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改变了黔西南州面貌
财政收入翻两番 贫困人口减一半
本报贵阳6月11日电记者胡跃平报道:地处滇、黔、桂交界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4年前开始建立“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推动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年起步、二年上路、三四年跨大步”的显著成绩。
据贵州省科委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这4年是黔西南州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到1994年底,全州地方财政收入4年翻了两番,达到2.7亿元,贫困人口由124万下降到66万。有关部门认为,“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在黔西南州的建立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1990年,民建、致公党、九三学社等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为了在大西南岩溶山区探索一条振兴地方经济成功之路,决定把黔西南州作为“科技扶贫”的突破口,并定为“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国家科委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先后邀请和组织13个省(市)、26个大专院校和科研所的130余名科技人员深入黔西南州,经过实地考察论证,确定了试验区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并在总结大别山、井冈山等老区科技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选定该州以粮食、烤烟、芭蕉芋、茶叶、亚热带水果、早菜等12个项目为开发重点。他们将“星火计划”、“科技扶贫”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与小区建设、资源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紧密结合,使试验区按布局有层次地稳步发展。在国家科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联合推动下,黔西南州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立足本地资源,通过抓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来带动千家万户,使试验区在开发水平、商品化水平和科技配套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目前,已初步建立粮食高产示范基地40万亩,项目覆盖全州76%的乡镇,平均每亩净增粮食114公斤,净增产值3971万元。烤烟、茶叶、芭蕉芋、水果、早菜、甘蔗等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共50多万亩,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130万亩。
开发了一批新产品如变性淀粉、魔芋粉条、芭蕉芋粉条,还生产出一批优质茶叶和以灵芝、首乌为原料的保健酒。这些地方特产已成为供不应求的名牌产品,“绿凤凰”茶叶等获得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
现在,以烟、酒、糖、茶为龙头的食品工业,以黄金和锑为龙头的冶金工业,和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工业,已形成一批支柱产业。
通过联合推动,加大了黔西南州的对外交流,充分发挥地处滇黔桂三省的结合部和南下主要通道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仅兴义市星火密集区引进到位资金就达1.3亿元,兴办企业140户。
4年来,试验区累计投入8399万元,新增产值3亿多元,新增利税6830万元,农民新增收入1.68亿元,项目覆盖农户25万余户,占全州农户4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学界人物

  老骥振鬣千里心
——记著名科学家卢嘉锡
李汉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公布了,正在医院治疗腰椎滑脱的卢嘉锡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天就高兴地出了院。
还是在1991年春的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卢嘉锡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大会上第一个发言,大声疾呼“我们必须确立‘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长期坚持下去。”同时强调“兴国大计教育为本”,必须确立“兴国先育才的战略”。他的发言博得全场四次热烈的掌声。翌年春,在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卢嘉锡再作大会发言,题目是《坚决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再次强调“科技兴国”和“兴国大计教育为本”。
无怪乎他听到正式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时,那样激动不已,那样兴高采烈。
科学和教育,是卢嘉锡生命的两根支柱。1937年,他抱着科学救国的志向踏上留学的征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尽,他就辞却美国的一切聘任,舍弃优越的待遇和科研条件,急不可待地乘坐第一艘允许搭客的客货两用轮,满怀科学救国的热望,赶回来报效祖国。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没有条件进行科学研究,他深知科学的基础在教育,把科学救国的满腔热情倾注到教育工作中去,为厦门大学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他在教育界的影响更大,1955年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一级教授和中科院学部委员之一。
60年代初,他奉调筹建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现名),并担任这两个单位的领导工作,他的科教兴国的理想张开了两扇强有力的翅膀。在物构所,他亲自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向世界科技前沿挺进。1973年卢嘉锡就提出了固氮活性中心的网兜模型,即福州模型Ⅰ和Ⅱ,国外同行专家评论,它至少比西方国家早4年。在卢嘉锡亲自灌溉的结构化学研究的肥沃土壤上,物构所培育出了新材料的鲜花——BBO(低温相偏硼酸钡BaB2O4)、LBO(三硼酸锂LiB3O5)非线性光学晶体,80年代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国际同行为这一成果举行庆祝会,做了一个大蛋糕,上面画上了中国地图,地图上画出了福建省,并且标出福州市,在旁边搞了一个BBO晶体的模型。这说明“中国牌”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已经在世界科技前沿插上一面五星红旗。
作为炽热的爱国者,卢嘉锡科教兴国的宏愿之一是,要在世界科技的前沿阵地上多插上几面鲜艳的五星红旗。1988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提出期望: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场的卢嘉锡觉得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马上变成他自己心弦奏出的乐音,四处播扬,并为它的实现而思谋筹划、建言献策。
担任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后,他的科教兴国的实践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他着力组织农工民主党内外的科技专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区域性、专业性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咨询和论证,致力于科教支边,科教扶贫,为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奔波不息。1989年2月,他就任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才3个月,就应邀亲率该党中央咨询考察组到渤海湾开放区咨询,向中央提出了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出海港以黄骅港为宜的建议。这个建议被采纳后,1992年他沿着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溯源而上,应邀率组到陕北榆林的神木、府谷大煤田咨询,翌年又到内蒙古的东胜大煤田和东胜—包头—呼和浩特“金三角”咨询,为黄土高原的开发和国家的能源战略出谋献策。在两上大西北之前,1990年和1991年他率组两下大西南,到贵州毕节地区和广西百色地区支边扶贫,努力做兄弟民族脱贫致富的“催化剂”。1994年他又应邀率组到闽西山区,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卢嘉锡年届耄耋,六年来每年进行大型的科技咨询,北上南下,东奔西赴,年年不辍,乐此不疲,在他看来,这是他实现科教兴国宏愿的大好春天。这正是:春雷频催天下震,老骥振鬣千里心。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市长还愿
王述举于力
5月31日,本溪市长李英杰专程来到桓仁满族自治县,爬山越岭,看了10多所贫困山村学校的校舍情况,当他看到原来在昏暗的磨坊中上学的孩子们如今坐在红砖青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时,高兴地说:“我这个当市长的算是还了个愿!”
李英杰市长是半年之内第二次到这大山里看孩子们的校舍。今年1月初,还是代市长的李英杰为《本溪日报》的一篇报道落了泪,那篇报道记述了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排路沟村臭李崴子小学,一个汽车上不去的地方,由于校舍年久失修,墙体严重倾斜,民办教师周风林只好把孩子们接到自家磨坊中坚持上课的感人事迹。三天后,李英杰抛开一切事情,专程赶到桓仁县,徒步走到了臭李崴子小学,他给这个从不为人所知的学校带来两件礼物,一是民办教师周风林立即转正,二是当即拨款10万元改建磨坊中的学校。当李英杰听说在桓仁县还有不少这样的磨坊学校时,他显得特别激动:“我们没有理由再等了!”他当即和在场的市、县、乡三级领导敲定,由三方共同投资,在“六一”前改建完所有危房校舍。“‘六一’前,我还来。”李英杰临走前说道。
4个多月过去了,这期间,无论李英杰工作多忙,他总忘不了打电话催问、派人了解。到目前,市、县、乡三级政府已投资400多万元,第一期20所学校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其中磨坊学校等几所小学,学生已全部搬进新校舍上课,第二期工程22所学校将在今年雨季到来之前交付使用,从而使全县危房校舍得到全面的改造,面积达12100多平方米。
站在大山上,望着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崭新的校舍,李英杰市长深有感触地对周围的干部们说:“看到孩子们和村民们那张张满意的笑脸了吗?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把为读者服务的手伸得更长些
清华出版社培训书店销售人员
本报北京6月11日讯记者杨健报道:来自全国70余家省市新华书店、外文书店的130余位计算机图书销售人员和主管经理今天手捧结业证书离开清华园。在这里的5天学习向他们也向他们为之服务的众多读者打开了通向计算机世界的方便之门。
微机销售开始由公司门市走向百货商场,各非专业书店也纷纷开设计算机图书专柜。北京西城区新华书店的刘万禄副经理告诉记者,去年一年他们店计算机图书的销售额就达4000万元。然而计算机技术发展快,知识性强,这对图书销售者掌握相关知识提出了急切的要求。以往因为不懂计算机,书店进货大都只能根据顾客要求和同类书销售情况大致估计,缺乏前瞻性和准确性,面对读者的问询店员往往手足无措。
为改变这一状况,以出版计算机图书为主的清华大学出版社依托高校的优势,延聘名师,迄今已免费举办了4届计算机知识培训和研讨班,受到广泛好评。据了解,此次与会的单位约占全国大书店的2/3,与会者中不少已是再次或多次前来听课。谭浩强、周明德两位我国计算机界著名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包括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的发展与未来,令听者受益匪浅。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同仁医院吸引留学人员归来
本报讯北京同仁医院重视营造吸引人才的环境,并注重发挥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自1991年至今,公派出国167人次,全部按期回国。1994年中,仅自费留学人员就有11位学成返院。
浓厚的学术气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产生了较强的凝聚力,吸引不少出国人员回国工作。医院还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照顾,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已经学成归国的科技人员,大部分成为医院的骨干,其中3人担任院、所级领导,16人担任科室负责人,14人被破格晋升高级技术职称,受到院、科领导的重视。麻醉科主任张炳熙、微循环科副主任叶志明夫妇赴荷兰自费留学,两年后相继回国。眼科医生施玉英赴美学习归国后,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面技高一筹,不仅手术质量高、效果好,而且速度快,术后并发症少;年轻的眼科医生闵燕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博士,她赴美学习归来后,在眼整形手术上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眼球摘除手术方法,使患者安装的义眼能与健眼一样转动。(程莉朱静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电化教育》杂志发行百期
本报讯《电化教育》杂志创刊15周年暨百期纪念会日前在京举行。《电化教育》杂志是由国家教委主管、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电教馆联合主办的专业性教育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面向教育、面向学校、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办刊宗旨。目前,该杂志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电教界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最具权威性的专业性期刊。(少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粮食供需前景讨论会举行
本报北京6月11日讯记者段存章、蒋建科报道:中国粮食发展的前景究竟怎么样?中国农科院区划所日前在京举办“中国粮食供需前景讨论会”,邀请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国内贸易部吴硕研究员、社科院陆学艺研究员及中国农科院刘志澄、李应中等著名粮食问题专家作学术报告。杜润生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专家们分别从粮食单产、农业科学技术、农业资源等方面认真讨论了未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前景。认为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的确面临严峻形势,因此要千方百计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加速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中国未来的粮食生产基本可以自给。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95中国青年发明博览会开幕
本报讯’95中国青年发明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6月9日上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这是建国以来国内最高级别的青年发明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由团中央青年实业发展促进会、中国专利局专利信息中心及中国青年实业发展总公司联合主办。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姜大明、中国专利局副局长明廷华等出席了开幕式。(孙朝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四届科技声像作品“科蕾奖”颁发
本报北京6月11日讯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声像作品“科蕾奖”9日在京颁发。《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等51部优秀科技录像片分别获特等和一、二、三等奖。朱光亚等有关领导出席了颁奖仪式。“科蕾奖”始设于1988年,从第三届起由中国科协和新闻出版署共同主办。评委们期望“科蕾奖”能更好地鼓励从业人员,并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促进科技声像作品创作出版事业的繁荣。(高国营)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华银公司捐助希望工程
本报上海6月10日电北京华银金饰品公司和上海佛教协会共同推出中国佛教协会监制的千卷金经、万尊金佛章。今天他们将义卖所得100万元捐献给希望工程和上海社会慈善基金会。据悉,这100万元,一半将捐给山西忻州地区和陕西延安地区办两所“希望工程”学校,另一半将捐赠“上海慈善基金会”。捐赠仪式前,由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主持了“祈祷世界和平、国运昌隆、人民安乐万尊金佛开光大法会”。(宝清)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举办’95昂立科普宣传月
本报北京6月11日讯由本报、中华预防医学会、保健时报社和上海交大昂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北京’95昂立科普宣传月”,9日拉开帷幕。
在这次北京’95昂立科普宣传月活动中,主办单位将组织在京的医疗保健专家,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里弄,举办数十场保健知识讲座;同时,还安排大型义务咨询、病例征集、保健知识竞赛和保健产品的赠送活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数字录音电话机研制成功
本报讯一种不用磁带的数字录音电话机最近由北京声讯电子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这种国内首创的电话机是利用专用数字处理芯片作为中央处理器,以动态随存储器作为信息载体实现数字式无磁带录音技术的,它拥有自动重拨、自动定时拨号、新留言转发等10多种新功能。如果你在外面想知道办公室或家里的电话是否有留言,只需打通电话并输入自己的密码,录音电话便立即将新留言通过电话线路向你播放。(苗文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归国博士王正志教授(中),毕业后谢绝美国校方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他和同事们一起研制出了我国首台神经网络协调控制机器人眼手系统,使我国智能机器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新华社记者蔡国胜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市长请来科学家
近日,十堰市市长吴发育(中)聘请前来神农架地区考察的中国珍奇动植物考察队植物学家、北师大生物系植物教研室讲师娄安如(左)帮助该市贫困县的农民科学种植葡萄。这是吴市长、娄安如在张湾一葡萄园考察。 新华社记者 唐师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