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4月5日,一名被关押在基加利监狱的布隆迪胡图族人从铁窗内向外张望。据悉,目前有16000多名胡图族人因种族屠杀的罪名被关入监狱。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摩尔多瓦总统会见钱其琛
新华社基希讷乌4月6日电(记者郑坚)摩尔多瓦总统斯涅古尔6日上午在这里会见了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
斯涅古尔请钱其琛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问候和访摩邀请。他说,中国外长首次访摩,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有利于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他在回忆1992年访华情景时说,那是一次富有成果的访问,当时双方签署的一系列协定正在执行之中,摩尔多瓦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改革经验怀有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摩中关系进一步加强。
斯涅古尔还介绍了摩尔多瓦的内外政策。他说,摩尔多瓦当前处在过渡时期,正在为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为推行各项改革进行不懈的努力。他指出,摩尔多瓦奉行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对外政策,注意同时发展与东方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钱其琛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斯涅古尔总统的问候,并高度评价摩总统1992年对中国的访问和总统本人对发展中摩关系的重视和贡献。钱其琛说,他首次访问独立后的摩尔多瓦,很高兴看到摩正在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表示,中国尊重摩人民的选择,支持摩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为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作的努力,赞赏摩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有关问题的立场,支持摩重视发展同欧盟国家及独联体国家经济关系的政策。他说,中摩两国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希望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继续保持合作。
中国副外长戴秉国、中国驻摩尔多瓦大使邓朝从、摩尔多瓦外长波波夫参加了会见。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了犹未了
朱梦魁
目前正在美国访问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与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的会谈中,重点讨论了中东的核不扩散等问题。美国表示将继续向埃及每年提供20亿美元的援助。埃及同意续签《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要求美国说服以色列也签署或在1年的限期内加入该条约。以色列方面尚未就此明确表态。根据美国建议,埃以外长于6日开始在巴黎举行谈判。至此,虽然有了缓解中东核不扩散争端的新尝试,但这场举世关注的风波依旧了犹未了。
本月17日,联合国将在纽约召开为期1个月的会议,讨论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埃及是最早签署该条约的国家之一,并倡议建立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近一个时期,美国多次敦促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同意续签该条约。埃及主张,建立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域应成为中东和平进程的一部分,并要求以色列也必须加入该条约,否则它拒绝续签。埃及的立场得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3月22日举行的阿盟外长会议重申,只有当《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适用于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中东国家时,阿拉伯国家才同意延长该条约。阿拉伯方面强调,在中东禁止所有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问题上,阿以双方必须均衡地承担义务,否则将危及中东的和平稳定和阿拉伯民族的安全。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色列拥有制造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以色列方面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拒绝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拒绝接受国际检查。以色列认为首要的是中东和平,然后才是实现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目标。据阿拉伯报刊披露,以色列提出从戈兰高地撤军的条件之一是要阿拉伯人的眼睛别盯着它的核武器。今年2月间,以色列外长佩雷斯说,“只有当我们与伊朗和所有阿拉伯国家实现和平并确信谁也不会袭击我们时,才能丢掉我们的武器。”前不久,佩雷斯外长访问开罗,但双方未能消除分歧。
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期满临近之际,美国等有关方面加紧游说埃及等阿拉伯国家,还有人以鼓动制裁和取消美援要挟埃及。另一方面,美国竭力阻挠一些国家在中东援建核电项目,渲染这有核扩散的危险,从而为以色列的“安全忧患”提供新的借口。美国副总统戈尔上个月访埃时说,埃及续签“不应与以色列的核设施相互关联”。虑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埃及外长穆萨表示“理解”以色列的立场,但强调必须继续谈判,以便在中东确立一个没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区域。
中东是一个潜伏动荡危机的热点。在中东实现无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目标,历来为国际社会所关切。而美国在中东核不扩散问题上奉行的双重标准加剧了中东的核风波。阿以双方的有识之士都指出,在中东和平进程面临核争端羁绊的关头,所有中东国家无例外地签署并恪守核不扩散条约才是明智之举。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伊核合作——美俄争执新焦点
本报记者黄晴许恒声
最近,美国就俄国拟向伊朗出售核反应堆一事频频向俄交涉,力图阻止这一事态发展。
今年1月,俄罗斯同伊朗签署了一项在伊朗南部建造一座核电站的合同。根据这项总额达10亿美元的合同,俄罗斯除了提供核设备外,还将向伊朗提供核燃料,并为伊朗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俄伊核合作合同签署后,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响。美国以“防止核扩散”为由,要求俄罗斯停止向伊朗提供核技术,并声称如俄方不改变做法,美国将“中断对俄罗斯的援助”并“重新评价美俄关系”。
3月下旬,美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和俄外长科济列夫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克里斯托弗再次要求俄取消与伊朗合作合同,科济列夫则表示俄罗斯与伊朗的核合作是为了“和平利用核能”,完全符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俄向伊朗提供的核反应堆“不可能用于军事目的”。4月1日,美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电视讲话中宣布,美国总统克林顿将在下月的莫斯科美俄首脑会晤中督促叶利钦总统停止这笔核交易。美国务院官员表示,美国将继续努力以完全中止这笔核交易。4月3日,美国防部长佩里访问莫斯科,再度把这一问题提上双方会谈的议程。据报道,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核能工业部长米哈伊诺夫断然拒绝了美国关于取消俄伊核合作的要求,表示俄方在此问题上不会向华盛顿让步。在此情势下,据说佩里的口气有所松动,他说,如果伊朗要到核反应堆,要规定一系列前提条件以减少危险性。4月6日,美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将前往莫斯科,继续就俄伊核交易一事与俄国政府谈判。
据报道,克林顿政府为阻止俄罗斯与伊朗核合同,还采取了不寻常的措施,向俄方提供美方有关伊朗的情报,这份情报说,伊朗正在进口用于制造核武器的设备,并寻求从前苏联国家购买浓缩铀。而俄高级情报机构则否认这一说法,说伊朗无意制造核武器。
与此同时,美国近期强化了对伊朗的制裁,继上月克林顿政府否决美国一家石油公司与伊朗的石油开采合同之后,国务院又建议对伊朗实施更严厉的贸易限制和经济制裁。为了软化俄方的强硬立场,美国一再表示,如俄国取消与伊朗的核合同,美国将向俄核能工业部提供援助,帮助其建立新型反应堆和处理核废料,金额可能达1亿美元。此外,美国政府还表示,美国愿意吸收俄国参与在朝鲜建造两座轻水反应堆的计划,这一计划金额达20亿美元。
俄罗斯舆论认为,俄罗斯坚持向伊朗提供核反应堆的立场不变,除了有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考虑,因为同伊朗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防止伊朗可能对塔吉克斯坦以及车臣和高加索地区其他一些穆斯林的援助。而美国一直视伊朗为敌对国家,认为伊朗获得核技术将对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中东地区构成现实威协,自然不能漠然置之。
(本报华盛顿、莫斯科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朝越大使为烈士扫墓
本报平壤4月4日电记者张友新报道:在传统的清明节来临之际,我国驻朝鲜大使乔宗淮今天率使馆同志和中国留学生百余人,前往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烈士英灵,表达中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深切怀念。乔宗淮大使等中国同志和当地的朝鲜同志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瞻仰了烈士墓地,还参观了中朝联合司令部旧址。随后,朝方为中国同志举行了便宴。
乔宗淮大使感谢朝鲜党和政府以及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烈士陵园的爱护和照料,并在留言簿上写道:用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世代相传,万古长存。
新华社河内4月5日电(记者黄海敏)中国驻越南大使张青和使馆部分外交官员4月3日至5日前往越南北部的永富、安沛两省,为长眠在那里的中国烈士扫墓。
张青大使向烈士陵墓敬献了花圈。越中友协副会长丁儒廉以及永富、安沛两省的负责人和张青大使一起参加了扫墓活动,共同缅怀中国烈士为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的功绩。
今年分别是越南抗法战争和抗美救国战争胜利41周年和20周年。在抗法战争和抗美救国战争时期,1400多名中国烈士为支援越南人民的正义事业而捐躯。他们被安葬在越南北部和中部10多个省的50余处烈士陵园内。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亚雷斯:确保澳门顺利回归
新华社里斯本4月5日电葡萄牙总统马里奥·苏亚雷斯5日在里斯本表示,葡萄牙将努力确保澳门顺利回归中国。
即将访华的苏亚雷斯是在总统府发表讲话时作上述表示的。他强调说,“我们一直将澳门看作是中国的一部分,将来它将是中国的一个特区。”
苏亚雷斯期望,如果他在澳门移交给中国的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或者在那以后得到邀请,并且身体条件许可的话,他要前往澳门访问。
苏亚雷斯总统在讲话中还高度评价了葡中关系,认为两国的关系“非常好”。他还表示正期待着对中国的访问。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拉迪尔:进一步发展法中合作
本报巴黎4月6日电记者杨汝生报道:法国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巴拉迪尔日前在接受《欧洲时报》社长杨咏桔女士的书面采访时表示,法国打算进一步发展法中合作,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
巴拉迪尔说,“中国以其人口、政治力量、文化以及经济对亚洲和世界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接着他回顾了两国恢复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去年4月,他应邀访问中国,9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法国,从而实现了两国关系全面正常化,“这使得我们能够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合作,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他说,“我们签定了约200亿法郎的合同,成果令人鼓舞,我希望彼此间的合作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为此我们应该增加与中国各个层次的接触,包括与政治领导人、经济负责人、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接触。法国和中国是两个大国,两国的合作前景广阔、内容多样。”巴拉迪尔还主张欧盟发展与亚洲的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俄英分别发表声明
对无核国家安全作出承诺
新华社华盛顿4月5日电(记者徐长银)美国今天发表一项总统声明,宣布有条件地不使用核武器。
总统声明说,美国将不对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除非美国及其盟国遭到入侵或任何其他的攻击。声明说,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武器国家有权要求得到保证:一旦这些国家受到核武器的威胁或打击,联合国安理会将根据联合国宪章迅速采取行动。
声明说,对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任何无核武器国家,如果它们受到核武器的威胁或打击,美国将立即提供帮助或者支持立即提供帮助。
这项总统声明是由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今天下午在国务院对外交使团发表讲话时宣布的。
克里斯托弗在宣布总统声明时说,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最近已就这种正反两个方面的安全保证向联合国提交了一项决议草案。
克里斯托弗说,美国总统声明以及5个常任理事国向联合国提出的决议草案将“有助于解决所有无核武器国家的担忧”。
克里斯托弗认为,核武器扩散对美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将构成主要威胁,因此应该“无限期和无条件地”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本报莫斯科4月5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外交部今晚就《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发表声明,阐述俄罗斯在保障无核国家安全问题上的立场。
声明说:俄罗斯不对任何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除非俄罗斯领土和武装力量以及俄负有安全义务的盟国受到来自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起或在其支持下发动的入侵或进攻。
与此同时,俄外交部发言人说,联合国安理会将就保障无核国家的安全问题作出新的决议。
他说,俄罗斯希望联合国安理会这一决议将受到不拥有核武器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参加国的欢迎,将促使加强核不扩散制度,并将促进国际安全和世界稳定。
新华社伦敦4月5日电(记者刘浩)英国政府5日郑重声明,英国将不对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除非英国及其盟国遭到与某个核大国结盟的无核国家的入侵或攻击。
在由英国外交部发表的《关于安全保证的宣言》中,英国政府还重申,在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受到核进攻或核威胁时,英国将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立即给予支援,包括采取解决争端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措施以及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70年生效,有效期为25年,迄今已有175个国家加入。条约规定,除美、俄、英、法、中5国拥有核武器以外,其它国家应承诺不寻求拥有核武器。今年4月17日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关于延长该条约的会议。
英国认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它要求无限期、无条件延长这一条约。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埃总统讨论中东核问题
新华社华盛顿4月5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总统克林顿和来访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5日在白宫举行会谈,双方着重讨论了美国提出的关于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建议。
据白宫官员透露,克林顿在会谈中未能说服穆巴拉克同意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穆巴拉克坚持认为,只有美国首先说服以色列同意签署或至少承诺在今后某个时期内签署这一条约,埃及才能同意签署有关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协定。克林顿在同穆巴拉克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穆巴拉克已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如下建议,即埃以两国立即举行专门会谈,讨论长期悬而未决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问题,以便埃及在本月晚些时候联合国讨论是否延长该条约问题时采取明确立场。美国国务院随后宣布,埃以两国外长已商定6日开始在巴黎举行会谈。
以色列坚持认为,只有同包括伊拉克和伊朗在内的所有中东国家实现全面和平后,以方才能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据报道,以色列至少已拥有200枚至300枚核弹头。
穆巴拉克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呼吁以色列尽快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推行改革不力总统议会不满
乌克兰政府重组
本报记者慈汝岭
4月4日,在政府总理马索尔提出辞呈一个月后,乌克兰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决定解散现行内阁,重新组织政府。
这是乌克兰独立3年来第5次更迭政府。议会不信任案援引的理由是,政府对议会去年6月通过的“危机时期复兴经济的主要方针”及总统的有关命令,未做出实际反应和给予足够重视。据此间分析,除了本届政府是在新总统选举前组成的“先天不足”外,政府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政治矛盾尖锐。
本届政府是去年6月前总统克拉夫丘克在任期间组成的。政府组成后10天,库奇马当选为第2任总统。库奇马对政府进行了重大改组,特别是更换了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和部委领导。总理马索尔由于对某些经济政策有不同意见,失去对政府工作的重要影响力,1个月前辞职。但从内阁组成看,这届政府仍然是两任总统的“混合政府”。马索尔辞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混合政府”的全部问题。在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的当天,库奇马表示,总统拟对中央执行权力机关进行彻底改组。议长莫罗兹透露,他事先与总统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方案。由此看来,议会和总统在解散政府和重组内阁上,达成了共识。
政府中途夭折,反映了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复杂,转轨进程步履艰难。库奇马在国情咨文中指出,乌克兰已经是第5个年头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居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3%,国民收入减少24.5%。虽然近年来经济出现某些好的势头,避免了财政崩溃,结构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这种势头是不稳固的。库奇马多次批评政府在贯彻“彻底改革纲领”不力。议会方面对政府未对议会的经济纲领作出响应也深为不满。不久前,虽然议会通过了政府提交的1995年预算草案,但不少议员批评政府过于迁就西方提出的贷款条件,大大削减了对国有经济和社会保障的拨款。为此,库奇马指出,在保证改革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必须修改实施方法,并综合解决社会保障的组织问题。重组政府可以说是在这方面进行的尝试。
解散政府也反映了乌克兰政坛的斗争。在有300多人参加的议会上,292人投票赞成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并不能说明各派政治力量在对待政府问题上立场一致。事实上,各派均要求解散现行内阁,重组本派希望的政府。
对于议会的决议,此间反应不尽相同。有人说,“解散政府,皆大欢喜”。也有人认为,政府频繁更迭,不利于社会经济生活稳定。但更多人则希望新政府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本报基辅4月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索马里北部发生激战
本报讯索马里北部自行宣布独立的“索马里兰共和国”总统埃加勒5日证实,他的军队与敌对武装分子上周在其所谓“首都”哈尔格萨以东150公里的布拉奥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双方人员伤亡惨重。
(于小青)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政府军同塔利班激战
本报伊斯兰堡4月6日电阿富汗政府军同塔利班继续激战,双方在喀布尔以西30公里迈丹城附近的争夺战已进行两天,独立人士证实,有30人被打死,塔利班俘获政府军61名。
目击者说,政府军向塔利班发动进攻,前国防部长马苏德和拉巴尼总统的盟友伊斯兰联盟主席萨亚夫亲自在前线指挥战斗。
塔利班新闻秘书马苏姆昨天在巴基斯坦边城恰曼说,政府军完全被击退,已退回喀布尔。
另据报道:阿富汗学生武装塔利班日前在阿西部向拉巴尼总统的盟友伊斯梅尔·汗的武装发动大规模进攻,占领了赫拉特省塔帕地区战略要地。
又讯最近,在塔利班的基地、坎大哈省的斯平布尔达克镇,来自阿各省的宗教人士和部落长老约10000人举行了会议,他们对塔利班表示充分信任,支持塔利班运动以及在喀布尔建立真正的伊斯兰政府。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隆迪部族冲突再起
新华社金沙萨4月5日电布琼布拉消息:布隆迪中部的卡扬扎省今天又发生一起部族暴力冲突,造成35人死亡,其中29名为胡图族人。
这是图西族人针对胡图族极端分子4日杀害属于图西族的一家6口人之后采取的报复行动。
另据报道,在坦桑尼亚出于安全考虑关闭了与布隆迪的边界后,一些布隆迪人为逃避国内的暴力冲突仍在偷越坦桑尼亚边界,但他们很快被坦桑尼亚军方驱逐出境。 


第6版(国际)
专栏:

  约以互派大使
新华社安曼4月6日电以色列和约旦驻对方首任大使今天分别就任。
以色列驻约旦大使希蒙·沙米尔在抵达安曼后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以色列政府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实现和平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他说,“通过努力工作,特别是通过公开坦诚的对话,和平是能够实现的”。现年62岁的沙米尔原是特拉维夫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曾于1988年至1990年出任以色列驻埃及大使。现年38岁的约旦驻以色列大使马尔万·穆阿谢尔曾担任约以和平谈判约旦代表团的发言人。他在临行前对《约旦时报》发表谈话说,如果巴勒斯坦人不能获得公正全面的和平,约旦与以色列的关系将会冷却。
约以两国于去年10月26日签署了和平条约,并于同年11月27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约旦是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新发现漏网纳粹战犯
本报波恩4月3日电记者刘华新报道:德国“纳粹罪犯调查中心”3月21日向新闻界宣布,在清理前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档案时发现了1500名漏网的纳粹战犯名单。这个中心的官员说,其中有20至30个战犯将被起诉或重新审理。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举办纳粹集中营罪行展
新华社巴黎4月4日电(记者徐振强)为纪念解放纳粹集中营50周年,法国4日在巴黎荣军院当代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题为《流放:集中营》的展览。
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法国社会事务国务部长西蒙娜·韦伊主持了展览会揭幕仪式。展览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纳粹理论的实质及纳粹集中营从1933年开始由建立到大规模建造的过程;第二部分展出了大量的实物及照片和文件,揭露了纳粹分子在集中营中摧残被关押者和灭绝犹太人的罪行;第三部分介绍了从集中营里被解放和被流放者重返故里的情景。


第6版(国际)
专栏:

4月5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左)和夫人苏哈·阿拉法特出席在加沙城举行的巴勒斯坦儿童大会。这次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瑞典政府发起主办的。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