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吴仪在瑞士会见吉拉德时重申
中国复关态度坚决积极
据新华社日内瓦5月4日电(记者杨起、班玮)正在瑞士访问的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应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主席吉拉德的要求4日下午在日内瓦会见了他。在会谈中,吴仪强调指出,中国复关的态度是坚决和积极的。
吉拉德说,关贸缔约方和关贸中国工作组的成员,由于收到来自中国的不同的信息,对于中国复关到底有多少诚意产生了怀疑。对此,吴仪明确指出,这种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她说,如果中国没有诚意,那么,为什么中国早在1986年就提出复关要求并且进行了8年的复关谈判?为什么中国参加了乌拉圭回合的全过程谈判并在协议最后文本上签了字,而且在世贸组织成立的文件上也签了字?为什么中国在市场准入、服务贸易和关税等方面作了那么多减让?为什么中国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使之基本符合国际规范的要求?在提出了这一系列的反问之后,吴仪部长严正地说:“反过来,我倒怀疑某些缔约方对中国复关是否真有诚意。”
吴仪指出,复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来说,如果把中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排斥在外,那么,这个体制是不完整和不合理的。
双方还谈到了中国的复关地位问题。有些缔约方出于自身的利益,坚持将中国划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对这个问题,吴仪向吉拉德阐述了中国的立场:在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基础上,妥善地、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问题。
吉拉德表示希望中国能采取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参加即将举行的复关谈判。吴仪回复道:现实主义态度,就是现实地评估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中国经济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基础还是薄弱的。例如,中国的服务贸易基础差、起点低、时间短,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就是现实。因而中国只能承担符合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义务。吴仪希望在即将举行的中国复关谈判中,各缔约方都应采取这样的实事求是态度。如果一味要求中国单方面作出让步,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如果各缔约方表现出灵活性,那么中国也会作出积极的回应。
又讯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5日在瑞士温特图尔保险公司举办的国际经济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介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她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从蜜月到利益冲突
——克林顿访俄前的美俄关系
本报记者黄晴
在克林顿赴俄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之前,美国舆论对两国关系的现状做了低调评价。《纽约时报》称两国关系处于苏联解体以来的最低点。这一现状是由近年来一系列国际和两国国内事态发展造成的。
从美俄两国国内政治形势看,在美国,共和党在1994年中期选举中取得国会两院多数党地位,其中不少人对俄持有传统的批评态度。在俄罗斯,近年来民族主义上升,且在俄议会形成相当强的力量,不少人认为以前对美让步太多,得益甚少,这不能不对俄的外交政策有所影响。
最近一个时期,美俄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和对立,其荦荦大端如下:
⒈北约东扩问题。美国把北约东扩视为保障未来欧洲安全的基本政策,实质上是力求将东欧的“安全真空”地带纳入西方势力范围。俄罗斯则视此为孤立俄、导致“冷和平”的举动。在近日于华盛顿举行的美俄外长会晤中,美国一方面表示北约东扩已势在必行,北约以外的国家对此无否决权,另一方面又表示期待在莫斯科首脑会晤时就这一问题取得“重要进展”。俄一方面多次明确反对北约东扩,另一方面,据说也在趋势已然的情况下开出价码。双方能否在这次首脑会晤中达成不撕破脸的妥协,现在似仍处于未定之天。
⒉俄罗斯与伊朗的核合作问题。美国冷战后的外交重点之一是防止核扩散,防止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所谓“无法无天的国家”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今年以来,美国多次向俄施压,要其取消与伊朗签订的协助建立核反应堆的合同,并采取种种喻之以害、导之以利的作法。俄则坚持认为这一合同是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范围内。不少人认为美国此举是出于垄断世界核技术市场的动机。据报道,俄有可能做些让步,如不出售气体离心技术,甚至修改部分合同,但俄完全毁约的可能似乎不大。
⒊车臣问题。在车臣问题上,美国承认车臣问题是俄内政,但对俄的作法又多有批评,并通过外交渠道多次施压以影响俄的行为。一般说来,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大幅度让步转弯的余地,因此,在美俄这次首脑会晤中双方不可能达成一致,只好靠以后的事态平息和时间流逝来冲淡。
⒋战略武器削减问题。美俄1993年1月签订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批准在俄议会遇到阻力,在美俄关系疑忌增多的情况下,这一条约的批准也成为俄在其它问题上讨价还价的筹码。此外,美国最近提出发展新型反导弹的计划,俄认为这将导致破坏1972年美俄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导致俄已难承受的新的武器竞赛,在此情况下,俄将更不愿意削减原有的核武库。
⒌欧洲常规裁军条约问题。由于车臣局势,俄最近宣布将在高加索地区新组建一个军,西方认为这一行动违反了1990年的欧洲常规裁军条约,俄则多次要求重新审议这一条约,俄罗斯陆军总司令还说,“俄罗斯的安全和统一利益比条约的原则更重要”。
最近一个时期,美俄关系主要聚光于双方的歧异点上,双方在涉及各国家利益上均采取较强硬的态度。俄外长科济列夫称,美俄关系已走出“蜜月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离婚”。美国的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国已改变了原先无条件支持俄“民主派”的政策,已把俄视为多刺的、常常难以测度的大国,采取了“实用性约束”的政策。从最近美俄双方在利益歧异点的谈判看,双方都不会轻易让步,同时又尽量不把事情做绝,在利益冲突中寻找妥协的平衡点,形成了磨而不裂的格局,可以说双方已从“蜜月”的浪漫情怀走向了现实的利害考虑。
(本报华盛顿5月5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震后百日访阪神
本报记者张国成
震后抗震
地震发生后,日本国内外的一些舆论曾说阪神地震标志着日本抗震神话的破灭。如果说这种神话是指日本在一场里氏7.2级的直下型地震中能做到人无一死亡,建筑物无一倒塌,那么这种神话确实是破灭了。但是阪神地震的现实并非神话。
神户这个300万人的大城市,在这场大震中造成了约5500人死亡;而1923年发生在东京的关东大地震,就夺去了10万人的生命,使东京几乎夷为平地。神户的新建筑,特别是现代化高层建筑基本上经受住了地震的严酷考验;用15年时间填海造地而成的著名神户人工岛除地基有些下陷外,岛上的现代化建筑群基本无损。这些事实说明,日本在建筑物防震抗震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都是具有相当成就的。一位学者说,在抗震方面,不会有永不失败的例证,人类的任务就是不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失误,尽量减轻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害。
在这次地震中,阪神高速公路神户线在通过东滩区的一段635米长的高架路倒塌。经技术人员研究发现,高架桥墩中的钢筋严重腐蚀,原因是建筑时使用了含盐量高而又未经处理的海沙,地震前钢筋实际上就已不起作用。根据这个发现,现在阪神高速全线都在用新的钢筋混凝土加固,使用的沙子已不再是含盐量高的海沙。
过去在日本经典地震学著作中均记载关东大地震时地面摆动的最大加速度为400米/秒2。长期以来,日本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建筑物的抗震标准。但是,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在神户市中央区放置的地震计表明,这次阪神大地震的最大加速度已达到800米/秒2。许多教授指出,由于当时的科研条件和其他原因,以前所说的关东大地震的加速度肯定是错误的。应该全面修改据此制定的建筑物抗震标准。据悉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已把这个问题列入议事日程。
东京大学教授认为,日本对土木建筑不进行“动态应答解析”是造成大量土木建筑在这次地震中倒塌的重要原因。所谓“动态应答解析”就是在地震中,根据建筑物受力和变形情况决定其各部分应有强度的一种模拟实验。由于日本只对高层建筑进行这种实验,使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均较好。专家们要求今后对一般的土木建筑也要进行这种实验。还有的古建筑学家经过对京都法隆寺的研究,认为它能历时1300年,而且经受住了至少16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就是得益于它良好的地基构造。他们认为,现代建筑的地基模式应该参考法隆寺加以改进。
目前,日本对地震的研究空前活跃;关于地震和防震知识的书籍陈列在书店最显眼的柜台;人们也在踊跃购买家具固定器之类的防灾用品;东京等大城市的居民纷纷请有关部门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地震后的正面效应正在显现出来。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来说,这次阪神大地震将成为有效地抵御下一次大地震的新起点。(全文完)
(本报东京电)(附图片)
新长田药房在地震中毁坏了,现又在震后废墟上建起临时药房。
  张国成摄


第3版(国际)
专栏:述评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南亚联盟第八届首脑会议主题
本报记者李景卫
为期3天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8届首脑会议5月4日在新德里落下帷幕。会议着重讨论了加强经济联系和消除贫困问题,并通过了《德里宣言》。
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是,落实了定于今年年底开始实施的特惠贸易协议。1993年4月,在达卡举行的第7届首脑会议上,7个成员国签署了南亚特惠贸易安排框架协议,并规定于1995年12月31日之前开始实施。但至今尚有3个国家未完成批准手续。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南盟各国认为,为了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特惠贸易安排势在必行。为此,会议赞同各国于今年11月8日前,全部完成协议批准手续。在会前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经过磋商,提出了于今年12月8日,即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立10周年之际实施达卡框架协议。这项具体方案在本届首脑会议上获得正式通过,各国对此都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各国先后开列出特惠关税产品的贸易清单。达卡框架协议的落实,反映了南亚各国加强合作和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的迫切愿望。据专家估计,如果实施顺利的话,地区内部的贸易额可能增加4倍。
消除贫困,提高南亚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是本地区国家所面临的极其艰巨的任务,这次会议决定把1995年定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消除贫困年”。南亚7国都不同程度地陷于贫困。在10亿人口中,处于贫困状态下的人数约占40%。它大大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使整个地区总体发展水平滞后于世界其他地区。上一届首脑会议上曾讨论了这个问题,随后发表的一份题为《面对挑战》的报告提出了到2002年消除贫困的总目标。这次会议批准设立一个组织机构来研究解决消除贫困的问题,它作为一个论坛,负责交流信息,讨论计划和共同战略。
这次会议还讨论了妇女地位、裁军、反恐怖和毒品走私等问题,以便为发展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会议中,印巴两国领导人还就和平解决克什米尔争端进行了友好的会晤。
此间舆论认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为南亚国家增强团结与合作,加深相互信任和理解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为本地区摆脱贫困、共同发展、走向繁荣带来了希望,必将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报新德里5月4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克塞族和波黑塞族举行联席会议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4日电“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和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国防委员会4日在克宁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克罗地亚军队向克拉伊纳西斯拉沃尼亚地区发动进攻后出现的形势。
会议由克拉伊纳塞族领导人马尔蒂奇和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主持(见下图本报电视照片)。双方的议会主席、国防部长、内务部长和军队司令出席了会议。会议要求安理会采取紧急措施,迫使克军退到原来阵地上,保证被包围的西斯拉沃尼亚塞族居民获得自由。
会议警告说,如安理会不采取措施,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将用其拥有的全部手段解放西斯拉沃尼亚。


第3版(国际)
专栏:

  克塞停火协议遭破坏
 克军攻占帕克拉茨市并进入克塞隔离区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4日电(记者杨成明)克罗地亚同其境内的克拉伊纳签署的停止敌对行动协议墨迹未干便遭到破坏。
在联合国代表调停下,克罗地亚共和国同其境内的“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3日签署了“完全停止敌对行动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应在当天下午4时前完全停止敌对行动,双方军队应在4日下午4时前撤到原来阵地上。
据报道,克罗地亚军队4日继续用飞机、大炮和坦克向西斯拉沃尼亚发动进攻并占领了帕克拉茨市。
明石康4日晚在萨格勒布发表公告说,尽管签署了“完全停止敌对行动协议”,但战斗一直没有间断过。他担心战火从西斯拉沃尼亚扩大到整个克拉伊纳。明石康呼吁克罗地亚政府采取同联合国部队完全合作态度,尽快在西斯拉沃尼亚落实停止敌对行动协议。
本报贝尔格莱德5月5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联合国部队发言人4日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对记者说,约800名克罗地亚军人当日在坦克的掩护下,未经战斗进入被维和部队称为“南区”的克、塞隔离区,该地区局势“十分紧张”。
这位发言人说,另有六七辆克军坦克4日凌晨进入萨格勒布以南150公里处恰纳克市附近隔离区,占据了隔离区内的战略要点。他说,克军在“南区”的军事集结早在5月1日即已开始。
另据联合国部队提供的消息,克罗地亚军队还进入了维和“东区”的隔离区。
在被问及克罗地亚军队进入“南区”和“东区”隔离带是否意味着克军新的进攻的开始时,联合国部队发言人说,联合国方面希望不是这样。


第3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与叶利钦会晤前夕
美俄就安全问题初步达成一致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记者周锡生)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说,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总统的高级顾问们正在加紧准备下周美俄首脑莫斯科会晤的声明,双方在有关安全的基本问题上已达成“广泛的一致”。
据《华盛顿邮报》4日报道,美俄两国首脑会晤声明的起草工作已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迄今为止两国已经达成共识的问题主要包括在北约和俄国之间开展新的、定期的安全对话,以及重申美国与前苏联在1972年签订的反弹道导弹协议的各项原则。
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位高级官员对记者说,克林顿总统下周在莫斯科会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时,将向他明确保证:美国支持的北约东扩进程将会“顺其自然”,而不会“人为地加速进行”。同时,美国希望美俄把双方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争执抛在一边,“先解决其它事情,包括吸收俄罗斯加入欧洲安全体系的问题”。
关于反弹道导弹协议的履行问题,克林顿政府在美俄首脑会晤声明草案中仍保证美国将继续奉行该协议确定的各项原则,同意不部署针对俄国弹道导弹的“地区性防务系统”。


第3版(国际)
专栏:

  英地方选举
 保守党惨败
本报伦敦5月5日电记者李文政报道:英国昨天举行4年一度的地方议会选举,英首相梅杰的保守党得票率降至历史最低点,梅杰本人的政治地位遭到打击。
在今年举行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地方议会选举中,英执政党保守党的得票率只有25%,而反对党工党却上升到48%。这是保守党历史上得票率最低的一次。
选举结果公布后,不少政界人士认为,保守党如此不受选民欢迎,梅杰首相难以照此维持下去了。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伊核合作
美再次强烈反对
 俄打算追加合同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4日表示,尽管俄罗斯已明确拒绝美国的一再呼吁,坚持要向伊朗出售核反应堆,美国总统克林顿下周去莫斯科会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时,仍将把俄伊核合作问题当作目前美俄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提出,并“强烈地表示”美国反对俄罗斯同伊朗进行任何核交易。
克里斯托弗是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上述立场的。他说,克林顿政府认为,“与伊朗的任何核合作都会对俄国造成严重危险,对中东和平进程造成最严重的危险”,并会“干扰停止核扩散目标的实现”。
他强调,美国的要求是俄罗斯必须立即中止同伊朗的一切核合作。他说,即使俄罗斯同意部分取消向伊朗出售核反应堆的合同,包括停止向伊朗供应可用来发展核武器的气体离心分离设备,美国也不会感到满意。
本报莫斯科5月5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联邦原子能部一位高级专家今天对国际文传电讯社发表谈话说,俄罗斯打算同伊朗签订新合同,在布希尔核电站再建3个动力发电机组。
建造这3个动力发电机组的新合同的总金额约为20亿美元。
俄副外长切尔内舍夫昨天对此间新闻界说,俄罗斯不打算放弃同伊朗的核合作,将继续同伊朗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进行合作。


第3版(国际)
专栏:

  顾虑盟国不满
美反对加强制裁古巴
本报华盛顿5月5日电记者刘爱成报道:据《纽约时报》今天报道,克林顿政府反对进一步加强对古巴的贸易禁运。
报道说,美国国务院昨天致函国会,批评共和党提出的加强对古巴的经济制裁的议案。这项提案主张禁止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古巴糖或者原糖,反对世界银行和其它国际金融机构向古巴提供贷款等其它加强制裁措施。
国务院批评这些条款违反国际贸易协定并将激怒美国盟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及欧洲联盟都反对这种做法,指责美国无权干涉他们与第三国的贸易。


第3版(国际)
专栏:

  土宣布已完全从伊北部撤军
新华社安卡拉5月4日电土耳其国防部长格尔汗4日宣布,土耳其军队已经完全撤离伊拉克北部地区。
格尔汗是在内阁会议开始之前回答记者提问时宣布这一消息的。他说,目前伊拉克境内已没有土耳其军人,“我们已撤出了所有的部队”。
格尔汗否认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子在土军撤离后又重新控制伊拉克北部一些地区的传闻。他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库尔德工人党难以在伊拉克北部地区立足。
土耳其从3月20日起在伊拉克领土上围剿国内反对派的行动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和谴责。迫于国际压力,土耳其政府从4月下旬开始从伊撤军。


第3版(国际)
专栏:

  希腊土耳其又起争端
新华社安卡拉5月4日电土耳其副总理切廷今天指责希腊政府没有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前往希腊西色雷斯访问的土国务部长兼政府发言人阿克图纳。
据当地新闻媒介报道,3日晚大约2000名希腊人和库尔德人聚结在土耳其驻希腊塞萨洛尼基总领事馆前向乘车到达那里的阿克图纳一行投掷石块。
切廷对新闻界说,土外交部今天早晨已召见希腊驻土耳其大使,抗议对阿克图纳的袭击。他说,阿克图纳访问西色雷斯是为了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
但是希腊政府发言人委尼泽洛斯称阿克图纳的访问是“故意挑衅”。
希腊和土耳其一直在希腊的土耳其族人的政治和宗教权利问题上存在争执。西色雷斯是大多数土耳其族人居住的地方。阿克图纳访问前希腊报纸就发表了不欢迎他的文章。


第3版(国际)
专栏:短讯

  美银行贷款支持对华出口
美国进出口银行四日宣布,该行已批准向中国提供三笔总额五点三六亿美元的贷款,支持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发电和化肥生产设备。美进出口银行是一个独立的政府机构,主要任务是促进美国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该银行在一九九四财政年度为支持出口共批准了一百五十亿美元贷款。


第3版(国际)
专栏:短讯

  世行行长普雷斯顿去世
世界银行现任行长刘易斯·普雷斯顿四日晚在他华盛顿的家中去世,享年六十八岁。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已于今年三月份批准美国投资银行家沃尔芬森接任世界银行行长一职。


第3版(国际)
专栏:短讯

  西荷联合侦破一贩毒团伙
西班牙和荷兰两国警察经过两个月的侦察,最近破获一个制作和销售迷幻药等毒品的国际团伙,并先后逮捕了二十六人。这个团伙主要是在荷兰秘密设点制作迷幻药片,然后偷运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和巴伦西亚等地销售。


第3版(国际)
专栏:

  德开始推广天然气汽车
德国政府计划使用经济手段推广天然气汽车,以有利于保护环境。从明年一月起政府将降低天然气的税金百分之六十,使每立方米天然气的价格降到七十芬尼(一马克等于一百芬尼),大约等于一升汽油价格的一半(一立方米天然气的能量大致同一升汽油相等)。天然气汽车是一种较为“干净”的汽车,其排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少于汽油车。
(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