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走向共同富裕笔谈

  缓解贫困:西部国有大企业的意义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邱泽奇
“一五”到“六五”期间,中央政府通过国家的力量在从中部到西部之间的走廊地带投入了3700亿元的资金建立了几千家大中型企业。然而,这些大中型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程度、一体化程度极低。不仅没有起到工业化发动机的作用,反而导致了一个个企业孤岛的形成。
以地处河西走廊的金川公司为例。5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先后投资30多亿元在一片戈壁滩上建立起了一座大型的有色金属联合企业。金川公司虽然地处永昌县(现在的金昌市)境内,但在计划体制下却并没有给地方的发展起到多少推动作用。
尽管如此,对地方而言,国有企业嵌入的第一个基本意义就是让当地的农民有机会看到了不同于当地传统社会的东西:现代工业和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减少了当地学习现代工业的费用或发展成本。这些大型工业的资金、技术、物质与市场事实上是其所在地区发展的重要储备。金昌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益于这见识和储备。
新中国成立之时,金昌市没有工业。1981年时金昌市的乡镇企业也只有农业机具修理、砖瓦、粮油加工等行业,总产值967万元,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份额不到10%。1981年以后金昌市利用金川公司的采矿技术和土地上剩余的劳动力优先发展了采矿业,利用金川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中存在的庞大的配套产品市场发展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饮服务业充当大工业技术、设备的扩散地,进而积累资金和技术,抓住本地市场进行开发和创新,到1991年时建成了矿山开采、建材、建筑、轻纺造纸、农副产品加工以及服务业、饮食业等各类企业950家;从业人员达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总产值达1.5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在农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的收入占到了60%。1986年以后,地方政府还利用金川公司的力量大力发展了城市集体企业。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了601元。而这期间,甘肃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仅增加到了402元,全国的平均水平为629元。
金昌的例子说明,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不是外力,而是内在的发展,大中型企业的力量不是不可以融合。在体制障碍消除的前提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技术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大中型企业大多是原材料工业,开发资源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问题是借用与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走向共同富裕笔谈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何星亮
资源丰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如何使资源变为物质财富?这是决定边疆民族地区能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问题。
边疆民族地区地处边陲,技术水平落后,仅靠自己的努力是无法在较短的时期内改变落后状态的。只有大量的引进才能跟上全国现代化的潮流。
新疆阿尔泰山在古籍中称“金山”,是我国重要的产金之地。地处阿尔泰山东段南麓的富蕴县,矿产资源得天独厚。1990年,富蕴县成为新疆第一个黄金万两县,工农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6239万元增至23481万元,为1985年的3.76倍。富蕴县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引进国内的科学技术、人才、资金与丰富的矿产资源相结合。
富蕴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全县居住着哈萨克、汉、维吾尔等民族8万余人。富蕴县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80年代初,“采金热”、“采宝石热”兴起,外地个体手工开采者蜂拥而至,他们滥采乱挖,给当地畜牧业、林业和矿产业造成极大影响。1989年,富蕴县政府为充分开发矿产资源,与地矿部低品位堆浸中心和新疆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合作,在一个名为萨尔布拉克的地方进行堆浸提金科技试验,进行机械化开采,采用先进的采金技术——堆浸,当年堆浸矿石2.4万吨,产出黄金2000余两。1990年堆浸矿石10万吨,生产黄金1.1万余两,使富蕴县的黄金生产由1986年的1000两一跃成为新疆第一个黄金万两县,同时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堆浸黄金万两县。在短短的几年内,黄金产量猛增10倍。此后黄金产量年年增长。
引进技术、人才、资金与资源优势相结合的另一成功事例是富蕴县珠宝公司。该公司于1987年3月组建,与地矿部技术开发公司合资生产经营,引进日本先进的珠宝加工技术和设备,于9月开始投产。当年产值10余万元,利润一万多元。此后,产值和利润成倍增加。1992年初在福建莆田市成立分公司,在上海、大连、南京、云南等地设立了经销点,产品远销日本等国,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与上述两例成功范例相反,不成功的则是未引进科学技术,未与科研单位和先进企业联营。如县黄金公司“龙江”一号溜槽,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机械化设备,但由于缺乏人才和技术,在无可靠地质资料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尽管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机械运转率,也无济于事,导致企业连年亏损。
上述两例成功的范例都是靠与国内科研单位和企业联营,靠引进国内技术、人才和资金。对于国外资金和技术,他们也曾努力过,不少外商和企业家都曾到富蕴考察和洽谈过,但都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而未能达成协议。
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资金发展经济,在沿海发达地区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在目前情况下,希望依靠外资和技术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是不现实的。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努力与国内科研单位和先进企业联营,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和先进技术。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拉萨市文化宫内最北侧,是西藏唯一的“铁路”客站。这里虽然铁轨长度不足30米,但它设立了“北京、成都、拉萨”3个车站,将西藏与北京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成卫东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这是一个船夫的故事。他在红水河上划了整整37年船,一桨一桨地,他已记不清划过了多少故事,两岸的人们也数不清载走过多少期盼。河水东逝,涛声依旧。那旧船,那老艄公,已在人们心中凝成一座温暖、坚固的——

潘毓宏苏黎明
从云贵高原奔腾而来的红水河,在广西马山县甘香屯拐了一个弯,塑造了甘香这个千年的古渡之后便径自东去。在甘香渡口,河的北岸居住的是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同胞,河的南岸是马山县的壮族村寨。韦作基,这位今年53岁的壮族船夫,16岁起就在这里的红水河上划船,整整划了37年,用汗水和心血筑起了壮瑶民族团结的桥梁。
儿子问他为何破了祖训,他说:“壮瑶一家人,我能见死不救吗?”
红水河在甘香渡口河段,即使是每年的枯水期的12月份,也是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更不用说是每年的大水期的6、7月份了。韦作基祖传一条规定:大水期晚上不摆渡。1994年6月12日晚上9时许,河对岸传来焦急的呼叫声,原来是都安县地苏乡清水村的瑶胞苏建玉那两岁的儿子患重病已昏迷,病孩父母要求划船到南岸的马山县西江诊所医治。此时正值红水河涨水期,水位高,河面宽,水流湍急,时常形成无数个置船只于死地的大小漩涡,河面不时漂来顺流而下的树枝、杂草等漂流物。特别是晚上能见度低,行船稍有不慎,就会葬身鱼腹!旧社会,曾有个客商用500两白银叫韦作基的父亲在晚上摆渡,遭到韦作基父亲的拒绝。为啥?回答很简单,是要命还是要钱!随着河对岸病孩父母呼叫声不断传来,韦作基思索片刻后丢下了那根只抽了两口的“大喇叭”烟,然后应答河对岸“我来了!”便走下渡口跳上船。左弯右闪,船在浪尖上颠簸穿行,河水不时溅进船内。病孩的父亲一手抱着小孩,一手紧抓船沿,吓得不敢睁开眼睛。人接过来了,小孩得救了,韦作基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
船快靠岸时,他突然掉转船头往回摇。他说:“不摇了,就是给两千块钱也不摇!”……
1994年农历八月十五上午,韦作基的一位表弟,领着十多个青年人上船。船快靠岸时,韦作基了解到,这伙人是准备到都安县清水村的覃某家进行械斗的!原来,韦作基的这位表弟曾与都安县清水村的瑶族青年覃某合伙做生意,后来两人因财务问题闹崩,从争吵到大打出手。韦作基的这位表弟被打伤后不服,便纠集十多人来进行报复。韦作基仔细一看,这些人身上、手上都带有刀具、木棍。不好!让这些人过到河对岸,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怎么办?往回摇!韦作基迅速掉转船头。等船上的人反应过来时,船已划回南岸。韦作基的这位表弟以为韦作基嫌船费太少,便拿出200元钱说:“表哥,划过去给我解恨吧!”韦作基说:“今天你们想过河闹事,不要说是两百块,就是两千块我也不划!”接着,他厉声地批评这位表弟:“你和覃某有纠纷,应该通过政法部门来解决,你现在却要聚众闹事,难道不知道这是违法的?”
经过一番耐心的教育,韦作基的这位表弟承认错误,带着想去闹事的人回家,一场即将发生的械斗被韦作基及时制止了。
“这个媒,我做定了!”他拍着小陆的肩膀……
都安县瑶族姑娘韦玉娥和马山县西江屯的壮族小伙子陆林好上了。可是韦玉娥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原因是玉娥的爷爷解放前被陆家的人杀了。为此,韦玉娥和陆林决定以跳河自尽来抗争。1992年春节刚过的一天,韦作基在离渡口不远的河岸上见到这对神情不定的男女。陆林和韦作基相识,见到韦作基热情地招呼询问后,便把他和玉娥的事一五一十地向韦作基诉说。韦作基听后当即拍着陆林的肩膀说:“小伙子,你们别做跳河的傻事了。我认识玉娥的父母,你们放心,老人的工作由我去做,这个媒,我做定了!”不知多少个晚上摇船过河,也不知说了多少好话,韦作基真的让玉娥的父母同意了女儿的这门婚事。现在,陆林和玉娥结了婚,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谈到此事,陆林激动地说:“没有韦作基大伯,就没有我今天的这个家!”
河水东逝,涛声依旧。韦作基仍在红水河上年复一年地摇船……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实现优势转换 发展民族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一席谈
本报记者傅旭
“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关键是如何让内蒙古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否则优势就不成其为优势,在某种情况下还可能变为劣势。比如煤,内蒙古的储量有200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4。现有开采能力7000万吨,而目前只能开采5000万吨,主要是运不出去,进入不了市场,使一部分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刘明祖一席开篇的话讲得实实在在。虽然他由广西调到内蒙古只有半年多时间,看来已进入角色。
刘明祖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与区党委成员一起,针对内蒙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加快发展内蒙古经济的五大战略:资源战略、开放战略、旗县经济战略、人才战略、名牌战略。
刘明祖说,制定资源战略是因为内蒙古具有优势。世界已查明的140多种矿产中,内蒙古已发现120多种,有40多种居全国前10位,20多种名列前3位,7种居全国之首。这就决定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必然采取自然资源转换模式,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条件,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在谈到开放战略时刘明祖说,内蒙古资源丰富,但资金、技术、人才缺乏,这就决定了内蒙古要把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就必须以此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进行开发,而且也有对外开放的条件。内蒙古内与“三北”八省区和京津地区相邻或相近,外与独联体、蒙古国接壤,有4000多公里的边防线,有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十几个口岸。内蒙古在全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处于中部,特别是同东北经济区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的经济互补性,同时又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能源和原料基地,也是内蒙古的重要出海通道。为此,我们制定了“北开南联、双向推进”的开放战略。
“旗县经济是实现全区经济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刘明祖加重语气说道:“可是,内蒙古多数旗县经济实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全区经济的发展。发展旗县经济,要以富民为基点,以实现财政自立为目标。每个旗县的情况不同,必须各打各的优势仗,选准路子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不能一年一个新套套,一届一个新路子。”
刘明祖认为,“名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指导产品集约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契机。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的名牌意识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名牌产品队伍的扩大,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自治区第六届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发名优新特产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内蒙古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已带了个好头,“鄂尔多斯”和“鹿王牌”羊绒制品,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仕奇牌”西装,就以质量和价格向全世界发出了挑战,被称为中国的“仕奇现象”,引起国家各部门、理论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实施名牌战略,我们在现有产品中规划了50个名牌产品,今年实施20个,重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形成合力。
最后,刘明祖满怀信心地说,以上五大战略在确立、完善和实施中,我们已经尝到甜头。实践证明,民族地区只要选对了发展路子,加快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雪域高原寿星多
曾诗安
近年来雪域高原出现了许多寿星。从1982年至1995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00岁以上的寿星每年均保持在15—20人左右,60至100岁的老人去年底达到74200多人,占全州78万总人口的9.48%,人均寿命达到70岁,是解放前19.85岁的三倍半。
这片藏、羌民族聚居的雪域高原何以寿星多?州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归纳了4条原由:一是广大农奴翻身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广大农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二是民族医疗卫生事业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农牧民治病就医有了保证;三是藏羌民族有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四是雪域高原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有利于健康长寿。
然而在解放前,比起现在有着天壤之别:农牧民生活在半封建半奴隶社会,他们刀耕火种,饥寒交迫,缺医少药,每一万人才有一个门巴(医生),95%以上的人生了病不能求医治病,而是跳神拜佛,求菩萨保佑,致使人口死亡率很高。1953年前,全州37万多人口没有一个百岁老人,人均寿命只有19.85岁。如今,这里的医疗卫生条件大有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重大变化,大多数人有痛有病不再去求神拜佛,而是求医信科学了。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靖西“绣球街”
覃文武赵虎
“光风满贮诗囊去,一度思山一度看。”靖西真是个好地方,山青,水绿,川媚。
阔大的棕榈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温润的空气里荡漾着一丝沁人肺腑的清甜。披着春日暖暖的阳光,穿过色彩斑斓的树林和田野,我们的车子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垌场停了下来。这便是靖西县有名的“绣球街”——旧州街了。
旧州街离靖西县城约8公里。属广西百色地区的靖西县。旧州街的绣球久负盛名。青石铺面的旧州街道两旁,不时看到三三两两坐着做绣球的壮族妇女,她们一边穿针引线一边说笑,双膝上的竹篮里,盛着一个个鲜艳精致的绣球和五彩丝线。
“我这个绣球是不卖的,要拿到北京去参加‘妇女大会’的……”,中年妇女黄肖琴,笑着拿出她的得意之作——旧州最大的绣球给我们看。这个绣球足有篮球般大。原来,它是即将作为一个珍贵的礼品送给今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的。这个绣球她细细绣了17天,一丝一剪,一穿一挑,凝结着一个平凡壮家妇女的美好心愿。
旧州的绣球,小的像乒乓球,大的如足球,价格也从五六元钱到一二百元不等。心灵手巧的壮族妇女,用各色彩绸剪成圆形,然后精心缝制成12片叶状瓣片,叶片上用五彩丝线绣着龙、凤、鸳鸯、仙鹤、花草等图案,并绣上“情深似海”、“心心相印”、“一帆风顺”、“国富民强”等吉祥字句,球内填塞相思豆,铁木屑等物,边沿镶绣金丝,最后再扎联成球形,系上球穗,一个五彩缤纷、玲珑亮丽的绣球便做成了。绣球是壮族姑娘智慧的橱窗,辉映着她们姣好的容颜,也闪烁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抛绣球是歌圩里男女青年传情达意的社交方式,也是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运动,宋代称“飞紽”,明代叫“投帕”。“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与其他壮乡相比,靖西县的投绣球确是别具一格:场地中央立一根十多米高的木杆,顶端有一个20厘米到80厘米直径的圆圈。玩的时候,男女各在一侧,将绣球从圆圈中投过去,抛给对方。圆圈越小,投中的难度越大。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在空中画出问号和感叹号,绣球上的穗络和飘带像故意招惹人似的随风飘拂。女方投中圈门,男方便赠以头巾;男方投中圈门,女方便赠布鞋,这是他们传情的礼物,绣球和圈门便是他们的“红娘”。
今天的旧州人成立了民族刺绣工艺厂,做绣球、卖绣球成为旧州人一门经商招财的路数。旧州街的街长,民族刺绣工艺厂的厂长陆世必告诉我们,旧州街520户农家中,有380户人家做绣球,从8岁的女娃娃到80多岁的阿婆,几乎人人都会做。刺绣厂则把大家制作的绣球集中起来,统一代销。她们一般利用农闲工余,一天可绣两三个绣球,一年几百个,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一两千元。
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旧州街有不少男子也会做绣球,他们干粗活的大手捏起针来,动作轻轻巧巧,针线活之精细,丝毫不逊色于女流。我们碰到了刺绣厂的技术员朱祖线,他说:“嘿,我15岁就会做绣球,有空的时候也绣上一两个。我爱人是外地人,过来的时候还是我教她的呢。”
如今,旧州街每年有10万多个翩翩绣球向外抛,它们抛向交易会、运动会、民歌节、艺术节,销往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向您推荐

  《东北旗地研究》出版
余梓东
刁节仁同志所著《东北旗地研究》一书日前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清朝土地制度研究和东北地方史研究的新成果。八旗土地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颇具特色的土地制度,其形成与八旗牛录制和当时女真人村落制有着紧密联系,其发展又与清朝统治不断巩固密不可分,其瓦解还与清朝统治衰微相关连,因此,八旗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是清朝兴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八旗土地制度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清朝历史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东北旗地研究》从清入关前的旗地的设置与发展、顺治康熙时期的东北旗地、清中叶以后旗地的发展与变化、清末东北官庄旗地的丈放等四个方面来探讨东北八旗土地制度演变过程及其与当时历史条件的关系,开拓了旗地研究的新领域。从目前清史研究方面看,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东北旗地的著作尚属少见,无论是研究满学,还是研究清朝土地制度,都应该对旗地问题有相应的了解或总体把握。该书弥补了对旗地进行系统研究的不足,史料丰富,内容详实。
该书作者长期生活、学习和工作于东北,东北地区是旗地集中区,也是满族的发祥地,该书体现了当地人研究当地历史的优势,又成为东北地方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彝乡伞趣
伞,在彝家人生活中不仅是挡雨遮风的工具,还有更富诗意的用途。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乡山寨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把或数把黄油布伞。无论春夏秋冬,晴天雨天,这里随处可见飘动的伞,远远望去,像是山间流动的金色云朵,更像山野盛开的山花。
彝族人用伞,犹如江浙人用扇,十分讲究。他们特别喜爱传统的围宽较大的黄油布伞。彝族男女,由于高海拔、强紫外线作用下,皮肤呈黑红色。他们巧妙地用黄伞的色光调配,映衬出神奇的美。在伞下,小伙子肤色油亮,更显阳刚气概;在伞下,姑娘的容颜更娇艳,平添了阴柔之美。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很多彝族群众手举黄伞参加庆祝活动。集会上,只见无数黄伞连成一片,在人山人海之中构成火把节的喜庆图案。对于年轻的彝族姑娘来说,黄伞更是必带之物。因为,火把节上的“选美”活动,伞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彝族古老的审美观,在伞下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伞,在彝乡变得趣味无穷。口渴了,人们反撑黄伞接山泉;旅途中,人们以伞盛食物野餐,更有浓浓的乡情。伞下,姑娘们更换衣裙,对镜梳妆;山野幽静处,时有绵绵情歌,喁喁情话从伞间溢出……
近年来,尽管花样繁多,色彩鲜艳的折叠伞涌入彝乡,但是古朴的黄油布伞仍流行于彝族人民诗情画意的生活中,令人神往,令人遐想。(附图片)
(钟大坤文并摄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