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恒安杯巾帼风采散文征文

  炉火正红
赵中岩
大兴安岭南麓有一个火车只停3分钟的小站,沈阳军区某仓库就坐落在附近的山坳间。1982年的阳春三月,素仙嫂领着孩子,熬了7天7夜,从巴蜀赶到北疆,一下火车女儿就被刺骨的寒风冻得哇哇大哭。丈夫用军大衣裹起孩子,告诉打着寒噤的素仙:现在气温零下42摄氏度。除了小站,这里方圆几十里再无人烟,张素仙是这个边远仓库第一位随军家属。丈夫安顿好她和孩子就匆匆上了哨所,十天半月才下来一次,素仙嫂一时感到孤寂清冷,耳朵也被冻伤。
可很快,她就被火热的军营生活感染了。当时,仓库正在搞营建,素仙嫂就跑到工地当小工,拎灰搬砖扛水泥,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战士们开始还怀疑嫂子没那把子力气,他们哪里知道,素仙在婚后10年的农村生活中,独自撑起了五口之家,身板早就摔打出来了:上要侍奉公婆,下要照顾儿女,铲地握锄把,喂猪舀猪勺,披星戴月,忙得两头见不着日头。她还跟着战士们一起入库,抬箱码垛。一次木方反弹,将她的中指砸断,医生让她休俩月,可素仙嫂皮实,只在家闲了10多天,就又入库干活了。
1987年,素仙嫂接过了烧开水这份工作。上岗第一天,她在水炉旁烟熏火燎地鼓捣了大半天,也没把水烧开,打水的人空壶而归。素仙嫂被那几双失望的眼神深深地刺痛,又伤心地哭了。擦干眼泪,又来了倔劲,回家抱来一捆干柴,在煤堆翻捡些精煤,又把那大蒲扇狠劲地摇出偌大的弧线,水炉才呼呼鸣响。嗬,你再看吧,开水房烟气浓浓,素仙嫂泪眼汪汪。
打那以后,素仙嫂总是提前预备好干柴,凌晨5点起床烧水,让官兵们一上班就能喝上。所谓提前预备,是说素仙嫂烧完水,做好饭,撂下碗筷,压好炉子,就爬到山上,一根根一段段地拾干树枝儿,再顺着弯弯的山道一捆一捆背下来。烧完的煤灰,素仙嫂也舍不得扔,用那双粗糙的大手仔仔细细地扒拉个遍儿,把黑煤核一个不落地挑出来。煤碎不好烧,她就打成煤球再用。看着素仙嫂那凝神专注的样子,以及眼角上那细细的鱼尾纹,你得承认,她是位深知柴米贵,掰着指头过日子的内当家。粗略统计一下,素仙嫂8年来少说也得背来引火柴1万余公斤,拾煤核2000多公斤。
素仙嫂烧开水有股细水长流的劲儿,8年多的星期天、节假日,这开水从没断过溜,就是大年三十也从不耽搁。孩子在外地上中学离家6年,她从未去探望过,只有寒暑假才得以团聚。有人问她,干得这么有瘾,加班费给多少?“兵伢子逢年过节就动油腥,喝凉水要闹肚子。天这么冷,喝水热乎热乎,暖暖身子,还讲啥子价钱嘛!”素仙嫂一边把滚出来的火炭极其麻利地扔进炉膛,一边笑着摆摆手。这时候,炉火映红了她质朴的面庞,好像在说:劳动着是美丽的。
红土地孕育了不少热辣辣的川妹子,素仙嫂进了军营,水到渠成地养成了争强好胜、不肯服输的犟脾气,这犟脾气一遇到下雨落雪的坏天气,就会发生冲突。雨雪天,柴禾湿,红火苗点不着潮木头,净生闷烟。点不着偏要点,劲就较上了。等把炉火生起来,素仙嫂感到胸闷气短,想到门口透透气,可腿灌铅,脚发软,一下子跌倒,晕死过去。要不是有人发现,抬到卫生所,还好生危险呢。后来医疗队体检时,请她到医院会诊,这是她8年的烟熏火燎中唯一一次请假离队。她得了心律不齐、胰腺炎,可她实在放不下自己那摊子工作,只住了4天院,就“开小差”回了仓库。也就是这4天,官兵们尝到了开水供不上的滋味,人们都问:素仙嫂怎么样了?
前两年,丈夫荣升为副主任后,有好心人劝素仙嫂换个轻松自在的工作,再靠山吃山,搞点家庭养殖,种木耳、养蘑菇,一年挣个万儿八千的,不比开水房这“清水衙门”滋润实惠得多呀!素仙嫂想:丈夫当了领导,咱就跟着借光,别人会戳脊梁骨。发家致富是好事,可大伙没水喝也不成。素仙嫂把送上门来的菌种退了回去,先后辞去了让他选择的储蓄所、服务社等4份“热门”工作,照样在凌晨5点把炉火烧得通红。去年底,全库官兵家属投票选举“卫国戍边模范军嫂”,张素仙得了全票,名列榜首。
采访结束时,正赶上仓库“希望小学”开工,在工地上笔者见到了这一场面:砖先用水浇透,再上脚手架。据说,砖“喝饱”了水,才由脆生变得结实。如果说军人是长城的一块砖,那么素仙嫂就是那融浸在砖中的水,纯净朴素。两者交融,在冷峻的边关,筑起我们的钢铁长城,牢不可破。(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81890部队宣传科)


第12版(副刊)
专栏:

  铁路段长进行曲
王永海李涌
他沿着铁路走,铁路如影随形,伴随着他的生命。两条道轨就是他的目光,总是望着远方。
在忻州车务段、榆社车务段和太原客运段,多少人都知道张书军的名字。他的名字有如他的经历,他曾在苍凉的贺兰山麓度过一大段年轻的军旅生活,复员后来铁路工作,而十多年间一直书写着平凡而又艰辛、多耗心力而又充满诗意的篇章。
他的身边,绝大多数是年轻人,他的注意力也经常投注于年轻人的心灵。这里曾有过各种各样的年轻人:知青、远离大城市的谋生者、还有招工而来的青年农民。但他都一视同仁,每个人给他一把钥匙——一把心灵的钥匙。用这把钥匙,打开客观小世界和自己内心府库的门扉。于是,本来是四面环山、相当贫困,有谚曰“车过北田寿,越走越难受;车到路家庄,两眼泪汪汪”的榆社路段,一变而为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太焦线,热爱太焦线,建设太焦线”的青年先行者。其奥秘就在于张书军本人首先做出了极有说服力的表率,经常扎根在基层和年轻人泡在一起,针对具体问题尽力解决困难。一把把钥匙打开各自心灵的库门,便使原有的孤独、厌烦、想家的情绪被挤出,随山水远逸……当然,他本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可是,他说:“当头儿的首先就是为大家付出最多的辛苦,而不是索取。”
在这里,生活没有亏负苦心人,给了他和他们以合理的还报:在太铁分局每次开展的青年活动中,他所在的段总是夺魁单位。他本人也获得了路局和铁道部给予的荣誉称号。
从客观上说,太原客运段也许只是一个小螺丝钉,段长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干部,但它有3000多名职工,而且大都成年累月奔波在千里铁路线上。列车又是公认的复杂的“小社会”,是文明与无序、先进与落后共存的缩影。稍有疏忽,便会导致“螺丝”的松动甚至“脱轨”。
只醉心于段长的名号,很可以自得于一时;充分意识到肩上的重量,便知使命决非等闲。
所采取的举措有的是“引进”同行兄弟单位的,有的却是他的发挥与独创:他决心使3000多位职工都成为“微笑天使”。而且这微笑不是为了某种浅近目的做做样子,它应来自对事业的挚爱,对乘客的热忱,对自己负有的使命的理解。只有苦练“内功”并经得起检验,这才是真正的“达标”。
他强调的“窗口建设”、“制度建设”、“路风建设”、“车长建设”都包含着很生动很丰富的内容。为此,他很看重抓“兵头将尾”,认为这是路风建设的基础。他还很看重“添乘率”,认为干部不能总是挤在机关,经常上车添乘才能增加列车的牵引力……
他从不认为基层小,小有小的难处,与此同时,小有小的干头。唯是基层,才更贴近生活,贴近人心。铁路的基层又最富有活力,随着列车的轰鸣日夜跳荡在大地上。
他尽心竭力要把这个“小社会”搞好,以便使人们通过这个小社会看到我们的大社会。他的目光循着两条路轨望远,但也经常伫足细察每根道钉的质量……


第12版(副刊)
专栏:

  爷爷的军帽
刘朝
站在暮年布满阳光的巷头
爷爷总爱抚摸
那顶破旧的军帽
抚摸他枪声中淬火的往事
抚摸出些可口的情节
将我饥饿的童年喂养
爷爷的军帽
鸟瞰过一个民族苦难的行程
被那些正义的人们
用脚步和信念丈量
每每接近军帽,我
总能触摸到雪山、草地的温存
苦菜和小米的醇芳
爷爷的军帽
被血水洗过又被战火烤干
淮海的那场风暴
就差点把爷爷和它一同掀倒
爷爷的肋骨间,至今
我还能摸出锈黑色的金属
那黄金般的脆响
多年过去了。如今
中国的天空高远而明亮
而爷爷
只能被嵌在黑色的镜框里
让我仰视
让我铭记让我怀念
可爷爷那顶破旧的军帽
在我感恩的记忆里
总被深刻地珍藏


第12版(副刊)
专栏:

  空“城”记
曹世钦
有这样五间老屋,外貌没有时髦的装饰,内里缺乏新潮的产品,自60年代建造了这房屋,一直是居民楼群中的小百货店,做着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酒肉茶的小买卖,满足周围居民吃喝的琐碎需求。生意兴隆却赚不下大钱,可贵的是整天工作在这里的人,长期与几元几角几分打交道,终日辛苦没怨言,大妈大嫂大姐们一夸再夸,归结为一句话:为居民服务的好精神。
一年前的夏天,小百货店悄然消失了。
叮叮当当的震动声告诉四邻,老屋正进行内装修外改造,有一天,房顶横起显眼的招牌,叫什么精品屋。姿态逼真的模特隔着明净的玻璃透出诱人的神气,高档服装成为老屋的主人,比之榨菜、肉肠、糖缸和酱疙瘩气派万千倍,论价值二者根本无法相比。
从前与老屋打交道的那些提瓶挎篮的人,默默地走远路去买必需的日用品。
尽管老屋前有一条马路,汽车不断,行人不绝,但是并非繁华地段,这意味着什么呢?精心改建的精品屋维持了数月,也悄然消失了。
过了几天,叮叮当当震动声又在告诉四邻,老屋又在进行内装修外改造,房顶亮出一行大字:某某汽车配件中心。比之精品屋的豪华似乎降了等级,比之当初小百货店仍然算是大买卖。怎奈大妈大嫂大姐们与这中心无缘分,用精确的电子计算机统计也无一人光顾,往来于马路的汽车又有几辆停在门口呢?仿佛“门前冷落车马稀”的诗句是专门为这家中心所写的。
屈指又已几月,汽车零件跟随主人同样走入悄悄消失之路。
既然有搬走的,自然有搬进的,空房是赶商潮的人必争的用武之地。这次搬进的更有一番讲究,经过内外装修改造,大玻璃凸出来了,大理石铺起来了,霓虹灯悬起来了,电动标志转起来了。从五间老屋返童的气魄看,主人要施展一番雄心。“开业大吉”那天,花篮迎宾,歌曲助兴,几部小轿车排列在人行道上。注目吧,这是一家豪华美容城,单说这个“城”字的口气比前几家大好多倍!
大妈大嫂大姐们站在“城”前霓虹灯下议论,舍不得掏几张百元票,哪个有资格进“城”享受一次美容按摩?一晃又是几月,这座“城”唱起“空城计”,这倒不是岁月的无情,还得想想,并非繁华地段意味着什么呢?
前后一年多时光,老屋有三次变迁的经历,居民们不知三次变迁之中哪一家获得大好中好小好的经济效益,只知五间老屋左粉饰右打扮尽到了赶商潮的义务,遗憾的是三次的主人都悄然离去了。可是啊,大妈大嫂大姐们凑到一起,总要追忆当年小百货店为居民不辞辛劳的那种精神,指点着寂然的空“城”说:“该不是要回归大自然吧?”她们不在意这句时髦话用得贴不贴切,在意的是:为居民服务的精神还会回归的。
老屋期待推出第四次变迁的故事。


第12版(副刊)
专栏:

牵牛[中国画] 任愚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