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古大使为李瑞环举行招待会 
卡斯特罗主席应邀出席
本报哈瓦那6月14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中国驻古巴大使徐贻聪今晚在大使馆为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问古巴举行招待会。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副主席拉赫、外交部长罗瓦伊纳、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副主席海梅·格隆贝特等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李瑞环主席和卡斯特罗主席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李瑞环对卡斯特罗和古巴其他领导人对他这次访问给予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希望两国高层领导人保持经常往来。卡斯特罗对李瑞环访问古巴取得成功表示祝贺,并祝他拉美之行一切顺利。
今天上午,李瑞环主席一行在马坦萨斯省委书记加西亚的陪同下,参观了离首都哈瓦那150公里的马坦萨斯省菲尔南德斯农业生产合作社,访问了合作社社员家庭。李瑞环对合作社自1978年建立以来不断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兴和祝贺。
本报哈瓦那6月15日电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圆满结束了对古巴为期4天的正式友好访问,离开哈瓦那前往牙买加访问。古巴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拉赫、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副主席格隆贝特等古巴领导人和中国驻古巴大使徐贻聪到机场送行。(附图片)
6月14日,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到哈瓦那以东150公里处的“罗伯
托·费尔南德斯”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参观,并访问当地农民马蒂尔·德拉罗莎一家。这是女主人向李主席介绍情况。
新华社记者白连锁摄


第6版(国际)
专栏:古巴通讯

  中古友谊根深叶茂
本报记者张仓吉
哈瓦那素有“加勒比明珠”之称。雄伟的古堡,宫殿式的教堂,形形色色的欧式建筑,记载着400多年的风风雨雨。热带骄阳下,一株株古巴“国树”王棕榈昂首挺立,象征着古巴人民不屈不挠的独立精神。
6月12日全国协政主席李瑞环带着增进我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意愿,踏上了古巴这个加勒比最大的岛国。3天来,李瑞环主席处处感受到古巴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在机场欢迎李主席时,表达了古巴人民希望增进与中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的愿望。李主席飞抵古巴的当天晚上,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出席了阿拉尔孔为欢迎李主席访问举行的招待会,并与李主席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交谈中,李主席强调任何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祖先和子孙负责的国家领导人都要把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作为第一任务。14日晚上,卡斯特罗主席应邀出席我国驻古巴大使徐贻聪为李主席访古举行的招待会,两位领导人再次晤面,亲切交谈。
古巴新闻界对李主席的访问也高度重视。各新闻媒介对李主席在古巴的活动作了充分和及时的报道,电台、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每天都播发有关消息。
访问期间,李主席还会见了古巴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拉赫、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外交部长罗瓦伊纳等古巴领导人。会见中,李主席和古巴几位领导人对中古两国人民传统的友谊都予以高度评价。
13日下午,哈瓦那市政府举行隆重仪式,授予李主席“哈瓦那市贵宾”称号。古巴中文报纸《光华报》主编冯啸天对本报记者说,中古友谊源远流长。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就有中国劳工远涉重洋来到古巴,他们与古巴人民胼手胝足,一道开发和建设这个岛国,一道进行争取独立的长期斗争。这位老华侨告诉记者,为了纪念在斗争中牺牲的中国劳工,哈瓦那市中心建了一座纪念碑。碑上用中文和西班牙文镌刻着同一句名言:“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他说,“在古巴的华人都会为此感到骄傲。今天,李主席获得贵宾称号,我们更是为之感到骄傲”。
1960年9月28日古巴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是拉美国家中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建交35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高层往来不断,经贸、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李主席在与古巴领导人交谈时明确表示,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努力。李主席对古巴人民长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顶住外来压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表示钦佩。
中古两国虽然国情不尽相同,但两国有许多共同点。两国在许多国际场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两国人民为了各自的民族独立和解放,都曾进行过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两国也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尽管目前古巴还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古巴政府为克服困难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状况开始改善。古巴外长罗瓦伊纳对李主席说,请中国人民相信,古巴人民有决心克服困难,也一定能找到出路。
古巴人民在困难面前坚持革命信念,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给中国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两国人民和领导人辛勤培育下,中古友谊之树已根深叶茂,郁郁葱葱。 (本报哈瓦那6月1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加拿大通讯

  七国峰会前的哈利法克斯
本报记者邹德浩
6月中旬,加拿大东部哈利法克斯城。连日阴雨,街道被冲洗得干干净净。天气虽然还未放晴,但市区中心的大小商店却都挂上了“全天营业”的招牌。停泊在港口的商船、军舰以及用来招徕游客的“蓝鼻子2号”古帆船上,高悬的彩旗迎风招展。身穿苏格兰民族服装的乐手,正在加紧排练各种节目。在市内30多个旅游点的售票处,参加义务服务的小姐笑容可掬地向人们递上一本本介绍哈利法克斯的宣传小册子,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来哈利法克斯!”
14日下午,记者在前往市区新闻工作中心的途中,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不少路口都安放了一米高的水泥隔离墩和戒严用的铁网架,有的宾馆外还拉上了3米多高的安全网。身高马大的联邦皇家骑警在几个会场外警惕地巡逻。由于传说有人要搞破坏活动,保安工作明显得到了加强。记者在进入会议新闻中心时,如同过海关一样被检查了一番。加拿大政府花费了500多万加元,来保卫即将抵达的美、英、法、日、意、德及俄罗斯等国家的领导人。由皇家骑警、市警、军队和海关人员组成的保安队伍,从陆、海、空不同角度进行24小时的监视,潜水人员甚至在港口的污水管口都安装了安全设备,以防止恐怖分子的袭击。会议中心9公里范围以内、1500米以下是禁飞区,只有皇家骑警的直升机在进行定时巡航……
克雷蒂安总理9日检查了会场和其它准备工作,并两次对着电视记者的摄像机镜头竖起大拇指表示满意。
记者从会议新闻中心了解到,按照最新的日程安排,七国领导人15日晚在省督府举行欢迎工作晚餐,17日中午举行闭幕工作午餐和发表会议主席声明,掐头去尾,正式开会只有16日一天。因此,一些同行都认为,不要指望七国领导人在短短的一两天内能解决多少重大的世界问题。七国的外交部长、财政部长、环境部长、中央银行行长等,已在不久前频频聚首,他们讨论的问题虽然不少,但都很难达成协议。
一位将参加会议的加方高级官员向记者表示,这次七国会议要讨论的问题包括:各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组织的功能调整与强化、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投机活动,以及稍后同叶利钦总统一起讨论波黑局势等。此间的观察家认为,在这次七国首脑会议上,已是老生常谈的就业问题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题。
在从机场到市中心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哈比热情地对乘车的记者说:“5000多人到哈利法克斯来开会和旅游,提高了哈城的知名度,将给我们带来730多万加元的收入,我们当然非常高兴。”
对克雷蒂安总理来说,心情可能不如哈比那么轻松,除了担心美日双方的敌对情绪会一触即发以外,个别国家领导人支持魁北克省独立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表示,一旦魁省独立,法国将会立即承认。克雷蒂安总理对此曾表示大为不满。
除了这两点忧虑之外,正面的影响还是主要的。首先,加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议会得到与会国的认可;其次,会议在加举行,再次向魁北克省搞魁独的分裂分子显示,只有一个统一的加拿大才有可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将是克雷蒂安总理作为会议主席的一个收获。
(本报哈利法克斯6月1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牌”迷
辛慰
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活像个“牌”迷,动不动就要打“牌”,可又常常打错牌。结果,惹出诸多麻烦,遭到世人耻笑。
美国在对华关系中,同样抱着赌徒的心理,频频下注,打什么“人权牌”、“复关牌”、“台湾牌”,不一而足。
美国曾经起劲地打出“人权牌”,硬要把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与贸易最惠国待遇挂钩,结果适得其反,不仅使中美关系陷入僵局,也使美国的大公司、大企业蒙受了损失。最后,美国当权者不得不改弦更张,暂时把“人权牌”搁置起来。
接着,美国又打出所谓“复关牌”。它别有用心地漫天要价,妄图迫使中国承担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不应承担的义务,以所谓“发达国家”的身份复关。殊不知,这张牌对于从来不怕鬼、不信邪的中国人民来说毫无用处。美国还是早一点收起来为好。
而今,美国又热衷于玩所谓“台湾牌”。它的如意算盘是,利用李登辉的“台独”倾向,使台湾海峡两岸长期保持“分裂、分治状态”,以达到其“牵制、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美国指望通过政治上支持、经济上控制、军事上武装的办法,使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为其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服务。
中国有句俗话:“玩火者必自焚。”台湾这张牌可不是好玩的,它充满了风险。昔日杜鲁门的惨痛教训,美国应该记取。


第6版(国际)
专栏:

  萨拉热窝北部爆发激战
波黑政府宣布全境宵禁
本报贝尔格莱德6月15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萨拉热窝北部今天爆发激烈炮战,但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否意味着穆族打破萨拉热窝封锁的“决定性”战役已经开始。
维和部队发言人今天说,萨市北部塞族控制的沃戈斯卡镇每分钟都落下五六发炮弹。到今天中午以前,该地区塞族主要交通线上的一个山头共遭到1600发炮弹的轰击。
波黑政府今天中午关闭了萨拉热窝周围的所有检查站,封锁了靠近冲突地区的一个兵营,并从维和部队监管的重武器库抢走一辆坦克。此外,波黑政府今天还宣布波黑全境开始实行从21时至6时的宵禁,并下令关闭萨拉热窝市区的所有商店,要求人们不要上街。
维和部队13日宣布波黑穆斯林政府在萨拉热窝西北部约20公里处的维索科—布雷察地区集结了近3万军队,形成波黑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集结,试图打破塞族对萨市已持续3年的包围。


第6版(国际)
专栏:

  澳大利亚总督会见邹家华
本报堪培拉6月15日电记者史宗星、新华社记者王发恩报道:澳大利亚联邦总督海登今天上午在这里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海登对邹家华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20多年来,澳大利亚同中国在各个领域建立了友好的互利合作关系,希望这一关系能够继续发展,同时加强双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邹家华向海登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他的问候。他说:中澳建交20多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经贸合作成果显著。总督阁下去年访华以及双方领导人的多次互访,为推动中澳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邹家华表示希望,他的这次访问能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扩大和深化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和交往。
邹家华在拜会海登总督前还会见了澳贸易部长麦克马伦。
邹家华一行已于中午乘澳皇家空军专机飞抵墨尔本,并出席了澳工业和科技部长库克举行的午宴,双方就拓展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交换了意见。然后,邹家华在下榻的宾馆会见了澳资源部长比德尔。
晚上,维多利亚州州长肯尼特举行晚宴,欢迎邹家华及其一行。


第6版(国际)
专栏:小资料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又称“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在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6月15日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召开第21次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始于70年代中期。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在通过原有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已难奏效的情况下,首脑会议的形式便应运而生。1975年7月31日,在驻赫尔辛基的英国大使馆的午餐会上,法国总统德斯坦向前来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美国总统福特、英国首相威尔逊和德国总理施密特正式建议,召开一次由西方五大国(法国、美国、英国、西德、日本)首脑参加的会议,以协调立场,商讨对策,重振西方经济。这个建议得到三位首脑的赞同和支持。9月底,五国最高级首脑会议筹备小组成立。10月初,在筹备小组会议上决定邀请意大利参加。11月15日,第一次以经济问题为主要议题的首脑会议在法国巴黎近郊的朗布依埃森林别墅举行,美、英、法、德、日、意6国首脑出席会议。1976年6月,在波多黎各岛的圣胡安举行的第二次首脑会议上,加拿大也参加进来。从此六国会议变为七国会议,并以每年举行一次例会的形式固定下来。从第三次首脑会议开始,欧共体主席也应邀出席。
七国首脑会议开始是小范围的、秘密的、个人间非正式交换意见的“炉边谈话”式会议。从1991年起,前苏联和俄罗斯总统开始以西方七国首脑的客人身份与会,在正式会议之后参加有关对苏俄援助等问题讨论的“7+1”会谈。去年,在那不勒斯首脑会议上,俄国首次正式加入七国首脑会议的政治磋商,被视为该机制有史以来最大的变化之一。七国首脑会议的宗旨本以协调西方国家的经济运作为目的。但随着东西冷战的加剧,政治色彩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全球及地区性政治问题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两极格局瓦解后,面对西方经济衰退和贸易摩擦的加剧,会议又开始给予经济问题以更多的关注。但由于各国处境不同,利益冲突,无论是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七国首脑会议的协调能力都越来越有限。(晓光)


第6版(国际)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应芬兰政府的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4日抵达赫尔辛基,开始对芬兰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李岚清一行在赫尔辛基机场受到芬兰副总理兼司法部长尼尼斯特的热烈欢迎。当晚,尼尼斯特会见了李岚清,并进行了简短会谈。会谈后,两国副总理出席了芬兰方面向中国政府提供总额为6000万美元的两项贷款协议的签字仪式。
▲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6月14日上午在达累斯萨拉姆会见了以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启祯为团长的中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中国和匈牙利1995年至1997年教育合作工作计划14日在布达佩斯签署。正在匈牙利访问的中国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和匈牙利文教部行政国务秘书洪蒂·玛丽亚分别代表两国在文件上签了字。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中央组织书记伦贝拉6月14日在马普托会见了由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率领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会晤希拉克
本报华盛顿6月14日电记者刘爱成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在白宫会见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会谈。双方在法国恢复核试验及对伊朗进行贸易禁运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
在双方会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法国总统希拉克表示,他将坚持他所作出的法国恢复核试验的决定。
克林顿对希拉克的决定表示“遗憾”。他说他反对这项决定,但对法国表示最终愿意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表示高兴。因为希拉克表示在进行上述核试验之后,法国将在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
在美国提出的对伊朗实行贸易制裁问题上,克林顿说法国拒绝对伊朗实行禁运。克林顿承认许多国家都不支持美国的立场,但“美国仍然相信伊朗一定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在波黑问题上,克林顿认为波黑政府军在萨拉热窝北部集结军队准备突破塞族军队的包围不是一个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美国政府认为继续寻求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问题是挽救波黑国家和减少伤亡的最佳办法。法国总统表示同意美国的看法。
在中东问题上,克林顿对中东和平前景表示乐观,并表示美国将向巴勒斯坦经济计划投入大笔资金,促进那里的和平。希拉克指出,巴勒斯坦人需要住房和工作,因此那里需要资金。他说法国是巴勒斯坦的最大资助者。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平息布登诺夫斯克骚乱
本报莫斯科6月15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电台今天广播说,叶利钦总统已责成俄护法部门采取紧急措施,恢复俄罗斯南部城市布登诺夫斯克的法律秩序。
据报道,大约100名“不明身分的”武装分子昨天白天分乘两辆卡车窜入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布登诺夫斯克市内,一度占据该市的行政大楼、电信中心和医院。有报道说,武装分子在行政大楼和医院楼顶架设机枪向民宅扫射,在街头向人群开枪,造成数十人伤亡。
当地民警部队击退了这批武装分子,一部分武装分子被打死,其余向车臣方向逃去。武装分子把当地一家医院的500多人抓为人质(据俄新社说,该医院有1000多人,其中包括400多名医护人员)。他们扬言,如果俄军不立即停止在车臣的军事行动,人质将被处死。
俄政府昨晚就布市骚乱召开紧急会议。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说,北高加索军区的部队已完全进入战备状态,北高加索地区的所有机场已被关闭,严防暴力活动向其它地区扩散。昨晚,俄内务部长叶林、俄联邦反间谍局局长斯捷帕申和副总理叶戈罗夫已紧急飞往该市。
俄政府昨晚发表声明说,布登诺夫斯克的恐怖活动是杜达耶夫的武装分子干的。
声明说,目前,布登诺夫斯克的局势已得到控制,援救人质的行动正在继续。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意中友好合作协会成立
意大利中国友好合作协会十四日在罗马正式成立。意大利前总理德米塔当选为协会主席。德米塔曾于一九八八年四月至一九八九年五月担任意大利政府总理。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纽约中国贸易展览会结束
今年的九五纽约中国贸易展览会已在十三日圆满结束。历时五天的展览接待了八千多位客商,总共现场签约三千二百万美元,意向签约两千万美元。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黎巴嫩总理访问巴西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十二日在会见巴西总统卡多佐时表示,黎巴嫩政府希望进一步促进同巴西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以便推进黎巴嫩重建国家的计划。哈里里总理是在十一日晚上抵达巴西访问的。这是历史上第一位黎巴嫩总理访问巴西。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澳冻结同法防务合作
在法国总统希拉克宣布决定恢复在南太平洋的核试验之后,澳大利亚政府作出强烈反应,于十四日宣布冻结澳大利亚同法国的防务合作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美国考虑与越南全面建交
美国总统克林顿十四日在华盛顿说,他正在考虑美国与越南全面建立外交关系问题。但他说最后决定要等他研究分析完河内提供的有关美军战俘和失踪人员的文件之后才能作出。(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美计划建立第五舰队
美国国防部官员十四日透露,美国计划于下个月在印度洋和波斯湾正式建立美国第五舰队,以强调美国在这个地区的战略利益。国防部的官员们说,美国通常在印度洋和波斯湾部署十至十五艘军舰。根据建立第五舰队的计划,美国不打算增派军舰,只是要更好地组织这个地区现有的美国海军力量。(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藏两歌舞团抵荷兰
新华社海牙6月14日电(记者陈贽)带着西藏人民的友谊和问候,带着来自“世界屋脊”的艺术和风情,西藏那曲歌舞团14日由德国抵达荷兰,开始了他们的第三站访欧演出。
那曲歌舞团一行28人从5月23日开始访欧演出,先赴奥地利,继又前往德国。十几天来,他们的日程中排满了一场又一场的演出,同时也赢得了一路的赞誉和掌声。应荷兰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的邀请,那曲歌舞团将从14日开始参加在荷兰举行的3个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演出。虽然荷兰是他们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但全体演员们依然精神饱满,表示将更好地把西藏文化和风情介绍给荷兰这个“鲜花国度”的观众。
同时,另一批西藏文化艺术的使者——西藏山南歌舞团一行27人也于14日抵达荷兰,开始他们访欧的首站演出。难怪荷兰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的一位官员高兴地说:“能同时邀请到两个西藏艺术团前来荷兰演出是我们的荣幸,毫无疑问,这将在这里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掀起一股‘西藏热’。”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国际劳工大会上强调
解决失业重点应放在发展中国家
据新华社日内瓦6月14日电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副主席李奇生14日在此间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发言时强调,国际社会在解决全球的贫困和失业问题时应将重点放到发展中国家。
失业问题是本月6日在日内瓦开幕的第82届国际劳工大会的首要议题。李奇生在发言时指出,解决工业化国家中存在的大量失业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就业不足和贫困这一双重问题,有赖于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
他说,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失业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失业是与其极度贫困联系在一起的,它直接威胁到这些国家劳动人民的生存权,国际社会不能不予以极大关注。在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进一步相互依存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工人处境的恶化不但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不利于全球失业问题的解决。只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就业状况得到逐步改善,全球贫困和失业问题的解决才会成为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