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

  关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刘斯奋
面对正处于历史性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应当如何调整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本文尝试从文化性质、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三个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大家。
文化性质
在现阶段,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一次社会文明的质的飞跃。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了在地球上生存、立足和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毫不例外都或早或迟必须经历这一飞跃。
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国情不同,在解决现代化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不同国家所选择的道路和模式也各不相同。例如起步较早的欧美各国,采取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而曾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几经尝试和失败,证明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不通之后,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目前,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社会正加速摆脱传统的农业文明的模式,向着以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为先导的工业文明的模式大步跨进。
这样一种伟大的历史进程,毫无疑问,必然会对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对文化观念和文化思想提出崭新的要求。事实上,形成、发展、成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文化,不管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也不管是历时短暂,还是多么悠长久远,成就辉煌,从根本上说是服从并服务于当时那种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那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作为传统,它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其优秀部分也将永远受到珍视、继承和发扬,但就整体而言,这种文化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不可能作为主体,继续承担工业文明时代文化建设的崭新使命。因此,建设一种适应工业文明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可以这样说,目前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转型过程已经开始。这不仅表现在文化市场的形成、高雅文化的自我改革,而且还表现在文化消费的空前普及、乐观昂扬基调的受到欢迎、对外交流的活跃频繁,企业对文化的介入和参与,以及高科技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造等等。
这一切,预示着未来的文化,将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勇于通过竞争来开拓局面,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文化;
是一种朝气蓬勃,奋发进取,乐观昂扬,对人生充满热爱,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前途充满信心的文化;
是一种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不仅关注局部,同时也关注整体;不仅关注中国,同时也关注世界;不仅关注现在,同时也关注未来;既不放弃神圣的原则,又具有最大的包容性的文化;
是一种对于社会变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抱有充分的敏感和热情,经常保持关注,并通过对自身的改造和革新,主动、积极地作出回应,力求做到与时共进,与世俱新的文化。
一句话,这是一种生气勃勃的文化,尽管像一切新事物一样,她在各方面都远未成熟完善。同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文明的文化相比,无论是根基的深厚,经验的丰富,成果的辉煌,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恐怕还不占优势,但是,历史却注定她必然要取代前者的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文化精神
文化是民族和社会精神的载体。文化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和社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后者的一种升华。一种强大的文化精神,必然有利于推动社会走向兴盛;一种萎靡不振的文化精神,往往是社会停滞不前和走向没落的催化剂。
恩格斯曾经把文艺复兴时代称为“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而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当时的文化、艺术和学术处处都表现出一种强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是同那个时代、同那个时代人民大众的情绪和意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是历史进程的突破性进程和由此形成的强大文化氛围,哺育和造就了当时的文化人,并把他们推上了事业的高峰;而当时的文化人则以其时代的敏感和杰出的才华对时代作出了强烈的回应,从而最终实现了他们崇高的社会价值和不朽的历史价值。
当今的时代,是中国社会走向兴盛,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时代。为了无愧于这个时代,为了迎接已经露出曙光的朝阳文化,需要张扬一种巨人式的、强大的文化精神。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这样一种巨人式的高瞻远瞩的开阔眼界和包罗万物的宽广胸怀,就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风云变幻,充满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没有这样一种巨人式的对祖国和民族的坚定信念,以及自信、自主、自强的精神,就不可能在世界上昂然立足,并赢得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尊重。
因为我们面前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种种预想得到或预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某种挫折。没有巨人式的压倒一切的勇气和信心,没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就无法成功地开辟通向理想高峰的道路。
因为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丑恶腐朽的现象——金钱至上,违法犯罪,挥霍浪费,贪污腐败等正毒化着我们的社会风气,危害着我们的事业。没有这种巨人式顶天立地的耿耿正气,嫉恶如仇的铮铮铁骨,就不可能战而胜之,驱而除之。
我们需要这种巨人精神,还因为我们自己身上还存在着种种习惯势力的影响。对农业文明时代过时落后观念的追怀眷恋,对西方思想文化的膜拜盲从,还有形无形地束缚、影响着我们的头脑,成为我们的负累。没有立足于改革开放的现实和对中国国情的高度自觉,没有弃旧图新的非凡勇气,就不能解放思想,轻装前进。
凡此种种,都指向一个归宿——我们时代所需要张扬的巨人精神,乃是一种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与人民大众的情绪和意愿息息相关的精神;是一种敢于正视矛盾,直面人生,并通过不屈不挠的艰苦努力,去实现崇高的理想的精神;是一种具有无比丰富生动的内涵和纷繁奇丽色彩的精神。一言以蔽之,也就是人类历史上每当进入大变革、大创造、大发展时代都必然会出现,并最终成为主流的那种精神。它既与只具有消解作用,而毫无建设功能的“侏儒精神”、“痞子精神”、“阿Q精神”直接对立;也与曾经在中国文坛上肆虐多年,对中国的文化造成巨大破坏的那种“三突出”、“高大全”式的“虚夸精神”,毫无共通之处。
文化传统
一种文化的形成、存在和发展,总是离不开来自两方面的制约和推动,一个方面是现实,另一个方面则是传统。
现实的中国,无疑有着如日方东的灿烂前程。同时,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文明古国,她还有着久远、强大而且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是中国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和力量源泉。作为中国的文化人,必须十分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重视并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失去自身的根本,并且脱离人民大众。
当然,在长达数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其势有强盛,也有衰弱,并且这种文化的强盛与衰弱往往与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平衡。但是,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并不是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传统都值得我们全盘继承。面对文化强盛期,我们在分析其强盛的因由之后,所要汲取的是它那种雄伟、博大、开拓、进取的良性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内质,也就是“文化盛世”的文化精神与内质;同时,面对文化衰弱期,我们在审视其文化现象的同时,要认真发现其文化潜流所携载的文化品格,决不能沾染任何“文化衰世”的悲观颓废情绪。这里的区别仍是一个对待文化遗产与文化传统的批判地继承的态度问题。
在建设当代文化中,就整体和主流而言,就基本精神而言,我们应当着重继承什么样的优秀文化传统?当前的中国,已经不是鸦片战争前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瓜分时代的中国,也不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山河沦丧,国难深重时代的中国,也不是在三座大山重压下辗转呻吟的那个中国;而是成功地完成了政治革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自主,目前已经全面转向经济建设,并通过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努力实现经济崛起的中国,是一个正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跨进的中国,尽管目前她还比较落后,还有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但是她正在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向着繁荣富强大步迈进,她的前途充满希望,那么,就不能不同意,对于文化来说,以雄伟、博大、开拓、进取为特征的文化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应当成为我们理所当然的选择。
然而,在当前的文化界,却远不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传统文化中一些糟粕的东西还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人们的头脑。
在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小说、电影、电视、戏剧、美术,不是常常表现出一种绝望、颓废、寂灭的文化情绪吗?我们的一些作家艺术家不是认为只有这样一些东西才具有审美价值,才值得花费心血去加以表现吗?我们的文艺批评界,不是也同样把是否写这一类题材,表现这一类所谓“世纪末意识”,作为一部作品是否具有所谓深度和力度的标准吗?不是认为只有这种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才可能流传久远吗?
无疑,我们的社会里确实仍旧存在种种贫穷、落后、苦难、愚昧的现象,文艺作品加以反映和揭示,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完全正当和必要的。但是如果对此抱一种彻底的悲观情绪,就很值得研究了。因为在当今中国,没落沉沦和悲观绝望已经不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恰恰相反,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是: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正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这是一种何等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而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人民所表现出来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又是何等辉煌,何等灿烂!如果对此视而不见,如果对这十余年间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漠然置之,如果不承认这是更加值得文学艺术努力表现的题材,如果仍沉迷陶醉于旧的文化心态中,坚持已经被时代潮流远远超越的审美观念和评价标准,对于文化人来说,将是一种历史的失误。
以雄伟、博大、开拓、进取为特征的文化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正是我们所要着力追求的。当今,我们处于一个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的文化繁荣,为我们开创文化盛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并弘扬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和内质的雄伟、博大、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拿出开一代新风的大胆识大气魄,满怀信心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最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潜能,去攀登足以与我们杰出的祖先前后辉映的文明高峰!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

  发挥传统诗词的社会功能
孙轶青
中国素称诗国。传统诗词卷帙浩繁,佳作如林,名句如珠。3000多年来,传统诗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政治沿革、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传统美德、山川风光和各种成就,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石和母体。我国六经以《诗》为首,《史记》、《汉书》大量转录诗赋,方志有诗专辑,医药著作、佛道经典都有诗诀诗偈,传统戏剧多是诗剧,四大古典小说都与诗有不解之缘,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与诗相得益彰,一切高雅的文艺创作和表演总是和诗紧密相连,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是诗人。中国传统诗词内涵之博大,艺术之精美,地位之崇高,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中华民族的心声,中华文化的代表。一部中国诗史,实际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心灵史和文化史。不研究中国诗史,就难以真正了解中国和中华文明。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结合,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诗词是精神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们对自己祖国最忠诚最深厚最持久的一种民族感情。在我国,这种崇高、伟大的感情借助于传统诗词这一特殊艺术形式,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历代的爱国诗篇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理想、抱负、气节和心魂,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料。
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传统诗词具有特殊的艺术影响力和感情凝聚力。现在,海峡两岸的诗词团体之间、诗人之间,也开始友好交往。借助诗词的特点和优点,这种交往将会日益发展,对促进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传统诗词语言精练、声韵优美、上口好记、饱含诗情和哲理特质,具有其它文学形式不能代替的教育功能和艺术魅力。
传统诗词的艺术魅力在于,谁只要爱上它,往往就会愈爱愈深,乐于接受它的熏陶和“改造”。这也就是传统诗词潜移默化的特殊功能。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面对生产效率亟待提高,以及落后、腐败、犯罪等社会现象,是愈来愈感觉到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必要和迫切了。
古人说:“万事莫贵于义”,“德立而百善从之”。中国是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人们的言行不仅要受法制的约束,更重要的,要受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振兴传统诗词应当成为增进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应积极扩大诗词爱好者队伍;诗词创作应力求适应时代,贴近生活,走向大众;诗词阅读和吟唱活动应广泛开展;报刊应加强对传统诗词的宣传报道;诗词出版物应努力发行到人民群众中去。
值得高兴的是,传统诗词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支持。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中华诗词》杂志的出版,诗词创作的日趋繁荣,诗词界人士更备受鼓舞。这对整个传统诗词事业的振兴是大好事。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

  十八年初衷不改
张盾
吉林省的《社会科学战线》是粉碎“四人帮”后,与中国的思想解放、学术复苏同时起步,最早创办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18年来,《战线》始终坚持学术性、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至上的办刊方向,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己任,为繁荣中国文化学术,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几年来,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像《战线》这样的纯学术刊物,在办刊方针,以及在发行、经费方面都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不改初衷,始终坚持学术上的高品位和严肃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今天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和学术趣味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向学术刊物提出了许多无法回避的新课题、新要求。像《社会科学战线》这样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对刊物的内容和形式作出相应的调整,为自己寻找新的生长点,在质量上、在思想性、学术性上有个扎实的大幅度的进步,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最近召开的作者座谈会上,到会的学者们就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科学的状况、走向以及学术刊物的社会定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学者们指出,《战线》应重视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切入社会,增强时代性、前沿性和挑战性。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要有新的开拓。有的学者认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应该着重就各学科中具有基础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展开讨论,造成学科间的对话效应。学者们一致指出要注意人才的发现,培养一批年轻作者;要办第一流的杂志,必须抓第一流的作者。此外,大家还就栏目设置、如何增大信息量乃至装帧设计等方面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

  智慧与科学的礼赞
张志忠
我愿意向读者推荐一篇报告文学新作《抢占制高点的人们》(作者胡正言、胡存廉,刊于《昆仑》1995年第3期)。
实在地说,近些年来,写企业家、成功者的文字可谓屡见不鲜,而且,一不留神,它就和广告混在一起,尽管执笔者使出浑身解数,拔到最高调门,但那传奇般的经历,划时代的业绩,却难以取信于人。而且,其辉煌成就,到底能经得起什么样的科学检验,拥有何等光明的前景,都未必经得起推敲,只是觉得,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方式,过于急功近利,不只是弄出大量的“广告文学”,还有扰乱正常的社会视听的嫌疑。
《抢占制高点的人们》在这一点上,摒弃了“广告文学”的弊端。在江苏的乡镇企业里,群星璀璨,名声显赫、实力雄厚者大有人在,但是,作家在采访过许多地方之后,却选中连一座像样的厂房都没有、租着别人的房子干事业的南京四开电子企业公司,这可以称为慧眼独具。尽管陆氏家族三代人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为中国的机床工业抢占制高点,但他们显然在社会上还没有造出声势,还缺少知名度。作家却对它情有独钟,慧眼识英雄。他们关注着现实,更着眼于未来。作品中没有多少“闪闪发光”的文字,没有什么华而不实的夸饰,它以平实和朴素的笔触,为我们报道了一群正在艰苦创业的人们,一群为了能在世界上为中国的机械工业争得一席之地的人们。一个家族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一个在国内大大小小的机床厂和强手如林的国际机床制造业里要算是刚冒头的小不点儿的企业,居然在短短的数年里,开发出具有90年代国际水平的数控机床,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赢得国际同行的注目,这当然是值得作家为之大书一笔的。它的意义,不只是把已经登上一个制高点的创业者介绍给读者,还在于作品中所张扬的那种科学精神,那种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推崇。
与那些在革故鼎新的时代里凭着胆量大、气派足,心眼灵活,手段高明,善于拾遗补缺,搞短、平、快项目,或者打现行政策的擦边球而起家兴业的人们相比,陆氏一家显然是下笨功夫,啃硬骨头的。得力于良好的文化传承,那位公司的创立者,在科技上和生活上都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陆茂如老先生影响和带出来的子辈孙辈,在继承他的事业的同时,也秉承了他的精神,他们相信科学技术对于当代中国的决定性意义,相信科学技术的进步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推动力。他们也懂得,今日之中国,若要在世界上与别的国家竞争,那是无法靠什么东方的神秘主义、非科学非理性的东西去与之较量的,也很难靠一哄而起、赶行情就能振兴国力的。数控机床这样以电子计算机为依托的现代工业产品,才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才是他们这样的科技知识分子得以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的所在。像陆启平夫妇双双开出租车这样辛苦一年,用汽车轮子赚了8万多元钱,全部投入到陆家数人所进行的科研之中,若是没有对科学的虔信,没有艰苦创业的气魄和胆识,如何能够做到?只有丝毫不抱投机取巧和侥幸成功之心,才使他们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通向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高点。
读《抢占制高点的人们》使我想到,振兴科技并把它转化为生产力,乃当务之急,为民族的未来奋斗的科技知识分子,理当得到尊敬。作家要意识到这一点,也须时时保持清醒的理性和良知。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报告文学集《托起彩虹的年轻人》出版
反映在京九铁路大会战中大学生风采的大型报告文学集《托起彩虹的年轻人》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书名。
《托起彩虹的年轻人》记述了石家庄铁道学院等铁路高校近年来毕业的六十八名大学生坚定地走与工人群众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京九大会战中不畏艰苦、勇于奉献,用智慧、汗水甚至是年轻的生命,攻克技术难关、谱写青春颂歌、实现人生价值的感人事迹。此书的出版,不但对于激发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投身报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学校教育和广大专业技术工作者继续学习的生动教材。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化关系”研讨会召开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化关系”研讨会,最近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师专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济南、成都、昆明以及台湾地区的学者四十余人出席研讨会。研讨会就我国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以及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者们还在楚雄、大理和昆明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小说《大争霸》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年作家行人(王兴仁)的长篇历史小说《大争霸》研讨会于近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文联研究室和中国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
与会者认为,作品以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再现了二千二百年前的楚汉战争,以亡秦开篇,以亡楚收笔,并通过大进大退、大荣大辱、大开大阖的历史场景,生动展现了汉王刘邦及其“布衣集团”群体,如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智谋,以及叱咤风云的霸王项羽及其“贵族集团”群体的勇武和策略上的错误,从而揭示并总结了双方的成败得失及其历史原因。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

  理论的创新之路
严昭柱
郑伯农的新著《青史凭谁定是非》,最近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收入的文章大部分写于1986年至1993年,包括杂感、理论探讨、创作评述和专论等,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主义文艺实践深入而系统的理论思考及其实绩。
这部书突出的特色是努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这本身就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作者强调:“文艺理论是科学,它的基本使命是总结艺术经验,研究艺术规律。能够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客观规律,这就叫有所创新。”社会主义文艺有它的发展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它、认识它。认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只能从社会主义文艺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正是作者所选择的真正的、同时又是艰难的理论创新道路。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五四”以来新文艺的继续和发展。这部著作的理论实绩,首先就表现在作者以深入的探讨揭示了这种历史继承性。作者深刻地揭示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是推动现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根本动力,“五四”以来新文艺正是在与时代斗争的结合中获得自己新的观念、内容和风格的。那么,作为它的继续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必然要与新的时代相结合,通过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而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和不断开拓文艺繁荣的广阔道路。这样,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
作者还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发展和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一系列理论原则和重要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的认识。具体来说,他认为,建国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他认为,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口号,从政策上纠正了过去在处理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偏颇;但是,这并不要抹杀“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口号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也不是否定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仍然是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那种主张文艺脱离政治,否定、嘲讽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传统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他认为,过去文艺创作的主要问题不是太拘泥于生活真实,而是脱离以至背离了生活真实,搞公式化、概念化,不从生活出发而只从概念出发,到“文革”期间更出现了“瞒和骗”的文艺的泛滥。因此,要批判机械论,更要注意批判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我们需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包括西方现代主义中的艺术经验和艺术手段,但是不能照搬其世界观和艺术观;他还对崇高在社会主义文艺中的地位,以及文艺批评、文艺体制改革、文化市场建设等等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这部著作讨论了许多具体的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认真总结艺术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例如他对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一、报告文学要反映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批判假丑恶,歌颂真善美;二、报告文学不是写“可能发生的事”,而是写“已经发生的事”;因此,报告文学不能虚构。不仅基本事实不能虚构,具体情节也不能虚构;三、不应把“侃大山”、发宣言式的高谈阔论看成报告文学文体的新发展。报告文学主要靠事实的说服力和形象的感染力;四、报告文学是新闻和文学的结合,要“表现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靠的是发现、选择、剪裁”。要提高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就要注意刻画人物形象,还要注意“洗炼、凝练,巧妙的剪裁”。这些艺术经验的总结,对促进报告文学的繁荣、发展,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可以说,这部著作的出版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研究方面的新收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