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还是和谈好
胡锡进
欧洲联盟9日任命瑞典前首相比尔特为其新的前南问题调解人,以取代日前辞职的欧文。次日,比尔特即赴俄罗斯索契,开始履行其新使命。这不禁使人联想到两年多前关于波黑问题的日内瓦和会(以下简称和会),抚今追昔,令人感慨。
从1993年初开始,在和会两主席欧文和斯托尔滕贝格主持下,波黑冲突3方在日内瓦等地断断续续谈判了一年,先后提出的3个和平计划均功亏一篑。塞族拒绝并拖垮了一个,穆族拒绝了两个。和会因此被笑谈为波黑谈判的“马拉松”。而今回过头再看当初,和会的功绩还是不容抹杀的。首先,这是波黑冲突各方及有关国家最高领导人共聚一起的直接谈判,它对稳定当时波黑主要冲突方塞、穆两族的战场起了重要作用,波黑1993年全年没有发生爆炸性危机;其次,和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克罗地亚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双方商定互设外交办事处,为日后克罗地亚同境内塞族的谈判提供了前提;第三,和会虽未最终促成波黑全面和平文件,但一度解决了波黑各方的大部分争执,接触到了最后几个难点。另外,和会提出的一些文件至今仍是国际调解的重要基础。例如,5国联络小组计划中的波黑领土划分比例基本是和会后期的比例方案。可以说,和会的谈判成果为随后新的国际调解铺设了台阶。
应当承认,5国联络小组取代日内瓦和会提出的波黑和平计划,承继了日内瓦和会的谈判成果,对和会遇到的难点作了充分考虑和平衡,且有欧美大国的一致支持,所以,它作为继续谈判的基础,还不失为一个有前途的和平计划。然而遗憾的是,1994年以后,波黑冲突各方的直接政治谈判中断了,前南问题国际会议剩下个空名。和会留下的难点也就只能搁置下来。
从日内瓦和会到今天波黑局势严重恶化,教训是深刻的。波黑的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由来已久,错综复杂。波黑冲突各方历时3年多的内战非但没有缓解上述矛盾,反而使之变得更加尖锐了。外部有关国家和组织多次采取的“以炸促和”的做法,也未能奏效。事实证明,解决波黑冲突,只能走对话与和平谈判的道路。包括西方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也都呼吁国际社会公正对待冲突各方,通过政治谈判解决波黑问题。还是和谈好,这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克首相访华前夕表示
荷中要更紧密合作
本报布鲁塞尔6月12日电记者姚立报道:荷兰王国首相维姆·科克于本月14日至20日访问中国。动身前夕,他在海牙首相府愉快地接受了中国记者的联合采访,就此次访问的目的、荷中及欧中关系、中国的经济改革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科克首相说,自从荷兰前首相8年前访华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取得很大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这说明中国的经济政策是对头的。他说:“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很大进步,其发展表现在各个方面”。他表示,荷兰乃至欧洲都愿为中国的这种变革提供有益的帮助。他希望通过中国之行,双方能在现有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在谈到双边关系时,科克首相指出,“政治方面,双方的合作良好。经济方面,还要加强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寻找合作的可能,使合作达到最佳状况。”他介绍说,荷兰的农业很发达,农业大学是世界最好的同类学校之一,水利及港口的经营管理亦有成功经验,环保技术也很先进,荷兰愿在这些方面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他还特别强调了双方科技合作的重要性,并赞扬中国教育发展速度快。他说,中国重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从长远看,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他还特别告诉记者,此次同他一起访华的,还有一个由30个大公司领导人组成的代表团,充分显示了荷兰经济界重视同中国加强合作。
科克首相指出,欧洲联盟支持加强同亚洲的关系,西欧领导人对发展对华关系也很积极,荷兰便是其中一员。他认为,“双方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是最终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而“相互尊重则是双边关系的基础”。他举例说,在人权问题上,双方的认识有差异,但“各国有各国的历史,重要的是双方在就此进行对话时,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与历史”。
最后,科克首相表示,能有机会访华,他从内心感到高兴,希望他的访问能“将荷中这两个相隔遥远的国家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政府应立即改弦更张
任凡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立场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得到发展的基础。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的这个基础,突破了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只同台湾“保持商务、文化等非官方关系”的基本架构。克林顿政府的这一行动把中美关系推向了危险境地,美国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近年来,李登辉与“台独”势力沆瀣一气,出言乖张,妄称两岸为“分裂分治”的“两个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中华民国在台湾”等等,为台湾岛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浊流推波助澜。在国际上,他不惜花费巨资,搞什么“金钱外交”、“度假外交”、“庆典外交”,无孔不入,到处钻营。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无疑是对岛内外“台独”倾向的一种鼓励。此次李登辉以“应母校邀请”的口实获准以“非官方和私人身份”访美,下回保不准又会想出什么新招。如此下去,李登辉与“台独”势力勾搭就将更加有恃无恐。“台独”是分裂中国的一股逆流,也是一种破坏海峡两岸和平、破坏东亚稳定的因素。中国政府早已昭告天下,如果台湾搞什么“独立”,中国绝不会置之不理。在今年2月美国国防部的《东亚安全战略报告》中还说:“台湾海峡的和平是我们对台湾政策的长远目标”,美国欢迎两岸进行对话,“欢迎两岸能增进和平解决海峡局势的可能性的行动”。然而,报告墨迹未干,美国政府就做出这种助长海峡地区不稳定因素的行动,真是南其辕而北其辙。美国一方面说,从战略意义上讲,东亚对于美国有着不断增长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又不计后果地采取影响东亚地区稳定的举动,这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冷战以后,美国对外政策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前苏联这个敌手不复存在了。一些美国人对这种情况很不习惯。他们似乎不能没有“敌人”,真的没有,他们也要造出一个来。于是有人就设想:美国要维持亚太地区的现状,中国的强大势必打破现有的力量均衡,甚至对别国构成“威胁”;同时,一些习惯于用冷战眼光观察问题的美国人还认定,只要中美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两国之间的对立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中国越兴旺发达,在他们看来异端力量就越强大、越可怕。于是有的美国人竟又从冷战时期的政策库中搬出一些概念,把“遏制”也作为对华政策的一种选择。近两年来,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但破坏中美关系的逆流也一直存在。在去年国际人权大会上,美国力图利用这一讲坛,向中国施加压力,打所谓“人权牌”;在“复关”问题上,美国又提出超越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合理要求,在中国复关的路上设置障碍,打“复关牌”,如今又发展到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打“台湾牌”,这分明是在铤而走险,是在对华关系上“走钢丝”。
美国同中国有过长达二十余年的对抗,并为这种对抗付出了代价,“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人们不应该那么健忘。中国为了搞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关系,对美国的关系也按照早已宣布的方针着力推进。在美国,主张加强和发展对华关系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的错误决定就受到国内舆论的批评。现在的国际环境与冷战时期根本不同了,孤立中国,把中国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再也不可能了,想要“遏制”中国,到头来损害的是美国自己的利益,是克林顿政府改弦更张的时候了。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叙以和谈迈出重要一步
本报记者吴文斌
6月10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这里与阿萨德总统就推动叙以和谈进程举行长达3小时的会谈后宣布,叙以两国决定派两国的总参谋长于本月27日前往华盛顿恢复双边军事谈判,讨论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后的安全安排问题。与此同时,叙以驻美大使也将在华盛顿就安全安排以外的诸如最后边界、撤军步骤、和平实质以及关系正常化等问题举行谈判。这是叙以自1991年在马德里开始和谈以来,首次就安全安排与和平实质及撤军等问题同时举行军事和外交的“双轨谈判”。此间舆论认为,这是叙以谈判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叙以谈判的核心是戈兰高地问题。戈兰高地是1967年被以色列占领并于1981年被并入以色列版图的叙利亚领土。自4年前马德里和会以来,叙以一直在撤军范围、撤军时间表、安全安排和关系正常化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在撤军范围的问题上,叙利亚始终坚持以色列必须依据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从戈兰高地全面撤至1967年6月4日的边界,而以色列则以安全无保障为由,拒绝撤回这一边界。关于安全安排,叙要求在1967年边界两侧设立面积对等均衡的非军事区,叙以方能实现全面关系正常化;以色列则要求在第一阶段撤军之后即实现关系正常化,其中包括开放边界,互换大使,建立全面的政治、经贸和文化关系等。
此间观察家认为,叙以就恢复总参谋长级的军事谈判和大使级的外交谈判达成协议,将使裹足不前的叙以和谈走出瓶颈。这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美国克林顿政府为改变在外交上无所建树的形象,自今年以来加大了对叙以和谈干预的力度,极力促使叙以和谈在今年内取得突破,为明年的大选捞取政治资本。为达此目的,美国于5月上旬和中旬分别邀请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叙利亚外长沙雷赴华盛顿就安全安排问题进行磋商,并提出了折衷方案,但因双方立场相去甚远,美的努力未果。但在此后的一周内,克里斯托弗又与沙雷进行了3次电话联系,并根据双方的要求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从而促成了叙以就安全安排的原则达成谅解,并同意6月底在华盛顿恢复军事专家谈判。为保证这一会谈的成功,美国中东和谈协调员罗斯和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又于5日和6日先后访问了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克林顿不仅通过罗斯给阿萨德总统带来信件,而且在罗斯与阿萨德会晤后还亲自打电话与阿萨德进行了长达25分钟的电话会谈,表示美国恪守中东和平进程,强调他本人希望叙以谈判在年底前取得进展。
二是以色列领导人在与巴约达成协议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叙利亚是实现中东全面和平的钥匙,加之以明年同样面临大选,拉宾的工党联合政府为赢得明年的大选,改变了以往的强硬立场,表示准备为与叙实现和平付出“代价”。佩雷斯上月底还首次公开承认“戈兰高地是叙利亚的领土”。不久前拉宾在工党召开的年会上也指出,“如果谁说与叙能够实现和平,同时又不全部撤出戈兰高地,那是在欺骗人民”。人们认为,以色列领导人的上述谈话,实际上是在为将来全面撤军做舆论准备。
三是以色列立场的变化使叙利亚看到了和谈的希望。阿萨德总统表示,叙一直在为实现保证各方利益的和平而努力,强调和平是叙的战略选择。阿萨德总统意识到,鉴于以色列和美国的大选期限日近,叙以和谈已到了取得进展的时候了。
美以叙三国领导人都认为,1995年是中东和平进程关键性的一年。目前叙以双方决定在华盛顿恢复谈判仅是一个新的开端,要达到年底前达成实质性协议,还需各方进一步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本报大马士革6月1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永南会见唐家璇副部长
强调进一步发展朝中友谊
本报平壤6月12日电记者张友新报道:朝鲜政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金永南今日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亲切会见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
会见中,金永南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由两国领导人亲手缔造和培育的朝中友谊是朝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既定政策。朝鲜外交部愿为此竭尽一切努力。金副总理在介绍朝国内形势时说,朝鲜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以金正日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周围,继承金日成主席的遗志,为迎接建党50周年和实现国家统一而努力奋斗。
唐家璇表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十分珍视中朝传统友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发展这一友谊尤为重要。不管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形势出现什么变化,中国都将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朝友好事业,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支持朝鲜实现自主和平统一。
唐家璇向金永南转达了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的问候。金永南对此表示感谢,并请唐家璇转达他对钱其琛的亲切问候。
中国驻朝鲜大使乔宗淮等会见时在座。
唐家璇是根据中朝两国外交部的交流计划,应朝方邀请率领外交部友好代表团来朝访问的。
访问期间,唐家璇同朝外交部副部长崔禹镇就进一步发展中朝关系问题,在友好的气氛中深入、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外交部之间的友好合作与交流。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举行波黑国际和会
穆族提出先决条件
本报贝尔格莱德6月12日电波黑副总统加尼奇11日表示,在波黑塞族接受五国联络小组一年前提出的和平计划以前,穆斯林方面对参加新的和会没有兴趣。加尼奇是在评论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日前建议波黑冲突各方重开谈判时作上述表示的。加尼奇说:“加利忘记了一个事实,即国际社会已经提出了和平计划,这就是联络小组计划。”他说:“在这一计划得以实施以前,任何关于和会的建议都是不能接受的。”
此间观察家注意到,欧洲联盟新任命的前南问题调解人比尔特正四方奔走,会晤大国领导人,试图在波黑人质危机解决后立即重开波黑谈判,波黑穆斯林领导人的最新表态清楚地表明,比尔特的使命将是艰难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米洛舍维奇称
波黑塞族将很快释放所有人质
新华社巴黎6月11日电法国总统府发言人科洛娜女士11日说,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在当天与法国总统希拉克通电话时说,波黑塞族已向他保证,所有被其扣押的联合国维和人员“很快”将被释放。
科洛娜说,希拉克此前曾打电话给米洛舍维奇,再次呼吁他敦促波黑塞族立即释放所有扣押的联合国观察员及维和部队官兵。
在通话中,希拉克还向米洛舍维奇阐明了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的原因,并告诉他欧洲联盟已任命瑞典前首相比尔特为欧盟的前南问题调解人。
据联合国宣布,到目前为止,波黑塞族还扣押着145名蓝盔部队士兵和联合国观察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新进党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
本报东京6月12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日本最大在野党新进党党首、前首相海部俊树今天下午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指责村山内阁对阪神地震、奥姆真理教事件、日元升值等问题反应迟缓,上周,又强行通过战后50周年国会决议,他说,根据综合判断,新进党必须对村山内阁提出不信任案。
今天傍晚,新进党干事长小泽一郎和政务会长市川雄一正式向众议院议长土井多贺子提交了对内阁不信任案。与此同时,参议院新进党所属议员组成的“平成会”向原文兵卫递交了“质问村山首相决议案”。新进党国会运营委员长神崎武法也以“强行通过国会决议,破坏了议会民主”为理由,通过众议院事务总长提出了对土井议长和鲸冈副议长的不信任案。
上周末,新进党抵制众议院表决战后50周年决议后,就开始酝酿提出对内阁的不信任案,众议院运营委员会理事会已决定明天下午审议新进党提出的这些不信任案。舆论认为,这是成立后一直无声息的新进党着眼于下月参院选举的一次“亮相”。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军将撤出4座巴城市
拉宾称7月1日不是强制性期限
新华社突尼斯6月11日电据突尼斯通讯社报道,以色列警察部长沙哈勒今天宣布,以色列军队将撤出4座巴勒斯坦城市,以便开始扩大巴在约旦河西岸的自治。
沙哈勒对报界说,以军将撤出的城市是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杰宁、纳布卢斯、图勒凯尔姆和盖勒吉利耶。
以色列总理拉宾今天说,尽管重新部署以军,但以军仍将能继续根据安全方面的需要在约旦河西岸“自由地”起作用。他强调,以巴1993年签署的原则宣言并不规定以军需撤出约旦河西岸,而是规定在巴勒斯坦城市以外地区重新部署以军。
以巴双方曾保证在7月1日前达成一项关于扩大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自治的协议。但拉宾今天重申,这个日期只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强制性的期限。
按规定,扩大巴在约旦河西岸的自治意味着以色列应当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以外地区重新部署军队、向巴勒斯坦人移交权力和巴勒斯坦人在这一地区选举一个巴自治委员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新加坡报纸批评日国会决议案
完全没有道歉诚意
新华社新加坡6月11日电(记者曾虎)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日本执政三党提交国会通过的所谓“不战决议”案完全没有真诚道歉的性质。
文章说,迄今为止,尽管有多名日本首相曾表示要对侵略战争进行“深刻反省”,但经过反复讨价还价产生的这篇不足300字的决议草案,只见妥协的痕迹和对战争的遮掩,却不见直接承认日本的战争责任。该草案中既没有“不战”的字眼,也没有“谢罪”的表示,甚至连草案标题也被改为《以历史为教训重下和平决心的决议》。文章质问道:“这算什么‘不战决议’?”
文章说,“深刻反省”是日本官方一惯使用的词句。但这不是向受苦受难的亚洲人民“直接道歉”或“真诚谢罪”,更不用说谴责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相反,日本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将“侵略战争”称之为“侵略行为”,把“深刻反省”与“谢罪道歉”等同起来。文章最后指出,“日本通过这样的国会决议,不仅得不到亚洲人民的信任,反而会引起更大的反感”。


第6版(国际)
专栏:

  墨政府与农民武装达成初步协议
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记者余定良)墨西哥政府和农民武装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第三轮和谈11日下午结束,双方就“公正地举行对话和谈判的基本原则”以及会谈的安全措施达成初步协议,但在军事缓和措施问题上仍有较大分歧。
政府首席谈判代表马科·安东尼奥和萨帕塔农民武装代表“塔乔”司令分别代表联邦政府和农民武装在初步协议上签字。
萨帕塔游击队代表团在谈判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指出,协议的重要性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其质量和意义。
“塔乔”司令说,这是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第一次在和谈桌上取得成果。他重申该农民武装组织寻求公正地实现和平的愿望,并希望政府也拿出诚意来。
在谈到恰帕斯州和平进程时,“塔乔”说,谈判进程很缓慢,但步伐却是稳当的,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斗争将是长期的,艰巨的。
与之相反,政府代表团对此次会谈不甚满意,认为初步协议离和平要求相差甚远。


第6版(国际)
专栏:

  拉奥说印度不放弃核威慑
新华社巴黎6月11日电来访的印度总理拉奥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所有的人今天都希望我们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我们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们不可能放弃我们的核威慑。”
拉奥是11日抵达巴黎对法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的。在《费加罗报》将于12日发表的这篇采访记中,拉奥指出,印度“拥有立即生产原子弹的手段”,但它“没有原子弹”。
据报道,印度曾于1974年爆炸过一枚核弹。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政府与塔利班和谈推迟
政府军首次释放塔利班战俘
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11日电喀布尔消息:阿富汗政府与学生代表“塔利班”谈判的首席代表斯蒂克·恰克里今天在喀布尔说,原定今天举行的和谈“由于一些技术性原因”被迫推迟。
恰克里说,双方于9日达成的为期10天的停火协议仍然有效,并已得到遵守。他透露,促成此次停火的巴基斯坦伊斯兰神学者协会主席穆哈默德·汗·谢拉里已经抵达喀布尔,准备参与阿政府与“塔利班”的和谈。但他未透露“塔利班”代表团是否也已来到喀布尔。
恰克里对在近期内举行阿政府与“塔利班”的和谈仍表示乐观,并说,如谈判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进展,停火期限还会延长。
恰克里10日曾说,交换战俘和开放通往喀布尔的道路将是和谈的主要议题。
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12日电喀布尔消息:阿富汗政府军11日在喀布尔释放了6名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塔利班”的战俘,这是双方自今年3月起发生大规模冲突以来,政府军首次释放“塔利班”战俘。据报道,这6名战俘已由政府军交给最近积极调解阿冲突的巴基斯坦伊斯兰神学者协会领导人穆哈默德·汗·谢拉里。谢拉里曾于9日促成阿交战各方达成一项为期10天的停火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西澳州长欢宴邹家华
邹家华参观中澳合营恰那铁矿
本报堪培拉6月12日电记者史宗星报道:澳大利亚西澳州州长理查德·考特今晚举行欢迎宴会,招待正在那里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一行。
本报堪培拉6月12日电邹家华副总理今天参观了位于西澳州首府珀斯以北900公里处的中澳合营恰那铁矿。
恰那铁矿是中澳两国最大的合资企业,由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与澳大利亚哈默斯利铁矿公司合营。自1990年投产以来,生产与经营一直按合营协议和项目贷款协议顺利进行。
随后,邹家华一行乘飞机前往西北海岸的丹皮尔港,参观了铁矿砂装船码头。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和朝鲜在吉隆坡举行的核会谈12日宣告结束,双方就一项协议的最后请示文本达成谅解。双方将把这一文本交由各自的政府继续磋商。美国还将就这一文本同韩国和日本进行磋商。据新华社电(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