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想听大师说相声
张半解
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对婚礼的报道。良辰吉日,花轿进门。轿夫撤去轿杠、摘去轿顶之后,新郎得向轿帘射箭3支,新娘则须跨越火盆、迈过马鞍。前一举措名曰“射煞”,为的是避邪,后一动作则意寓谐音——日子火爆、步步平安。
我生也晚,未曾赶上亲历这种婚俗,初有所闻是在侯宝林的相声里。所以一看此景不禁脱口道:“这不是侯宝林的相声《婚姻与迷信》吗?”不过在相声里被视为迷信作为讽刺对象的,在这里却被作为民俗而予以张扬哩!民俗中良莠相杂,须批判地继承,也就是剔除其封建迷信的糟粕而保留其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边看边忖,倘若此风再倡,只怕侯大师在世的话,得再说一通《婚姻与迷信》不可了。
旧社会说唱艺术中,颇有些讥讽抨击封建迷信的精彩段子为人称道。比如讽刺算命相面、批生辰八字的《相面》、《测字》,其中“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已脍炙人口。比如揭露卖假药的江湖术士骗局的《庸医》、《拔牙》,其中用炮仗药拔去一颗好牙一节让人笑得肚子痛。比如抨击崇神信鬼的迷信世态的《借火儿》、《买佛龛》,其中“老太太保佑那卖香的啦”令听众忍俊不禁。其他如嘲讽繁节缛礼、封建八股的《规矩套子》、《文章会》,戏谑“气功大师”特异功能的《口吐莲花》等等,极尽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之能事,令人称快叫绝。解放以后,这些艺人得到了新生、学习了科学文化,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出了不少新段子。《婚姻与迷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侯宝林大师于50年代创作的典型。岂料想时隔快半个世纪了,它又有了现实意义,这也许是历史走进了一间相似的老屋的一种螺旋式进程的表现吧!
似曾相识的一幕还不止于《婚姻与迷信》。有一则古代笑话说某君笃信皇历,出门时被年久失修而坍塌的颓壁压在了墙脚下,连连懊悔未按皇历上“不宜出门”的告诫办事。待儿子要来扒他时,他还嘱儿子先查查皇历今日是否“不宜动土”呢!君不见今日一所大公司濒临倒闭时,不在经营管理上找办法,却在建筑形状、风水走向上挖空心思做文章吗?还有多花十万八万买一个电话号码或汽车牌号的。一个企业倘不在体制改革管理改革上下功夫,恐怕安一百部带“8”号码的电话也是发不起来的。
近闻吉祥数字已然大跌价,又闻“电脑算命”生意亦清淡。假的就是假的,无论借弘扬民俗的大旗还是拉“现代科学”的虎皮,都是不能持久的。
每当看到庙里香火日盛、披着科学外衣的“大师”们装神弄鬼搞得乌烟瘴气时,就不由得想起真大师侯宝林,就想再听他老人家来一段《婚姻与迷信》。


第12版(副刊)
专栏:恒安杯巾帼风采散文征文

  一片燃烧的云
牛士红
刘忠云像一片璀璨的云霓,飘到哪里就在哪里燃烧。
8年前的7月,她像一团彩云,从上海铁道机械学院飘落在铁道部十六局二处天津机修厂。进厂那天,跃入她眼帘的是凹凸不平的厂区:一圈简易的小平房和正在建设厂区的砖头、钢材、机械,还有那来不及吊进厂房的车床散乱地摆放在如火的阳光下,一间平房的墙壁上还挂着一串串小水珠。看来,这个厂要和她的人生一样就从这儿起步了。
许是领导为了让她熟悉厂内工作,先让她负责材料进出库工作。可她坐不住。上班后一开完料单就钻进那高大的车间。她是学起重机械专业的,车间里的车钳刨焊铣,她什么也不会。别人一人一台车床,她想试试都插不上手。她一下子感到自己比车间工人矮了一大截。学!无需多加思考,她便站在师傅们身后帮忙递上一根焊条,递上一把钳子或扳手。有师傅在车床上加工法兰盘,她就帮着把加工好的卸下来,把下一个再装上去。她迈着轻盈的步履,如飘忽的流云,一会儿飘到这个师傅身后,一会儿飘到那个师傅身边,满车间的师傅们被她这片云烧得红红火火。人人都夸她不怕脏,能吃苦。她扪心自问:我哪儿有师傅们苦?只是想掌握点最基本的知识。
10月,机修厂在天津大港承建了一项电厂扩建工程,人手不够,调她前去。到了工地,海边那呼啸的寒风夹着细沙向她脸上撒来,一片荒芜的原野风尘弥漫,枯树与杂草在寒风中呻吟。厨房、饭堂就在简易工棚里,外面一阵狂风,屋里一层尘土。谁敢说锅里、碗里都干净?厂长说:转运站技术安装由你负责了。她就干上了。她不敢说不懂,可她确实不懂。钢结构安装和钢筋混凝土工程她听都很少听过。
学!一个通宵,又一个通宵。白天,施工现场,电厂扩建处,供应处,意大利代表处,四点一线,她哪儿都得一路小跑,把在工地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向老同志请教,向扩建处汇报。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她竟发现了图纸标号与实际工作中的误差。这项工程本是由意大利全套设计,全部钢结构由意大利进口。那天在谈判桌上,她大胆地向意大利方面提出技术问题:你们第一个型号梁上的孔,图标与文字说明差3—5毫米;从运来的梁上看,实际钻孔又与图标上差10—15毫米;还有梁与梁的接头有的最大差到50毫米,300多根梁,几乎每根梁上都有误差。
意方代表先是一口咬定该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不会出现这类问题。刘忠云多方确凿论证,意方只好承认图上有误。刘忠云那不知大小,不知上下内外的劲儿,引得许多人瞠目结舌。可意方代表却竖起拇指说:中国姑娘,棒!
这项工程结束后,被评为市青年优质工程。而刘忠云又被单位调去搞核算了。经过七天短训,她上岗了。这项工程纷繁复杂,有土建、房建、管道、仪表、暖通等13个项目。建设单位是每人管一项。而施工方的她却一人管着13项。冬天一件红色的风衣,夏天一件红色的单衫,她来不及打扮来不及更换。13项一个个通过了。人们说她更苗条了。她那飘动的身影犹如一团火红的云,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作者单位:铁道部16局)


第12版(副刊)
专栏:

  油灯灯开花半炕炕明
——评现代晋剧《油灯灯开花》
杜学文
由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编演的现代晋剧《油灯灯开花》是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优秀剧目,它不仅唱腔设计优美抒情,戏剧结构完整动人,而且具有极为深刻的社会内容。
《油灯灯开花》描写了民办教师苏耕田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苏耕田在边远山区从教20余年,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有的上了大学,有的离开农村,而他仍然留在山区,当着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们能上学,苏耕田费尽了心血,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牺牲。他数年如一日,背着伤残的山里孩子上学。为了改善教学条件,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苏耕田利用课余,到城里代课挣钱,给后沟小学买回了发电机,使这偏远的学校用上了电灯。由于他对教育事业,对山区孩子的热爱,使他在后沟一代的村民中拥有非同一般的威望。然而,仅仅是因为他在从城里代课返回的路上失足负伤,耽误了考察组听课,乡长就把转正指标给了另一位民办教师刘英。围绕苏耕田能否得到转正指标,衍生出一系列的戏剧情节:老村长为苏耕田说情;苏妻槐花劝苏耕田改行经商;后沟小学停课……处于事件中心的苏耕田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他热爱教师这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职业,但又无力改变现实。在妻子苦苦劝说下,他勉强同意去妻兄的砖厂当会计。但是当他恋恋不舍地告别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学校时,却发生了学校停课的事件。执拗的老村长企图以停课停学来为苏耕田打抱不平。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促使他重新做出了选择。
《油灯灯开花》没有简单片面地描写人物,而是表现了尽可能丰富复杂的社会内容。如乡长柳根,作者不是简单地把他描写成一个官僚主义者,一个以权谋私者,而是充分地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矛盾。他执意要把转正指标给另一位民办教师刘英,是因为刘英的父亲就是一位累死在教学岗位上的老民办教师。正是这位老民办呕心沥血,才培养了柳根等一批批人,而他自己却到死也没有转正。这位被作者消隐在幕后的老民办教师的遭遇使《油灯灯开花》的社会内容得以深化丰富。
《油灯灯开花》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与揭示。当苏耕田在老村长、妻子的催促下,硬着头皮,带着礼品找乡长“活动”时,内心忐忑不安,羞愧难当的情态被演员孙昌表现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他为了在乡长面前能自如大方一些,竟一个人练习起来,可是不知不觉中,把和乡长的谈话变成了向学生们讲课。这一情节设计虽然颇具喜剧意味,却也极为符合苏耕田的个性与身份。剧中另一位民办教师刘英戏虽不多,但丰富厚实,富有立体感。特别是在乡长办公室,当她准备填写转正表格时,内心的矛盾纠葛通过一段委婉曲折的演唱表达得淋漓尽致。女主角槐花由梅花奖得主栗桂莲扮演。在这出戏中,栗桂莲的演唱生动得体,细腻准确,把一位“民办教师的老婆”曲折丰富、痛苦幽怨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十分生动,十分感人。
苏耕田的形象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生动补救。在人们越来越追求实惠而淡漠奉献的时候,山西省晋剧院为我们献上了一出歌唱奉献、赞美献身的优秀剧目。油灯灯的光热虽然微小,但它毕竟给我们带来了光明,这难道不也是同样令人感动吗?
(附图片)
《油灯灯开花》剧照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报告文学集《大荒军魂》出版为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五个一工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联组织作家和记者采访撰写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大荒军魂》,日前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塑造出了北大荒军垦官兵艰苦创业、爱国家、爱部队、爱人民,不求索取,赤诚奉献的光辉形象。受到了中央军委及地方的关注和好评。(蓝)
△九五散文诗笔会在云南鸡足山举行九五散文诗云南鸡足山笔会,于一九九五年四月十日至十四日在云南宾川举行。这次笔会是由《散文诗世界》、鸡足山民俗文化学社和鸡足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来自北京、山西、浙江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老中青散文诗作家和作者参加了这一盛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