村现代化就基本实现了。
记者: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四步曲无疑是诱人而美好的。但要实现它所蕴含的宏伟目标,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在前进路上还将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中国农民必须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视困难,坚定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去迎接现代化的明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