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

  想到粮食
袁厚春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发光体都因其自身的光芒而显示出存在的客观性。
能量维系着生命运动。光合作用成为生命赖以繁荣的基石。
我想到粮食,想到庄稼——它的童年,它的青春期乃至它因成熟而颔首于土地的岁月。每当我们母亲的目光使满天星斗明亮起来,淡蓝色的炊烟把土地和天空缝在一起,这时候,牛、钢铁和文化的足迹便从遥远的荒原逶迤而来。雄鸡的唱晓,因屋檐下一串燃烧的辣椒而使所有的黎明都鼓足了勇气。阳光下的事物开始大面积地抽芽和生根,女子和花朵的微笑生动而亮丽。灿烂的蜂群、汗水和夜露灌溉着忙碌的子房和我们朴素的村庄,桥和母亲弯腰拾穗的身影延伸着我们的企望和创造的里程。
我感到一粒种子的沉重与博大。
当我想起寒温带风景线上,坚强的伊勒呼里山和含辛茹苦的母亲河——脚步匆匆的嫩江的时候;当我想起嫩江大平原上倔强的小麦、大豆、高粱和玉米以及父老乡亲们被风雪雕刻出的张张面孔的时候;当我想起身穿军装与兴安红松为伍,向这片肥沃的黑土地要粮的军垦官兵们的时候,尤其当我获悉故乡的作家们要创作一部反映军垦官兵无私奉献精神的报告文学集《大荒军魂》的时候,我的心很不平静。
粮食,庄稼,还有这些比粮食肩负的阳光更沉重的“庄稼兵”们,难道不值得我们扪心自问:当我们和金子一起走进豪华餐厅的时候,我们心中的庄稼有没有倒伏!当我们拥有更多的珍珠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把粮食遗忘在灵魂的废墟中!
我记得母亲说过:谁都是庄稼的孩子,神仙不吃饭也驾不起云。
我记得父亲曾经告诫我:爱惜粮食和庄稼,人才能活得更像个人样。他的锄头和镰刀是谁也动不得的,就像神话中的宝物,离开它们,父亲简直就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更值得珍重。
在人类文明的起跑线上,和粮食一起出发的历史,将永远铭记:有太阳、有叶子,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福祉。
光合作用,使我们的生活富丽堂皇。
我想到绿色的“庄稼兵”们,他们为我们捧出的仅仅是小麦和大豆吗?有没有土地的叮咛?有没有父辈的期望?有没有民族的美德?有没有维系人类繁衍、时代文明的力量?
他们是一片绝对辉煌的星系,就像是一粒粒小麦和大豆,他们的光芒足以使人们叶形的心加速光合作用。
为此我乐意将《大荒军魂》这部书稿推荐给读者,让绿色的庄稼兵在更多的人们心中定居。并在此向我故乡的作家们致以诚挚的谢忱,你们能走进“庄稼兵”的心灵深处,你们是幸福的。
我们都是庄稼的孩子。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名的“四舍五入”
卢得志
“四舍五入”,是30多年前在小学的算术课上学的一个数学法则。起初,刚刚养成“一是一、二是二”的数的概念,对舍呀入的还真有些不好接受。常常暗自为舍去的1、2、3、4惋惜,尤其逢4被舍更觉难舍。反过来,对5、6、7、8、9的被入则深感不公。达到8、9,入就入了,5呢,岂不太便宜了它!后来,渐渐少了些感情色彩,多了些数学头脑,对“四舍五入”也就感到天经地义、不足为奇了。
近日偶翻旧报,竟又对“四舍五入”有了一番新的感喟。
那篇文章是已故著名作家秦牧在“庆贺秦牧同志从事文学创作50周年暨秦牧文学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文中谈到,“我们这个世界,多的是‘四舍五入’的事情。‘四’和‘五’,相差很小,但是五进而为十,四舍而为零,就仿佛相差很大的。其实,这并不是很公正和科学的。处在‘五入’状态的人,赢得的常常有相当部分只是虚名。”
名的虚实,可谓一个千古话题,先哲们多有精辟的分析。文学家精于形象思维,言理善设譬,秦牧一个“四舍五入”,把对名的探究量化,形象而深刻,恰切而透彻,极富说服力。品味再三,我不由想到,“四舍五入”于名实的“不是很公正和科学”较之数学尤甚。
你看,在数学上,“四舍五入”过的数值与没打折扣的数值,其算式是有不同标志的,一为约等号“≈”,一为等号“=”。“≈”使人在承认这个值的同时,对其尚有所保留。然而于“名”,“五入”而得的“十”与实打实的“十”,却没有不同的标签。由是,人们在有些“名”前往往难辨虚实,而某些处在“五入”状态的人,则常常忽视甚或无视所得中虚名的成分,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这便是名的“四舍五入”较之数的“四舍五入”更为“不是很公正和科学”的地方。
世界上“不是很公正和科学”的事情是难以避免的,而公正、科学地对待“不是很公正科学”的事情却是应该做到的。“五入”而为“十”者,若能时常记得名中的虚头,勉励自己谦虚谨慎,不断进取,最终使名有个足斤足两的好成色,这便是一种公正而科学的态度。最好还能想到,在名的产生上,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机制的不完善、认识上的局限、不正之风的浸染等),形式上的“四舍五入”还不时会异化出实际上的“五舍四入”呢。
在上述秦牧那篇发言中,他还说道,“当人们称赞我的时候,我觉得心虚甚至害怕,觉得名实不称,名过其实”。作为一位著作等身的文学大家,面对当之无愧的赞扬和名誉,尚且如此,何况处在“五入”状态的人呢?如果说秦牧前面那番“四舍五入”的高见是言教,那么他这种盛名之下的自我感觉,对我们就是一种身教了。
秦牧是文人,他的“四舍五入”说缘于文名。但其意义却远不止此。诸如德名、才名、政名、官名、功名等一应名实,概当作如是观。“人”名如是,“物”名亦如是。那些获得国际白金奖、金奖、银奖、铜奖,国优、部优、省优、市优等诸多名份的物品的得主,若能引入秦牧的“四舍五入”法,好自思忖一番,我想也是不无教益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

  幻动的风景线
姚昌忠
从北京乘车南行,我们去追赶夏天。
视觉是个诡谲的巫师。它不仅感觉,它还有误区、盲区,并能引发出幻觉和许多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东西。以前我在西部大山里的时候,夏日急雨骤至,阳光敛收,天色变得晦暗,晃动的雨幕从狭窄小街的缝隙里挂下来,像无数成串成片的珠帘。闪烁透亮的雨柱水珠蹦跳在沿街小店的屋瓦上,跌落在小街的石板路上,敲打着小街两边屋檐底下一只只接天水的洋铁桶之类的器皿,发出轰轰晃晃的巨响。一时之间市声消逝,满耳满街是各种激烈的雨声。困在小店里隔着雨幕看对街,突然丧失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知是晨是昏也不知身在何处了。可见感觉善变,怎说眼眸里不藏有巫师的精灵呢?
火车行进在当年淮海战场的徐蚌线上。我大约半个世纪前也曾走过这条路。那时解放战争已近尾声,满目疮痍,沿途断垣残壁和被炸塌了的地堡。此后我一直在西部山里转,早把平原忘了。山里风景也好。春天里“山青花欲燃”,到秋季就“山山黄叶飞”了。山区风景线是纵向的,平缓时上下起伏挤成山的海洋和山的波涛,峻急时高插入云,看山落帽是常有的。但徐蚌平原的风景线与西部山区不同,它是横向的。天地交接处一条平展的长线,悠悠然一笔横着抹过去,好远好远也看不到头。
车窗把平原风景不停地变格和定格,而且毫不迟疑地把我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搅成一团,使我绝对服从于它。这时的感觉如同从三维立体画里突然涌现出来的秘密立体图像一样,发生了怪诞的扭曲。听啊,车厢下的车轮唱出了不协调的节奏。前轮求稳,生怕跑出轨道。后轮是急性子,尤其在经过岔道时,车厢下的金属撞击声音给人以后轮追赶前轮的错觉。
听觉的紊乱或许是视觉紊乱的结果,但也许是造成后者的原因吧!谁知道呢?反正乘坐的时间长了,思维忙不过来,干脆罢工,改由感觉来代替并主宰理智了。车窗外的景物本来是相对静止的,但是乘车的人既然把参照物改成窗框,动静也就互易其位了。不仅于此,仔细看外头风景,由近及远竟然发生了奇怪的反向运动。远处的景物好像跟着火车缓缓地转身,中间的却向后跑,而近处的树木房舍简直连身影也不留下,一股劲向后掠去,只剩下一片刺耳的呼啸声!
如果成行的绿树恰恰与列车的行进方向垂直排列,就会产生另一种奇异的幻动。我叫它幻动,因为在一切人工创作的绘画或摄影作品里创作者视线的原点是静止的,被观察的景物不论是与他平行还是垂直都被当作平行的景物纳入他的取像框中。现在不了,随着列车的前进,原本静止的与列车前进方向垂直排列的一行行绿树忽地展开又忽地过去,如一把巫师的无纸折扇骨不断地展开又不断地过去,成行的绿树倏忽变异,前宽后窄,至远处汇成一个绿色的交点,那就是折扇的轴了。
列车继续南行,走进了水网地带,沿线有许多湖泊港汊,有的大有的小。湖边坡地上碧茵芳草绿得喜人,在北方是不多见的。草地上白色点点,码得相当整齐。我说是修堤坝用的石块。近前时那些白色的石头忽然活动起来,原来是晌午歇息的鹅群!又过一条河,又见绿茵茵的芳草地上白色点点。妻说这地方鹅养得真多,近前时却不见动静,原来是些石块!
感觉就这样一路捉弄人,诡谲的巫师跟我们走了一路!车近南京时,田野的金黄小麦已经转移到公路上去了,农民正在赶大太阳晒麦子呢,我们算是追上夏天啦!


第12版(副刊)
专栏:

  歌乐山,嘉陵江的漩涡
杨松杰
歌乐山——一个浑浊的漩涡
嘉陵江水流到这里
使一座美丽的山减了
几分姿色
山的美丽的名字后面
——岁月的鞭痕
死亡摧残着正义
日日夜夜的星光下面
烈士的脸闪过方寸铁窗
漩涡中有不灭的信仰
烈士有烈士之歌
烈士有烈士之乐
烈士有烈士之山
在我们淡忘了血腥之时
和平的歌乐山
总有悲歌壮歌响彻
枕上的头颅
思悟着失眠
回忆小学课文上每一个汉字
启蒙永远地撞击着愚昧
撞击着灯红酒绿的麻木
我们必须不断地走入渣滓洞
闻那些刑具上血腥的锈蚀味
灵魂才能永生
嘉陵江的漩涡睁圆的瞳仁
以其为镜——
我们真到了这个时候
照照我们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由作家王青、程永照创作的长篇传记《褚时健》一书,最近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作者以40万字的篇幅,生动描述了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这位作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的企业家坎坷而传奇的一生。


第12版(副刊)
专栏:

边城曙光(中国画)     黄承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