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告诉春天
谭谈
三月的春阳,格外的艳丽,把天地间照得一片鲜亮。
我们一行十来人,离开水泥马路,拐上了一条砂石山道,朝一片山地攀去。闹市的喧嚣没有了。一种春的气息,浓烈得醉人。冬天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一个个鹅黄的小鸡嘴似的嫩叶包包,从光光的枝丫上绽了出来。一蓬蓬、一簇簇火把似的映山红热热烈烈地开了。春天,实实在在地来了。
近些年来,对春天,我有一种十分复杂的感情。我盼着她的到来,却又害怕她的到来。面对一蓬蓬新叶吐出,面对一簇簇山花开放,我陡地生出一种沉重感。春天来了,大自然的花开了,秋天定会结出硕果。然而我们会开出一些什么花呢?到了秋天,我们能收获一些什么果子呢?我常常这样拷问自己。
我在一个文学团体担任领导职务。我不光是想要自己的笔下生出“花”来,我更要想方设法让许许多多的笔下都生出“花”来。我们这个省份,前些年是被国人称颂为刮过雄风的“湘军”啊!近些年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文学人才流失严重……去年春天的时候,我们举办一次全省新时期的文学成果展。想以过去的累累硕果,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我去找他,请这位刚刚到任的省委书记,要他为这个成果展写几句话,写几句给我们文学界鼓劲的话。他一口应下,并告诉我:“我在山西工作的时候就知道,我们湖南是一个文学大省,也知道目前文学界出现了不少困难。不要急,我们一起来克服它。”接着,他突然问我:“一位湖南籍的香港实业家叫李阳的,你认识吗?”我摇摇头。他告诉我,不久前他和这位李先生说好了,让他出资一百万元,建立一个文学、戏剧奖励基金会。五十万给文学,五十万给戏剧。李先生同意了。听了这话,我十分兴奋,也十分吃惊。书记刚刚到任,就想到了我们。后来,听人说,这位香港实业家为了表示支持王茂林同志到他的故乡工作,提出要送一台高级轿车给他。他拒绝了。说:“车子我坐现在这部很好了,你如有心为故乡办点事,就出一点资建立一个文学奖励基金会吧。”在王茂林同志的促成下,李先生的基金很快就到位了。
一年匆匆地过去了。一九九四年末的一天晚上,茂林同志给我来电话,关切地询问文学创作的情况,并说:“我将抽出些时间来听听你们的情况。今年,我设法为你们张罗一下,把基金扩大到二百万。”大年二十八,他主持完省直机关的团拜会后,即与省委副书记储波,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文选德,到长沙卷烟厂慰问烟草行业的工人。座谈会上,他提出:我们湖南是一个文学大省,近年由于种种原因,文学人才流失严重。文学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希望烟厂出资一百五十万元,建立基金会,来支持文学事业的发展。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厂方的热烈响应。元宵节那天,他又和省委其他一些负责同志一道,专门听取我们的汇报,极力支持我们建立培训青年作家的基地——毛泽东文学院。消息传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单位、零陵卷烟厂决定捐资一百万元给毛泽东文学院建一栋创作楼。他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对这个热心支持文学事业的厂子,对这位作品写得不错、工厂也办得挺棒的厂长,给予了表扬……
“谭谈,我看就定下这块地吧,你看呢?”
突然,有人喊我,切断了我滚滚的思绪。我抬头一看,文部长正在地图上比划着。这片地,在这座漂亮的山脚下。地图上标明:四十一点三亩。我连连点头。这时,市委书记老秦对国土局长和规划局长说:“这是王书交给我们的任务。这块地不收费。地价,就加到市委、市政府的那片地上。”接着,秦书记对我说:“这里的地价是五十万一亩。我们这次可是支持文学事业二千万啦……”
阵阵山风吹过,送来一缕缕醉人的山花的芳香。啊!春天,实实在在、实实在在地来了……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远山的呼唤
赵双军赵喜田常园丁
太行山区的涉县人叫不出县长大名的人不少,不知道董龙华名字的人却不多。
去年初秋,一对从城里来的男女青年登上涉县的娲皇宫,虔诚地对“女娲娘娘”顶礼膜拜。他们来到一个卦摊前,要为身染沉疴的母亲卜上一卦。当算命先生听说是为人算病时,不由连连摇头说,人命关天,别说是我,就是“女娲娘娘”再世,怕也帮不了你们多少忙。你们不如去找俺县医院的董医生……
离县城80多里山路的关防乡女青年冯丽梅,已完全没了呼吸。父母哭天嚎地地认为她已经“死了”。为了“死里求生”,亲属们迅即将她送到县医院。董龙华确诊这位女青年患的是“重症感染性神经根性神经炎”。这种疾病可以引起呼吸肌麻痹,死亡率非常之高。为了挽救这位女青年的生命,老董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对这位病人进行了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几天几夜过去了,这个长达20余天没有自主呼吸的患者,终于又“死而复生”。看着守护在床边的老董,又看看自己的父母双亲,冯丽梅的泪水溢满了双眸……
还是董龙华初到涉县时,一个家住韩王山附近的产妇,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被四邻八舍的乡亲抬到了县医院。由于产妇失血过多,再加上当时的县医院确无设备和能力抢救,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这对母子断送了性命。董龙华的心颤抖了。他恨自己只是学的内科专业。在那位妇女不绝于耳的惨叫声中,他已决心向外科、妇科猛攻。
1959年的秋天,涉县环山的果树都挂满熟透了的果实。涉县医院也开始了第一例外科手术。说来也巧,由董龙华执刀的病人,也是一位来自韩王山附近的难产妇女。这位妇女是幸运的,在董医生的积极抢救下,她得到了新生。从1959年到1961年短短三个年头里,老董做了200多例手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乡亲的生命。
董龙华在索堡的三年里,由于吃水困难,他常常到很远的水井去打水。每当他挑起水担走到井台,总会有人找到井台看病。有天傍晚,老董爱人焦急地等他担水回来做饭,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人归。她赶忙到井台上去找。走到井台,她见到的只是一副熟悉的水担和两只空荡荡的水桶。
此时此刻的老董,正和小王医生一起走在索堡通往百泉水的路上。这是一条罕见人迹之路,两旁陡立的山崖和荒坡上不时有狐狼出没,常使路人不寒而栗。那天晚上格外的冷。20多里的山路,在一丝手电筒光亮的指引下,把老董引向了病人的家门。
那年夏季,涉县中毒性菌痢暴发流行。成千上万的患者病卧在床上等待着董龙华的急救。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的眼睛,老董心急如焚。他苦苦思索着救治的良策。忽然,他想起了“阿托品”。早年他在上海瑞金医院实习时,曾从一教授的论文中得知阿托品可以解除微循环障碍,能够抢救因中毒性菌痢引起的休克。于是,他横下一条心,在无先例的情况下大胆地把这一理论付诸实践。正是阿托品的及时应用,才免除了涉县人的一场灾难。
为了抢救索堡的中毒性菌痢患者的生命,老董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由于菌痢的蔓延,医院的病床已不够用了。老董动员和自己一块住的王医生腾出了房间。他却睡在门诊的桌子上。而且把自己的被褥全部给了病人使用。来自边远山区农村的许多患者,全身都沾满了虱子,老董为了防止其它疾病的交叉流行,他在查房时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为病人捉虱子。当一个个虱子在老董指甲的挤压下死亡时,一位老农猛地支撑起自己的身子,扑地跪了下去:“董医生,你是我们的恩人,是共产党毛主席培养的好医生啊!”
38个寒暑春秋,经董龙华诊治的病人已难以计数。涉县的700多个村庄,村村都有他治愈的病人,就连邻近山西省的患者也慕名而来。为此,董龙华总是在忙着。有人提醒他别只顾看病,也该腾点时间写写论文,为评定职称打打底子。他淡然一笑说,“我们是县级医院,主要任务是为农村的病人服务,我不能因为职称,丢下病人……”
尽管董龙华至今尚未有一篇论文问世,但是他的另一篇“论文”却镌刻在涉县1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表在36万老区人民的心田中!
1958年,20岁刚出头的董龙华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了。这个纯真的上海小伙,因在整风运动中发表了几点切中时弊的看法,被带上“右派”帽子,受到留校察看三年的处分,并且分配到了偏僻的太行山区。从此,他也就走上了一条布满坎坷的人生之路……
涉县地处太行山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山区。高粱米、玉米面,“出门就爬坡、遍地石头窝”,单调、寂寞的时光,充塞在这个上海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文革”中,他又被揪出来没完没了地批斗。每次批斗完,他照常上班看病。他不断思索着国家的命运和涉县医院的前途。这种无秩序地混乱何时才到尽头?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思考。这本日记最终被狂热的造反组织发现了。1970年,董龙华以“为刘少奇鸣冤叫屈”的反革命罪,被判处5年徒刑。
屈辱,冷眼,非人的待遇,深深刺痛了他那颗治病救人,热爱事业,热爱人民的心……
1975年,董龙华从狱中出来了。
“回上海吧!回到亲情温暖的怀抱,去享受大都市生活的欢乐……”一个声音在他的心底搅动。
“老董,你可不能走啊!我代表全县人民请你回来!”县委宋书记的信,字字千钧重重地敲在他的耳鼓。
徘徊在邯郸市十字街头的董龙华,猛地听到一声亲切的呼喊:“董医生——”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紧紧握住了他那瘦弱的手。“这几年你受苦了,乡亲们都知道,都想你啊!我们相信你。你还得给我们看病……”
“你是——”董龙华疑惑地问。
“我是索堡的。你忘了?俺家的闺女小子都是你救过来的,”这位涉县老乡深情地回忆着往事。
“乡亲们相信你!”这句话如同一股暖流刹那间涌遍了董龙华的全身。他的视野模糊了,喉咙处也阵阵发紧。
怎么能忘记呢?董龙华忘不了!
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日子里,许多父老乡亲一天只能喝两顿像水一样的稀粥。就是在那样忍饥挨饿的情况下,每次手术后组织上都为他端来热乎乎,香喷喷,冒着腾腾热气的红糖黑豆粥。这哪里是一碗粥啊,分明是老区人民一颗颗滚烫的心哪!
怎么能忘记呢?董龙华忘不了!
他到涉县只有一年多时间,涉县党组织就为他摘掉了那沉重的“右派”帽子,并建议上海第二医学院为他撤销了处分。
每逢春节,那一群群为他拜年的老乡,一声声“叔叔”、“伯伯”、“大哥”亲昵的称呼,还有那携儿带女来认干亲的爷爷、奶奶……
起伏的山峦似乎在深情地呼唤他,乡亲们渴求的双眼企盼着他。董龙华心中的冰霜融化了,他重新回到了涉县。
1979年的春天,是董龙华终生难忘的一个春天。当桃李芬芳、梨花灿烂、百草吐秀之时,他接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来自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说明1957年他的处分是错误的,应予以纠正、撤销;二是法院的裁定书,告诉他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刑5年是冤案,应予立即平反。
走出泥潭,迈上了常人熟悉的,对他却是陌生的平川。他的平反昭雪,使许多同学又想到了早年在学校的这位高材生。常州市的同学来信说为他联系好了单位;海南有关部门来信说海南某医院院长的位置已为他确定;还有湖南长沙、浙江宁波……
这一切,他都拒绝了。
董龙华的认真劲儿,有时让人感到既可敬又好笑。县政府的一位领导有次带孩子找老董看病,开药时,老董在处方上写了那位领导的孩子名字,并且善意地解释说:“写上你孩子的名字好,这样对你今后有好处。”这位领导听了差一点笑出声来。他打心眼里佩服这位院长。其实,他也没想让自己的孩子开他的“搭车药”。
在老董的电话旁边,有个记事本。这个小本本上详细记载着他向外地通话的记录。
时间:1993年5月8日,上海通话一次(私事),通话10分钟……
1994年7月6日,北京通话一次(公事),通话7分钟。
1994年8月12日,长沙通话一次(私事),通话3分钟。
……在这个记事本上,有人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凡属私人电话老董都会分秒不少地自己向邮局交费。凡公事则注明通话内容,费用由医院交纳。身为一院之长的董龙华打几个电话能花几个钱,值得如此公私分明?人们在不可思议中深深地敬佩自己的院长。
巍巍太行山,潺潺漳河水,在涉县的这块土地上,曾养育了一代英豪刘、邓和一二九师的民族斗士。是这块土地支撑起民族的脊梁,支撑起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的品格。董龙华,这个喝黄浦江水长大的青年,在人生的38个春秋中,注入了太行般坚毅的风骨,以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支撑起太行山的巍峨。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热土行
赵学敏
事情要追溯到1992年初,我从福州到闽北工作,临走前向曾经在闽北工作过的老前辈请教,他们告诉我:闽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15块红色根据地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福建省委、闽浙赣边党委所在地,从大革命时期直至全国解放,闽北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你到南平地区后一定要去看看老区,看望当地的老同志,他们不仅会给你讲许多情况,还会给你精神和力量。
根据老同志的提示,我到南平地区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老区、贫困区调查。先后用半个月时间,沿当年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方向,顺政和、松溪、浦城、武夷山和光泽、邵武、建阳、建瓯、南平两条线路,走访了闽北所有的老区乡镇。
阳春三月,闽南已经是百花吐艳,政和县高山区仍然是寒风料峭。这里的镇前、杨源和澄源三个乡镇,是1934年红军建立的根据地,解放时称作“二区”和“五区”。由于历史上就穷得出了名,“二五区”常常被人们作为贫困的代称。1986年开始扶贫工作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一二百元增加到六七百元,但依旧是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我把耳闻目睹的现实,向战争年代在闽北流血、解放后在这里流汗的老同志作了报告。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双眼湿润了,热血再一次沸腾了。曾经在闽浙赣边界打过游击的叶明根老人,情绪激动而又诙谐地告诉我:我在闽北四五十年了,每来一位领导都要到二五区看看,关心一下老区,这是应该的,但谁能解决那里的根本问题,还了当年共产党许给老百姓翻身致富的愿呢?叶老话语不多,我品出了其中带着希望的苦盼。
随后,南平地委、行署就制订出老区、贫困区扶贫开发新计划,召开了千人大会,动员了一大批干部背着铺盖卷驻进了山村,吸引了许多企业公司在贫困地方开了分店。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六七百元以下的政和二五区,松溪祖墩、花桥,浦城枫溪和武夷山吴顿、岚谷,作为开发建设的四个重点片区。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六项工程”,从老区、贫困区的生产建设,一直抓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
心诚则灵。热心可温暖寒冷,勤劳可医治贫困。老区、贫困地方,虽高山湿冷,但竹木旺盛,适宜于发展菌类和反季节蔬菜,政和二五区人总结出两句话:“猪菜菇起步,竹茶果腾飞。”山沟沟里冒出了规模化养猪、蔬菜冷冻加工、食用菌保鲜出口、毛竹系列开发和果茶基地……人们思想开了窍,一通百通,从城里引来了公司,企业带资金、技术、种苗,农民变成了工人,家庭成了生产车间,把偏僻分散的千家万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民的“多了砍、缺了赶”的难题。这条新路子是南平山鹰饲料集团公司带头闯出来的,这个公司的女经理卢元方,把她在南平市炉下乡扶持农户养猪的经验,移植到贫困地方,当年就获得了成功。过去穷得叮当响的宝岩村村民薛善贵,不到4个月,出栏20头肉猪,得到1500元工资和200元饲料费。薛善贵做梦也想不到能赚这么多钱,他用这笔钱在亲友的帮助下,盖起了梦想了20多年的大瓦房。小鹰飞起来了,飞遍了闽北大地。现在,政和县建立起了大小不等、成分不同的15家龙头公司,联结全县9个乡镇80多个村1万多农户的猪菜菇生产。后来我了解到,全区的老区、贫困区特别是重点扶持的几个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比1992年翻了一番。
我怀着热爱、留恋、甚至有些遗憾的复杂心理多少次踏上这母亲般的热土。一路是绿绿的山青青的水,牵着我思缕万千。在政和县镇前镇,我看到10多华里的街前大道平展展;在去梨洋村、宝岩村的路上,看到1992年春修的水渠,如今清澈的水潺潺流入稻田;村旁路边,到处竖立着猪栏和菇棚;还有,一片一片反季节蔬菜,一坡一坡竹山、茶山,生机勃勃地映入我眼帘。当我走进82岁的叶大妈家时,她用本地话热情地对我说,她家5口人,1993年收入万余元,全家喜开了花。随后几天,我在松溪县的祖墩、花桥,在浦城县的枫溪,在武夷山市的吴屯、岚谷,都受到如此的厚待,群众送给我亲手熏烤的鱼干,亲手焙制的茶叶,还有家藏的笋干等等。我至今还记得在浦城枫溪乡,一群老人、妇女拥上来,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说:“清清吉吉,清清吉吉……”意思是“平安吉利”。这样的场面,我平生少见,所以多次感动得流泪。我的心融化在闽北人民的深情厚谊中。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闽西,跃动的群山
温琴光
山,悠闲恬适,流盼中像一位慈母。对山的感受,莫过于居住在四面环山的闽西人。
生生不息,贫穷、闭塞曾是闽西人的写照。多少年来全封闭的农耕生活像绳索一样将农民的生活固态化,形成农人们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恋土情结”,于是农村人口占86%以上的闽西啊,在201.5万亩的耕地上,耕耘着祖辈留下的那片星空。尽管,解放几十年,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竭尽全力发展,然而,到了今天,人均只有0.82亩的耕地业已不能承受人口增长等因素的重负。
那么,闽西的出路在哪里呢?
阿基米德曾充满浪漫和科学地宣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创世纪的勇气,闽西正在寻找支点创造一个辉煌的世纪!早在80年代中期,深谋远虑的龙岩地委、行署的决策者们提出闽西要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全区山地2300万亩,是全区耕地面积的10多倍。这是大地无声的馈赠。
于是,闽西人找到自己的支点。
永定县湖雷乡有俩兄弟,在山坡上精心种上数十亩柑桔树。三年后花开果熟,收入5万元。这对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不啻是惊天的新闻。人们终于发现:“山边也是流金的宝地。”
如身披战盔跃马扬鬃,山的概念,被重新赋予新的内涵。据统计,全区山地综合开发日上场劳力最多时达13.57万人次。地委书记、行署专员黄小晶为建立“生态经济沟”示范,九进以穷出名的永定县古竹乡。于是,一个“高标准,成规模,山地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农民具体承包开发经营,定额上交”的山地开发经营机制在全区应运而生。
龙岩市东宝山上,农民毛文芳率领妻儿,啃石头,斩荆棘,硬是把十几亩终年水土流失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漳平市永福镇农民,在山地、荒野大面积种植反季节蔬菜;上杭茶溪村不花国家一分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创办果林场,成为全区自力更生开发山地的典范。
到目前,全区共创办集体果林场1003个,开发面积78203亩,个体果林场17473个,面积达48289亩。目睹了闽西山区巨大变化的北京几位到此地考察的农业专家,由衷地发出了如下感慨:“闽西山地开发是改天换地的活动,实现小康的工程,愚公精神的再现,流芳史册的壮举。”
席勒说过一句名言: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正因如此,闽西的决策者们站在战略的高度,按捺不住内心的焦灼:储藏占全省第一的煤、铁、金、铜、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因交通这个“瓶颈”,扼住了多少有志者的作为。虽然,闽西有一条与鹰厦线相接的铁路支线,却无力承受经济发展近几年以年20%的速度增长。闽西的运力啊,在汹涌的改革大潮中,只能悲戚地发出沉重的叹息。
多少年来,9.2万平方公里的闽西,尽管有319、205国道线及4条省道共549.4公里。然而,它全是粗糙的四级路。要致富、修大路。解脱重轭,全面改变交通状况刻不容缓。
1991年11月1日,闽西向世人昭示的开山炮——龙岩坂寮岭隧道及接线工程开工了。总投资6546万元的工程,两年时间就建成通车。
1993年7月,270万闽西人,按地委、行署制定的“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级分段,县级承包,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修路新体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当年闽西人闹革命的精神,进行着一场“公路革命”。地委、行署的领导们不分昼夜地奔赴在全区7县(市)的工地上。长汀86岁的老人范隆昌把积蓄的21捆硬币全捐了出来;永定富岭村村民赖荣忠主动拆去每天600多元收入的店面;上杭珊瑚乡组织几百人到离家乡几十公里外的工地劳动……
渴望强盛富足的闽西决策者,为改变电力建设的滞后,采取“水火电并举,大中小并举”的方针,鼓励按乡镇企业政策办小水电、小火电。于是,集资、引进外资、独资办电的热潮在闽西涌起。目前,全区在建装机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24座,总装机容量11.2万千瓦。引进外资1亿美元,兴建4个电力建设项目。
1992年1月20日,龙岩钢铁厂3000名干部职工异常兴奋。这一天,对于龙钢人来说,永远也不能从记忆中抹掉——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创历史纪录,铸造生铁首次获省优产品称号,3号高炉验收合格。至此,龙钢已发展为具有年产3万吨钢材、15万吨生铁生产能力的现代化企业。这是龙钢人的自豪,也是闽西人的自豪。
说起家底,过去的闽西,只能在惨淡的油灯下,加工一些毛烟、土纸、铁锅及一般食品而已。没有工业,闽西人永远洒脱不起来。正因如此,怀着对老区人民强烈责任感的龙岩地委、行署领导们,才喊出了“吃饱饭,上工业”的口号。这几年,他们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克服重重困难,转变政府宏观职能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精心地扶植着闽西工业革命的火种。在他们的支持下,闽西地区的王牌企业龙岩拖拉机厂先后兼并了龙岩茶厂,并与龙岩油泵油嘴厂“联姻”,组成了龙马工业集团公司。两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获得了新生,龙岩拖拉机厂也为扩大再生产找到了场地和劳动力。目前,龙马集团下属企业从3家发展到12家,门类包括汽车、机电、食品等。1994年11月底,该集团销售额大幅度上升。
现代工业以其恢宏的气势,托起闽西人的希望之梦,闽西再不像小脚女人,挪动着小步,让世人嗤笑,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雄姿,走进一个新天地。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早春金石滩
徐铎
在北方,今年的冬天似乎没有什么寒意,那海水也显得分外温存。春打六九头时,那新船下水,老船开航的爆竹已经响过多少遍了。北方海之滨的大连金石滩放弃了往年里的冬日“寒假”,一个漫长的冬季被忙碌得火热。没有顾得上欣赏只有在冬季才会出现的海洋奇观“海姿”,也没有人贪恋热炕上的老酒和烤鱼干。好像一股暖暖的潜流从大洋的深处涌来,海山一片春意盎然,人也春情攒动,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大连金石滩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旅游度假区,那一泊凝澈澄碧的海水,那史前九至三亿年自然之神精雕细刻的奇石,那绵绵十几里的平坦松软的金色沙滩,还有那幽深细密的山林……金石滩这个被誉为绝世奇观的“神力雕塑公园”能诞生在华夏古国,是大自然的恩赐。怎样把大自然的这一方宝贵绿洲奉献给世界,奉献给人类……金石滩向世界敞开了她的胸怀。中国政府决定,一九九六年,将向世界开放五个国家旅游度假区,金石滩又是首当其冲。国家旅游度假区又是什么样子?国务院作出了这样的指示:高档次、现代化、高创汇、外向型。大连市政府办公会议上做了这样的具体部署:要以金石滩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为中心,建立“绿色中心”。那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长青期遮掩了漫长的冬季。绿化美化金石滩,用花草树木装点金石滩,使她变成大连的“后花园”,东北的“大花园”。要围绕着金石滩国际游艇俱乐部建立“蓝色中心”。要围绕着东方梦幻俱乐部建立“白色中心”。这个中心以狩猎和滑雪为主,充分体现北方的特色。白色中心位于金石滩的西部地区,这里的森林幽深,丛峰叠嶂,充满了自然洪荒的野趣,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金石滩距离向世界开放仅有一年的时间了,时不我待,春节刚过,金石滩的开发建设者们已经进入了决战的状态。他们一肩挑着使命感;一肩担着紧迫感。一年之计在于春,好在他们在初春已经将金石滩变成了一片沸腾的大工地。那隆隆的机械声将那些陈旧的房屋和院落夷为平地。在这块充满了大自然灵性的土地上,将要建起五星级的阳光大厦,中国豪华的旅游商品市场,东方梦幻俱乐部……中国的旅游业将通过国家旅游度假区这座航道,开向世界的海洋。人们忘记了时日,忘记了疲劳。曾经有人为金石滩的开发建设贡献出了生命,如今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当亲人需要孝敬抚慰,当国家需要报效;金石滩人却选择了后者……用汗水和心血,来灌溉金石滩的永远春天。


第10版(文学作品)
专栏: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三九杯”纪实作品征文启事
人民日报文艺部深圳三九企业集团
50年前,受尽欺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以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书写了自己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亦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增添了辉煌的光彩。国耻绵延,终有一雪,悠悠华夏,莫此为幸。为了纪念这个全民族的伟大解放,为了更深刻地展示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激励神州儿女在当今时代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拚搏的壮志雄心,本报文艺部特与全国著名企业深圳三九(999)企业集团联合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三九杯”纪实作品征文活动。
征文要求以纪实手法(散文、特写、报告文学等),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这个主题,或作战地回忆,或写历史变迁,或抒今日情怀,力求情真意切,新颖别致,深刻动人。每篇2000字左右为宜。来稿择优选登后即分一、二、三等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征文时间为1995年5月至8月。来稿请寄:人民日报文艺部“三九杯”征文组,邮编100733。恕不退稿。
热切欢迎广大作者、作家、老战士踊跃投稿。
  (人民日报文艺部深圳三九企业集团1995年4月5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