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纪念我们共同的节日”
——访俄老战士委员会主席戈沃罗夫大将
本报记者许恒声
俄罗斯老战士委员会主席戈沃罗夫大将是5月9日“胜利日”红场上老战士受阅队伍的指挥。连日来,他出席会议,指挥受阅队伍的排练,接受各国记者的采访……忙得不可开交。不过,老战士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还是设法为记者安排了一次15分钟的采访。
记者按约定的时间来到戈沃罗夫大将的会客室。他见到我时,第一句话就是“人民日报记者来了,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戈沃罗夫身材魁梧、性格豪爽,虽然年逾七旬,仍精力充沛,十分健谈。同他的父亲、苏联元帅列·亚·戈沃罗夫一样,他经历过二战中的许多战役,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了青春年华。
我们的谈话从江泽民主席即将来莫斯科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开始。他说,江泽民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使者,中国人民同苏联人民一样,在二战期间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强调,“击溃法西斯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是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的胜利。我们要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这一天来纪念我们共同的节日”。
戈沃罗夫80年代曾经在远东地区服役,那里同中国只有一水之隔,但很遗憾,他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他说,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和平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很想去中国亲眼看看这一切。今年9月,戈沃罗夫可以圆他的“中国梦”了。南京市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建设委员会聘请他担任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邀请他参加9月初在南京举行的揭幕仪式。戈沃罗夫无限感慨地说,在反法西斯侵略的共同战斗中,苏中人民是亲密的战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许多苏联飞行员离别亲人,志愿到中国参加对日空战,其中有不少人献出了生命。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他代表俄罗斯老战士,向中国人民表示深切的谢意。(本报莫斯科电)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参加过欧战的中国人
刘永路陆儒德
中国海军军官赴欧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大西洋海战和诺曼底登陆,这还是鲜为人知的事。在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前夕,中国人民海军“南昌”舰首任舰长、大连舰艇学院退休研究员郭成森向笔者回忆了他参加海战的经历。
郭成森是如何来到欧洲战场的呢?郭成森原是福州海军学校驾驶科第8期的学生,1942年毕业时,正是二战正酣之际。当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为了在战后重建海军,经考试选派一批优秀军官到英、美留学深造。郭成森等20人被派到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军官班,尔后又去朴茨茅斯海军基地枪炮训练所学习。英国皇家海军根据战时需要,将中国留学人员派往各个战区,到现役大型军舰上实习参战。郭成森和他的同学卢东阁被分配到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登上了威武的“肯特号”重型巡洋舰。郭成森上舰那天,正是圣诞节的前夕,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上校舰长幽默地说:“亲爱的年轻人,我们有个独特的欢迎仪式。”他挥了挥毛茸茸的拳头说:“让我们一起出海去揍德国佬!”舰长任命郭成森为少尉副值更官,指定他平时到驾驶台参加值更,战时到舰首第二主炮塔作战。当晚,“肯特号”便驶离斯卡帕弗洛港。郭成森当时还不知道,此次出征,打响了震惊世界的围歼德舰“沙恩霍斯特号”大海战。
郭成森亲眼目睹了这场海战的壮观场面。他说:“大海就像开了锅一样,我的心也像开了锅一样地沸腾,那情景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在这次海战中,“肯特号”主要执行后卫和增援任务。后来,主攻军舰把“沙恩霍斯特号”揍瘫了之后,“肯特号”冲上去,用266毫米的主炮痛痛快快地猛轰了一气。郭成森在见习副炮长的战位上第一次体会了实战的滋味。
郭成森还参加过攻击德国“梯尔比兹号”巨型战舰的海空大战,“肯特号”担负为航空母舰特混编队护航的任务。郭成森担任舰上的副值更官,他眼明手快,在发现敌舰的一瞬间,立即报告,并迅速按响警铃。舰长对郭成森和卢东阁在这次海战中的表现极为称赞。
郭成森说,1944年5月之后,约有半年的时间,“肯特号”巡洋舰几乎没有靠岸和放假。因为6月6日,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了。“肯特号”担负着紧张的护航和警戒任务。
诺曼底战役是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18日,在持续43天的激战中,郭成森等赴英学习的20名中国海军军官,全部参加了海上作战,而且无一伤亡。
1945年5月2日,盟军攻克柏林,德国战败。这一天,英国的大街小巷到处挤满了狂欢的人群。郭成森等人也夹杂于不同肤色的载歌载舞的人流之中。不久前,他们刚从舰上返回岸上,恢复了海军学校的生活。
二战结束后,留英的20名中国军官各奔东西,卢东阁随远东舰队赴日执行受降使命,郭成森则于1946年5月回到上海。回国后,郭成森与上海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团结发展了一批青年军官和士兵,成为发动起义的骨干力量。上海解放前后,在郭成森的策动和影响下,国民党“永兴号”和“长治号”军舰先后举行了起义。新中国成立前夕,郭成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长治号”代理舰长。1950年4月,“长治号”被中国人民海军命名为“南昌号”,郭成森被任命为第一任舰长,此后指挥过多次海上战斗。
50年前大西洋上的海战,影响了郭成森的大半生。他说,“为和平而战,保卫世界和平”是他毕生的信条。笔者问“50年来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这位老人想了想,说了这么一句:“和平就是幸福”。(大连日报供稿本报有删改)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我们无愧于历史”
——南老战士协会主席博伊奇访谈录
本报记者胡锡进
编者按:5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世界各大洲人民超越种族的界限、社会制度的差别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结成了最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民族的优秀儿女以自己的勇敢、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灿烂篇章。本报今天发表参加过这场战争的几个不同国籍的老战士的回忆和感受,以纪念千千万万为人类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人们。         
4月中旬的一个上午,记者如约来到南斯拉夫人民军大楼,采访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老战士协会主席博伊奇先生。
博伊奇七十有三,身高体健,精神矍铄。谈起反法西斯战争中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争,这位老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滔滔不绝,连续讲了几个小时。
他说:“二战前的南斯拉夫共有1600万人,战争中死亡170万,这十人一死的巨大代价,是块永远推不倒的民族解放的丰碑。”他说:“50年前的游击队汇集了各民族的优秀儿女,最终形成80万之众的反法西斯强大武装。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克罗地亚人、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吉普赛人等都曾在游击队中为自由和解放并肩而战。我们无愧于历史。”
老人回忆说,战争爆发时他只有19岁,是当时的南共党员、第一批游击队员之一。1941年秋,德寇疯狂进攻莫斯科、处于不可一世的巅峰状态时,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已在塞尔维亚展开,游击队组建了23个团。他曾经怀疑过游击队的能力,寄希望于大国的援助及苏联红军对南斯拉夫的解放。使他亲眼目睹了游击队一天天的壮大,理解了正义本身具有的力量。他曾3次负伤。战争胜利前夕,当他突然回到家中时,早已失去联系的亲人惊喜万分,他也才知道他的亲哥哥后来也参加了游击队,初上疆场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博伊奇老人的记忆中,游击队不仅是反法西斯的坚强堡垒,也是各民族战士的大学校。此外,游击队优待俘虏的政策感化了许多俘虏。随着抵抗运动的强大,游击队里还组建了意大利旅、意大利师。
他说,在前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并肩浴血奋战的游击队的旗帜永远不会倒下。他认为,在那难忘的岁月,铁托领导各族人民抗击法西斯的伟大功绩永垂史册。
采访即将结束时,博伊奇先生说:“各国反法西斯老战士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因为那场反法西斯战争曾把全人类的命运连在一起。”
(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老战士的纪念
本报记者慈汝岭
4月的基辅,花蕾初绽,草木吐绿,温和的阳光洒满大地。市内主要街区,整修一新,人们正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盛大庆典忙碌准备着。
在胜利纪念日前夕,记者慕名采访了乌克兰老战士组织主席、胜利日庆典活动组织委员会副主任伊万·亚历山大洛维奇·格拉西莫夫大将。
乌克兰老战士组织,是一个全国性的群众团体,包括军队、公安、劳动战线不同时期退休老战士及公残人员,成员达13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其中卫国战争时期的老战士有550多万。格拉西莫夫主席不无诙谐地说:“这是支完整的近卫军!”
格拉西莫夫是一位身经百战、知名度很高的将军。早在卫国战争时期他就已经是团、旅参谋长,由西到东,经历了战争的全过程。胜利后,曾历任基辅军区和西南部队集群司令。4年前退休后,又担任了老战士组织的主席。这位将军乐观开朗,精力充沛,至今还坚持每天散步10公里。
将军介绍说,乌克兰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1941年至1945年期间,乌克兰向前线部队输送了600万兵源,其中生还者只有半数。但是,先烈的血没有白流。没有老战士当年的浴血奋战,没有前后方人民的共同努力,就没有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就没有今天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也没有今天独立的、享有主权的乌克兰。
50年过去了,当年驰骋疆场的英勇将士,而今健在者仅130万。400名老战士参加了胜利日基辅的阅兵仪式。30多名老战士代表参加莫斯科红场的阅兵行列。
在采访结束时,格拉西莫夫大将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共同的节日。”在节日来临之际,他代表乌克兰老战士,向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老战士,致以最良好的祝愿。 (本报基辅电)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勿忘史训
——访英国二战老兵金伯格
本报记者李文政
在英国和世界各国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英国72岁的老兵金伯格对记者说:“近60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伦敦,如果允许我对他们讲一句话的话,那就是:和解的精神要有,历史的教训也不能忘记。”
二战期间担任英国空军军士长的金伯格先生现在伦敦西北哈罗区一所两层的小房子里安度晚年。战火硝烟、流血和死亡都早以成为遥远的过去。但一谈起那场战争,他就变得滔滔不绝,往事重又浮上心头。
1940年的秋天,他冒着德国空军日夜轰炸伦敦的炮火自愿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金伯格说,当时德国已经占领了整个西欧,只剩下英国单独抗衡德国。他本想当一名飞行员,但因视力问题,就当了通讯兵。
老战士金伯格记忆最深的有两三件事。一是北非战事。从1942年11月起,蒙哥马利将军统率英国第8集团军和艾森豪威尔统率的盟军协同作战,于次年4月最后打败了号称“沙漠之狐”的德军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据金伯格记忆,从那时起,德国空军也开始走下坡路。在祝捷大会上,金伯格有幸亲耳听到了当时四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讲话。他说,丘吉尔在分析整个战局时重复了他一年前在埃及讲过的那句名言:“这不是开始的结束,而是结束的开始”。
金伯格在诺曼底登陆战役时,随加拿大部队第一军团旗舰行动,参加实施“海王星计划”。他的任务是干扰和监视德国空军的指挥信号和其它通讯联系。他回忆说,当时战友们相互挥手告别、互相鼓励,气氛热烈,毫不畏惧。他说,就空军来讲,进行相当顺利,整个航程,只发现德国两架巡逻机,没有遇到敌方空军的阻拦,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收到这样好的突袭效果,前所未有。当然,登陆的伤亡严重,在一个月的争夺时间里,双方死亡逾30万人。
金伯格还记得,5月8日德军宣布投降那一天的早晨,他正从伦敦市中心的驻地出发,乘一大卡车前往市郊的机场报名转入陆军,申请编入准备开赴远东战场的部队。一路上,他看到了欢乐的人群和飞扬的旗帜。他和很多战友一样,觉得战争远未结束,只有远东战场最后获得胜利,才真正是最后的胜利。事实上,军事形势的发展,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1946年夏天,在他整整当了5年兵之后,才离开部队与妻子团聚。金伯格战后当上了一家服装出口公司的经理,后又成为一家丹麦公司在英国的代理,于3年前退休。他感慨地说,至今有人并没有汲取历史的教训,巴尔干的战事还在继续就是证明。
在采访结束时,金伯格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表示钦佩。他说:“没有中国和苏联的贡献,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他对记者说,目前日本有些人顽固地不愿对战争罪行表示道歉,甚至把日本说成是第二次大战的受害者,值得人们警惕。
(本报伦敦电)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特德·柏曼曾是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发言人,他经历了德国投降签字全过程。如今,当他应邀来到当年的盟军总司令部参加庆典活动时,与艾森豪威尔的法文翻译克洛德先生(左二)邂逅,柏曼欣喜地拿出当年的照片给周围人看。 新华社记者 吕全成摄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英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于5月6日在伦敦海德公园拉开序幕。有2000多名二战老兵及数万群众参加了庆典。图为94岁的英王太后郑重宣布庆典开始。
新华社记者 赵迎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