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焦点观察

  消闲文化面面观
成志伟
什么是消闲文化
消闲文化的盛行,是当前值得注意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是一种娱乐文化形式,有人称之为消费文化或快餐文化。它的最大特点,是淡化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消解文化的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使之与玩乐、消遣、解闷、开心紧紧结合在一起。其代表形式,是吹猫谈狗、鱼虫鸟兽、风花雪月、吃喝玩耍、插科打诨、奇闻怪事、小孩尿布、杯水风波、性爱矫情、武侠侦探……
这种文化的具体内容,可说是五花八门,吃喝拉撒睡样样俱全。这种文化的载体也无所不包。目前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地摊文学、街头小报、录像漫画、写真图册、情人贺卡、美女照片挂历等等,大多是消闲文化产品。它们散布于社会各个角落,许多家庭中也可见到这类消闲文化的踪影。
   消闲文化的社会作用
人的生活需要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需要休息放松,娱乐性的文化产品,正是适应人们业余休闲消遣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当一天工作后疲乏时,听一点轻松的音乐,看一点武侠侦探小说,或读一点文笔优美的闲适小品,可以调剂精神,有助于消除疲劳,甚至可以促进更好地睡眠。有些制作精细、健康优美的消闲文化产品,倾注了作者的一些真情实感,虽然浅薄,倒也可以给人些许启迪与陶冶。至于琴棋书画、收藏、养花之类文化活动,既是娱乐,也含有相当丰富深厚的知识审美与健康身心的价值,更是应该提倡的文化娱乐形式。
当然,参加任何文化活动都要有节有度,不可放纵。俗话说:玩物丧志。倘若沉溺于阅读武侠小说,或下棋打牌通宵达旦,或爱情歌曲终日不离口,成天醺醺然,昏沉沉,那就不但不可能得到积极休息,反而会使身心愈加疲劳,精神更为不振。这样来吸收消闲文化,是不足取的。
   消闲文化的弊病不可忽视
目前,消闲文化的最大问题,是回避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标榜自己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本能文化。
其实,消闲文化是分不同类别的。一类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如下棋、养花、养鱼、放风筝等,与人生观等没有直接联系。另一类是娱乐作用与思想内涵兼有的文化,如绘画、照片、小报、贺卡之类,与人生观、艺术观有联系,但不明显。还有一类,如武侠侦探小说、闲适小品、录像片、歌曲磁带、娱乐影视片,则与人生观、艺术观直接有关。武侠小说和影视片,在打打杀杀之间,仍流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社会观念、道德伦理。光风霁月、小孩尿布之类的文艺产品,同样也渗透着作者的好恶感情及其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因此,不能认为消闲文化都是毫无思想内含的“太空文化”,不能轻视某些消闲文化产品散发出来的消极以至没落的思想情绪,对接受者的腐蚀甚至毒化作用。
比如,一些低劣的武侠小说与电影电视片,虽有惩恶扬善的一面,却也有盲目讲哥们义气、渲染暴力凶杀的负面效应。那些一味讲吃喝玩乐的文化产品,则可能诱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追求奢靡安逸生活、怕苦怕累、不思上进。
至于那些浸透着“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汁液的腐朽消闲文化,则会毒害人民,带来严重的不良社会效果。
   消闲文化要加强引导
消闲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缓慢渗透的。对于这种特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制定科学的对策。政府主管部门要通过政策法规来规范不同类别的消闲文化产品的制作与销售活动,进行总量、品种、质量的宏观调控。
对于消闲文化中的健康优良产品,要加以扶持,同时要帮助它们提高文化品位。对那些消闲文化中的假冒伪劣产品,则要取缔。对于在低劣消闲文化的熏染下昏迷不醒的少数意志薄弱者和无知的青少年,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吸引他们去追求美好的高层次的文化享受。同时还要通过宣传工具进行评论与引导,帮助人们分辨消闲文化产品的优劣高低,树立正确对待消闲文化的态度。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文化侵略的影像证词
——日本友人赠送日伪“满映”影片之录像带记
本报记者李战吉钱守仁
5月的北京,和风煦煦。广电部电影局贵宾室里,走进了4位神色严肃的日本客人。他们——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村冈久平、电影研究家山口猛、森川和代、东京青山音乐事务所“天喜普”常务董事石井薰,要将一批录像带赠给我国电影界人士。
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一齐对准了中日双方主角,对准了录像带交接的瞬间。这不是普通的馈赠仪式。30盒录像带纪录着8年的血泪历史,而纪录这段历史的胶片在莫斯科的仓库里已沉睡了整整50年。
日本友人介绍说,这些录像带的母本电影片是由日伪“满洲映画协会(满映)”制作的。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我国东三省后,1937年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不久的8月21日,关东军头目坂垣征四郎授意,在伪“满洲国”“首府新京”(即长春市)成立了“满映”。军国主义分子甘粕正彦任理事长。甘粕是“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罪魁之一,来华之前因杀害两名日本社会主义者而臭名昭著,曾任伪满警务长,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日本投降前夕,他服毒自杀。
这样一些军国主义分子,把拥有16.5万平方米摄影棚、号称“东洋第一”的“满映”变成了文化侵略的大本营。他们打着“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旗号,制作了大量“娱民影片”、“启民影片”和“时事影片”,宣传帝国主义思想,歪曲历史事实,麻醉沦陷区人民。
日军投降后,这些记载着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史的影片却不翼而飞。
森川和代女士回忆说,她的父母都曾是“满映”工作人员,她在那里度过了童年。1945年,苏军进入长春后,她亲眼看见苏军用卡车拉走了“满映”影片。她说,她以为苏联会把这些影片归还新中国,所以曾多次到中国打听影片的下落,却始终没能找到。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石井薰先生成了“满映”影片的发掘者。谈到影片重见天日的曲折过程,他的脸上流露出时惊时喜的神情。1993年,“天喜普”组团到俄罗斯演出,意外得知当年“满映”影片保存在俄罗斯国家电影资料馆。位于莫斯科郊外的这座资料馆,是喜欢电影的斯大林下令设立的。据说里面藏有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80万本影片。其中有200余本“满映”的影片。“满映”影片绝大部分从未公开,据记载,只有一小部分曾为斯大林放映过一次。令人惊讶的是,这批影片尘封仓库50年,画面和声音却保持了相当好的质量。
为了今天的这些录像带,石井先生曾经三访莫斯科。由于俄国规定“原版影片禁止出境”,所以几经交涉,日方才获得了转制录像带的许可。更为难得的是,石井先生竟从原克格勃资料馆里发现了苏军拍摄的一些有关日本侵略者的影片。两名日本人突击两星期,将300本178部“满映”和苏军的影片转录成了录像带。浏览一下录像带目录,可以看出,“满映”拍摄的是一批配合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而对人民进行精神奴役的影片。“娱民影片”中有李香兰主演的《迎春花》等;“启民影片”有《黎明之华北》、《满洲建国史》等;“时事影片”记录了溥仪的“登基”仪式,溥仪访日、汪精卫下葬等事件以及日军活动和民间生活的一些场景。这些当年张扬“武运”、炫耀“共荣”的影片,如今成了军国主义者和伪政权罪行的可耻纪录。
据石井先生介绍,题为《影像证词——满洲的纪录》一套30盒的录像带,今年年初已在日本上市,不少人争相购买。这些录像带为研究电影史、伪满史的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正义的人们却并不希望仅仅从好奇和学术的观点去观看这些录像。正如山口猛先生所说,这些影片是站在军国主义立场上拍摄的,我们应该从相反的立场上来认识这些资料。
如果说“满映”影片还是需要阐释和反思才能使人领悟的一部军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历史,那么,苏军拍摄的影片则是直接明了的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实录。请看,“受到日军轰炸的中国百姓家”、“日军人活埋被捕中国人”、“轰炸上海的日军和逃避轰炸的中国人”、“在死于空袭的父亲腋下手握手哀哭的中国母子”……
历史翻过了沉痛的一页。“满映”影片中记下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恶梦却仍在发人深省。纳粹在全世界都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而怀念、美化军国主义的事情却时有所闻。不让影片中的历史重演,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日本友人把这30盒沉重的录像带送给中国人的初衷。
据接受录像带的有关人士说,这批资料,从认识历史的角度看,弥足珍贵。但由于我国现在尚未拥有影片,也没有获得录像带的公映、出版权,所以离中国观众看上这些镜头,还有一段路程。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六一”出新作
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近日为儿童出版了一批音像作品。其中录音带有《儿童新编小红帽》系列、《智慧屋》等,录像带有《童梦谣》儿童动画卡拉OK、《少年儿童合唱训练与指挥法》、《口琴演奏法》、《萨克斯演奏法》、《手风琴考级》等。这批有益于少年儿童德、智、体健康成长的音像作品,在“六一”儿童节前陆续上市。(季秀)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中国作协团中央联办首届“中国小作家”评选暨征文活动
本报讯为建设二十一世纪文学工程,培养跨世纪的中华文学后备人才,中国作协、团中央共同推出“中国小作家”大型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内容包括在全国在校中学生中广泛开展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的征文活动(征文截止日期为八月三十一日),丰富青少年假期业余生活;出版《中国小作家》系列丛书,第一部将结集出版三百篇征文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评选出十名“中国小作家”,并在年底前在北京召开“中国小作家”命名及颁奖大会;建立小作家创作档案,开展对小作家的继续培养工作。
此项活动将每年举办一届,以期到二○○○年我国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会有所增加,青年作家队伍进一步壮大。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金台文谈

  管管“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姚柏林
人们常用“看不见的手”来形容价值规律。鄙人在这里借喻一下,说说“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即时下愈刮愈猛的迷信邪风。
何谓迷信邪风?愚以为在一些地方至少有10种表现。
一曰基建上马。据报载,湖南某市投资1000多万元,按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兴建“鬼都”;某省有个县近年来修建大中型庙宇达120多座,几乎村村建庙,处处立神。
二曰大量出书。前年,北京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你的1994》,误导人们进行“科学算命”;近3年来,有关《周易》的各类书籍出了1000多种;四川丰都出了一本讲“鬼”的书,称“要将鬼文化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曰颁发证件。前不久,许多报刊转载的某市“道士做道场,手里有执照”的消息说:该市对700多名道士进行培训,分批颁发证件,定期收缴管理费。
四曰制定条规。在洛阳龙门石窟、杭州西山灵隐寺等地,求神问卜有“纪律”,拜佛求命有“例条”,规范具体,要求严格。
五曰明码标价。深圳灵山寺由一家娱乐公司新建和管理,寺内拦人看相的算命先生乃公司正式职工,规定他们要“明码标价,解答不超过10元,算命不超过50元”。他们成了“合法相命师”,今后还可能评职称。
六曰设备先进。有的“文化人”将电脑引入算命行业,“破译命运密码”。只要你在一张准备好的卡片上填好资料,电脑便会印出一张标示你命运的卡片。因此,电脑算命在一些地方颇为走俏。
七曰内引外联。中国人原本只信“灶王爷”、“关大圣”、“土地爷”等“国产神”,可目前在一些地方,迷信的方式却模仿洋人那一套,“外国的神比中国的灵”,甚至冷落了“本地神仙”。
八曰领导带头。前不久,在韶山有人出售所谓神水、神土、神石。令人惊讶的是,祷告购买者中有“某省一位厅级干部”,而且还“带来了他的太太、子女和其他亲属,一共19人,光购买迷信用品就花了800多元”。
九曰全面展开。天上、地下、人间,各类神灵应有尽有;求神、看相、驱鬼,各种手段五花八门。
十曰制造舆论。最近华东地区一家晚报,在副刊上以头条位置,刊载了《会扶乩的赵先生》一文。不仅介绍了“扶乩”的具体操作方法,而且用所谓“事实”来证实“扶乩”的灵验。更为荒唐的是,证实“灵验”的是一位“地区级干部”。
一些无神论者和智人说:迷信是“白色文化”,“黑色消费”,“人生陷阱”。据报道,湖北随州市某镇一妇女,丈夫生病,算命先生说他俩“男女相克”,她听后即喝农药“先克”了;一农村学生为考上大学,背着大公鸡等供品到佛庙祭拜神灵,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滴水未进,最后体力不支,倒在“神坛”下;苏北某县去年发生算命行骗案150多起,由算命造成误人致死的40余起。看来,“白色文化”不堵,精神文明难建,发展下去,国与民都将无宁日。
休谟在《论迷信与狂热》中说:“软弱、畏惧、忧郁及愚昧无知,便构成了迷信的真正源泉”。中国伟大的无神论者柳宗元说:“凡鬼神事,渺茫荒惑无可准,明者所不道。”我们不能任由“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人们在封建迷信的“苦海”里“东游西逛”。
看来,张扬科学和理性,揭露迷信的虚幻性,是斩断“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的绝招。一位洋哲人说得好:“科学是对于迷信之毒的解毒之药。”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说地下有“鬼”,那么为什么科学只证明地下有岩石圈、地幔和地核,而不见什么“十八层地狱”、“阎王殿”之类的东西呢?“命运靠搏不靠算,聚财靠干不靠神。”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为时代写真为“母亲”存照
29家电视台同拍《黄河一日》
本报讯黄河被尊为中华民族的“母亲”。3月21日,偎依在黄河两岸的中国人在做些什么?中央电视台联合28家地方电视台将这普通的一天收入镜头,摄制了《黄河一日》系列专题片,为走向新世纪的“母亲河”及其子孙们留下一份时代的真实记录。
乍暖还寒的春天,九曲黄河的河套地区冰坝危耸,为保住黄河大堤,保证百姓安全,3月21日,人民空军的两架中程轰炸机从山西某地紧急起飞,在黄河内蒙古乌前旗河段投下重磅炸弹,轰炸冰凌。中央电视台的两个摄制组在机上,4个摄制组在地下,全过程、多视点记录了浓烟滚滚、凌水飞腾的壮观场面。与此同时,黄河沿线的28家电视台也以各自的视点,采访记录了所在地域中有代表性的风光和人物。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100多名电视工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藏族同胞、渔户、牧民、悬河人家、乡间剧团、中原商场、胜利油田……摄制了万里黄河百业繁忙的生活长卷。
目前,曾在30个采访点上同时奋战的35个摄制组正在加紧后期制作,以形成表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文化风貌的30集系列专题片。专题片各集将参加评奖活动并进行展播。此后将编辑大型电视纪录片《黄河:1995年3月21日》,向海内外推出。(战吉)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之旅

  萧红,欧罗巴旅馆回来了
周志敏
听说朋友从外地来哈尔滨,住在欧罗巴旅馆,便毫不迟疑地向那里赶去。因为欧罗巴旅馆曾和30年代女作家萧红有过一段奇遇。历史几经变迁,“欧罗巴”回来了,萧红也回来了吗?
一踏进旅馆,朋友便迎上来,他说,他住在三楼。
“三楼?”当年萧红不也是住在三楼吗?这楼梯怎么这样快就被我们踏过去了?可当年萧红却拔着颤颤巍巍的双脚,仿佛从“小道爬上天顶”。那是因抗婚离家出走,经历了种种磨难,使她虚弱到了极点。就在这时,她遇到了萧军。两个流浪的人,两颗流浪的心便在这里憩息下来……
不知为什么现在的“萧红热”似乎外边比家乡热。听说加拿大著名的华人作家陈若曦女士为萧红故居留言:“是萧红的《呼兰河传》启发了我对东北的兴趣和向往。”近几年来,竟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人士来黑龙江探寻萧红的足迹。
我也来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家乡人。在萧红曾住过的房前,我叩响了门。开门的是位二十几岁的姑娘,油润的脸上挂着微笑。真巧,萧红住这时也是这般年龄。听说她从四川来哈尔滨推销肉类,那一定是“丰收”后的喜悦了,我们聊起来。
“这间客房价格贵吗?”
“双人间不过100元,很便宜。”
回答得多轻松!当年萧红和萧军却因“五角钱一天”而租不起铺盖,使客房里雪白的床单和桌布转眼间被“洗劫”一空,闪亮的小屋一下子黯淡下来。他们在战战兢兢中等待着被驱赶。萧红知道,萧军的口袋里只有5元钱,雇了一辆马车把她从医院接回来花掉5角,可包租这间斗室一月却要60元。他们时刻面对着俄国茶房的瞪眼嚷嚷:“你的明天搬走!”
“不走,不走……”
于是便惊动了警察。然而,他们的心灵并不贫穷。萧红开始了耕耘和收获——《欧罗巴旅馆》、《他去追求职业》、《饿》……从一篇篇在饥饿中喷涌出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萧红,了解了萧红,从而萧红在延续,“欧罗巴”在延续。我想到“精神不灭”四个字。
这间斗室现在被称作“忆萧居”。室内风格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式样,雪白的床单,雪白的桌布,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二萧的照片,桌上摆放着《萧红全集》。
听说从哈市走出的歌星杨洋回家乡探亲,独自一人悄悄走到“忆萧居”来寻找感受,不知他悟到了什么?和萧红交流了吗?对话了吗?
还有一对对恋人,把最真诚的爱留在这里,只是为了永远……
萧红知道这些会怎么想呢?那忧郁、细腻而又丰富的情感不知会生出多少绿芽来。
“欧罗巴”没有忘记萧红,尽管它几经周折、从俄国人手里转到日本人手中,解放后成了居民楼、办公楼,直到1994年深秋,它才又以老字号的身份再度成为惹人情思的旅馆。“欧罗巴”回来了,萧红也回来了!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三国谋略与现代商战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本报讯一部《三国演义》,闪烁着历史智慧和古代文明的光芒,堪称谋略宝库。长期以来,它从多方面给人们以启迪。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研究“三国学”的专家学者云集三国古战场之一的安徽合肥,举行了“三国谋略与现代商战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如何运用三国谋略服务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三国谋略对现代经济和商战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立足于现代经济发展实际的研讨会,是“三国学”研究的一个突破。研讨会是由中国工商时报、亳州市旅游局、合肥星光形象设计中心、安大经济实业总公司联合主办的。(刘一)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百米长卷《鄂东将军图》面世
画家王金石创作的一卷长104米,高1·8米的巨幅国画《鄂东将军图》已经面世。长卷真实地再现了邓小平、董必武、陈潭秋、李先念、刘伯承、徐向前等263位在鄂东老苏区战斗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威武雄姿。
画家历时5个春秋,塑造出一座将军组成的钢铁长城,为人们提供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胡纯)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人物剪影

  梦惊太行山
——记张仃五进太行
李兆忠
神州众多的山岳中,张仃与太行相识最晚,结缘却最深。每年严冬一过,他就不顾年迈,兴冲冲地奔赴这片令他梦牵魂绕的山地。今年3月下旬,他不顾感冒刚刚痊愈,又打点行装偕夫人踏上旅途。这已是五进太行了!
今年的太行气候有些反常,乍暖还寒,冷冷热热,甚至还刮起多年不见的大风。一到那儿,夫人就先病倒,发烧、打针、吊点滴。这下愁坏了张仃,他一面为夫人担心,一面还要惦记进山写生。一俟夫人病情见好,他就迫不及待行动起来。山里的风硬得刺骨,常常是画完一幅速写,手就冻得冰冷,鼻水唏嘘。
今年的太行还有点特别,到处都能听见隆隆的打炮声,大卡车载着一方方刚刚开采下来的大理石、花岗巨石,在山路上缓缓地颠簸而行。有时还能看到这样的情形:采石场上,妇女们不分老幼肥瘦一律身着健美裤搬运石块,小伙子们身着西服装车卸货。当地的文联主席告诉我们,太行山人现在有钱了,取之不尽的石头为他们铺出了致富之路,许多山头已经按价承包给了山民。
然而却有点煞风景,许多山头被炸开了胸膛,露着白生生的肌肤,乱石狼藉,看上去触目惊心。
在隆隆的打炮声中,张仃全神贯注地挥毫写生。他下笔总是那样地果断迅捷,毫不犹豫,然而从他的眼神里,分明可以看到隐隐的忧思。太行山的面貌年年在变化,红砖红瓦在逐步蚕食与背景浑然一体、原始朴拙的石屋,钢筋水泥正在取代石板石块。山村原有的和谐统一,越来越难以寻觅。甚至在他的焦墨名作《天梯》中被精心描绘过的郭亮天梯(谢晋将其誉为“太行明珠”),也有明显的变化,天梯附近那个突兀奇特的石柱,不知何故被削低了若干尺,静谧清澈的天池里,出现了一些涂得红红绿绿的龙艇。
然而太行毕竟还是大,能激动张仃的地方依然多。每逢遇上特别入画的景致,他总会情不自禁地喊出声,“好哇!好!”或许又嘀咕一句,“城里人活得真没出息!”看到风光特别迷人的农家小院,他会站在前面仔细打量,想象着自己在里面安家的情形,甚至具体到哪间屋子作客厅,哪间屋子作画室,或者是夏天可以在院子里摆桌吃饭、纳凉……
这毕竟是个难以实现的计划,况且,商品经济的隆隆炮声已经开始震撼这座寂静的大山。太行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料。几十年或一百年之后,人们想要缅怀太行的雄浑古朴,或许只有通过摄影、电视和《天梯》这一类的绘画作品,那里记录了张仃的梦。(附图片)
张仃五进太行写生,在山民家门口小歇。郑保国摄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难忘的童年印象
本报记者杨柏青
5月17日上午,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一间普通的房子里,挤满了来宾。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抗日名将吕正操、孙毅,有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副主任徐才厚,有著名作曲家吕骥、词作家冉淮舟、杨啸……来宾们都是奔着一个目的而来:那就是体味新近由中录总社推出的傅庚辰同志的盒带《童年印象》。
以一曲《地道战》闻名遐迩的著名作曲家、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傅庚辰少将,自12岁投军,抗日的烽烟弥漫了他的整个童年。烈士的无畏,民族的自豪,构筑了他革命生涯的基石。从一个刚谙世事的孩童,到声名远播的将军作曲家,他的耳畔始终回响着抗日的冲锋号声。
在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傅庚辰更是心潮澎湃。他利用茶余饭后,甚至会议的间隙,赶作了7首新曲:《卢沟桥》、《呼唤烈士的英名》、《太行山高》、《留给后世的故事》、《五十次雁来雁去》、《世世代代要做好朋友》以及主曲《童年印象》。这些渗透着浓烈的战斗气氛的新曲连同他的《壮士行》、《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旧曲,构成了一个雄浑壮美的抗战乐章,给来宾们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抗战是傅庚辰的童年,也是他们整整一代人的童年。中华民族最为悲壮的史诗就产生在这个年代。傅庚辰是想用他的《童年印象》提醒人们:勿忘童年的理想,勿忘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天地掠影

来自26个国家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京剧的殿堂。他们一边十分新鲜地穿上“行头”,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在学戏中体味着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本报记者李舸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