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呕心沥血育“芳草”
——记全国劳模、安徽芳草集团总经理朱桂根
刘文
1983年,正当改革开放大潮涌起的时候,朱桂根走上了安徽合肥日化总厂厂长的岗位。11年来,这个昔日的日用化工小厂已晋升为国家大型企业,并以它为核心组建了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工、科、贸相结合的18家成员的芳草集团,使芳草系列产品成为市场畅销的名牌产品,企业及其产品拿回了一大堆奖牌,朱桂根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模的称号。
培育“芳草”,朱桂根从改革入手。早在1985年,他就在企业内推行选用人及分配制度改革,试行“厂内工资改革”,打破旧的工资制,实行职务、岗位工资制,采用突出技术性、复杂性;突出责任大小。突出劳动量大小的“三个突出”分配尺度,把职工的报酬与对企业的贡献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护和支持。与此同时,他还打破干部终身制,选拔干部不唯文凭、资历和身份,重在实际工作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增添了企业竞争活力。朱桂根厂长还抓住机遇,首批进入合肥市“三项制度”改革试点企业,“三个一”放开经营综合改革试点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朱桂根的目标是,努力使“芳草”的质量超过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牙膏挤压力应5.33千帕,而芳草牙膏为4.7千帕;泡沫量大于120毫米,芳草牙膏实测为135毫米。为真正确立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的中心地位,树立“质量兴业”的战略思想,芳草集团在质量意识上实现了三个转变,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质量观向现代质量观转变,由适应区域性市场向与国际大市场接轨转变。
自从10年前第一支产品问世,芳草药物牙膏着着实实领了几年风骚,但好景不长,全国各种牌子的药物牙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朱桂根面对挑战毫不惊慌,他把敏锐的目光投向大专院校,和4所大学的8名教授签订了长期合同,聘请专家临厂指导研制工作,通过厂校挂钩,广揽人才。在新品开发中,他提出:“今天产品的技术含量,就是明天的销量”。1984年,他得知国内外市场上加酶洗衣粉畅销的信息,立即组织科技人员立项研制,当年率先在全国推出以洗涤蛋白污垢、血渍、汗渍、果汁等特殊功能的洗衣粉,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该产品年产量达3.5万吨,年创利500万元,成为“芳草”家庭拳头产品;之后他又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双氟牙膏,超浓缩洗衣粉等15种产品,形成了“芳草”特有的综合经济效益。目前,芳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8%,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
朱桂根上任11年,工厂年年有起色。芳草产品产量以年20%的速度递增。1984年,他筹资95万元,引进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制膏设备,变传统的敞开式多机制膏生产为单机式封闭组合生产,提高了工艺水平,使膏体更加准、匀、细、结,年节资20万元,1985年,又投下1360万元,对牙膏生产线、厂房进行全面改造,使牙膏年生产能力由7000万支猛增到1.6亿支。1994年花了3000万元,引进了先进生产线,将洗衣粉年生产能力扩大到10万吨。近几年,芳草集团前后投入技改资金1亿多元,关键工序实现了电脑控制,使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均处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芳草”人靠扎实的内功,使“芳草”产品形成独特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市场竞争中,一年一个新目标,产品称雄国内市场,远销东南亚、中东、北美等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净增固定资产9408万元,是1984年固定资产的15.22倍。


第2版(经济)
专栏:

  老名牌更具优势新名牌独领风骚
常州市全面实施“名牌战略”
78种产品销售总量在全国同行业居前5位,出现了产品优势向行业优势转变的好势头
本报讯一场声势浩大的“名牌战略”工程正在江苏省常州市全面展开。各企业为创名牌,发展名牌认真作规划、定措施;有关部门积极组织消费者对全市所有的名牌产品评头论足排座次;各新闻媒介浓墨重彩为宣传名牌鼓咙呼号,全市上下形成一个创名牌上台阶、争一流的氛围。
早在70年代,常州就把创名牌作为兴市的根本,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有名闻遐迩的柴油机、拖拉机、微特电机、金狮自行车等78种产品销售总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居前5位。为了使老名牌更具优势,让新名牌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常州市委、市政府首先加快了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市领导明确分工,挂项目,抓重点,并通过银企互保等方式,使资金向名牌产品倾斜。全国最大的微特电机生产基地——常州宝马集团电机电器总厂先后投入1600万美元用于技术改造,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微特电机生产关键设备,开发生产的电机系列产品已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其中,遍及美国各地大街小巷的自动磁卡取款机中的微特电机不少出自该厂。与此同时,该市还通过兼并、租赁、收买等方式,围绕名牌产品,调整企业资产存量,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效益。生产“黑牡丹”牌牛仔布的第二织布厂,兼并了亏损企业常州市第十织布厂,使引进的50台剑杆织机发挥了作用,产品生产能力增加了1倍。实力雄厚的常州国棉一厂为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兼并了第三织布厂等3家企业,组建大成纺织集团,使名牌产品的产量成倍提高。
常州不少企业还拿出自己的名牌产品和国际知名大企业进行合资合作,以提高名牌产品的档次,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常州林机厂的装载机是国家银牌产品,但与国际同行业先进产品相比存有差距,为此,该厂加强了与世界第二大工程机械制造集团——日本小松制作所及韩国工程机械巨头——现代集团的合作,两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为“长龄牌”装载机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常州市还加强了市场建设,为名牌产品大批量进入市场铺路搭桥。今年以来,加快了江苏国际机电城的建设,同时兴建了全国唯一的大型摩托车交易市场,以及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床交易市场。这批新型市场的建设,为机电名牌产品提高国内市场覆盖率,进军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常州市机电产品出口量占全市出口总量的41%,名列江苏省前茅。(陈建共匡启键李洪锋)


第2版(经济)
专栏:中国名牌大家谈

  质量立市打响温州牌
温州市市长陈文宪
温州曾一度出现过量大面广、区域性的产品质量问题,如伪劣低压电器、虚假广告、劣质皮鞋及部分专业商品市场管理混乱等,受到消费者投诉批评和新闻舆论界的曝光。产品质量问题曾严重扭曲了温州改革开放的形象。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对温州高度负责的态度,明确指出,温州产品的质量问题,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它已成为全社会所关心的政治问题,必须把质量问题放到立市的高度去认识。质量是温州的生命。质量上,则温州兴;质量下,则温州衰。
温州市根据温州质量现状和实际,制订了质量立市“三五八”系统工程。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推动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和消费质量、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全面提高。用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时间,使温州的主要产品质量分别达到省内平均水平、国内先进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温州打假治劣的主要工作是打五个战役,保五个重点。第一个战役,打假保声誉。对那些搞假联营、进行经济诈骗活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依法严厉惩处,并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行政法律责任,将企业负责人身份证连同相片通报全市和全国有关地区和部门,存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库,在5年之内不准在温州办企业,当法人代表。第二是打假保市场。加强低压电器、皮鞋、打火机、阀门等专业商品市场的管理,提高市场运行质量。第三是打假保重点工程。打击制售劣质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行为,严禁建筑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使用劣质钢材。第四是打假保农业。强化对农药、化肥、种子的质量检查,发现假劣产品,当即堵源截流,避免坑农害农,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第五是打假保健康。组织力量对人民群众关注的滋补品、营养食品、名烟名酒、饮料进行卫生质量检查。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创名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质量问题的一把钥匙。创名牌要同抓管理、抓质量结合起来。大力推行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企业每个职工、每个环节都对产品质量负责的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监督,实行严格的质量否决权制度。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主导产品为龙头,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为内容,经济效益为目标,大规模、高起点地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工艺对企业实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坚持标准化生产,实施许可证制度,消灭无标产品。
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带动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升级。我们在全市开展“质量立市”的创业活动,目的是要各行业、各单位以至每一位温州人,都从自己做起,尽职尽责,实实在在地解决身边的质量问题,为重塑温州新形象做贡献。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

创造名牌以人为本
创造名牌,要靠多方面的努力,要具备种种条件,但是,说到底,名牌是人创造的。创造名牌,巩固名牌,发展名牌都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才,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名牌是呼唤人才的旗帜。一个名牌的后面往往站着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站着一批素质良好的职工。没有心怀大志、运筹帷幄、敢于开拓的企业家,没有一批敬职敬业、团结协作、勤学向上的职工,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名牌来。
创造名牌的工作千头万绪,首先要从提高人的素质做起,特别是从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做起。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涌现、成长的体制、政策环境,给他们以更多的支持,帮助他们不断学习进步。企业有了好的企业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也可以带动广大职工素质的提高。


第2版(经济)
专栏:

  澳大利亚证券与期货代表团访华
本报讯应中国证监会邀请,以总理商务特别代表约翰·巴顿先生为团长的澳大利亚证券与期货代表团五月一日抵京,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
(郑言)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食集团正式成立
本报讯由我国食品工业中唯一的一家全国性公司——中国食品工业总公司为核心,由包括工业、贸易、科研、信息、餐饮服务等二十八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中食集团日前在京正式成立。(费伟伟)


第2版(经济)
专栏:

  美鸿国寿险公司在华设立代表处
本报讯美国鸿国相互人寿保险公司日前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并宣布拨款五十多万美金用于鸿国的“中国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文龙)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樵合纤厂获百万元保险预赔款
本报讯日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佛山分公司涉外业务部经理来到南海西樵合成纤维厂,将一张一百万元人民币的预赔款支票交给该厂领导。这是日前特大龙卷风袭击佛山市后,第一家获赔企业。(刘京湘)


第2版(经济)
专栏:

  饮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本报讯负责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归口工作的全国饮食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在京成立。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本行业国标和行标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等。(商迅)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美企业合资生产无碳纸
本报讯美国博益智·卡斯卡德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与中国深圳租赁公司达成合资协议,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无碳纸张。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的纸浆、纸张企业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刘进荣)


第2版(经济)
专栏:

  规模经营突出特色
闽西建设创汇农业基地
本报福州电记者赵鹏报道:往昔盛行“两个月过年,四个月种田,六个月休闲”的福建省龙岩地区,近年来,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依靠能人带动,从庭院经济起步,大力开展创汇农业基地建设,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模式。如今闽西农村到处是“乡村四季无闲人”景象。
闽西从一开始创建创汇农业基地起,就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他们依靠近年来发展庭院经济涌现出来的能人,带动全村全乡,大搞山地开发,植果种菜,栽茶养花。目前全区形成以油柰、温州蜜柑、板栗、红柿、水蜜桃等为主要品种的十片万亩果树基地,总面积达65万亩。去年他们利用海拔优势兴建的反季节大白菜基地,今年也将扩至10万亩。
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他们还十分注重突出特色和发展优良品种。他们引进国际市场上颇为走俏的日本“夏阳”大白菜,台湾包心芥菜等特色菜、花、果品种,优化了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创汇农业的后劲。
创汇农业基地规模化的经营,也促进了闽西各乡镇中食品加工行业的升级换代。连城县红心地瓜干生产基地乡,在引进了一条“真空油炸薯片”生产线后,其生产的“嘉兴”地瓜干系列产品,被选为今年第43届世乒赛的指定产品。目前,龙岩地区已有这样的创汇农业企业7家,去年出口创汇额已达200余万美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又见草莓红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李烽、实习生李静华)春风习习的北京城,又见街头草莓红。大大小小的水果摊上,琳琅满目的农贸市场里,红艳艳、水灵灵的草莓最惹人喜爱。
在沙窝集贸市场,一位老大妈对记者说:“我经常来市场,今年草莓上得早,价格也不算贵。”
据了解,北京的草莓大约80%来自河北满城。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北京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西北郊批发市场就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交易最红火的就是飘香的草莓。随着人们高声报出的斤数和钱数,那一箱箱透着水灵的草莓便从满城农民手里转到京城果商手中。
今年草莓旺季的确比往年都早,行家说今年提前了半个多月,而且品种相当好,个大、色正、新鲜,最大个的草莓一个有二两重。目前,仅西北郊市场每天就批发出3万多公斤,再加上另外两个果品批发市场的数量,总共有6万多公斤,基本上都能当天销完。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直机关带头过紧日子
本报北京4月28日讯记者梅洪如报道:日前,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中直机关1995年度预算及财务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陈福今在会上讲话,强调党中央机关要做表率,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支出管理,继续带头过紧日子。
陈福今要求中直机关继续把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树立“公仆”意识、密切党群关系结合起来,把反对铺张浪费与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抓出成效。在今年的预算安排工作中,要积极宣传贯彻《预算法》,把各单位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上来,严格预算约束,不搞各行其是。坚持量入为出,紧缩开支,保证全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
会议还表彰了1994年度财务大检查工作先进个人和财务决算编报工作先进单位。


第2版(经济)
专栏:

  电子工业技术进步成绩辉煌
本报讯记者魏亚玲报道:记者近日从电子工业部获悉,改革开放以来,电子工业部认真贯彻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方针,使我国电子工业技术进步很快,促进了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5年来,平均每年都取得4000多项科研成果。
15年来,电子工业共计完成科技攻关项目5万多项,累计投入技改资金450亿元,技术引进资金40多亿美元。
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与改造,是我国电子工业迅猛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使产值和效益逐年增加,年总产值从1980年的100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1859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在25%以上,成为我国各产业门类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去年彩电产值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吴县胥口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
本报讯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而得名的江苏吴县胥口镇,接受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的辐射,短短数年间,已成为中外客商的投资热点和旅游者的观光胜地。
胥口镇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所在地。近年来,他们抓住这一机遇,广泛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现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服装工艺、轻工纺织、电子家电、机械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日本、美国以及台湾省等。以苏州龙华服装有限公司为龙头的5家日资企业,已形成日产万余件各式服装的生产规模。其中,仅“龙华”一家去年产值就达1.3亿元,利税超过了1000万元,被评为江苏省4家最佳综合效益企业之一。
(袁雪洪沈坤生刘春荣)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桑塔纳又出新车型
本报讯记者林钢报道:上海桑塔纳的第二代产品——“上海桑塔纳2000”正式面世。1995年4月3日开始批量生产。今年计划生产3万辆,6月起可陆续投放市场。
由4辆“上海桑塔纳2000”组成的车队,从诞生地上海出发,经无锡、南京、德州、济南、天津,25日到达北京,与首都人民见面。与普通型相比,新桑塔纳外型更加新颖,性能也有改善,采用汽油喷射方式使排放的废气含量明显降低,车身加长108毫米,乘坐更为舒适。
上海大众二期工程今年初建成投产后,生产能力已经提高到20万辆。1997年可形成30万辆能力。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温县粮办工业立足科技求发展
本报讯河南省温县粮办工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求发展。1994年,共完成产值1.44亿元,实现利税521万元,成为本省粮食系统的佼佼者。
8年前,该县粮办工业仅有一家小型面粉厂和饲料加工厂,只能进行粮油粗加工,粮食资源浪费严重。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该县立足本地粮食高产优势,确立了“依靠农业、面向市场”的方针,广泛引进科技人才,大规模发展粮办工业。他们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引进技术人才,三年多来,先后从外部吸引各类尖端技术人员40名,培养和选用内部技术人员50余人。粮食化工厂从上海葡萄糖厂高薪聘用两名技术顾问,在他们的帮助下,淀粉质量明显提高,出粉率由原来的58%提高到62.5%以上,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年增效益15万元。
目前,温县粮办工业已具备年加工原粮12.86万吨的能力,产品销往20个省、市。(温萱)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中国大塚成立十年成绩斐然
本报讯由中国医药工业总公司和日本大塚制药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我国首家合资制药企业中国大制药有限公司,十年前在天津正式成立,不仅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而且做到产量稳步增长,品种不断增加,利税逐年提高。十年来,该企业已向国内外用户提供了1亿瓶高品质的大输液。
这家企业引进了日本大塚制药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套科学而严格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由于注重产品质量,生产的葡萄糖输液在全国医药行业率先打入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也一直供不应求,从未发生过一起由于质量引起的输液事故,被誉为“质量信得过”产品。1987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1988年起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去年,该公司销售总额达7780万元,今年预计可达1.2亿元。(王艾)


第2版(经济)
专栏:

  首项全国房地产奖学金颁奖
本报讯全国首项房地产奖学金——“清华世纪房地产奖学金”颁奖大会于4月27日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清华世纪房地产奖学金”由香港世纪实业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共同设立,旨在奖励全国各大高校房地产专业及成绩优异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推动房地产专业教育的发展。(剑红)


第2版(经济)
专栏:

  辽宁增加对农业财政投入
本报讯辽宁省财政部门千方百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1994年全省预算内外用于农业的支出比上年增长10.2%,今年又增长16.6%,共安排资金27.62亿元。
辽宁省各级财政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支农资金,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增加投资额度、贴息、配套等多种形式,吸引银行、集体和农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总体投入水平。去年全省仅扶持黄牛生产一项,就形成了3.5亿元的总投资规模,比1993年增加1倍多,集中用于省定24个黄牛生产基地县的建设。在农业资金的安排使用上,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以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为主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投入重点。1994年全省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资金达6.35亿元。(傅大利)


第2版(经济)
专栏:

杭州康力食品有限公司坚持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企业经营之路,开发出了以大豆为原料的低糖、低醇啤酒产品,同时注意合理利用酿酒余料,制成的豆制品投放市场,满足了居民菜篮子的需要。左图:豆制品批量投放市场。右图:生产线。李舸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江苏省宿迁市蔡集乡孟湖村过去人均分配不到400元,近几年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去年,该村人均分配1200元。图为村支书给村民讲解桑园春季管理要点。王爱民高静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