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抓住良好机遇加快林业建设
徐有芳
林业肩负着环境与发展的双重使命,发展林业是国家的长远大计。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还有6年,林业以怎样的起点和姿态进入21世纪?
当前,我国林业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国际社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沙漠化公约》、《气候变化公约》把林业摆上了全球战略位置,发展林业的国际大气候很有利。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建设高度重视,把包括林业在内的大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很高。安徽省完成灭荒任务后提出,开展林业第二次创业;江西、湖南、云南等省都提出要在山上再造一个省。从林业本身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有着发展的广阔天地。除39亿多亩林业用地外,广大山区和沙区林业发展潜力巨大。各种林产品尤其是名、特、优、新、稀产品是人民急需的短线产品。这是林业优于其它产业的一个独特优势。
林业部门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深化林业改革,扩大林业开放,加快林业发展,紧紧围绕提高效益这个中心,抓好“一城两区”两个重点,全面提高林业综合生产力和林业职工及林农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奠定基础,使我国林业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
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到下世纪上中叶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就是要突破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布局分散、整体效益不高的状况,实现我国林业生态体系的系统化、配套化。在继续抓好七大生态工程的同时,再上马淮河太湖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黄河中上游四个新的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同时各地将兴建一些较小规模的生态工程,联结各大体系和国家级、省级、县级的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人民的休憩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
建设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要充分利用林区的各种资源,发挥林业的各种潜力和优势,以林产工业为龙头、科技为依托、效益为前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林业办成大产业。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林业是大资源、小产业、低产值、少效益的状况。
在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要特别突出工业化,以此带动整个林业发展。要抓好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的开发,二是根据区域林业经济特点发展独具优势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优先扶持木浆造纸业、人造板业、林化工业、竹制品业、经济林产品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重点新兴产业的发展。
林业建设要围绕提高林业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个中心,走事半功倍、讲求效益的发展道路。由偏重数量、速度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由粗放经营为主向以集约经营为主转变,逐步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把林业建设推向一个以注重质量、讲求效益为特征的新阶段。
提高林业效益,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一是调整优化林种树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三是强化林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求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林业规模经济和工程化建设;五是按效益优先、效率优先的原则,及时调整好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使林业不断向高效方向发展。
“一城两区”是林业建设的两个重点。“一城”即城市和城镇的绿化美化。要重点建设一批绿化美化工程,使城市和城镇的环境有较大改观。“两区”即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沙区综合治理开发。山区和沙区分别占我国国土面积的69%和15.9%,人口占全国的60%以上。从全国经济发展现状看,“两区”是薄弱环节,全国奔小康,难点和重点在“两区”。在“两区”的治理开发中,林业的优势最大、潜力最大,居于龙头地位,不仅治山治沙要先兴林,而且脱贫致富也要先兴林。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保证、经济林为突破口、群众为主体、林场开发为先导、加工业为龙头,依托山区各种资源,综合开发,多种经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富山富民富县的目标。沙区综合治理开发要在控制沙漠化的同时,把“治害”与“致富”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开发沙区各种资源,发展沙区经济,向沙漠要土地、要食物、要收入,让沙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后6年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林业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各种措施加快林业发展,全面提高林业的综合生产力和林业职工、林农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林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力争提前实现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到2000年,有21省(区、市)实现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左右;全国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3.92%提高到15.3%左右;林业产业发展年均增长9%,林业总产值增加到3040亿元;森工企业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国有林场、苗圃达到小康以上水平;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500万人,使山区依靠林业综合开发增加的收入占山区农村人均纯收入指标1100元的50%以上。 (作者为林业部部长)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加快结构调整促国有企业发展
徐有芳
党中央提出,1995年的经济工作要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集中力量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我认为,落实中央这一正确决策的要点之一,是把国有企业改革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解决国有企业问题既要着力于深化改革,也要下功夫进行结构调整。
大量情况表明,目前,国有企业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企业的经营机制还没有真正由等靠政府安排转向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上来。因此,解决国有企业问题,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经营机制问题已经与其它各种问题胶着在一起,使国有企业问题成为复杂的综合症。其中,结构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制约因素。
部分国有工业企业停产和开工不足,首先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反应;但同时存在的通货膨胀现象,又是社会对某些产品需求过热的反应。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为大量无法实现的生产能力找到市场,另一方面为大量结余购买力创造出新的消费对象,才能逐步消除国有工业企业中的停产和开工不足问题,并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困难是资金不足。其原因并不是货币投放不足,而主要是大量产品无市场,以致产成品压库,资金周转缓慢,使用效率低,进而相互拖欠,形成复杂的债务链。
进口产品的冲击,也是当前国有工业企业运营困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问题与企业组织结构关系很大。我们的一些国有工业企业长期沿袭“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模式,经营粗放,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低,缺乏竞争力。一旦开放市场,就很难在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中保住市场。调整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宏观效益的必要途径,也是国有企业保住国内市场和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总之,目前的国有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像一条由于一定程度的淤塞而不甚通畅的河道。要搞活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必须从结构调整方面做好疏浚工作。
进行结构调整单靠市场导向下的企业微调不行,还必须实行有计划的整体推进方式。
对于调整结构,我省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经验。这主要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和品种,更新换代上质量、上档次;在企业之间发展横向联合,实行资源优化重组等等。
由政府在系统的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分级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组织规划,对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嫁接、转产、拍卖提供具体指导,对结构问题突出的部门和地区实行重点规划、重点解决。
抓好投资体制改革,坚决走以优化结构为主,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路子,真正把投资过程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把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本,以增强国有资产的流动性,并利用这种流动理清各种债务关系,鼓励企业增补生产经营资金,提高社会资本结构效益。
努力增加社会先行资本投入,加快铁路、公路、港口、电站等公共工程建设,以带动就业,加强基础产业化和优化结构。为了避免拉动通货膨胀,其经费来源可以通过发放长期债券吸引民间和外商投资来解决。
下大力量扭转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使农业产出和农村购买力逐年增加,以此来带动传统消费品市场的繁荣,推动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运用改革和政策手段引导居民消费,如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增加对建筑业的社会投入,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积极创造和强化把结构调整与深化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基础条件。
为了使结构调整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明晰产权关系。从改革的角度看,产权关系明晰,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环节,也是企业真正面向市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从调整的角度看,优化资源配置,对社会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也就是社会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进行调整,都要求首先明晰产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两个或多个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界限,其中包括产权收益的界限,包括企业与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之间的利益界限。明晰产权关系是结构调整与机制转换之间最主要的结合点。
(2)进一步改革和重塑政府职能。企业改革需要减少政府干预,以确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独立的法人地位;而结构调整则要求政府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和投资行为的具体指导,以克服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因此,把结构调整与深化企业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向政府职能提出了一个具有双重内容的课题。既要“减少干预”,又要“加强指导”,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正确把握“干预”和“指导”的不同内涵。政府一方面要继续简政放权,完成从政府办企业向企业办企业的转变;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加强宏观导向,并具体地组织和帮助企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无论改革还是进行结构调整,关键是培养一批胜任这一要求的企业家。经营者阶层是企业经营机制的最具有能动性的组成部分。
(作者为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农业大县如何上新台阶
王心云马明业
安徽省太和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90%以上,由于注重农业基础建设,我们在1993年超历史水平的基础上,1994年又上一个新台阶,财政收入突破7600万元大关。进入1995年以来,我们认准一个方向:夯实农业基础,过去是“穷”在水上,我们要实现“富”在灌上,争取农业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改革17年来,我们已实现了两个飞跃,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几十元增加到现在的五六百元,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23.5万吨增加到现在的61万吨,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百万农民浩浩荡荡向小康目标进军的征途中,各种旧观念的羁绊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因此,要确保农村经济实现第二次飞跃,就必须加强对广大农村干群的教育,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市场经济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首先要继续抓好粮食生产这个事关全局的大事。我县是全国50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在粮棉生产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搞好粮棉生产,是我县义不容辞的任务。从更大的意义上讲,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战略决策的大事。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左右摇摆,更不能因为暂时的利益而放弃粮食生产。从目前的情况看,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较多:一是1993年我国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的自身价值正在通过市场的调节逐步得到体现;二是去年南方部分地区缺粮,加之其它因素,致使粮价居高不下;三是国家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去年对部分粮价进行调整。随着“谷贱伤农”问题的解决,将大大激发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宣传和引导,用市场经济指导农民种粮种棉,用政策教育农民种好粮棉。对于上级下达的粮棉种植计划,我们千方百计给予保证。
其次,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主要途径是抓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从近几年的实践看,种植药材、薄荷、烟叶、蔬菜等经济作物,比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要高。一亩烟叶可以收入600—1000元。一亩大棚蔬菜可以收入2000—4000元,相当多的农民对种植经济作物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形成了一股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热潮。我们注意保护好农民的这种积极性,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积极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当前农民从事生产、选择职业,主要是依据自身的利益来决定,而很少愿意接受长官意志的支配。因此,在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上,各乡镇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当然,这种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更不是不要引导。要促使农民围绕市场搞生产,发展优质农产品,什么合算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
再次,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关键是提高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实现的手段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从温饱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发展乡镇企业,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个模式。要坚持“三看三不看”。即在所有制上,不看比例看发展,坚持国家、集体、个体、股份制几个轮子一齐转,哪个转得快,就让哪个转。在调整结构上,不看产业看市场,农、工、商、运、建、服多种产业一齐上,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有市场就上什么;在发展速度上,不看产值看效益,只要效益好,有市场,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
总之,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开发商品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一起抓,使工农二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根本性措施。90年代我们将主要依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这个优势,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总的调整方向是,在农村三次产业中,努力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立体农业”,使农业真正高产、优质、高效。
(作者为中共安徽太和县委书记、县长)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再造河套
任亚平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在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如何使河套地区再展雄姿,实施“再造一个河套”工程,即以产业化经营为原则,大规模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重大举措。此举提出后,即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李鹏总理在内蒙古视察时曾提出,“再造一个河套”,不仅是内蒙古的需要,也是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要,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与我国众多沿黄地区一样,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境内800里河套平原为我国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整个套区拥有耕地500万亩,待开发土地620万亩,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且地势坦阔,土质丰腴,气候适宜,得黄河灌溉之益,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去年,这一地区生产粮食123万吨,油料25万吨,甜菜95万吨,已成为我国大西北地区重要的粮油糖主产地。
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再造河套”工程,旨在构造河套经济新框架,即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开发现有资源,实现河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农业总产值、粮油糖商品量、肉蛋商品量、农民人均收入五个翻一番。据初步分析,新的开发项目建成后,仅种植业一项净效益总额可达2.4亿元,农副产品加工总产值2.35亿元,利税5100多万元,项目区人均占有粮达1337公斤,提供商品粮11万吨(主要是优质小麦),油料4万吨,甜菜10万吨,农民人均收入1176元。
“再造河套”,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将有力地拉动这一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
“再造河套”工程,必须按照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运作。无论是广度开发还是深度开发均以产业化经营为原则,把产供销、种养加、科工贸紧密结合起来。境内乌兰布和沙区已开发的20万亩项目区内,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粮油糖总量较开发前平均增长80%左右,牲畜头数、肉类总量增长30%,森林覆被率达18%,人均收入由539元增长到105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再造河套”需立足河套。以粮、油、糖为主导产业,在地方工业中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目前,粮、糖、油加工企业已成为“再造河套”的骨干龙头企业。巴彦淖尔盟恒丰食品工业集团公司是这一地区粮油加工的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技改现已形成日处理小麦550吨、油料8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日本、蒙古、独联体以及国内的20个省市自治区。主导产业的确定,龙头企业的建设,使再造河套开发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当地农民80%的收入来自主导产业,工业企业60%的产值来自龙头骨干企业。“再造河套”,还必须发展区域经济,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河套地区相对内地来讲地域广阔,资源条件、生产优势各异。近年来,在开发建设中,提出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名品经济开发战略,取得明显成效。黄河北岸的磴口县围绕瓜(河套密瓜)果(河套苹果梨系列水果)花(啤酒花)草(甘草)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目前,这些产品均已走出河套,进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再造河套”工程的实践,成功地解决了农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种植面积、粮食生产总量稳定增长。河套地区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提出了“稳一块,活一块”的指导方针。把每年新增土地用于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粮食总量的增长是在原有耕地面积上挖掘潜力。这些年来,河套地区粮食总量每年以0.75亿公斤的速度增长。二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开发建设后劲。“再造河套”注重发展效益农业,一方面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千元田,向土地要效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加工增值量,向深精加工要效益。近年来,河套地区农民收入每年以100元的速度增长,农民在“再造河套”建设中积极性空前高涨。三是综合开发、集约化经营效果显著。再造河套起始,河套地区就把农林牧、种养加、科工贸结合起来,搞立体型综合开发,发展“两高一优”。新开发土地不是简单的分到一家一户,而是着力扶持和兴办一些集体和家庭农场,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坚持走集约化道路,目前,河套地区已建成了大面积的吨粮田,部分土地取得每亩2000—3000元的好效益。
(作者为中共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盟委书记)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风险意识与风险对策
孙勤勇
风险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只不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风险主要由国家承担,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风险主要由经济主体——企业承担。
现在,企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风险是无法回避的,只能尽量降低风险系数,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从而实现理想的经营目标。因此,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决策者的风险对策是否科学。
我们浙江省物资开发总公司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在“计划外”生存,“闯荡”市场。10年过来了,我们逐渐摸到了一点市场的“脾气”。从习惯于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操作规程,到初识市场经济环境下新的思路和方式;从被动躲避风险或消极等待风险自生自灭,到调整发展战略、重振企业优势,以强化企业主动与风险周旋的灵活性、适应性、可塑性,从而在市场风险中求生存、求发展。目前,公司总资产达5亿多元,比创办初增加10倍。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们公司在全国地方物资开发企业中占据了“五个第一”,即:企业总资产第一、企业资本金总额第一、年销售总额第一、综合经济效益指标第一、人均劳动生产率第一。
浙江省物资局主管的物资开发总公司和一大批同类企业一样,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的。这些企业一般来说都具有较大的优势:起点高,启动资金规模较大;可依托主管部门现成的流通网络;新建单位人员较少,包袱轻,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由于它们胎生于计划印记深重的物资系统,难于摆脱陈旧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这种“不足”明显的表现就是风险意识薄弱。有些经营者只是在理论上意识到风险,但对策不力。当风险比较小的时候,依靠自己的优势尚可勉强化解;大的风险临头,便手足无措,结果一蹶不振。目前,一些企业严重亏损,于此有关。
我们公司的初创者也曾认识到了本企业的“先天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靠吃“计划饭”的物资流通企业优势锐减,随时都有在竞争场中被其他竞争对手,诸如集体、民营、个体企业击败的风险;同时,商品经济的周期性跌宕,最直接地牵动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沉浮;价格指数的不断攀升也使得流通企业的经营面临困难。面对“商战”中的诸多风险,我们公司和许多流通企业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战术对策和战略对策:
所谓战术对策,是指在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局部的具体操作中,为回避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办法。例如,我们在计划外组织省内紧缺的煤炭、钢材、水泥等等生产资料时,为培育稳固的货源渠道,出资参与生产厂扩大生产能力的要素组合。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采取了三种方式:
一、物资协作。我出资金助你扩大生产,你按合同补偿我物资。我们以这种方式在1986年投资7400万元于某钢厂,参与新建三号高炉;钢厂在10年内提供我25万吨钢材。这种方式拓宽了供货通道,但资金投出后,在履行供货合同上往往受制于人。在回避物资短缺的风险同时,又出现了能否信守合同的风险。
二、联营合资。人员、场地、设备、资金、技术等等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生产力。我公司几年前与一家大型化工厂联营建铝厂,目的就是为了扩充铝的货源。这种方式从形式上是将投资企业和生产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但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往往出现“同床异梦”、“暗渡陈仓”的不和谐现象。
三、股份合作。以生产适销对路的生产资料为基础,将各种要素以股份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成立规范化股份公司。我公司以这种方式控股或参股三狮水泥、康明石化、宁波华联等几十家股份制公司,其中还有3家境外企业。这种方式为我公司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发挥了巨大作用。
所谓战略对策,是指企业为适应和防范风险,从长远和整体考虑而采取的方针、策略。这些年,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一些大型物资流通企业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对策,便是扩大工业投资和金融投资,将物资经营和资本经营结合起来。过去,我们实行单一经营,与风险周旋的余地很小。在长期的风险环境中,我们逐渐加深了对多元化经营的认识,而且也认识到大型企业搞多元化经营,应当发挥其优势,向高资本、高技术、高智力的经营领域拓展。我们将公司资本金逐步从单一的商业资本投入分散到工业资本投入、金融资本投入。这种战略对策,使公司在全行业不景气之时,仍然赢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多次被国内贸易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评为百强流通企业和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之一。
(作者为浙江省物资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