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与商榷

  略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钱伯海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从事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各种社会劳动都创造价值,从而都要计算产值。对这个理论问题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值得深入探讨。
                
关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问题,目前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这里所说的“社会劳动”是指社会从事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各种劳动,即一、二、三次产业的全部劳动。社会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但社会劳动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条件下,才表现为价值。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抽象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通过价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在科学的价值理论的创建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在他身后的100多年时间里,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与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使得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某些方面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发展。
    第三产业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大家知道,关于什么是生产劳动,什么是非生产劳动,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争论,实践中也就形成了MPS和SNA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PS为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只计算物质生产成果;SNA为国民经济帐户体系,生产范围拓宽了,包括服务在内。我国过去采用MPS核算体系。这是因为在我国、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传统的生产劳动观点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对他们的劳动才计算产值,而把从事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的服务性劳动称为非生产劳动,认为它不创造价值,从而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处理。这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计算包括服务在内的产值指标存在很大的不同。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经常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不论从产值看还是从就业人数看,都已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70%,并呈现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与马克思在世时的情况相比,已有巨大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通知》,确定到1995年,要把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转到新核算体系的轨道上去。新旧核算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核算体系扩大了生产核算范围,由原来只计算物质生产成果扩大为包括第三产业在内,并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中心指标。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扩大生产核算范围,就意味着肯定了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因为作为三次产业,计算产值,就表明其活动成果存在价值,价值是产值的基础,没有价值就没有产值。肯定一、二、三次产业都创造价值,这无疑是对传统生产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巨大发展。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是显而易见的。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分工、密切合作,结成网络般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愈来愈社会化,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向社会全方位渗透,劳动社会化出现质的飞跃,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出现水乳交融的情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愈来愈少或比重不断下降,而从事非物质生产的人数愈来愈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虽然不同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但它总要提供服务、提供效用,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属于现代的综合性生产,他们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劳动大分工大协作的结果。在这种社会劳动大分工大协作的情况下,各种生产劳动,除了企业生产人员的直接劳动外,还包括了科研、教育、文化事业和国家管理等许多部门的劳动。这也就是说,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是共同劳动,不是谁养活谁
社会产品和服务,都由社会劳动创造,社会劳动的报酬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第一,不论是公有制企业单位或事业单位,都要进行按劳分配,并应从一定的社会范围确定按劳分配的数量标准;第二,不论是物质生产部门或非物质生产部门,其劳动报酬都属于原始收入。基于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可以对下述几个不好处理的问题,作出科学的阐明:
(一)是共同劳动,不是“谁养活谁”。随着劳动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愈来愈多的劳动者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另一方面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越来越密不可分,共同为发展生产、创造价值、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产品有了千百倍的增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这主要不是由于劳动时间的延长,更不是由于劳动强度的提高,而主要是靠科学、靠技术、靠知识素质、靠现代科学管理和不断完善的社会组织系统。既靠硬件,也靠软件,推动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因此,既不能说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也不能说物质产品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的劳动就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是必要的,但他们都是生产者,都创造价值,并相互交换劳动成果,因此,他们之间不是谁养活谁的关系。
(二)深刻领悟“幼有所养、老有所归”的道理。养不仅是生活上衣暖食饱、抚养长大,而且要培养教育、知识武装,使其在社会劳动大积聚、大发展中发挥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纵向看,劳动社会化也是一条前后连续的链条,后人的劳动只能在前人创造的既定劳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后人的劳动成果都凝结着前人的劳动心血。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过去劳动知识技能的累积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劳动过程愈是社会化,当前劳动成果所包含的劳动累积就愈多。因而老年人退出劳动岗位,留下了两份财产:一份是个人积蓄以及其他物质财产;另一份是无形资产,即科学技术和知识技能,它以社会劳动的形式凝结在各类设备材料、图书杂志和后人的知识、技艺之中。这是比有形财产更为宝贵的财产。老年人享受的退休待遇,乃是对他们自己包括他们前人遗留下来的劳动成果的补偿,不是后人对老人的无偿奉献。这个重要事实必须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从而树立既扶养教育好儿女,又尊重老人、关心老人的风尚,切实做到老有所归。
(三)进行正确的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过去,我们仅把物质生产算做生产性劳动,仅对物质产品计算国民收入,显然不能反映现代经济生活的全貌。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必须保证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有的作为企业性质的第三产业,通过直接收费取得了补偿。而有的属于事业性质的第三产业,没有直接收费,而是通过迂回的形式,主要由其他生产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税金,通过财政拨款,以保证其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缴纳相当于“购买”,也取得了补偿。以为社会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生产,和其他单位与居民对这种服务的消费,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和消费,而且所占比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必须从社会劳动出发,同时计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使经济核算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生活。按照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和国民经济的核算范围,对于研究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研究货币资金流量及其运动规律,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以及进行国际间经济指标的对比,都有其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邓小平在《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一文中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2页)我认为,对劳动价值理论,包括三次产业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关系、作为先进科技载体的物化劳动的性质和功能等,同样应该用新的思想观点去加以继承和发展。这是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有待于大家共同努力深入探讨。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全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讨会综述
贲克平
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的“全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讨会”前不久在山西省运城地区召开。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生产力”内涵的再认识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概念的研究不够全面,应该深化一步。一般的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只是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利用改造自然取得物质产品的能力,即表示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对自然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恰恰疏漏了人保护自然的能力。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最重要的因素,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就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讲,尤其要提高人们在发展经济中的生态意识。从本质上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有的学者由此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促进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基础看,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能解放生产力,而且是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协调经济与生态问题的关键。当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条件下,生态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和广泛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但是,生态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有的种类不具有再生性或再生周期漫长,使生态资源在同样技术的条件下会变得越来越少,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力正常运行。人们要面对现实,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合理利用、有节制开发自然资源的机制,就能有效地阻止生态环境退化轨迹的延伸,相应地提高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率,从而达到优化生产力运行基础之目的。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与会者指出,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永续利用。首先必须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合理需求,又要为后代人留下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另方面,应重视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和每个人间的合理分配问题,以避免资源闲置或浪费。
有的学者强调认为,人类首先要保证生存,其次是持续发展。发展应当十分注意扩大生存空间,保证生存基础,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存质量。持续发展应包括以下的主要内容:①适度的消费水平。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控制人口的同时,提倡与资源条件相适应的消费水平。②采用能耗少和物耗小的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推行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④对可再生生物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使其增殖;尽量采用替代资源,以减少稀缺资源的消耗。总之,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使人与自然处于协调状态,生态处于持续平衡状态。
还有学者提出了生态经济优先发展理论。它的基本点有两条:一是必须坚持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解决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协调关系;二是必须坚持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可以支撑的前提下,解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协调关系,从而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三、宏观调控资源配置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迫切需要对资源与环境的价值问题做出清晰的说明,确定资源和环境的价格,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环境补偿和税收制度,以便将资源与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是,资源与环境定价是很复杂的问题,至今国际上尚未突破。
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自然资源与环境总量很大,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经济增长速度高,必然遇到自然资源和资金有限的制约。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为更有效的配置资源提供了条件,市场价格的变化是资源稀缺程度的信号,有利于推动丰富的资源代替短缺的资源,丰富的劳动力代替短缺的资金和自然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者的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乃至决定着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是利润经济,经营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润率的支配。因此,一种产品,只有当它能给生产者提供一定量的利润时,才会有人生产。也就是说,无论是污染或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产品生产,只要能够提供较高利润,市场经济的机制作用,都会促进这类产品的生产。还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的产权及其价格值得研究,荒山、荒地有被少数大户垄断的趋势,而国营林场和林业局分配林地给职工自费造林,谁造谁有等等,往往不计算地价,以低价拍卖。有的地方拍卖荒地,一亩地的价格仅几角钱,多者也就几元钱,而使用期可达50年。拍卖土地的使用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但应有统一的政策,要核算合理的地价,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估,要限制低价拍卖土地被少数大户垄断。
对此,与会者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就要通过市场宏观调控资源配置,并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与此同时,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这种宏观调控包括: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各种政策,及时准确的信息引导,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全面的提供服务,及时的检查监督等等。就是说,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弱点,克服其消极方面,并把市场办不了和办不好的事办好。诸如: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生态的平衡和环境保护,资源的保护和大规模的合理开发利用,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控制和人才培养等等属于全局性、长期性和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事。
   四、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很低,因而会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会不断提高,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得不偿失,市场经济才会转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甚至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来换取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需要巨额资金的,这只有在经济规模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并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时,生态环境才可在此基础上得到改善。
与会者指出,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的个性与生态环境的社会性是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就总的方面来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应是统一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的恶化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生产是厂商的事,而生态环境却是高度社会性的,因此就存在生产的个人性或局部与生态环境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在经营中的所费与所得是以货币来计算的,或者讲,只有直接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支出和收入,才反映在生产者的成本与效益中;不以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社会成本和效益,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者改善,则不会计入到具体责任者的成本与效益中。
由于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成本与社会成本,或者生产者的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种情况,会促使生产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社会利益,即以破坏环境等方式向社会转嫁成本或攫取效益,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其结果,将损害生态环境。这种行为,在没有社会力量对其进行矫正和限制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又是市场经济自身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予以解决,从而促进生态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家务劳动价值论》述评
汤群英
张美蓉、南松撰写的理论专著《家务劳动价值论》(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作为献给1995年将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礼物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该书阐明了主要是妇女所从事的家务劳动的地位和作用,承认家务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给予家务劳动以科学的评价,从而提出和探索了妇女解放的一个不大为人注意的问题。
生产本身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作者认为,家务劳动是围绕人的自身的生产而进行的一种社会劳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时,往往着力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和围绕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进行的其他社会劳动的价值,而很少研究家务劳动的价值,因而未见有关于家务劳动价值研究专著的出现。本书作者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推广到社会的人口自身生产领域,提出“家务劳动价值论”的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探讨,无疑是一件很有见地的事情。
《家务劳动价值论》从对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命题,从理论上讨论了家务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务劳动得不到社会承认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矛盾,对家务劳动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几个热点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逐一的进行理论分析;阐述讨论家务劳动价值的目的和提出承认家务劳动价值的具体操作方案。在这些论述中,作者有效地阐明了家务劳动是有广泛内容的人类劳动,它不仅是家庭劳动,也是社会必要劳动;不仅是一种生活劳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不仅是人口自身生产劳动,也是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家务劳动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劳动,是社会交换过程中的一部分劳动,是社会消费过程中的一部分劳动。没有家务劳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就得不到良性循环。家务劳动与物质资料生产领域的劳动一样,也创造了社会价值,应当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获得物质的回报与社会的尊重。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以前对于家务劳动的价值,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肯定,作为家务劳动者特别是担负着繁重家务劳动的妇女在就业、人格等方面长期受到不应有的歧视,家务劳动在分配上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庭和社会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该书对于这一问题发出了呼吁,提出要把家务劳动看成职业,逐步从家庭成员身上分解出来,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行业,这对于进一步解放妇女的生产力,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劳动就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影响道德选择的心理因素
孟昭勤、王一多在《论影响道德选择的几个心理因素》一文中指出,伦理学家们一般是以人的自由意志为前提,以道德责任为结果来对这一课题进行讨论,以期告诉人们在面临冲突的道德取向时应怎样进行选择。然而,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方式的研究,已从另一角度揭示出了人类个体在行为选择上的一般规律。由于道德选择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选择。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方式的研究表明,人类个体对其行为方式的选择,归根到底是受其行为结果所左右的。得到酬赏的行为将趋于重复;受到惩罚的行为将避免重复;而长期得不到酬赏或反馈的行为则趋于消退。这一规律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在各种道德取向发生矛盾冲突的环境中,人们作出何种选择主要取决于道德选择主体对其行为结果的预期。人们总是选择那些将能产生最大酬赏和最小惩罚的行为方案。这种对道德选择结果所作的酬赏——代价分析,是行为个体进行道德选择时最基本的心理基础。这一心理基础在行为个体的道德选择过程中通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里,酬赏和惩罚这两个概念都须从广义上来予以解释。酬赏是指人们一切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它包括生理快感、物质利益、社会赞许和尊重的获得等等。惩罚是指人们被施予一切使其厌恶的刺激,如利益的损害、不被承认和尊重等等。由于人们在道德选择中总是倾向于追求那些将能产生最大的酬赏和最小惩罚的行为方案,这是道德选择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和动因。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从善才能得到好处,那么,生活在该社会中的人将乐于从善而畏于从恶。相反,如果是恶行得利,善行受罚,那么,人们就会视行善为畏途,甚至仿效恶行以图取好处。因此,一个社会对于道德的引导,最重要的不是在于它宣传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而是在于它实施什么样的奖惩方案。
     (摘自《四川社科界》一九九四年第六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