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5-06-15

1995-06-15新闻联播 文字版

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br/> 本报记者罗昌爱《广西工商报》记者庞革平<br/> 覃天作重重地倒在革命老区广西百色田阳县扶贫指挥所里。<br/> 3月19日上午9时25分,记者来到离县城20多公里的三雷林场,但见半山腰松柏树下立着一座不起眼的坟墓——记者得知有这样一位为老区扶贫而献身的人民武装部干部时,覃天作长眠在这里已经整整两年!<br/> 领我们来到墓前的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韦世英、武装部政委黄大章默默地点燃了3支香烟,恭恭敬敬地摆到覃天作的墓碑前,黄大章边点烟边喃喃自语:“我知道他爱抽烟,一支接着一支地抽……”话说到这,就咽住了。<br/> 一<br/> 壮族人民的好儿子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那是1993年3月18日的事。尽管时隔已经两年,可当地干部群众还清清楚楚地记住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br/> 田阳是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革命老区,也是广西贫困县之一。1993年开春,县里决定把洞靖、百育和百峰乡作为开发烤烟种植扶贫的一个重要项目,覃天作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自从县人武部主动承担县里扶贫任务后他就经常下乡,一边抓民兵工作,一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深得群众欢迎。搞这一重大的农业开发项目,覃天作自然成了最理想的人选。<br/> 挂着县烤烟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头衔的覃天作,从办公室回家,已是深夜10点多钟了,他开始收拾行装:被子、蚊帐、席子、电饭煲、面条、收音机、小电视机……爱人潘冬燕在一旁直发愣:“该不会把‘家’也搬下去吧?”天作笑了,解释道:“种烤烟不是一两天就能干好的,我不把‘家’安到乡里怎么行!”<br/> 覃天作来到远离县城50多公里、被称为“贫困县里的特困乡”洞靖,整整70多天,他带着患有严重胃出血、肾结石和高血压的病体,把3个乡的村屯几乎走了个遍。每天早上,他天不亮就起床,从这个村到那个村,挨家挨户地讲授技术,亲手示范。忙到中午1点多钟还顾不上吃饭。到了晚上,他又忙着走村串户搞宣传发动,回到指挥所时往往已是深夜或凌晨。<br/> 二<br/> 同往常一样,3月17日,覃天作天不亮就起了床,安排指挥所干部工作后,煮了一碗面,胡乱扒了两口,就来到10多里外的弄岩村指导群众种烟。刚到地里,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在地里不省人事。吓慌了的村民把他摇醒后,覃天作在田头歇了一会儿,又拄着拐棍,来到另一户的烤烟地……这天晚上,覃天作回到指挥所时,已经是7点多钟的时间了——12里远的山路,谁也无法知道,身患重病的他,是怎样走着回来的!<br/> 乡干部正在吃晚饭,看到脸色苍白的覃天作走进屋来,以为是饿坏了,急忙给他盛上一碗米饭,覃天作只吃了半碗,就回指挥所的房间去了。当晚,他特地交待乡计划生育干部小黄第二天早上要早一点起床,同他再到几个村检查烤烟种植计划落实和行动情况,然后又伏案整理各乡烤烟种植的情况汇报。乡干部发现,覃天作窗户上的灯光,直到近凌晨2时才熄灭。<br/> “覃副部长今天睡得好香啊!”18日早上,小黄不忍心打扰这位从不睡懒觉的部长,自个儿先到村里去了。<br/> 下午4点多钟,同覃天作一块在指挥部的县办公室老黄,一看覃天作还睡在床上,心想,自从成立指挥部后,覃天作整天东奔西跑,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劳累过度,也许是午睡未醒吧!老黄也不忍心打扰,蹑手蹑脚进屋,埋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整理笔记。时针指到下午5时多,老黄突然觉得不对劲:下乡以来,覃天作可从来没有睡过午睡呀!他急忙来到床边,撩开蚊帐一看,这才发现覃天作身穿军装,躺倒在床上,再也醒不过来了!<br/> 覃天作是因为劳累过度,吐血不止而牺牲在扶贫指挥所里的!乡干部、农民反映:覃天作到他们这里的70多天时间里,由于过度劳累,曾先后11次晕倒在地里;4次吐血,可他却始终不肯回县治疗,直到以身殉职!<br/> 三<br/> 覃天作走了。两年后,记者来到田阳,采集到的是一串串可以告慰先烈的田阳巨变的生动事实:<br/> ——田阳老区人民,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全县开发性农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展开。10多万亩不毛之地的荒坡,如今全部种上了芒果、荔枝、桂圆等水果;8万多亩冬闲田被利用来种植各种冬菜作物。田阳由此而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和广西最大的冬菜生产基地。到去年,全县已有70%以上的群众告别了贫困,走上温饱。<br/> ——覃天作战斗过的地方成了县里脱贫致富的样板,以特困乡洞靖为例,这两年来连续钱粮双丰收。去年,全乡仅乡镇企业产值就比1993年增长126.6%,粮食增产13万多公斤,农民人均收入比上一年增长211多元。

爱,托起一轮生命的夕阳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爱,托起一轮生命的夕阳<br/> 周锦乐王青<br/> 喀喇昆仑山雪水滋润了山脚下那片肥美的原野——这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漠南缘的和田。<br/> 在这片古老而富有传奇的土地上,传诵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位普普通通的汉族解放军战士,用爱心托起一位人生坎坷的维吾尔族老妈妈生命的夕阳。<br/> 这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就是和田军分区电台台长、专业军士汪新亚。<br/> “古尔邦”节来临之际,笔者采访了汪新亚。正巧,小汪拎着一大兜鸡蛋去看望老人。来到阿孜罕家里,汪新亚掏出60元钱递给她,亲切地说:“阿娜(妈妈的意思),这是给您过节用的,过节那天,我有空就来看您,如果来不成,可别再等我了。”<br/> 汪新亚与阿孜罕建立母子情已有13年了。<br/> 1983年元月,部队开展爱民活动,参军才3个月的汪新亚和他的战友们,来到和田市伊里其乡五保户阿孜罕大妈家,帮助收拾庭院和房子。告别时一直沉默无语的阿孜罕突然用流利的汉语说:“解放军同志,谢谢你们了。”<br/> 汪新亚了解到,老人的丈夫去世后,17岁的小儿子在河里游泳被淹死,接着大儿子和女儿相继患急症离开了她,这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使阿孜罕变得心灰意冷,几次寻短见都被人救了下来。<br/> 小汪觉得,老妈妈的心灵和精神上的创伤,只有用爱和家庭的温暖才能愈合。打这以后,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看她。小汪那频频出现忙里忙外的身影,使阿孜罕大妈仿佛觉着离开了她的儿子又回到了身边,脸上渐渐绽开了笑容。<br/> 1989年6月初,小汪和战友们到农村帮老乡收割小麦,一个多星期才回来,马上去看阿孜罕妈妈,没想到大妈病倒在炕上,他赶忙回部队,找来一辆人力车,让两个战士帮忙,把她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患的是肺炎,需要住院治病。老妈妈执意不肯,于是小汪每天便接送她到医院输液打针,端水、拿药、侍候在身旁。直到这时,战友们才发现一个秘密——小汪有个维吾尔族母亲,而且已经照顾她7年了。<br/> 1990年5月,和田下了一场大雨,小汪发现住房漏水,马上想到阿孜罕大妈的旧房子有危险,立刻跑到大妈家。他刚把阿孜罕扶出门口,一堵墙就塌了。雨停后,小汪请来泥瓦工,自己和泥当小工干了两天,帮助大妈修好了房子。<br/> 13年来,小汪每月按时给阿孜罕大妈送一些生活费。小汪刚参军那会儿,每月只有20多元津贴费,他总是节省下零花钱,给大妈买一些好吃的。后来工资逐渐提高了,每月给大妈的生活费用增加到20元,冬天再给她买些煤和柴火,节日另外给一些钱。每当探亲或出差,小汪就把钱交给战友,按时给大妈送去。1988年小汪结婚了,爱人每次来队,小汪都要领着她登门看望婆婆。<br/> 小汪用一颗纯真的爱心温暖一位孤苦老人的故事,在和田各族群众中广为传诵。他的战友们曾作过粗略统计,仅近5年来,小汪就为老人买粮500公斤,清油100公斤,各类食品60公斤,煤、柴2000多公斤,给老人现金1000余元。<br/> 1990年至1995年,小汪连年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被和田地区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双拥”模范。<br/> 提起这些,汪新亚说:“我觉得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都应相互关心,人人献出一点爱,心灵的沙漠就能变成绿洲。”(附图片)<br/> “金花”崔成楠摄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企业”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企业”<br/> 云南省凤庆县委办公室胡顺祥<br/> 云南省凤庆县因地制宜,开辟出一条利用资源优势,靠发展“绿色企业”振兴农村经济的道路。199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6061.5吨,总产值达到3825万元;林果产值3451万元,甘蔗产值3166万元;泡核桃产值达1311万元,产量2611吨,位居全省首位。茶叶、林果、甘蔗、泡核桃四大产业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br/>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br/> 凤庆县是一个拥有41万人口,23个民族的山区贫困县,在新形势下,县委县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作好山字文章,把茶叶、林果、甘蔗、泡核桃、蚕桑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初步形成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大生产格局。<br/> 二、产业开发与科技开发相结合,实行产、供、销一条龙<br/> 凤庆县在发展“绿色企业”过程中始终不渝地把科技摆在优先位置。首先是充分利用县、乡、村业已形成的科技网络优势,强化对茶叶、林果等产业的服务,以县职业技术中学和乡、村两级党校为阵地,培养急需科技人才。其次,是建立产业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现在已成立了茶叶、甘蔗两个专门科研机构,科研部门按照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确定研究课题,然后面向社会加以推广。<br/> 凤庆县把“绿色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同产品深加工、再增值和产品的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全县已建成精制茶厂6座,糖厂两座和一座核桃乳加工厂。企业依靠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再增值,并对生产原料的农民群众给予扶持帮助,推动了“绿色企业”的快速发展。<br/> 三、加强领导,保证实施,促进发展<br/> 为使加快“绿色企业”的发展工作落到实处,凤庆县实行县级主要领导挂钩产业责任制和包干负责制。茶叶、林果、甘蔗、泡核桃、蚕桑五个重点产业均成立了由一名县领导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产业发展领导组,领导组全面负责产业的规划和实施,实行缴纳风险抵押金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确保产业实施落到实处。<br/> 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绿色企业”的快速发展。1994年,全县发展高产优质茶园24882亩,使全县茶叶面积近20万亩,新种泡核桃10894亩,桑园3000亩,甘蔗7650亩。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增长点,为贫困山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捷径。

生态经济:山区致富之路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走向共同富裕笔谈<br/><br/>  生态经济:山区致富之路<br/>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民政局张华云<br/>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它的西部11个山区乡镇,交通不便、资金严重短缺、工副业基础薄弱;水浇地少,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发展传统农业举步维艰。致富的出路何在?这个旗的四十家子乡扁担沟村发展生态经济的成功尝试,给人以启示。<br/> 四十家子乡扁担沟村积极在荒山荒坡上植树种草,1202亩果树,每年产水果150万公斤,产值12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915元。<br/> 但是这个村的生态经济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全村果园仅由14户承包经营,经营能力远远低于必需的经营强度。种植和加工脱节,产供销游离,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其次,全村没有一个专职技术员,经营者对资源再生知识知之甚少。第三,全村12个果园,果树不浇水,不施肥,不改造,经营粗放。要确保其产生应有的效益,还需完善经营机制。<br/> (一)建立统分结合的承包体制。以村委会或者运转灵活的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对基地治理、改造等统一组织;对科技、信息、产供销等统筹安排;以户或联户为生产单位采取规模适度的承包方式,形成“统一管理,分户经营”的生产格局。<br/> (二)促进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网络,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形成销售、储运、供给一条龙体系;采用股份制等形式,搞产品深加工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出效益。<br/> (三)严格按生态规律发展生产。要根据地域的生态等值性、生产潜力的相似性以及地质地貌、土壤类型划分生态类别区域,并下派农技人员搞收益与效益挂钩的技术承包;各生产单位与科研部门挂钩,搞区域生态小科研。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生产技能。<br/> (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据考证,扁担沟村可建立四种生态经济系统模型:林果草畜肥模式;林果粮豆模式;林果野菜真菌模式;林果花蜜模式。<br/> 以上目标若全部实现,预计该村仅现有果树基地,可获经济效益518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319元,走上致富路。

石头寨与艺术村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石头寨与艺术村<br/> 黄楷<br/> 石头在贵州是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能把随处可见的石头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的当数距镇宁县20多公里的石头寨。以条石为阶,以块石为墙,以板石为瓦,一座茂林修竹成荫的小山被200多户人家的石屋点缀得姿态万千。寨前一脉湍湍清流舒展在田畴之间,溪畔时时传来布依族姑娘的捣衣声。寨后不远处就是造就了黄果树瀑布的白水河,这条热衷于跌宕的河流经过石头寨时,一不留心就留下了天生桥瀑布。石头寨里还有一个不大为外人知晓的景观,那就是山腹里藏着一个800米长的石灰岩溶洞。作为布依族的聚居地,这里生产的蜡染更是名播四方。这些优势不免使石头寨的村干部们作起了美丽的艺术村之梦。<br/> 陪同我们参观的伍村长滔滔不绝地描述着他的艺术村构想:在寨前的溪流两岸栽上凤尾竹,让婆娑的绿意迎接远方的客人;沿溪装上几十架竹筒水车,体现古老朴素的乡野情调;寨子里的土路都要铺上石头,即使雨天也不会泥泞难行。当我们走到山坡上的一丛树木前,他指着一堆石头垒成的石壁说:“这就是石灰岩溶洞的洞口,为了保护自然景观不受破坏,我们才把它堵起来,它要想重见天日就得等到我们有钱之时了。”虽然我们无法断定这个溶洞是否有开发价值,但是,这些僻居山野的农民能有这样强烈的保护自然景观意识和等待开发利用的商品意识,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确实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头脑开了窍,懂得除了土地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去珍惜,去追求。<br/> 伍村长带我们到了白水河畔,映入眼帘的是虽不壮观却别具特色的瀑布。岩溶地貌形成的近十米宽的天生桥上孔洞丛生,河水就哗哗地从这些孔洞里奔腾而出,汇聚之后在一片断崖前跌宕而下。伍村长说:“天生桥瀑布周围林木太少,我们也要栽一些树以烘托这山、这水。”在他的艺术村构想中,还要改变目前各家自制蜡染的传统做法,把一些技术好的姑娘集中起来搞蜡染作坊,为方便游客选购,建一座“蜡染艺术展示厅”也列入了规划。当然,在开发石头寨旅游资源时,也不能忘了让观光客领略布依族的歌舞艺术,为此,寨里将组织一个歌舞队。<br/> 当我们问伍村长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完善的艺术村蓝图时,他说:“这几年我们接待过不少海内外游客,他们给我们带来外面的讯息,有时他们不经意提出的看法,也让我们深受启发。”<br/> 从与伍村长的闲聊中,我们了解到建布依族艺术村的方案已逐级往上报了,但是能不能被批准他心里并没有底,因为这笔开发费用很大。在这一点上,伍村长心里有数。有数归有数,这美丽的艺术村之梦还是值得去追求的。以前的梦今天都成了现实,那么今天的梦在不远的未来也会成为现实的。这样朴素的推理,谁能说没理呢!

图片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南海珍珠已成为海南省三亚市的特色旅游产品。各商店、旅游点都可见到琳琅满目的珍珠饰物。图为当地回族妇女在向外宾推销珍珠项链。<br/> 聂菁华摄

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br/> 本报记者罗昌爱《广西工商报》记者庞革平<br/> 覃天作重重地倒在革命老区广西百色田阳县扶贫指挥所里。<br/> 3月19日上午9时25分,记者来到离县城20多公里的三雷林场,但见半山腰松柏树下立着一座不起眼的坟墓——记者得知有这样一位为老区扶贫而献身的人民武装部干部时,覃天作长眠在这里已经整整两年!<br/> 领我们来到墓前的县人民武装部部长韦世英、武装部政委黄大章默默地点燃了3支香烟,恭恭敬敬地摆到覃天作的墓碑前,黄大章边点烟边喃喃自语:“我知道他爱抽烟,一支接着一支地抽……”话说到这,就咽住了。<br/> 一<br/> 壮族人民的好儿子覃天作倒在扶贫指挥所里,那是1993年3月18日的事。尽管时隔已经两年,可当地干部群众还清清楚楚地记住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br/> 田阳是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革命老区,也是广西贫困县之一。1993年开春,县里决定把洞靖、百育和百峰乡作为开发烤烟种植扶贫的一个重要项目,覃天作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自从县人武部主动承担县里扶贫任务后他就经常下乡,一边抓民兵工作,一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深得群众欢迎。搞这一重大的农业开发项目,覃天作自然成了最理想的人选。<br/> 挂着县烤烟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头衔的覃天作,从办公室回家,已是深夜10点多钟了,他开始收拾行装:被子、蚊帐、席子、电饭煲、面条、收音机、小电视机……爱人潘冬燕在一旁直发愣:“该不会把‘家’也搬下去吧?”天作笑了,解释道:“种烤烟不是一两天就能干好的,我不把‘家’安到乡里怎么行!”<br/> 覃天作来到远离县城50多公里、被称为“贫困县里的特困乡”洞靖,整整70多天,他带着患有严重胃出血、肾结石和高血压的病体,把3个乡的村屯几乎走了个遍。每天早上,他天不亮就起床,从这个村到那个村,挨家挨户地讲授技术,亲手示范。忙到中午1点多钟还顾不上吃饭。到了晚上,他又忙着走村串户搞宣传发动,回到指挥所时往往已是深夜或凌晨。<br/> 二<br/> 同往常一样,3月17日,覃天作天不亮就起了床,安排指挥所干部工作后,煮了一碗面,胡乱扒了两口,就来到10多里外的弄岩村指导群众种烟。刚到地里,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在地里不省人事。吓慌了的村民把他摇醒后,覃天作在田头歇了一会儿,又拄着拐棍,来到另一户的烤烟地……这天晚上,覃天作回到指挥所时,已经是7点多钟的时间了——12里远的山路,谁也无法知道,身患重病的他,是怎样走着回来的!<br/> 乡干部正在吃晚饭,看到脸色苍白的覃天作走进屋来,以为是饿坏了,急忙给他盛上一碗米饭,覃天作只吃了半碗,就回指挥所的房间去了。当晚,他特地交待乡计划生育干部小黄第二天早上要早一点起床,同他再到几个村检查烤烟种植计划落实和行动情况,然后又伏案整理各乡烤烟种植的情况汇报。乡干部发现,覃天作窗户上的灯光,直到近凌晨2时才熄灭。<br/> “覃副部长今天睡得好香啊!”18日早上,小黄不忍心打扰这位从不睡懒觉的部长,自个儿先到村里去了。<br/> 下午4点多钟,同覃天作一块在指挥部的县办公室老黄,一看覃天作还睡在床上,心想,自从成立指挥部后,覃天作整天东奔西跑,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劳累过度,也许是午睡未醒吧!老黄也不忍心打扰,蹑手蹑脚进屋,埋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整理笔记。时针指到下午5时多,老黄突然觉得不对劲:下乡以来,覃天作可从来没有睡过午睡呀!他急忙来到床边,撩开蚊帐一看,这才发现覃天作身穿军装,躺倒在床上,再也醒不过来了!<br/> 覃天作是因为劳累过度,吐血不止而牺牲在扶贫指挥所里的!乡干部、农民反映:覃天作到他们这里的70多天时间里,由于过度劳累,曾先后11次晕倒在地里;4次吐血,可他却始终不肯回县治疗,直到以身殉职!<br/> 三<br/> 覃天作走了。两年后,记者来到田阳,采集到的是一串串可以告慰先烈的田阳巨变的生动事实:<br/> ——田阳老区人民,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全县开发性农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展开。10多万亩不毛之地的荒坡,如今全部种上了芒果、荔枝、桂圆等水果;8万多亩冬闲田被利用来种植各种冬菜作物。田阳由此而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和广西最大的冬菜生产基地。到去年,全县已有70%以上的群众告别了贫困,走上温饱。<br/> ——覃天作战斗过的地方成了县里脱贫致富的样板,以特困乡洞靖为例,这两年来连续钱粮双丰收。去年,全乡仅乡镇企业产值就比1993年增长126.6%,粮食增产13万多公斤,农民人均收入比上一年增长211多元。

爱,托起一轮生命的夕阳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爱,托起一轮生命的夕阳<br/> 周锦乐王青<br/> 喀喇昆仑山雪水滋润了山脚下那片肥美的原野——这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漠南缘的和田。<br/> 在这片古老而富有传奇的土地上,传诵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位普普通通的汉族解放军战士,用爱心托起一位人生坎坷的维吾尔族老妈妈生命的夕阳。<br/> 这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就是和田军分区电台台长、专业军士汪新亚。<br/> “古尔邦”节来临之际,笔者采访了汪新亚。正巧,小汪拎着一大兜鸡蛋去看望老人。来到阿孜罕家里,汪新亚掏出60元钱递给她,亲切地说:“阿娜(妈妈的意思),这是给您过节用的,过节那天,我有空就来看您,如果来不成,可别再等我了。”<br/> 汪新亚与阿孜罕建立母子情已有13年了。<br/> 1983年元月,部队开展爱民活动,参军才3个月的汪新亚和他的战友们,来到和田市伊里其乡五保户阿孜罕大妈家,帮助收拾庭院和房子。告别时一直沉默无语的阿孜罕突然用流利的汉语说:“解放军同志,谢谢你们了。”<br/> 汪新亚了解到,老人的丈夫去世后,17岁的小儿子在河里游泳被淹死,接着大儿子和女儿相继患急症离开了她,这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使阿孜罕变得心灰意冷,几次寻短见都被人救了下来。<br/> 小汪觉得,老妈妈的心灵和精神上的创伤,只有用爱和家庭的温暖才能愈合。打这以后,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看她。小汪那频频出现忙里忙外的身影,使阿孜罕大妈仿佛觉着离开了她的儿子又回到了身边,脸上渐渐绽开了笑容。<br/> 1989年6月初,小汪和战友们到农村帮老乡收割小麦,一个多星期才回来,马上去看阿孜罕妈妈,没想到大妈病倒在炕上,他赶忙回部队,找来一辆人力车,让两个战士帮忙,把她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患的是肺炎,需要住院治病。老妈妈执意不肯,于是小汪每天便接送她到医院输液打针,端水、拿药、侍候在身旁。直到这时,战友们才发现一个秘密——小汪有个维吾尔族母亲,而且已经照顾她7年了。<br/> 1990年5月,和田下了一场大雨,小汪发现住房漏水,马上想到阿孜罕大妈的旧房子有危险,立刻跑到大妈家。他刚把阿孜罕扶出门口,一堵墙就塌了。雨停后,小汪请来泥瓦工,自己和泥当小工干了两天,帮助大妈修好了房子。<br/> 13年来,小汪每月按时给阿孜罕大妈送一些生活费。小汪刚参军那会儿,每月只有20多元津贴费,他总是节省下零花钱,给大妈买一些好吃的。后来工资逐渐提高了,每月给大妈的生活费用增加到20元,冬天再给她买些煤和柴火,节日另外给一些钱。每当探亲或出差,小汪就把钱交给战友,按时给大妈送去。1988年小汪结婚了,爱人每次来队,小汪都要领着她登门看望婆婆。<br/> 小汪用一颗纯真的爱心温暖一位孤苦老人的故事,在和田各族群众中广为传诵。他的战友们曾作过粗略统计,仅近5年来,小汪就为老人买粮500公斤,清油100公斤,各类食品60公斤,煤、柴2000多公斤,给老人现金1000余元。<br/> 1990年至1995年,小汪连年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被和田地区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双拥”模范。<br/> 提起这些,汪新亚说:“我觉得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都应相互关心,人人献出一点爱,心灵的沙漠就能变成绿洲。”(附图片)<br/> “金花”崔成楠摄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企业”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企业”<br/> 云南省凤庆县委办公室胡顺祥<br/> 云南省凤庆县因地制宜,开辟出一条利用资源优势,靠发展“绿色企业”振兴农村经济的道路。199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6061.5吨,总产值达到3825万元;林果产值3451万元,甘蔗产值3166万元;泡核桃产值达1311万元,产量2611吨,位居全省首位。茶叶、林果、甘蔗、泡核桃四大产业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br/>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br/> 凤庆县是一个拥有41万人口,23个民族的山区贫困县,在新形势下,县委县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作好山字文章,把茶叶、林果、甘蔗、泡核桃、蚕桑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初步形成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大生产格局。<br/> 二、产业开发与科技开发相结合,实行产、供、销一条龙<br/> 凤庆县在发展“绿色企业”过程中始终不渝地把科技摆在优先位置。首先是充分利用县、乡、村业已形成的科技网络优势,强化对茶叶、林果等产业的服务,以县职业技术中学和乡、村两级党校为阵地,培养急需科技人才。其次,是建立产业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现在已成立了茶叶、甘蔗两个专门科研机构,科研部门按照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确定研究课题,然后面向社会加以推广。<br/> 凤庆县把“绿色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同产品深加工、再增值和产品的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全县已建成精制茶厂6座,糖厂两座和一座核桃乳加工厂。企业依靠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再增值,并对生产原料的农民群众给予扶持帮助,推动了“绿色企业”的快速发展。<br/> 三、加强领导,保证实施,促进发展<br/> 为使加快“绿色企业”的发展工作落到实处,凤庆县实行县级主要领导挂钩产业责任制和包干负责制。茶叶、林果、甘蔗、泡核桃、蚕桑五个重点产业均成立了由一名县领导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产业发展领导组,领导组全面负责产业的规划和实施,实行缴纳风险抵押金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确保产业实施落到实处。<br/> 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绿色企业”的快速发展。1994年,全县发展高产优质茶园24882亩,使全县茶叶面积近20万亩,新种泡核桃10894亩,桑园3000亩,甘蔗7650亩。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增长点,为贫困山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捷径。

生态经济:山区致富之路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走向共同富裕笔谈<br/><br/>  生态经济:山区致富之路<br/>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民政局张华云<br/>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它的西部11个山区乡镇,交通不便、资金严重短缺、工副业基础薄弱;水浇地少,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发展传统农业举步维艰。致富的出路何在?这个旗的四十家子乡扁担沟村发展生态经济的成功尝试,给人以启示。<br/> 四十家子乡扁担沟村积极在荒山荒坡上植树种草,1202亩果树,每年产水果150万公斤,产值12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915元。<br/> 但是这个村的生态经济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全村果园仅由14户承包经营,经营能力远远低于必需的经营强度。种植和加工脱节,产供销游离,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其次,全村没有一个专职技术员,经营者对资源再生知识知之甚少。第三,全村12个果园,果树不浇水,不施肥,不改造,经营粗放。要确保其产生应有的效益,还需完善经营机制。<br/> (一)建立统分结合的承包体制。以村委会或者运转灵活的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对基地治理、改造等统一组织;对科技、信息、产供销等统筹安排;以户或联户为生产单位采取规模适度的承包方式,形成“统一管理,分户经营”的生产格局。<br/> (二)促进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网络,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形成销售、储运、供给一条龙体系;采用股份制等形式,搞产品深加工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出效益。<br/> (三)严格按生态规律发展生产。要根据地域的生态等值性、生产潜力的相似性以及地质地貌、土壤类型划分生态类别区域,并下派农技人员搞收益与效益挂钩的技术承包;各生产单位与科研部门挂钩,搞区域生态小科研。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生产技能。<br/> (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据考证,扁担沟村可建立四种生态经济系统模型:林果草畜肥模式;林果粮豆模式;林果野菜真菌模式;林果花蜜模式。<br/> 以上目标若全部实现,预计该村仅现有果树基地,可获经济效益518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319元,走上致富路。

石头寨与艺术村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石头寨与艺术村<br/> 黄楷<br/> 石头在贵州是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能把随处可见的石头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的当数距镇宁县20多公里的石头寨。以条石为阶,以块石为墙,以板石为瓦,一座茂林修竹成荫的小山被200多户人家的石屋点缀得姿态万千。寨前一脉湍湍清流舒展在田畴之间,溪畔时时传来布依族姑娘的捣衣声。寨后不远处就是造就了黄果树瀑布的白水河,这条热衷于跌宕的河流经过石头寨时,一不留心就留下了天生桥瀑布。石头寨里还有一个不大为外人知晓的景观,那就是山腹里藏着一个800米长的石灰岩溶洞。作为布依族的聚居地,这里生产的蜡染更是名播四方。这些优势不免使石头寨的村干部们作起了美丽的艺术村之梦。<br/> 陪同我们参观的伍村长滔滔不绝地描述着他的艺术村构想:在寨前的溪流两岸栽上凤尾竹,让婆娑的绿意迎接远方的客人;沿溪装上几十架竹筒水车,体现古老朴素的乡野情调;寨子里的土路都要铺上石头,即使雨天也不会泥泞难行。当我们走到山坡上的一丛树木前,他指着一堆石头垒成的石壁说:“这就是石灰岩溶洞的洞口,为了保护自然景观不受破坏,我们才把它堵起来,它要想重见天日就得等到我们有钱之时了。”虽然我们无法断定这个溶洞是否有开发价值,但是,这些僻居山野的农民能有这样强烈的保护自然景观意识和等待开发利用的商品意识,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确实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头脑开了窍,懂得除了土地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去珍惜,去追求。<br/> 伍村长带我们到了白水河畔,映入眼帘的是虽不壮观却别具特色的瀑布。岩溶地貌形成的近十米宽的天生桥上孔洞丛生,河水就哗哗地从这些孔洞里奔腾而出,汇聚之后在一片断崖前跌宕而下。伍村长说:“天生桥瀑布周围林木太少,我们也要栽一些树以烘托这山、这水。”在他的艺术村构想中,还要改变目前各家自制蜡染的传统做法,把一些技术好的姑娘集中起来搞蜡染作坊,为方便游客选购,建一座“蜡染艺术展示厅”也列入了规划。当然,在开发石头寨旅游资源时,也不能忘了让观光客领略布依族的歌舞艺术,为此,寨里将组织一个歌舞队。<br/> 当我们问伍村长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完善的艺术村蓝图时,他说:“这几年我们接待过不少海内外游客,他们给我们带来外面的讯息,有时他们不经意提出的看法,也让我们深受启发。”<br/> 从与伍村长的闲聊中,我们了解到建布依族艺术村的方案已逐级往上报了,但是能不能被批准他心里并没有底,因为这笔开发费用很大。在这一点上,伍村长心里有数。有数归有数,这美丽的艺术村之梦还是值得去追求的。以前的梦今天都成了现实,那么今天的梦在不远的未来也会成为现实的。这样朴素的推理,谁能说没理呢!

图片

第11版(民族大家庭)<br/>专栏:<br/><br/> 南海珍珠已成为海南省三亚市的特色旅游产品。各商店、旅游点都可见到琳琅满目的珍珠饰物。图为当地回族妇女在向外宾推销珍珠项链。<br/> 聂菁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