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建设与管理
厉有为
城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规模和速度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水平。作为建制城市正以每年近30座的速度递增,现已有建制市619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起到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作用,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革城市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使城市建设与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与国际接轨的新课题。
深圳自15年前由中央批准设立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起,已由当初的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210多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35万多人,是开创特区时的105倍,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前几位。本文立足于深圳的实践,想就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各方贤者。
我国城市建设与管理面临的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程度仍然很低,但是已经可以预见,由于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运动,给城市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而且这些压力和挑战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实行单一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情况。从深圳的实际来看,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给城市建设与管理带来压力。经济在市场引导下高速发展后,出现的“测不准效应”频频冲击着城市规划,削弱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可行性,给城市规划的制定带来困难,城市的功能、规模、性质、标准出现了许多不确定及难以预测的因素,使规划难以确定,已经确定的部分又难于控制实施。
——城市性质、功能的转型给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的集聚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更多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这是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城市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构成城市基础框架的路、水、电、管网等设施,因资金缺乏而多年欠帐,积累成为最大的隐忧。城市的抗灾、抗事故能力十分薄弱,近年许多城市在水灾、火灾、震灾、风灾、交通阻塞上都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深圳1993年发生的重大火灾和水灾,就暴露出深圳在防洪、排涝、消防、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欠帐问题。有些企业只顾赚钱,把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甩给社会,致使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进一步恶化。
——城市社区建设、社会发展与管理方面出现新的压力。特别是由于发展的高速度和流动人口的激增,加之经济开发方面的利益驱动,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的经济目标存在矛盾,一些开发项目的盲目性、投机性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和调整,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管理方面最突出的是治安问题。深圳市2/3是暂住人口,大量流动人口中为数不少的“三无人员”(无合法证件、无稳定职业、无固定住所),乃是发生刑事犯罪的重点人群。
——城市建设与管理软科学的建设以及管理机制的深化改革是当务之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综合管理的对象、范畴、规律,包括产权、职能等许多理论概念和实际操作问题都需重新界定。在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干预的痕迹。
——规划、建设与管理诸方面的法制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事情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近年来,国家有关城市管理的规划法、土地法、房地产法等相继出台,但有些急需操作的法规和地方法尚不配套,使相应的执法及执法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存在死角。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迫切性
迎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高速发展对城市管理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任务,又是争取我国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随着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实践,会出现人口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大变化和城市地区环境与生态状况的大变化,甚至会出现人口过密、工业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环境问题。21世纪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全球化,城市将进一步国际化,加之信息社会、高科技社会的来临,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对象、内容、范围、任务都空前的繁重和扩大。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世界全球性环境与持续发展问题,正在共同探讨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规律。
我们认为,当今城市管理的世界性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⒈城市政府职能的“务实”与“务虚”的结合;⒉城市政府机构规模向“中政府”(指政府经济预算占财政总预算的30—40%)发展;⒊城市管理体制向以“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向发展;⒋城市管理与规划向综合性发展;⒌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管理中普遍应用。通过深圳市15年来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克服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明确了加强管理的如下战略目标:
首先,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深圳市经济经过15年的高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35.9%,进出口总值平均每年递增60%,预算内财政收入每年递增52.4%,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现处于需要转轨定型、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刻,必须进行城市管理体制深层次改革和大范围协调的配合。
其次,通过法制化等手段强化城市管理。总结、吸收国内外城市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逐个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环境、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问题,将有关市场经济机制下的运作规范化、法制化。
再次,维护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权威性,以保证城市综合管理目标、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效益的宏观控制和协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城市管理方面的重要优势和有利条件之一。
最后,遵循国际惯例和规则进行城市建设与管理,建设国际性城市。作为毗邻香港和靠近国际市场的深圳市,这一任务更加迫切。我们十多年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从和国际惯例规则的结合点入手,找到了一些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子,它将有助于今后加快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步伐。
深圳市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根据深圳十多年来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运作实践,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具有参考价值的境外城市的管理经验,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必须从建立现代城市管理体制入手,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事实上,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问题的过程,从战略对策角度考虑,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首先,要从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高度出发,完善城市建设与管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使之配套完善。因此,就需要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同时,克服政府管理的分散性和不协调性,把政府应该集中的力量集中起来,把政府应当承担的建设承担起来,在税收、金融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促使更多的资金用于改造原有基础设施,同时鼓励企业和外商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来。
其次,在科学预测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强化规划。包括在兼顾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前提下做好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做好城市建设规划,超前划定并完成城市功能区域,以及制订相应的基础设施框架。就深圳而言,当前要在充分分析国(境)外(特别是东南亚和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城市功能、布局、规模的基础上,制定出与国内外双接轨的超前规划。从国内看,深圳作为区域性的金融贸易中心,它的主要辐射腹地是华南,因此,在城市规划上要有合理的功能空间安排,保证实现辐射的可行性。从国际上看,建设一个国际性城市,必然要把自己的城市规划与国际社会的城市功能运作相结合。现在离“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只有800多天,深港衔接将要进入操作阶段,而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与香港的运作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这就必然导致深港交通、通讯的衔接以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出现问题。对此,我们将作为最紧迫的任务而着力加以解决。
第三,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工业导向项目的建设始终是政府经济建设的主题。深圳市近年要把规划中的供水供电、信息通讯、防洪排洪、地铁轻铁、深圳西部跨海大桥、东部海港、西部空港、国际展览、大型批发、金融市场等一系列项目作为政府未来几年的基建重点。这些项目完工后将大大改善深圳的整体城市功能。要按照有关法律和管理程序,严格控制商品楼宇等类项目的立项审批,加速安居工程的建设,使有限的资金流到那些有利于城市整体功能发挥的基础设施项目上来。
第四,加强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和执法队伍的建设。通过立法、执法,开展经常性的环境整治,从根本上扭转城镇脏、乱、差的状况,使城市面貌和环境有大的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成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与此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文化管理,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根本上减少犯罪。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战略重点,抓出成效,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塑造精干、权威、高效的政府管理系统。城市法制管理的执行主体是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城市的政府一定要成为一个精干、权威、高效的管理系统和组织。按照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要求,达到这一目标主要是抓好立法,把政府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在整治和重新规划的同时,建立起一整套的法律法规,依法建设和管理城市,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


第9版(理论)
专栏:

  推进农村城镇建设
殷顺喜
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建设。近年来,东莞市清溪镇抓住机遇,按现代化要求进行了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前的清溪镇贫穷落后,全镇21个管理区的农民只靠农业和种养业,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改革开放的80年代,清溪周围的市、镇经济先后起飞了,但清溪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一弯一窄,路基差”的交通条件制约,外商叹而却步,清溪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外资流入周边市、镇。因为没有路,清溪聚不来物资、信息、资金、人才,导致了清溪经济发展缓慢。因此,镇委、镇政府把道路建设作为振兴清溪经济的突破口,实现地缘格局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从1991年开始,清溪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修成了110多公里36—46米宽的路基,铺设了水泥路面65公里,投资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路通财通,随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外商纷至沓来,现外商投资企业已达500多家,清溪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清溪的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它要求对清溪镇的未来发展做出全面规划,使经济与社会进步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在规划城镇未来发展时,应该有全局观念,长远眼光。因此,在1992年,我们明确提出,按“三高”、“三化”高标准要求,把清溪镇建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现代化新城镇。所谓“三高”,就是在规划、开发、建设管理过程中,始终按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来要求;所谓“三化”,就是按绿化、美化、净化的高标准进行现代化城镇建设。
农村城镇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土地管理制度,防止土地的乱规划、乱开发、乱买卖、乱建设。如果管理区、自然村,甚至每个家庭都各自为政,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想建什么就建什么,那么,再美好的城镇建设规划也无法实施。在推进农村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根据这一原则,从1986年起,镇政府在清溪经济发展比周边地区相对落后几年的情况下,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采取土地统筹政策,由镇政府把全镇所有的土地管起来,实行一支笔审批,统一规划,统筹管理,重新划分镇、区、村三级土地开发界限,明确统筹开发使用土地的性质、范围,实行分级开发;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多元投资,自主开发,形成既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又有市场灵活调节的土地开发使用新局面。
在土地统筹问题上,我们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镇政府统筹土地的决策深入人心,使干部群众从根本上增强商品经济意识、城市意识,克服小农经济思想,提高对土地统筹规划、高效使用重要性的认识,并引导群众逐渐调整就业门路;二是认真沟通、调整不同的利益群体,发挥镇、区、村三级的积极性,抓紧兑现土地征用款,为管理区和自然村扩大再生产增添资金,保证三级集体经济的平衡发展;三是确保农业用地,坚决纠正违章用地和低价出售土地使用权;四是加快全镇性的通电、通道、通水、通讯等硬环境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是农村城镇建设的重头戏。在规划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应有超前意识,长远的发展规划,切忌眼光短浅,“今天建,明天拆”,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有鉴于此,1990年以来,我们坚持兵马未动,道路先行,并且建立了一切设施都要30年不过时,还要考虑30年以后的变化这一建设原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两年来,镇政府领导筑路大军推平了100多座山头,搬走了3.8亿立方米的土石。同时,还完善其它基础设施,如建设别墅式的敬老院,全新的清溪中学,景色怡人的台阁园林,还兴建了农行大楼、广播电视大楼、影剧院、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商贸中心等;建设若干个规模大、标准高、配套齐全的综合性大型商场和服务设施;逐步改造旧村庄,将几个自然村相对集中,建成园林式的农民别墅村,村内配套各种公共娱乐设施和商业场所,并保留绿化地带、公共活动场地、停车场。
近年来,清溪镇在进行城镇建设的同时,把增强干部群众的城市意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我们把有关城市意识教育的精神拍成录像片,印成文字层层下发。在36米大道两旁的路灯杆上挂上体现城市意识教育内容的文明警句标语路牌。在通往清溪的入口处建了两座牌楼,并塑造五座代表清溪人民精神面貌的城市雕塑。这些宣传品,简明醒目,有效地制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干部群众在自觉中受到环境的熏陶,逐渐形成现代化的文明意识和城市意识。


第9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完善农业劳动积累投入机制
龙西安
加强农业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农业投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大幅度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有一定困难,但在增加对农业的劳动积累投入方面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下,农业投入中的劳动投入含量很高,需要大量的活劳动积累;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存在一亿多剩余劳动力。如此之巨的劳动能力未能转化为需求很大的农业投入,根本的问题就是利益机制没有理顺。
农业投入大致可分为生产性投入和积累性投入。生产性投入是投入与产出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如投入种子、肥料、农药和人工,收获粮食、棉花等。其作用是利用已形成的生产能力提供有效的农产品供给。积累性投入则是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开垦荒地、改造低产田、水利建设的投入等。其效率的发挥有一定的滞后性、不确定性和共享性。它要借助于生产性投入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投入与产出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与生产性投入相比,农业积累性投入的劳动含量更高。把投工折算成工值计算的话,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性投入中,活劳动投入占全部投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在积累性投入中,活劳动投入则要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增加农业积累性投入主要是增加劳动积累的投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较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十年增长了许多,但对农业的劳动积累投入却增长有限,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十年,搞了大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靠的是农民的劳动积累。由此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有力地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持续增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性投入的积极性大了,投入的效率也高了,但增加农业积累投入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农业的积累投入除了国家投资外,主要靠社区集体投入和农业投入。在社区集体投入中除了东部沿海地区有一部分乡镇企业以工补农的投入外,主要还是由农民的上交提留转化而来的,农户投入也主要表现为义务工投入。对农户来说,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劳动投入不是作为投资积累付出的,而是作为负担付出的,这就大大地压抑了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许多地方都是把农业基础建设所需要的劳动投入折算成工值按人口或承包面积分摊到农户,然后承包给专门的工程人员去做。这就使得每年可以投入的积累劳动量受到农民负担能力的制约,而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巨大的剩余劳动大军的潜力。
在现阶段,对农业的积累性投入国家还无力包揽,主要靠农民的投入特别是靠农民的劳动积累投入。农民也有这个投入能力。我国农村一亿多剩余劳动力,只要发挥百分之三十的潜力,投入的工值折算起来就是数百、上千亿元。关键是这种投入必须是投入者自己今后可以取得回报的积累投入,而不是要从农民有限的收入中支付的一项负担,这样才能调动起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许多人在分析农产品价格成本时也只考虑到了生产性投入的补偿,而忽视了积累性投入的补偿。由于积累性投入的效益具有滞后性、不确定性和共享性,对它就没有像生产性投入那样贯彻谁投入谁享有的原则。今天,应把完善农业劳动积累投入机制作为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项改革任务,这也是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要对农业积累性投入贯彻谁投入谁享有,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同时,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时要考虑到积累性投入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增加农业积累劳动投入的积极性,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而农业劳动积累投入不足的矛盾。
在贯彻谁投入谁享有的原则,完善农业劳动积累机制时,要考虑到劳动积累性投入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利于从总体上增加投入。
首先,那些投资大、受益范围大、社会公益性强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特别是抗御自然灾害为主的项目,如大江大河的治理,仍要由国家投资为主。为了让国家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功效,应坚持国家投资与农民投劳的有机结合,国家投资主要解决物质投入,受益圈内的农户则有义务投入活劳动,而不是国家出钱雇请农民投工。农民的劳动投入可以是无偿的,由国家间接地通过轻税薄赋予以回报,也可以是有偿的,由国家给予适当的投工补助或发给投工凭证许诺今后一定时期兑现。国家的这些投入主要靠向使用者征税,收回后还可以周转使用。从总体上来说,国家应不断增加支农投入,保证国家支农投入的比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上。而且这些投入要真正落实到农业基础建设项目上,防止截流,投入效果要有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布。
其次,对受益范围明确、投入量有限的承包地的积累投入,如垦殖荒山荒地、改造低产田的投入,应由承包者投入为主(包括承包者雇工投入),但国家要保护投入者的长期利益,并分担投入风险。对一些承包大户较多的投入,国家还应辅以物质投入的扶持。积累性投入的补偿周期长,国家应明确承包者对承包地的长期使用权及其转让权,让农民能确信他们的投入能在使用或转让中获得足够回报。对承包者在承包地上的积累投入要建卡登记,如果因为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投入者确实得不到回报时,国家还应适当补偿,以免除农民增加劳动积累投入的后顾之忧。
再次,对投入较多,投入收益有一定保障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如名、优、特、新、高效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开发等,可以组建开发企业组织共同投入。这些企业可以把所吸收的劳动积累投入折算成股份参与以后的企业分红,也可以将投入的工值折合成一定数额的投资债券,承诺在今后若干年内还本付息。开发企业组织投入所形成的生产能力,既可以由企业自己经营,也可以由各个承包农户有偿使用。企业以其获取的收益分红或付息。对这些开发企业国家应予以政策性信贷支持,并承担一定的开发风险。


第9版(理论)
专栏:

  正确确立县级经济发展战略
胡志贤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讲究效益。经济工作,效益为先。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从县级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县级经济格局从总体上讲,表现为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容量小,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这种“两小两低”的经济格局,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状况,正确的发展战略应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以期达到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全面实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因此,县级经济发展应立足于优化结构,实施优势项目推进战略。对此,要高层次开辟项目源,力求高成功率、高投资回报率。而要做到这一点,项目论证至关重要,新项目应以国内外市场为取向,原则上做到“三个不投”:即不是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产品不投,不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不投,不是出口导向型项目不投,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结构失调,使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县级整体经济水平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
优势项目推进的核心是调整产品结构,而产品结构调整要着力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当然,这不能一蹴而就,要量力而行,分层次、分步骤对企业进行技改,增强企业科技进步实力。一般说来,技术改造投入少,见效快,事半功倍。根据目前我国县级经济的现实情况,上比较大的优势项目不宜新立“门户”,而要依托骨干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大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这有利于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提高集约化程度,培植经济巨人,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同时,集中人力、财力,把新增生产要素聚集到“高新大”项目上,构筑起县级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比方,通过近几年来重点项目的实施,江苏丹阳市形成了八大工程产业,在丝绸行业的8个企业中,就有5个年产值达1亿元的企业,其中1个企业年产值达2亿元。一旦企业达到相当的规模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有利地位。事实证明,政府调控与企业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就能培育出一批“大块头”的骨干企业,较快地改变“两小两低”的格局,增强县级经济的整体实力。
资金是实施优势项目的一个制约因素。资金的筹措必须按照国家的金融政策,多渠道进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精选项目,并将这些项目列入国家计划,争取专项资金;积极开展横向联系,重点是联资金、联产品、联技术、联项目;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利用外资,着重与有实力的外商合资,以加大外方出资比例,甚至鼓励外方独资,以利用外资来发展我们的经济。
从县级经济再上新台阶的目标出发,应实施外向带动发展战略,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运行外向开拓,不仅可突破国内资源(尤其资金)和市场双重约束,尽可能地实现现有的比较利益,而且可及时培养和扶植一批有市场、有前途的新产业。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积极发展出口商品产业,扩大产品精加工生产,从而减少初级产品出口,增加附加值较高的新制成品出口。而且,通过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就有可能引进急需的技术和装备,从而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显然,开拓外向型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县级经济规模现状出发,应以发展外贸为突破口,以外贸带外资,以外资促外贸。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大力发展外贸,重点要抓大户,抓转向,抓自营出口,到国际市场的海洋中摔打。抓大户,就是对产品外销的骨干企业在资金等生产要素上优先倾斜,逐步上规模、上质量,争取进出口自营权,早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并发挥出口大户辐射作用,联结中小企业,培植一批出口创汇单位。抓转向,就是要逐步使一批生产内贸产品的企业转向生产外贸产品。外贸产品销售渠道稳,资金回笼快,可为利用外资打好前哨战。抓自营出口,就是外贸专业公司要利用进出口自营权的优势,建立一支开拓国际市场的销售队伍,扩大自营出口。我们认识到:今天的外贸就是明天的外资,外资是外贸的延伸和发展。在县级经济中,凡是合资成功、效益高的企业,大多是从外贸起步的。这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选准实力较强的外商合资,以外贸引外资,以外资促外贸,形成“一厂三外”的格局。简言之,县级经济要敢于从外贸找到突破口,选准合资伙伴,再利用外资与企业嫁接,力争出现一大批“一厂三外”的企业,从而加快发展外贸和利用外资的步伐。
现在,不少县已办了一批三资企业,要强化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遵循国际惯例办事,增强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同时,我们要吸取以往一些地方吸引外资失控的经验教训,吸引外资应有所选择,要结合本地情况,从实际出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兴办企业。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百科全书编纂求索》出版
黄鸿森著的《百科全书编纂求索》一书,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百科全书编纂中的问题、百科全书读稿拾零、百科全书评价三个部分,共19万字。文集详细地论述了百科全书的编纂规律和方法,对百科全书的总体框架设计、条目设置、定义阐述、释文撰写、索引编制以及百科全书语言等都提出了独到见解。文集内容丰富,立论严谨,与编辑实用结合紧密,可读性、实用性强。
在我国,百科全书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已经全部出齐。参加这部百科全书编纂工作的百科全书专家姜椿芳、金常政已先后有这方面专著问世。本书是新近推出的另一部专著。
(楼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