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瑞环会见阿拉尔孔
本报哈瓦那6月12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宾主盛赞中古友谊,表达了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共同愿望。
李瑞环说:“这是我作为中国全国政协主席首次出访拉美国家。我很高兴能首先访问美丽富饶的古巴,并结识阿拉尔孔主席以及古巴其他领导人。古巴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珍视中古之间的友好关系,十分钦佩古巴人民在探索本国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我们相信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主席的领导下,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李瑞环说:“近年来,特别是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古巴以来,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古两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双方高层交往增多,相互了解加深,两国经贸、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国际事务中,双方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中古两国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努力。”
阿拉尔孔首先对李瑞环访问古巴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李主席的访问是古中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为两国关系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古巴人民对中国的发展非常关注,对中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他说:“这些成就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是个极大的鼓舞。我相信,李主席的来访定将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会见中,宾主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的形势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在各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
李瑞环转达了乔石委员长对阿拉尔孔主席的问候。阿拉尔孔表示感谢,并请李瑞环转达对乔石委员长的问候。
会见后,阿拉尔孔主席在小湖区国宾馆举行招待会款待李瑞环主席及其一行。


第6版(国际)
专栏:专论

  俄为何同北约签署两个文件
方明
5月31日,俄外长科济列夫在荷兰诺德韦克召开的北约16国外长与俄外长“16+1”会议上,终于与北约签署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内的《双边军事合作计划》和《定期公开磋商制度框架文件》两个重要文件,从而使北约—俄罗斯半年多围绕这个问题的争吵暂时得到缓和,也标志着俄正式承认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双方交换有关欧洲地区政治与安全问题的情报;就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欧洲爆发的特殊危机等问题进行政治磋商;在维和、环保、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等方面进行合作。
去年年底北约外长会议和今年5月美俄首脑会晤时,俄罗斯事先都放出“准备签署”之风而后却拒签。那么,俄罗斯这次为何终于签署两个文件呢?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首先,俄罗斯经过战略判断,调整了斗争策略,将签署“计划”框架内两个关键文件与反对北约“东扩”脱钩。俄虽于去年6月与北约签署了“计划”框架文件,但北约提出的“东扩”设想有可能将西方的安全线延伸到俄边界而危及俄安全利益,所以俄一直想借拒签上述两个文件阻遏北约东扩进程。据报道,5月24日,叶利钦总统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专门讨论欧洲新安全体系和北约东扩问题,对北约东扩作出了如下战略判断:一方面,北约已全面展开东扩工作,且制定了对付俄拒签两个文件的“预案”,如俄继续拒签,则有可能陷于孤立,被排斥在未来欧洲安全新格局的建构进程之外;另一方面,北约东扩,条件苛刻,想入盟的伙伴国“达标”困难。此外,独联体国家出于现实条件和战略利益考虑,尚无加入北约意愿。因此,北约即使东扩,也难以“兵临”俄罗斯“城下”。由此,会议在缩小内部分歧的基础上,决定调整对付北约东扩的策略,变“以拒签抗东扩”为“用签署消东扩”。这既有利于俄缓和同北约国家的关系,减少东欧国家对俄的疑虑,又可利用“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缓阻北约东扩的势头,还能加强独联体内部团结,抵消北约东扩带来的影响。
其次,北约的让步基本上达到了俄谈判“替代方案”所定的目标。据传媒透露,俄曾通过各种渠道就签署上述两个文件和北约东扩问题向北约提出了一些要求: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拥有“否决权”、北约不在新成员国部署核武器和部队、俄可继续向北约新成员国销售军火、调整《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所定部队限额等,这都遭到北约拒绝。此次,北约从“合作为主、防范为辅、减少对抗、维护俄局势稳定”的对俄总政策出发,在坚守“不给俄否决权”的前提下,也作策略性调整,表示可以考虑俄的上述建议,并声称不制定东扩时间表、给俄在欧洲事务中更多发言权。此外,北约还表示支持俄在欧洲安全组织范围内讨论21世纪欧洲及全球安全模式的提议。北约的这些“让步”正是俄有条件签署两个文件的数个谈判“替代方案”所期望达到的基本目标。俄罗斯自然不想错过时机,因为这将有利于俄在今后继续反对北约东扩方面拥有一定的发言权。
此外,俄希望通过签署两个文件谋求在西方七国集团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这几年,俄总统每年均应邀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但对经济问题并无发言权。俄不满于这种“7+1”模式,似有意利用签署两个文件,换取在西方七国会议上拥有更多发言权,这有助于争取经援,并最终挤入这个“富国俱乐部”。
总之,俄罗斯与北约签署上述两个文件,是双方面对现实相互妥协的产物,反映出双方互有战略需求。这是冷战后欧洲安全格局重构进程中俄国与北约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将对欧洲局势产生一定影响。从趋势上看,俄与北约将在“计划”框架内在维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等方面进行较前更多的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能成为真正的“和平伙伴”。其原因在于,双方签署两个文件,都是策略性举措,并未因此打破彼此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冲突结构。科济列夫在签字后继续强烈反对北约东扩,称北约东扩“既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利益,也不符合欧洲的安全利益”;而北约秘书长克拉斯则说,北约将实施“双轨”方针,即在与俄建立磋商合作机制的同时,“按既定方针和计划安排东扩”。这实质上是双方新一轮争夺欧洲新安全结构主导权的开始。这是因为,北约东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新安全结构;而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则是谋求逐渐弱化北约,建立以欧洲安全合作组织为基础的欧洲新安全机制。今后,北约与俄罗斯虽然有可能在某些时候为达成某种交易,搞一点有限的策略性合作,但这并不会改变双方矛盾的发展总趋势。


第6版(国际)
专栏:

  芝加哥华人谴责李登辉访美
新华社华盛顿6月11日电芝加哥消息:(记者应谦)自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以“私人名义”访美以来,芝加哥地区各界华人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并于9日举行座谈会,谴责李登辉利用美国之行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政治阴谋。
芝加哥华人协会会长陈济明指出,李登辉访美的真正意图在于破坏中美3个联合公报,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他的这种违背中华民族利益、阻挠祖国统一、分裂国土的图谋必然遭到包括大部分台湾同胞在内的12亿中国人以及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强烈反对。
芝加哥美华协会副会长刘立义说,李登辉口头上赞同祖国统一,但他的所作所为则恰恰相反。他这次访美是“挂羊头卖狗肉”,他应该悬崖勒马了。
在座谈会上,发言者纷纷指出,李登辉访美是以金钱铺路,以学术活动为幌子,达到将中国永久分裂的政治目的。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不站出来表明反对的态度。所有中国人都应对某些西方国家企图分裂中国的一贯政策保持清醒的认识。在美国,有些人不愿看到中国统一和强大,所以他们和台湾的分裂势力一起搞了这次政治阴谋。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是公然违背中美建交的承诺,破坏中国统一大业,必定激起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愤慨,最终只会损害美国的国际信誉。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决定将金日成遗体安放在锦绣山议事堂
新华社平壤6月13日电据《劳动新闻》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党中央军委、朝鲜国防委员会、中央人民委员会和政务院12日联合发布一项决定,宣布将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的遗体安放在他生前长期居住并从事国务活动的锦绣山议事堂。
这项在金日成主席逝世一周年到来之际作出的决定说,锦绣山议事堂将改名为“锦绣山纪念宫”,同时在“锦绣山纪念宫内还将开设展示金日成主席革命思想的著作陈列馆”。
锦绣山议事堂位于平壤市东北郊。据悉,金日成主席去年7月8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后,他的遗体一直存放在那里。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美发表联合公报
双方就轻水反应堆达成协议
本报平壤6月13日电记者张友新报道:据朝中社消息,朝美双方今日在吉隆坡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朝美就解决轻水反应堆问题达成协议(见上图本报电视照片)。
根据协议,美国主导下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将按照框架协议,保障向朝鲜提供的轻水反应堆发电厂所需资金和设备;在提供轻水反应堆工作中,美国是朝鲜的基本协作对象;由美国公民担任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代表团及事务团的团长,履行其基本协作对象的作用。
协议说,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确定的核反应堆型号是现已投入运转的美国设计与美国技术的改良型。
根据协议,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为确定轻水反应堆建设与运转方面的需要,进行建设场地勘查;场地勘查和施工费用包括在轻水反应堆的提供范围之内;由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确定建设轻水反应堆合同的主要签约方。
协议还规定,双方专家于6月底尽快在朝鲜进行协商,就输送重油问题达成协议;迅速履行1995年1月20日关于废弃核燃料安全保管的朝美专家协商纪要,为此,美国专家代表团于6月访问朝鲜,着手履行事宜。(附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塔利班与政府达成停火协议
阿富汗政局出现新态势
本报记者吴迎春
6月10日,阿富汗政府发言人宣布,政府同学生武装塔利班9日达成停火10天的协议并立即生效。停火期间,双方将举行直接谈判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11日,政府方面“无条件释放”6名被俘的塔利班士兵,作为回报,塔利班次日释放了8名被俘的亲拉巴尼总统的士兵。这是阿政府与塔利班首次达成停火协议并互释战俘,被认为是近几个月中阿局势最富戏剧性的变化。
3个月前,政府军先后击败反对派和塔利班的进攻,控制了整个喀布尔。此后,伊斯兰党、伊斯兰民族运动、统一党等反对派4党联盟酝酿建立反拉巴尼总统的联盟。上月底本月初,伊斯兰党领导人希克马蒂亚尔同塔利班进行结盟谈判,并取得进展,塔利班从喀布尔南部和西部向政府军发动进攻时,得到希克马蒂亚尔的军事支持。此间舆论曾一度认为,反拉巴尼总统的联盟在形成中。但为时不久,塔利班又转向同政府达成停火协议,变化之快令人瞠目。
这一情况表明:塔利班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知道,今年2月中旬,当塔利班兵临喀布尔城时,它曾拒绝同阿各派对话。现在,塔利班则急于同对立各派接触谈判。人们注意到,这是塔利班在近两个多月中同政府军较量失利后发生的。
塔利班的这一变化削弱了反对派联盟,有利于拉巴尼总统。近一个多星期以来,乌兹别克族民兵首领杜斯塔姆从阿北部的萨曼甘省、昆都士省向政府军不断发动进攻,以配合塔利班在喀布尔西南部的攻势,政府同塔利班达成停火协议后,军事压力减轻了,使其有可能抽调武装力量,对付北部的杜斯塔姆民兵。
然而,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尚未实施的协议。首先,停火只有短暂的10天。阿政府高级官员说,停火协议可以延长,但要取决于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谈判进展情况。其次,协议双方的关系是脆弱的。此间外交人士说,塔利班昨天同政府反对派联手,今天又同政府言和,明天又该怎样呢?有人认为,阿各派都想利用矛盾,瓦解对方,使之有利于自己。值得注意的是,阿内部和国际社会正在出现促进和平的势头。阿富汗楠格哈尔省等3省省长最近出面邀请阿各派领导人前往贾拉拉巴德参加和平会议,尽管拉巴尼总统及其盟友萨亚夫拒绝参加,会议未能按时召开,但省长们仍在努力中。国际社会方面,据披露,联合国特使梅斯蒂里本月底将重返阿富汗进行调解;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哈米德·阿尔加比德日前已派遣其私人代表前往阿富汗游说;对塔利班有着重要影响的巴基斯坦宗教党、伊斯兰圣哲会几周来一直在阿穿梭调解,这次阿政府同塔利班达成停火协议就是其斡旋的结果。人们希望国际社会的调解能取得成果,早日给阿带来和平。
(本报伊斯兰堡6月1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德国通讯

  那曲歌舞结友情
本报记者刘华新徐步青
菲尔斯霍芬镇沸腾了!6月10日晚,数千观众聚集在这个只有1万多人的德国南部小城的市中心广场观看第四届菲尔斯霍芬国际民间艺术的演出。
代表中国参加本届艺术节的是西藏那曲歌舞团。这天晚上,那曲歌舞团的演员们最先登场。藏族艺术家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头戴金色狐皮帽,手持西藏特有的牛角二胡,在热烈的乐声伴奏下,跳起豪放的藏族舞蹈,把观众带到了万里之外的藏北高原。由优秀艺术家仁青卓玛领衔主演的《春女》,飘逸舒展,充分表现了藏北牧女的生活情趣;一阵悠长的法号声,又把人们带进了另一个天地,演员们戴着怪异的面具,跳起了《乃恰姆》舞。这个象征驱恶避邪的舞蹈是藏传佛教寺院的宗教仪式之一……
观众如痴如醉。当那曲歌舞团的演员们赶到广场另一端的舞台演出时,不少人兴犹未尽,接踵而至。
这只是艺术节中心活动的一个场面。艺术节开幕以来,那曲歌舞团在这里引起轰动,每天演出3至5场。6月8日,那曲歌舞团来到德国南部名城帕绍,一位艺术史教师迟到了10分钟,大呼遗憾,当听说那曲团还要到附近的艾根演出时,他喜出望外,顾不上吃晚饭,驱车到艾根,虽然妻子、孩子也陪他饿了一顿,他却连声向记者说:“为了如此高尚的精神享受,饿一顿饭,值!”
那曲歌舞团是6月1日从奥地利来到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喜爱民乐、民歌而且热情好客的巴伐利亚人向西藏艺术家倾注了他们的全部热情。艾根一位叫卡尔滕艾格的妇女把她世代经营的旅店、餐厅腾出来,动员女儿女婿,把代表团一行28人全部接到家里,几乎是免费招待了5天。临别前,那曲歌舞团的艺术家们自发组织起来,在这家大院内跳起了欢快的藏族舞蹈,献上了一台特别的音乐会。此后数天,只要那曲歌舞团有重要演出,这家人总要驱车前往,向演员们问寒问暖。
参加本届艺术节的国家还有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以色列、秘鲁等8个国家的艺术团。每场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各国艺术家现场联袂演出。演员们交换使用对方的乐器。秘鲁的演员们好奇地摆弄起长达数米的西藏法号,几天下来,那曲歌舞团的一位男演员用异国他乡的民间乐器演奏,已颇有些水平了。
短短10天,那曲歌舞团的演员们足迹遍及菲尔斯霍芬周围6个城镇,演出近20场次。每次演出,那曲歌舞团的上场就意味着高潮的到来。不少观众说,演出使他们看到了藏族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豪岑贝格市市长蔡希曼先生说:“民间艺术联结各国人民。通过与艺术团的接触,人们对西藏人丰富多采、美丽幸福的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
           (本报菲尔斯霍芬6月1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美汽车谈判陷入僵局
本报东京6月13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据此间新闻媒介报道,在美国宣称对日本实施制裁期限还剩15天的昨天(日本时间今天凌晨),日美两国代表就汽车贸易问题在日内瓦举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磋商,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未宣布再次进行磋商的计划。
美日双方在磋商的内容上存在着严重分歧。日本指责美国对日本产豪华汽车有差别地征收高关税,违反了双方贸易最惠国待遇的规定;美国单方面宣布对日实行制裁,违反了它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承担的义务;日本要求在美国取消制裁决定、放弃要求日本承诺进口美国汽车零部件的数值目标的前提下,重新进行日美汽车贸易谈判。美国代表继续批评日本不开放市场,同时表示对日制裁“未违反在世贸组织中所承担的义务”。他还对日本所持的态度感到“遗憾”。
美国此次仅派出了较低级别的3人代表团,与日本近20人的庞大阵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分析家们认为,美国从磋商开始采取守势,意在尽量拖延整个谈判的进程,以最大限度地向日本施加压力。在双方达不成协议的情况下,美国将于6月28日实施对日贸易制裁计划。
另据报道,美国已计划在西方7国首脑会议之后向世贸组织就日本汽车市场的封闭问题提出申诉。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支持朝美会谈结果
本报汉城6月13日电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外务部今天就朝美吉隆坡核会谈达成协议发表声明,认为此次协议为今后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奠定了基础,韩国对此表示支持。
声明说,希望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与朝鲜之间的磋商能够顺利举行,韩国作为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的会员国,将根据协议成功地履行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的工作,从而彻底解决核问题,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声明说,韩国政府为履行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的工作,希望早日重开南北对话。
又讯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执行理事会13日在汉城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了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等有关问题,并通过了有关决议。会议认为,为早日落实协议,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应尽早同朝鲜签署供给协议及采取必要的有关措施。会议决定,提供给朝鲜的轻水反应堆应是韩国标准型,名为“蔚进3号”和“蔚进4号”。提供核电站的主要公司应是韩国电力株式会社。


第6版(国际)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为参加中俄经贸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李岚清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12日晚乘飞机抵达莫斯科。李岚清副总理将同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达维多夫举行会谈,讨论两国间的经贸和科技合作问题。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崔泰福12日在平壤会见以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徐青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工作者代表团时表示,朝鲜珍视朝中友谊,巩固和发展朝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是朝鲜劳动党坚定不移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工作者代表团是6月7日抵达这里对朝鲜进行友好访问的。
▲委内瑞拉代理外长罗伊·查德顿·马托斯12日下午会见了正在加拉加斯访问的由杨振亚率领的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代表团。
会见中,查德顿高度赞扬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近几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双方都表示对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充满信心。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撒切尔夫人批评梅杰
本报伦敦6月13日电记者李文政报道: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最新出版的自传第二卷中,严厉批评英国现首相梅杰,指责梅杰不懂得如何对欧洲说“不”。
撒切尔夫人的自传第二卷《通往政权之路》昨天正式发行。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保守党在民意测验中地位不断下降,原因是梅杰执行的政策没有充分显示保守党的特点。她批评梅杰在欧盟统一货币问题上“支支吾吾”,“不肯触及实质性问题”。她说,统一货币将使英国不能控制自己的金融政策,将降低英国的地位。


第6版(国际)
专栏:

  乌外长说黑海舰队问题未彻底解决
新华社基辅6月12日电(记者范伟国)乌克兰外长乌多文科12日下午在基辅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总统9日就解决黑海舰队问题签署的协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两国关系中的紧张局势”,但黑海舰队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乌多文科在就乌俄总统索契会谈成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索契协定是乌俄两国为改善关系迈出的重要一步,为叶利钦总统访问基辅扫除了障碍,并为乌俄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铺平了道路。乌多文科同时指出,索契协定只是一个原则性文件,有关黑海舰队的许多具体问题还有待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是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克兰领土上的地位问题、舰队使用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的期限、条件和拨款问题。他说:“乌克兰主张同俄罗斯关系正常化,但这不能损害乌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利益。”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新进党议案均被否决
本报东京6月13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今天下午,日本众议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表决新进党昨天对众议院正、副议长和对村山内阁提出的不信任案。表决结果,对众院正、副议长的不信任案以298票反对,186票赞成被否决;对内阁不信任案以290票反对,189票赞成被否决。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塞族释放绝大多数人质
本报贝尔格莱德6月13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今天宣布,维和部队全部人质除14人外已于11时释放。
卡拉季奇在帕莱对记者说,92名在萨拉热窝地区被围困的维和军人已于11时恢复行动自由。他们将随南联盟塞尔维亚总统的特使乘车前往南斯拉夫(见右图本报电视照片)。他说,由于“技术原因”,其余14名蓝盔人质的释放被耽搁,但他们也将很快获得自由。
北约上月下旬空袭波黑塞族目标后,塞族共扣押或围困了近400名维和人员。在南联盟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的斡旋下,帕莱当局已先后释放两批人质。
波黑塞族外长布哈今天称,帕莱已通过贝尔格莱德得到不再遭空袭的保证。“我们认为国际社会将遵守对米洛舍维奇总统关于不再空袭的承诺。”联合国驻前南地区部队领导人明石康今天对塞族释放人质表示欢迎。他同时说,联合国只有在最后一名人质获释后才会感到满意。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