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我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粮食生产潜力巨大
王宏广王晓方王志学
历史多次证明,有粮则稳、无粮则乱。进入90年代,中国粮食生产出现徘徊,需求量日益增加,粮食供求确实出了问题。中国会不会出现农村危机已成为世界性的论题。最近,有一位外国专家对中国粮食供求预测认为:中国未来需要进口粮食2—4亿吨,远远超过了世界粮食贸易量,中国不仅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世界也无法养活中国。如果扣除技术进步这个重要因素,他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尚有0.3—1倍的潜力,人口达16亿左右时,中国仍能够达到粮食自给。
   2030年中国粮食单产增加80%以上是可以达到的目标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粮食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1949—1993年,中国粮食总产值增加了303%,粮食单产增加了302%,而这位专家预测未来36年中国粮食总产将减少20%的说法,可能是对中国农业的潜力缺乏充分估计。
按1978—1994年中国耕地年均减少430万亩的速度,到2030年耕地将再减少1.55亿亩,人均耕地降至0.8亩。要保持人均400公斤粮食,2030年粮食单产要增加80%以上,这一速度高于前45年平均水平,但低于1979—1994年平均速度,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但要充分看到单产增加的艰巨性,据史料记载,宋代单产为61公斤,1949年为68.5公斤,近1000年的时间内,我国粮食单产增长很少。因此,粮食问题确实有令人担忧的一面。
中国农业资源与技术的潜力将能使未来16亿人口比今天生活得更好
首先,资源拥有巨大潜力。现在我国尚有37亿亩可利用草原、南方7亿亩草山草坡、2亿亩宜农荒地、0.5亿亩沿海滩涂及0.3亿亩内陆水面有待进一步开发。充分开发国土资源,保守估计,可生产660亿公斤粮食及饲料粮。我国拥有7亿亩中低产田,实际可利用耕地高于统计数字,改造中低产田,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可增产1155亿公斤以上。我国复种指数理论值可达198%,还有43%的潜力可挖。复种指数提高15%,可增加播种面积2.1亿亩,可生产578—825亿公斤的粮食,完全可以弥补耕地减少造成520—600亿公斤粮食的损失。总之,我国资源拥有6.95亿吨粮食的潜力,16亿人口人均435公斤。
其次,我国农业技术潜力巨大。目前,我国近半数农区仍靠传统技术维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30%左右,化肥表观利用率仅30—40%,灌溉用水利用率仅40%左右。我们选用671个县为样本,对九大因素的作物生产力计算结果表明,光、温、水、土等资源蕴藏着1.8倍的潜力。近期可挖潜22—34%。远期潜力可达0.8—1倍。我国已有全年亩产2000公斤、一季玉米亩产1098公斤的小面积高产典型,湖南省900多万亩农田亩产达“吨粮”。这都表明,单产提高0.8—1倍技术上是可以达到的。可见,只要我们通过政策和投入,把现有资源和技术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完全能够满足16亿人口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因此,粮食问题值得充分重视但又不是不能解决的。
实现13—16亿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基本对策、途径与建议
如何挖掘资源与技术的潜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根据我国的国情,基本对策是:抓好政策与投入两个前提,建好资源与技术两个基础,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农村改革与发展并举,开源技术与节流技术并重,增产与增效兼顾。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
第一,不断完善政策,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突破。一要根本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二要充分调动并始终保持粮农生产积极性的途径,逐步改“提价式”为“降耗式”。三是缺粮地区实行“产销直挂”,把缺粮的压力分摊给各级缺粮政府,减轻中央政府压力。
第二,切实增加农业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抓住劳动力廉价及剩余的机遇,把国土整治好。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增加粮食供应。提高复种指数10%,改造5—7亿亩中低产田,建设2—3亿亩高产田(吨粮田),发展超高产田(亩产1500公斤左右),以超高产田为龙头,带动单产全面提高。充分利用37亿亩草原、南方7亿亩草山草坡、2亿亩宜农荒地及0.5亿亩沿海滩涂。开发利用2500亿公斤农作物秸秆饲料,缓冲饲料粮压力。使科技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0—60%。
第四,推行节约措施,减轻粮食压力。引导消费,保持合理的食物结构。改进饲养技术,可提高饲料报酬。减少粮食收获后的损失,发展果酒、减少白酒,降低粮食消耗量。推广节水农业、节肥技术等。
第五,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最终要靠科技。农业科技近期的重点是,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组装配套并大面积推广,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整齐度”,保证实现2000年农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远期目标是必须使农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为此,首先要抓好十项技术。始终正确把握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与调控措施,抓好克服旱、涝、盐、碱、薄(土壤肥力低)等五大障碍的技术。我们还必须抓紧抓好黄淮海平原等八大区域农业现代化综合示范工程,动植物品种的良种化,耕作栽培饲养技术模式化、规范化、系统化,建立、健全重大病虫草害及自然灾害的预报与防治体系,开发节水、节肥、节能、节地等技术。同时还必须加强资源要素的科学匹配,基本避免资源浪费,加强薄弱环节、空白领域的研究,确保农业基础研究及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资源有限,创造无限。尽快储备一批先进技术,这是确保16亿人口粮食供求平衡的最重要的基础。
总之,我国资源、技术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不仅能够在本世纪末实现5000亿公斤粮食生产目标,而且能在16亿人口时,达到粮食供求平衡。中国人必须、也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杂谈

  待编一部《新辨疑志》
郭正谊
唐代陆长源是个不信邪的人。他写了三卷《辨疑志》记载了许多当时的巫师、江湖骗子被揭露的事例。
陈留县尉陈增的妻子张氏迷信巫术,请来男巫李恒。李恒要了一大盆水,取一张白纸沉在水中让陈增的妻子看,纸上有鬼拉一个妇人的头发,还有一个鬼在后面用大棒赶。陈增的妻子害怕了就给巫师李恒许多钱和贴身的衣物,请他作法禳解。陈增回家知道了这事,就公开把李恒叫来,也用一大盆水,沉一张纸,让李恒看。纸上出现十个鬼抓一个人并用棒赶,旁边写着这就是李恒。李恒一见巫术被揭穿就吓跑了。归还了钱物偷偷离开了陈留县境。周围的人问是怎么回事?陈增说这是白矾水在纸上写画的。干后看不出,沉水中纸湿了而画矾水的地方较干,就显出画来。
这是大约1200百年前的事,虽已被揭露,但长期来巫婆神汉们还在用同样方法骗人,并且不断改变表演手法。例如“圆光术”被吹得神乎其神。表演方法之一就是用白矾水预先在纸上画好图画,干后就看不出来,巫师在夜间把纸贴在圆框上,念咒作法,然后找一个男孩子对着月光(或灯光)静心地看这张圆纸,由于画矾水部分纸的密度有变化,细心看来能看出些痕迹,于是小孩就说他看出了什么图。如果是找寻失物,就会看到预先画好的小偷在偷东西;如果是问外出行人平安,就会看到有人背着包在行走;如果问死去亲人的情况,也许就会看到人在阴间受刑。总之,都是巫师预先画好了的。圆光完毕,将这张纸浸到水中,就又显出孩子看出的图画来。于是,巫师根据自己的推测迎合人意瞎说一气,大骗其钱。
陆长源是唐玄宗时的一位清官。他的《辨疑志》中揭露的事例还有不少。例如:冒称数百岁的姜抚先生,由于缺少历史地理知识,被三问两问而揭穿,道士明思远自称能闭气存思,伸指可驱虎豹,结果反被虎吃。李长源服气导引,自称功力深厚,远近都来拜师。一次站在屋顶发功灭火,结果被火烧死,房屋及法器也都化成灰烬……
到今天我们读《辨疑志》仍然觉得有些事似乎就在眼前。当前需要编一部《新辨疑志》以拨开那些打着现代名词旗号的种种迷信骗局,使人头脑清醒。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辐射加工新的“绿地”
黄雪梅
国外起步较早的辐射加工,在我国也已有三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作为核技术转为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作用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
提到“辐射”,许多人会联想到原子弹放出的造成大量杀伤的核辐射。事实上,有控制地利用核辐射和电子束对物品进行照射,可以使物品的品质改变成人们需要的状态。这种加工方法工艺简易、容易控制、节能、无污染,并能形成高效生产线。核辐射通常由伽马射线、钴六○或铯一三七同位素产生,电子束则由加速器产生。用这种加工方法可以生产优质的化工材料、保鲜食品,进行灭菌消毒和三废处理。目前,辐射加工业在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产业。
辐射加工研究和商业活动最活跃的领域首推高分子领域,主要表现在热收缩材料、辐射交联电线电缆和泡沫塑料等方面。
热收缩材料,就是经过辐射后的材料一改“热胀冷缩”的特性,而成为在普通加热条件下收缩的奇特材料。这种材料是电线接头处非常好的绝缘材料和防腐用包覆层。
用辐射方法生产的辐射交联电线电缆已经广泛应用。欧洲的建筑业已禁止使用聚氯乙烯电线电缆,日本的电力电缆都采用交联绝缘电缆,美国的通讯线中百分之九十都采用了辐照电线。实践表明,辐射交联电线电缆的耐热性、绝缘性和机械强度均得到了极大提高。我国一九九四年辐射交联电线电缆的产值占全国辐射加工行业产值的千分之五,而同时,投入购买进口辐射电线电缆的资金达十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辐射加工业在我国还是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辐射固化是比较年轻的辐射工艺。木材经过固化后可以阻燃,纸张经固化则光洁度、韧度大为改善。经过辐射固化的磁带、磁盘等更足有良好的刚性、韧性、耐磨、耐气候变化等特长,这种工艺还可用于无机建材、金属板等方面。
辐射技术应用的另一个广阔天地是在食品保藏和医疗用品消毒方面。
辐照保藏食品不仅投资低、无残留污染,还能保持食品原有风味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时间。世界上已有三十一个国家批准了七十六种辐照食品。我国在一九八四年批准了粮食、马铃薯、洋葱、大蒜、蘑菇、香肠、花生仁等七种辐照食品,并在北京、西安等地设有辐射食品专柜。
面对我国农副产品每年因保藏技术水平不够而损失巨大的状况,辐射技术将发出更大的作用。除了食品之外,辐射加工还可用于鲜花,经过辐射处理的鲜花比常规保鲜效果可以提高三倍。
在医疗方面使用辐射消毒,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消毒灭菌法。这能够大大优于现行的加热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很好地避免了交叉感染,尤其是肝炎的交叉感染。
在“绿色革命”日渐深入的今天,利用电离辐射净化环境污染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小蔡惟与中国培养箱
王铮
1995年4月8日,以“世上人工全静脉营养孕育第一人”而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上海小姑娘蔡惟,欢快地度过了她的3岁生日。蔡惟的妈妈早在9年前,就因肠坏死被切除仅靠注射静脉营养液维持生命。体质极弱的小蔡惟一出生,靠着婴儿培养箱度过了她来到人世的最初也最关键的时光。
3岁的小蔡惟现在还不会知道,护佑她那弱小生命的,是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叔叔阿姨们的一颗颗爱心。
90年代初,戴维公司的前身——宁波医疗电子仪器厂厂长陈云勤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世界发达国家的婴儿死亡率已经控制到了1%以下,而我国却在3.3%,列世界第78位。
降低婴儿死亡率,已成为我国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当时我国政府制订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90年代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主要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将1990年的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1/3。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行家,陈云勤马上意识到,降低婴儿死亡率,除了医生的医术外,先进的设备是不可或缺的。于是,他立即着手,了解我国婴儿培养箱的使用情况。当时我国婴儿培养箱虽有厂家生产,但由于技术落后,质量很不稳定,难以推广;进口的婴儿培养箱价格十分昂贵,只有极少数大医院才买得起,绝大多数医院尤其是贫困地区医院只能望洋兴叹。
养育过孩子的陈云勤,此时仿佛看见了母亲们一双双因为孩子夭折而痛不欲生的泪眼。他已无法回避自己的责任。
婴儿培养箱属国家一类医疗器材,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国内不少企业投资生产,结果多以失败告终。在一片怀疑声中,在平稳的企业发展和沉重的社会责任之间,陈云勤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他们在引进美国同行关键技术的同时,聘请了中科院、航天部、清华大学的有关工程技术专家和部分权威医疗机构的著名医学专家共20多人,组成专家顾问组,大力进行技术攻关。他们研究开发的“YP-系列婴儿培养箱”,在结构上大胆采用新技术,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权和中国实用新型外观专利权;在内部技术上,培养箱的温度控制采用微机处理,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培养箱还设置了5种故障声光报警装置,可同时显示故障类别,提高了培养箱的安全系数。技术先进,却售价只有美国同类产品1/10的“中国型”婴儿培养箱,很快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单位临床使用后认为,戴维公司的婴儿培养箱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使用要求,是国内婴儿培养箱中价廉质优的最好产品。
上万个命运多舛的小蔡惟们,在祖国的温暖中,重新看到了生命的曙光。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美国、秘鲁等40多个国家的“小蔡惟”,也在中国人爱心的佑护下,获得了新生。这种融合了中国科技工作者智慧结晶的成果,继1993年获国家新产品奖、1994年被列入国家科委重大新产品开发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之后,今年4月,又被列入卫生部高新技术推广项目。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绿色电脑”受推崇
今天,电脑在办公室自动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便走进一家公司,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PC机。虽然大部分PC机整天都开着,但并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而它所消耗的能源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要使PC机具有节能性能,首先它应有侦测功能,准确地查知使用者是使用当中或是经过一段时间暂停使用时,自动地利用睡眠状态,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90年代初期美国环保署推出了一项能源之星计划。其目的主要是希望PC机制造厂商能制造出省电的PC机,使PC机在待机状态时,其耗电量低于60瓦,其中主机和监视器各低于30瓦。凡是符合此项要求的PC机,均可在外壳贴上“EnergyStar”的标志,即所谓的绿色个人电脑。(袁颇)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白色公害”遇克星
塑料是石油化工的产品之一,而今许多人却在琢磨着如何把塑料逆向转化为石油。
产生这一想法是迫于现在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白花花的废塑料垃圾随风乱飘,实在招人烦恼。据统计,仅北京一地,每年生产的塑料垃圾就超过8万吨。废塑料抗腐力强,不能掩埋化解,也不宜焚烧,以致越积越多,成为严重的公害。
这项公害日前遇到了克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环保局的专家们一致肯定了北京蓝业公司研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它能以含杂质20—25%的废塑料为原料,生产出性能稳定的汽油和柴油,回收率为60—66%,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专家们表示,在治理白色公害方面,我们还要创造更多的新技术,采取更完善的新方法。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江苏省甪直镇渭塘村靠科技种田,取得了粮食稳产、高产。这个村培育的早熟高产油菜已大面积示范种植,长势喜人。图为村干部与技术员一起观察油菜花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太阳能清扫车         冯春生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