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读者点题

  略举公证三五例
愿您事事平安
本报记者王斌来
人的一生千回百折。人们在其生命旅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民事、经济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这些都离不开诸多证明;而要想使这些证明具有权威性,又离不开公证。
    买房不必怕上当
购置房产,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算是一件大事。预售商品楼到期能否顺利兑现,是购房户最关心也是最担忧的问题。售房单位有无经营开发房地产的资格和能力,该房产是否取得批文和许可证,售价和分房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权益能否受到合法保护。由公证处对《房屋买卖(预售)合同》进行公证,对上述事项进行审查,无疑给购房行为增加了保险系数,可避免因不懂有关规定而上当受骗。1994年,全国共办理房屋买卖合同公证40多万件。承包耕地放宽心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许多农民顾虑重重,怕签了承包合同后又不算数,迫切希望得到政策上、法律上的保护。于是各地公证机构及时办理了大量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公证。在此之后,虽然多次发生村干部企图撕毁合同的事件,但在公证处的调解和努力下,绝大部分都得以合理变更或维持,有效地保护了农民承包的积极性。农民高兴地说,党的政策使我们能承包,公证使我们敢承包。
   中没中奖都踏实
时下,有奖销售、社会福利奖券发售、各种竞赛、竞猜活动势头很猛。据了解,这些有奖活动只有一部分经过了公证,那些没有公证的是否公正只有主办者心里明白。面对巨奖的诱惑,不少消费者毫不犹豫地解囊试试运气。可中奖的毕竟是少数,于是有人抱怨:买了几十张也没见中过,摇奖是不是在骗人?也有人对一些活动的评奖结果抱怀疑态度。如今,为使这类活动公正、真实、有效,大多数主办者均邀请公证人员前往公证,审查举办该活动的有关批件、主办单位的法人资格、评选规则、程序等内容,以确保奖券公平发放,奖号合理产生,中奖机遇平等,中奖者利益实现。所以,当您准备参加某个有奖活动时,先弄清楚:经公证机构公证没有?
    打工身份有证明
安徽颍上县有10余万劳动力外出打工,遍布全国。一些打工者因为没有身份证明,或者证明的情况不够明确,而失去了应聘就业的机会;也有的为了一张身份证明,不得不返回颍上办理,浪费时间和金钱。针对这一情况,颍上县公证处及时对本县外出打工者的职业、学历、政治思想品德、婚姻状况等进行认真核查,为上万名民工办理了身份公证,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为用人单位把住了质量关。去年4月,上海市宝山区保安公司要求颍上县选送10名保安人员,并特别强调必须是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未受过刑事处分。颍上县公证处和有关部门对参加预选的20多人进行调查,最后为8名符合条件的青年发给了身份公证文书。现在这几位打工者在保安公司干得相当出色。
   遇到难题好解决
上海市金山县枫泾商城第二期扩建征地近200亩,按有关规定,应负责安置被征地一方劳动力125人,不付安置费。但被征地一方有15人要求给予安置费后自谋出路,商城担心给了安置费后这些人继续要求安置。此事拖了近两年未予答复,引起了这些农户的不满,影响了商城的进一步建设。金山县公证处得知后,向商城建议依据有关法律在安置费问题上双方签订合同,约定今后不得以同样的理由再提出份外要求,得到双方认可。公证处还上门为15名农民办理了安置费合同公证,为这起“老大难”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身在异国有凭证
近年来,出国人员不断增多,与出国相关的公证量直线上升。仅北京市公证处每年办理的此类公证就有近5万件。各国对出国留学、探亲和定居所索取的公证资料不一,主要包括出生、婚姻状况、亲属关系、学历、经历、无刑事处分等证明书。这些法律文书对当事人在国外学校申请入学或办理留学签证、谋职、取得居留身份、在国外注册、结婚等至关重要。
   婚前财产可分清
新郎、新娘双方把婚前的财产约定为共有或个人所有并进行公证,在一些沿海地区的新婚夫妇中悄然兴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后,在漫长的岁月中,可能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一旦导致家庭财产的重新分割和继承,难免到时候出现财产纠纷,索性事先协议公证,以免日后出麻烦。
除此之外,公证机构还可办理继承,遗嘱、遗赠协议,收养,解除收养,金融,拍卖,普及义务教育,声明书,委托书,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保全证据及根据当事人申请和国际惯例办理其它公证的文书。近年来,公证部门在拓展新领域方面大胆探索,业务由几十种扩展到上百种。如果您懂得了如何办公证,将带来许多裨益。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哪些事情需要公证
“公证”这个词如今对大家来说已不再陌生。细心的人们都会记得这样的镜头: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很多大奖赛颁奖仪式上,身穿制服的公证人员严肃认真地宣布程序合法,结果真实有效。我们也知道企业与企业间的经济往来,合同的签订经过公证后可以减少纠纷。但我们对公证的了解也仅限于此,至于个人有哪些事需要公证,哪些事能够公证,公证后有什么好处等等,这些都不太清楚。建议人民日报能针对大多数普通人的情况,介绍一下与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关的公证内容。
      (天津市河西区八里台王磊)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探寻生活的真谛
3月17日,本版“朋友信箱”编发了武汉读者徐利荣的来信《有了钱该干什么?》和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的复信《回报生活》。两封信都触及了最现实的生活。对此不少读者来信谈了他们各自的看法。
生活如同许多美丽的传说,她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只要你懂得她的真谛,再平凡的人生也不蹉跎。正像湖南凤凰县官庄乡滕建全呼吁的那样——
    世界需要热心肠
读罢王铁成同志给个体户徐利荣朋友的一封信《回报生活》后,不由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我是一名普通的白衣战士,今年28岁,两岁时失去了母亲,是在父亲和继母的吵闹声中长大的,在爷爷、奶奶、姑姑、哥哥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下,我读完了高中,进了卫校,毕业后分配在官庄乡卫生院工作。
参加工作至今,我曾多次捐款给那些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病人,多则三四十元,少则一二十元。但妻子却不能理解我的所做所为,为此我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诚然,我不是富裕户,每月也只有三四百元工资,何况我正在参加预防医学大专自修,的确也需要一笔钱,但面对那些因无钱治病、危在旦夕的病人,我能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吗?世界需要热心肠。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星球上,拥有一个共同的家。
人创造了生活,生活又塑造着人。人是生活的主体,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人;人又是生活的客体,他人的反应又可视为看清自己的一面镜子。因此,吉林蛟河煤矿工人李云峰说出了事情的本质——
    身教更重于言教
这篇文章之所以有说服力,是因为王铁成同志作为一位扮演周总理的特型演员,戏里戏外人一致,身教言教相结合。真是读君一篇文,胜读十年书。以往,人们对他扮演的角色很熟悉,但对他的为人,还了解不多。现在,得知他以周总理为榜样,富了不忘人民,以爱心回报生活,把自己积蓄的几十万元捐献社会公益事业,而且要终生回报。这样演伟人学伟人,言行一致,是很有感召力的。他阐述的正确金钱观,是令人信服的。
编辑同志为“朋友信箱”栏目选择了一位好的撰稿人。这个栏目的撰稿人,必须是言行一致的人,必须以切身体会回答问题。这样,文章有力量,读者受感动。
生活似一条涛涛大河,容纳百川,又把自己推向更广阔的大海;面对大海,江河不会忘记身后的源头。人与生活的关系也莫过如此。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赵仁近的见解就说明了这一点——
    《回报生活》耐人寻味
怎样对待金钱?一个人生活富裕了、口袋里钞票多了怎么办?恰如其分地解答这些问题,对净化人们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大有裨益。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以为,王铁成的信向广大读者朋友(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阐明了这个问题。“回报生活”4个大字,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又富于人生追求,乃是一种积极向上而又脚踏实地的回答,使广大读者心里豁然开朗。
《回报生活》,既是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体验,也是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教材。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对空就能做好的,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讲得实实在在,朴实无华,更重要的是每个领导者自己要起表率作用,说与做要统一,做得好比说得好更重要。倘若让他人在金钱面前要有高尚品格,而自己则迷恋拜金主义,甚至贪污受贿,这样的党员干部何以能教育别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最浅显的生活哲理。谁给生活增光,生活就回报他热;谁给生活增色,生活就给他添彩。为他人、为社会而付出的人,将会得到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编者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编读往来

  采编不细将“马”变成“驴”
你报四月四日第一版的现场短新闻《读报栏前的对话》一文,写的是父子俩读人民日报,其中儿子李准说:“我学过语文课本里的《分驴》,熟悉周立波和《暴风骤雨》”。其实“《分驴》”应为“《分马》”,该文节选自《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章,有改动,题目是编者加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
当然,天下事物无穷尽,谁也无法一一了解,但我衷心地希望中央党报的记者、编辑能够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
                (深圳市罗芳中学黄东明)
读者黄东明来信提出的意见是对的。在此之前,我们也接到一些读者的电话,指出报道中“分驴”应是“分马”。
版面上出现的这一差错,反映出我们的记者、编辑在采编过程中还不够认真、细致。如果记者在采写稿件时再细心一些,原稿就不会出错;而我们在编辑过程中,确有同志对“分驴”还是“分马”有过疑问,一时没找到依据,便尊重了记者原稿,如果编辑下点功夫查对,这一差错完全可以避免。
读者在来信中希望中央党报的记者、编辑能够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这一要求提得好。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记者、编辑,我们一定多学习、勤思考,经常听取读者的意见,一丝不苟,提高质量,真正无愧于自己的职责。
              (人民日报总编室)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世相百态

春色美行为不美
这类情景的照片似乎已屡见报端,可这样的事却依然时有发生。春天来了,大地复苏,人们在明媚的春光里欣赏美丽的春色的时候,是否想一想自己该给春天留下什么呢?
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 王蔚摄于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