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近日,在哈尔滨市兆麟公园举行了一场“共植同心树”的集体婚礼,3对新婚青年亲手种下“同心树”。  张凯星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时代报告

  他们在播种希望
——残疾青年张纯和、陈攀夫妇办学记
梅良华
安徽省六安市淠东乡,有一所远近闻名的私立学校——甄刘民办初级中学。望着那绿荫掩映的砖瓦校舍,人们很难想象创办它的是两位残疾青年。
    一
陈攀,原名胡应桂,是一个出生后不久就遭父母遗弃的苦孩子,是一对好心的夫妇收养了她。1982年4月高考前,她同几位同学上山春游,因车祸左臂被截去一部分。为纪念在这次事故中不幸罹难的同学陈可毅,也为纪念这不幸的攀登,她改名为陈攀。
康复后的陈攀打算做一名教师,但她连续两年报考中等师范,皆因身体不好和年龄偏大而未被录取。在复习迎考中,她认识了一位比她更不幸的男青年——张纯和。
张纯和,10岁就没了母亲,跟着被打成右派的父亲住进了生产队的牛棚。14岁那年春天,在一次大火中,他为抢救生产队的耕牛而失去了右手右臂。1984年的中考,他虽成绩优秀,但因残疾的右臂而被拒之于校门外。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年同窗学习,使这两位残疾青年从相识到相知,从相互激励到相互爱慕。离开学校,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阻力走到了一起。
   二
正当他们为失业而困惑时,村小学毕业班的老师生病住院了,校长只好来请陈攀姑娘。一个月的代课使小陈了解到许多“内部情况”:全乡人口近4万,每年小学毕业生600多名,乡里一所初中每年只能招收200多名新生,尚有2/3的小学毕业生失学。
张纯和祖辈三代曾置田办义学,再承祖业办学如何?小陈回来后就同纯和商量开了,私人办学,国家政策允许吗?他们当时还不知道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地方政府要鼓励私人办学”的规定,但《安徽日报》4月18日一则小小的图片新闻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安徽省颍上县白果乡女青年岳开荣开办的私立女子小学,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政府的支持。他们欣喜万分,决定立刻申请。然而,一张自筹资金、自建校舍、自聘教员、自行管理、面向全乡招生办学的申请报告,从村里到县里,跑了4个月,竟毫无结果。
好心人劝他们摆个小摊弄口饭吃算了,家里人更反对;然而,他们想,我们因残疾而失学,那些身体健全的孩子为什么也失学?还不是因为穷。我们为什么不能为此尽些责任呢?
两位残疾青年要求为家乡办学的申请几经周折,终于呈到了六安县教育局当时分管业务的孙成城副局长手中。看了申请,他当即拍板:我以领导身份批准,以教师身份支持!
村里长年失修的两间破庙成了他们的教室。他们自己动手,铲去杂草,运走垃圾,填平坑洼;因陋就简,用竹杠穿成窗,用麻秸扎个门,请人补了屋顶。
陈攀家送来的600元嫁妆费这时也派上了用场,购买了必要的教材教具,学校开始招生了。
   三
1985年9月1日,皖西山区一座古庙变成了两位残疾青年播种希望的课堂。安徽省第一所私立中学——六安县淠东乡徐庙民办初中开学了。60余名未能进入乡办中学的孩子从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9月10日,适逢第一个教师节,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简单地办了婚事。新婚之夜,辅导学生归来,小张望着低矮空荡的新房,坐在用两块门板搭起的“床”上,惭愧地对妻子说:“我连一块手帕都没给你买!”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俩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积极的探索,除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外,还针对农村中学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增设“名人”讲座和农业实用技术课。他们请来当地老山前线归来的战士、专业户、自学成才者、返乡“打工仔”来校给同学作报告;请来乡农技站的农技员为同学讲解薄膜育秧、温室蔬菜栽培、家禽家畜养殖等技术;还在校外开辟一块实验园,供同学做农业实验用。
为提高教学水平,他俩经常去外校听课取经,还安排学生到邻近市县的学校“留学一日”,与重点学校、班级联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8年夏,学校第一届毕业生毕业了。57人考试,51人达线。乡里县里震动了,省里震动了。他们不敢相信这些毕业生是在这座破庙,由两位残疾青年培养出来的。乡政府决定在交通便利、生源充足的甄刘村划地二亩作为新的校址;县教委决定贷款两万,新建校舍。从此,学校加快了发展,周围几个市县的学生蜂拥来此借读求学。学校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校已拥有3个年级5个班,教职工16名,砖瓦校舍40间,校园面积5000平方米,已送走6届618名毕业生,有259名毕业生考入中专,重点高中和职中。20多名学生在当地成为养猪、养鸡、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专业户。1993年和1994年,该校参加安徽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连续两年获集体二等奖。
张纯和、陈攀这两位残疾青年也在这块芳草地上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1988年,陈攀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被安徽省妇联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称号,还当选为省七届人大代表;张纯和1988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青年”,1991年被评为“全省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省民政厅、省残联授予“扶残、助疾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俩又先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
这所私立中学从开办之日起,就有一条特殊的规定:凡有残疾者和家庭特困者一律免收学费、书本费。到目前为止,有14名残疾少年先后在这所学校就读过。10年,他们共免去23名特困生的所有费用。
一名叫张传祝的学生,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几乎失明,小学毕业失学在家。张纯和、陈攀不但免去他所有费用,而且在学习生活上悉心关照、帮助和鼓励他。这位学生毕业后考上了芜湖盲校中医专业。
郑立志,这位陈攀给取名的学生,年幼时父亲因车祸丧生,小学毕业后无钱再入中学,只好浪迹街头。当张纯和了解到这位孩子的情况后,当即决定收下他,学费、书本费分文不收,还带头鼓励全校同学为他捐款捐衣。3年后,他以总成绩名列全市第二名考取六安师范。如今,他已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这所私立中学的校长张继保。这位家境贫寒的学生,在张纯和夫妇的接济下完成了3年初中学业,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师范。大专毕业后,他毅然回到了母校任教。当张纯和、陈攀来北京求学后,他又担起管理学校的重任。
1992年,六安县成立残疾人联合会,张纯和被推荐为副主席。至此他才知道,全地区有6—9岁聋哑儿童2500余名亟待接受康复语训。对聋哑儿童进行康复语训是本世纪末中国残联“三大抢救工程”之一。张纯和克服重重困难,办起全省第一家特教学校。到目前为止,已有6名儿童通过接受3个月的特殊训练,恢复了听力,恢复了语言。
人们说他俩成功了,可他们并没有被荣誉和赞美所陶醉,他们知道,要发展事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为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理论素质,1991年陈攀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行政管理专业劳模班;1993年张纯和又如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劳模班。他们说,先“充电”再圆梦。
人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无军不固”,那么无学会怎样呢?无学不立。
立国须先立人。他们夫妇俩打算大学毕业后,以“立人”为基点,纵向发展,从幼儿园到高中部,一条龙管理。当然,他们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横向发展,办职业教育,办分校,办高等教育“立人学院”……
去年的金秋时节,是张纯和、陈攀夫妇办学10周年校庆的日子,他们以新的校名——皖西立人中学,作为新的起点,迈向新的世纪!
(附图片)
照片说明:陈攀(右)、张纯和夫妇近影。
梅良华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告别昨天
——记全国机械部劳模曾昭旗
冷慰怀
曾昭旗长得膀大腰圆,一捋袖子,胳膊上的肌肉一疙瘩一疙瘩的。他仗着自己体质好、力气大,摽着机床玩儿命似地一干就是9个春秋。前不久,这位30岁的共产党员、洛阳轴承集团公司的车工班长喜获机械部劳动模范称号,大步迈入了丰收的而立之年。
少年时的曾昭旗,不懂得应该怎样使用身上的力气,动不动就想“教训”别人。结果,他先是被自己的巴掌“扇”进了拘留所,继而又被自己的拳头“打”进了监狱。1986年8月,刑满释放的曾昭旗到洛轴小型分厂当了一名车工。想到每天要同铁屑、机油和噪音打交道,他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经过车间领导的耐心开导,曾昭旗总算使出了七八分劲儿来干活了——两个月后,他开始独立操作并超额30%完成了任务,生平第一次得到了“公家”的奖励,同时也第一次得到了一位姑娘的爱慕。
“质量信得过标兵”、“工时状元”、“先进生产者”,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朋友——恋人——妻子,一层又一层情感的加深,一层又一层责任的递进。在党组织的引导和父母、爱人的鼓励下,曾昭旗3年时间完成了6年的工作量,由一匹脱缰的野马变成了全分厂的先进典型。
看到曾昭旗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分厂党总支书记张树魁找他谈话,说:既然你写了入党申请书,就要努力做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特别要认真领会“先锋”二字的含义……曾昭旗明白书记的意思,自己身体里的“发条”不能总靠别人来“拧”!于是,这位当上了班长的“回头浪子”开始向“脱胎换骨”的崇高境界进发。
小曾不仅在短期内熟练地掌握了磨样板刀的技术,还攻克了调整机床的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了公司高级工考核合格证书。他担任班长之后虽然不作全员工时考核,但洒落的汗水却比平日更多:上班早早地把全组的机床调整到最佳状态;中午让组员回家吃饭,自己却守着五六台机床忙得连汗都顾不上擦;别人下班走了,他还要打扫现场、查验产品、收拾料头、清除不安全的隐患。他诚恳待人,关心组里的每一位同志,有人生病请假他一顶就是几个班;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义务献血,抽完血第二天照常上班;外单位请他去作报告,他主动用休息时间补足生产工时;组里有人酗酒违纪,他用自身的惨痛教训耐心规劝……
肩上的担子使小曾日趋成熟。在全班同志的配合下,十几条心拧成了一股劲,4年中,班产量和产品合格率分别提高了80万件和7个百分点,废品率则下降了0.7%。1992年,曾昭旗在连续5年当选为公司先进生产者之后,又被全公司职工评为“十佳人物”,同时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993年,小曾被转为正式党员,并荣获河南省洛阳市劳动模范称号;这次又跻身全国机械行业638名劳模之一。
我问曾昭旗:运动员一场马拉松跑完,往往累得站都站不起来,为啥你连续9年上台阶,干劲儿反而越来越足?小曾双手搓着油腻说:还是应了张树魁书记鼓励我的那句话——干劲靠心劲,心劲促干劲;发条天天拧,脚步永不停!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电脑俱乐部
习灏
上海华师大一附中的计算机房总是门庭若市。对此门卫们早已习以为常,“那些人十有八九是电脑‘发烧友’。”原来,吸引这群“发烧友”的是附中的计算机教研组新近成立的“电脑俱乐部”。
华师大一附中的电脑俱乐部采用会员制的形式,定期在每月中旬的第一个周日活动。与众不同的是它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凡是热衷于电脑的,无论校内校外,经人介绍或是慕名而来,只要登记一下,顺便和接待的老师聊上几句钻研电脑的心得,就可以成为正式会员。电脑俱乐部的创办人之一、全国优秀计算机教师、附中年轻的计算机组组长卓国诚老师,对于俱乐部成立大会时的热闹场面始终难以忘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靠教师一个人未必解决得了那么多的问题,成立一个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电脑俱乐部的主意便在卓老师的心中产生了。
电脑俱乐部的会员们对于电脑的迷恋着实是达到了“发烧”的地步。开始的几次活动碰巧都是在这个冬天少有的寒夜里,6时半一到,影视厅便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无论是介绍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实际演示或是由会员们交流软件应用的经验,台下的人们总是那样聚精会神,大厅里总是那么安静。课后,三三两两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交谈着自己最新接触的软件的优劣。遇上会员们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俱乐部的任何一位负责老师都会耐心地尽其所能地予以解答。
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和服务。复制教学软件,帮助在硬盘上安装适合各种用途的软件,以及各种形式的上门服务……华师大一附中拥有一流的教师以及各种物质条件,俱乐部就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任何的服务都只收取少量的成本费。计算机的普及为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也免不了带来一些烦恼,附中的这个面向社会的俱乐部正试着为更多的人解除烦恼。 (《上海青年报》供稿)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踏平坎坷成大道
季卫军
四月的江苏盐城,麦青柳绿桃花红。笔者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走访了一些当年高考落榜回家、如今致富成材的青年,记下了他们各自难忘的经历。
   求技路
农村高考落榜生,因家庭经济拮据,多数回家务农。面对冷嘲热讽,他们渴望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可“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
响水镇西元村王永清,因缺乏科学饲养技术,导致苗鸡“全军覆没”,当年损失四千元;建湖庆丰镇乔徐村鲁海兰,因缺甲鱼防病消毒技术,使大批甲鱼死亡;响水陈港镇新河村汪传标,因技术不精,培育的蔬菜苗高于一尺,第二天就晒成干苗,劳而无获。
面对失败,他们意识到科技是致富的法宝,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郊区步风镇前途村孙金中,吃了多次“闭门羹”,才听到了专家讲授的养鸡新技术。据介绍,小孙编制的蛋、肉鸡防病免疫程序得到畜牧专家的肯定;自行设计的封闭式禽舍结构,被《中国养禽》杂志采用发表。
   求富路
掌握了“科技”这把致富金钥匙,农村高考落榜生如虎添翼。他们凭借自身体力、智力优势,把稳市场脉搏,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几度春秋,他们用青春汗水,使河塘变成“聚宝盆”,荒滩长出“摇钱树”,庭院盛开“致富花”。
大丰潘丿乡沈平,瞄准千家万户“菜篮子”,采用科学技术,将生长后期青椒整枝复兴,进行蔬菜延迟栽培新技术;将白、青皮冬瓜杂交,培育出冬瓜早熟新品种,并取得冬瓜、西红柿套种成功,亩产值三千元。
不求一花独放,志在春色满园。有着高考落榜经历的农村青年,更能体验别人在逆境中渴望拉一把的感觉。当建湖庆丰镇乔徐村贫困户李元平脱贫无门、致富无路时,“养鳖状元”鲁海兰,主动送技上门,并借千元资金帮他搞起鱼鳖混养,还扶持新养殖户刘兰,帮她到外地购回甲鱼苗,当年创效益近万元。目前,小鲁与邻村陈道花又联手共同开发一个精养甲鱼池,预计仅此一项今年产值可达五至七万元。
   求学路
是金子总会闪光。许多高考落榜农村青年,在乡间小路上经过几年风吹雨打,终于成为农民心目中的“土专家”、“田秀才”。口袋鼓了,脑袋更想“充电”。他们通过函授、广播、面授形式,去圆曾经破碎的大学梦。
现年二十九岁、高考落榜的东台曹丿镇严墩村梅逊林,历经四年辛勤耕耘,不仅自己成了“养鸡大王”,还带动全村发展养鸡大户一百二十户,户平纯收入超千元,成为团省委表彰的“科技兴农带头人”。一九九二年,他被团市委推荐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劳模班”,成了一位大学生。
为鼓励更多一线青年建功立业,国家教委《关于一九九二年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验招收先进模范青年的实施意见》实施以来,盐城市已有与梅逊林同性质录取的青年近三十名。这充分调动了高考落榜农村青年学技用技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使他们梦想成真!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医生的天职
陈金良
河南郑州管城中医院年仅而立之年的青年医师黄斌,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大学毕业后,在行医过程中,他常常看到癫痫患者发病时的痛苦状。作为一名医生,黄斌坐不住了。凭借着家学的根基和已掌握的中西药知识,他要碰碰这一世界医学难题。
癫痫病俗称羊角风,因其病程长,难根治,被列为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之一。
为了在丰富的中医宝藏中开采提炼治癫的“宝石”,他苦钻医典,几年里啃完了《神经病理学》、《中药药理学》、《中医辩证》、《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近百本医书。在不断挖掘、整理祖传秘方进行验证改进的同时,他搜集民间土单验方千余个,分析病例,鉴定药材药性,博采众家之长。
试验,失败,再试验;日月轮回,寒来暑往,经过10余年艰辛磨砺,潜心研究,黄斌终于研制成功了具有通络活血、祛痰止痛、开窍宁心安神的克痫良药“痫速康”系列方剂,经过数千例患者的临床服用,效果良好。
一个医生不仅在医术上要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要用高尚的医德温暖每个病人的心。黄斌为自己写下一条行医做人的公式:合格的医生=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少人都在向钱看,没钱办不成大事。对此,黄斌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有钱没钱,先救人要紧。”
1991年7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黄斌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起来一看,门外跪着一个中年汉子,自称是出外打工的,家里遭水灾,房子冲了,老婆和一个孩子淹死了,家里还撇下一个老娘,自己在郑州打工,近来癫痫病越来越重,今后全家全靠他一个人支撑,如果失去了这个顶梁柱,家里人怎么活呀!说罢,放声大哭。
黄斌安慰这位民工:“请放心,治病救人是我应尽的责任,即使你没钱,我也会给你治的。”黄斌领他来到医院,给他开了两个疗程药。开好药后,黄斌想:如果下次他再来,我不在,怎么办?于是,他提笔写了个条子,讲明欠款由他垫付,交给了药房。
患者痊愈了。这位民工加班加点,打工挣了350元钱,来到管城中医院,一是感谢黄斌,二是交医疗费。想想患者的难处,黄斌说什么也不收他的钱。他说:“你家给水冲了,需要盖房,孩子还小,需要养家糊口,等一切都好了,别忘了给我来封信。”这位民工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今年3月12日,山东省广饶县陈兆庆找黄斌求医,因未带足“盘缠”,不仅无钱看病,而且难返归程。黄斌得知后不但为他垫付了药费,还给他100元。不料,患者又不慎将这100元的路费丢失,返回来再找黄斌,黄斌二话未说,又拿出50元……
黄斌不仅仅对病人如此热心。今年初,他到中牟县圃田乡巡回医疗,发现吴庄小学的房屋年久失修,部分已经倒塌,当地村民多次要修固,但都因经济困难,力不从心。看到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黄斌心里很不平静。他一下子就捐了两万元,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人纷纷慷慨解囊,仅他所在的管城中医院就凑了12万。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听到人们的赞扬,望着挂满锦旗的诊室,黄斌只是淡然一笑:“治病救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也是我应该做的……”
待病人如亲人,但对于家庭,黄斌却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记得妻子分娩时,因实在脱不开身,黄斌不得不将妻子送回湖北老家,他只能在遥远的郑州,默默地为妻子祝福。直到孩子出生10来天后,黄斌才匆匆赶回湖北去看望妻子。望着妻子那虚弱苍白的脸色,真希望她骂自己一顿。可是妻子没有埋怨他,更没有责怪他,因为她理解丈夫,她支持丈夫的事业。黄斌常说:“在我事业成功的背后,站着一个默默奉献的妻子。没有她,就没有我事业的成功。”
年轻的黄斌在河南医疗界成了有口皆碑的人物。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医学专家的高度评价,其学术论文曾在全国医学大会获奖。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1995年的武汉“十佳女民警”——市公安局刑侦处五科民警李慧,正在为慕名而来的市民签字留念。                
           李长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