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重视“空中大舞台”
刘习良
振兴民族戏曲艺术,是全社会的事,广播电视系统责无旁贷。广播电视是一个“空中大舞台”,希望戏曲界的朋友们在关注剧场舞台的同时,也对这个“空中大舞台”给予应有的重视。
作为戏曲“空中大舞台”的广播电视具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特点呢?
首先是它的群众性。
在50年代,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艺术大师的表演艺术达于炉火纯青的时期,的确有不少观众是直接从京剧舞台上观赏到他们的精彩表演的,但是更多的人还是从收音机、小喇叭以及唱片上聆听到他们的美妙唱腔和道白。当时,电视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来得及显示它在传播戏曲艺术中的强大作用。
进入80年代,我国广播事业在继续发展,我国电视更是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90年代开始,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长足进步,在我国发展也很迅猛。目前,全国共有1000多家无线广播电台、900多座无线电视台和900多座有线电视台,这就等于为戏曲界提供了3000多座大大小小的“空中舞台”。由于全国覆盖网的建成,全国82%以上的人口可以看到电视,76%以上的人口可以听到广播。
最近,纪念梅周百年诞辰的开幕式及晚会,现场观众不过一两千人,而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现场直播的收视率,在北京地区达到19.6%,在全国达到15.7%。按照通常的抽样调查的计算方法,这个收视率,就意味着当天晚上有1亿多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其次是它的持久性。
大家都知道,音像制品的一大功能就是记录、保存精彩的舞台演出,并且可以反复播放,还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供后来人欣赏。
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属的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单位都录制过前辈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唱段,折子戏或整出戏,其中一些珍贵的戏曲音像资料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目前,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在筹建中国音像资料馆,计划以先进的录音录像技术,包括激光技术和数码技术把这批宝贵的资料长期保存下来。
第三是它的多功能。
广播电视具有传播信息、宣传教育、传播知识、提供服务、提供娱乐等多种功能。在传播戏曲艺术方面,同样可以综合利用这一特点。
这里,我想突出地强调两条:一是希望戏曲界的朋友们特别重视利用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设立的介绍中国戏曲的专栏节目。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同行们都知道,为哪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开设专栏,就等于为这项活动提供了一个固定的空中大舞台,保证了一批相对固定的收听收视群,因此对于传播这项活动是十分有利的。
二是希望戏曲界的朋友们协助我们创作、制作出具有浓厚的电视特色的戏曲节目。电视是一种传播载体,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自从电视问世以来,它从不满足死板地传递,实际上也不可能仅仅是机械式地工作。即使在现场直播节目里,有经验的电视导演也会灵活地运用镜头,创造性地突出某些戏曲因素,舍弃某些细节。戏曲电视化是一个正在探索的大课题,一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例如实景与虚拟表演手法的结合;另一方面它确实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通俗歌曲、流行音乐以及港台歌曲对我国的传统艺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广播电台、电视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广播电视系统已经和正在纠正这种趋风媚俗的不良倾向。
中国戏曲共有300多个剧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历来是主流文化的一支劲旅。中国戏曲的听众观众主要是农民和城市居民,也正是广播电视的重要服务对象。广播电视重视中国戏曲的传播,可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一则可以为振兴戏曲出一把力,二则可以丰富广播电视节目。因此,希望戏曲界的朋友们和我们通力合作、携手并进。(附图片)
空政话剧团和中央电视台摄制的7集电视剧《追日部落》以空军某部雷达连发现苦聪人“原始部落”并帮助他们走出山林的真实事迹为创作素材,谱写了一曲壮美之歌。(亚文)


第12版(副刊)
专栏:

  在血染的土地上再塑英雄
西央
“英灵永在,浩气长存”,白色长幡庄严地飘扬在四月五日清明节的蓝天下,飘扬在冀中平原任丘市郊的田野上。土地庙前,来宾们肃然起立,“武工队员”们鸣枪致哀,然后点燃贡品桌上祭祀的香柱。袅袅青烟随着数百个洁白的气球,飘过长影厂《敌后武工队》开机仪式的横幅,飞向朗朗天宇,飞向半个世纪前为抗击日寇而倒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灵。五十年前,膏药旗下的冀中平原,“抬头见岗楼,出门过壕沟,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然而,也就是在这方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斗争最残酷、最尖锐的血染的土地上,站立起了一个个彪炳青史的抗日英雄,他们的业绩构成了《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烈火金钢》等一个个感天动地的银幕故事。今天,长影厂的电影人们来到这里,他们要在英雄的土地上再塑造一群铮铮铁骨的抗日硬汉。
为了拍好这部取材于五十年代脍炙人口的同名长篇小说的影片,长影厂在资金拮据的困境下,毅然拿出了近三百万元,主创人员深入冀中走访当年的武工队员,掌握了大批珍贵的文献资料,从而确定了这部重讲英雄故事的影片样式:保留原著的传奇性和英雄主义精神,以浓墨重彩写出侵略者令人发指的罪行,突现武工队员英勇抗敌的气薄云天,表现出军民亲情相依相存的刻骨铭心,以大恶大善大喜大悲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告知人们,历史的罪恶不可饶恕,英雄的精神不可忘却。
曾拍摄成一九九四年优秀农村题材影片《留村察看》的雷献禾执导该片,吴京安、茹平、何赛飞、刘之冰出演片中主要角色。该片由赵葆华、寒江雪、郭铁成共同编剧。


第12版(副刊)
专栏:撷英艺坛

  越剧舞台上的又一位“白马王子”
——记尹派传人王君安
罗松
八闽大地上,“越剧之花”以其特有的魅力正在盛开。首次赴北京演出的福建芳华越剧团,日前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了大型古装越剧《玉蜻蜓》,使京城再次掀起一股“越剧热浪”。
北京的越剧观众,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早已渴望着亲眼目睹越剧舞台上又一位潇洒迷人的“白马王子”——芳华越剧团的台柱子、第五代“尹”(桂芳)派传人王君安。尹派是越剧流派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有“十生九尹”的说法。近年来全国涌现的几位出类拔萃的青年尹派小生有浙江的茅威涛、上海的赵志刚、肖雅等,他们各具特色,各有优长。其中年纪最小的王君安是受教于他们的“太先生”——尹桂芳最多的学生。王君安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嗓音清亮醇厚,比较接近尹老师年轻时的音色。一些香港的越剧老观众在观看了《玉蜻蜓》演出后都陷入了对往昔的美好追忆,情不自禁地感叹:“我仿佛又听到了尹桂芳年轻时的声音!”
年仅25岁的王君安,花开福建,早已被当地的观众所熟知,17岁以后又几次赴上海和香港等地演出,所到之地都使观众眷眷不舍。在“越剧之乡”嵊县长大的王君安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和熏陶,与越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小时候不喜讲话却很会哭,哭起来声音很响亮,就是凭着一条天生的好嗓子,王君安11岁时就考上了芳华越剧团学员班。由于她聪颖过人,接受能力强,又格外刻苦用心,不久就被尹桂芳发现了。从此后就在老师的悉心传授下,得到了真传。十几年来,她主演的《滕玉公主》、《红楼梦》、《玉蜻蜓》分别在福建省的戏剧会演和全国性的戏剧汇演中获奖。《玉蜻蜓》可以说是王君安艺术上迈向成熟的代表剧目。此剧是流传了一个多世纪的传统剧目,此番由“芳华”重新改编排演,使其新意迭出,别具一格。王君安在剧中前饰一位尼姑的恋人申贵升,后饰两人的私生子徐元宰两个不同的角色。其难度相当之大。在导演黄祖模的启发下,王君安演来恰如其分。将爱情和母子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剧中大段大段的尹派唱腔勾魂摄魄,具有很强感染力。她所唱的尹派丝毫不像有些学尹派唱腔的人,唱成病态性的软绵绵的娘娘腔,曲解了尹派唱腔的基本特征,而是柔中有刚,平中见奇,受到越剧观众衷心地喜爱。


第12版(副刊)
专栏:

  讲不完的故事
——连续剧《乡里故事》观后
崔进
最近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里播放的12集电视连续剧《乡里故事》(编剧阎连科、导演都晓),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原大地上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故里——田芜镇的故事。
在那片有着厚实的文化土层的地方,历史的长河流过了近十个世纪,而今时代的潮水汹涌澎湃地拍击着人们的心灵,然而两程故里中的程天民以及生活在程家大院里的人们,他们精神生活的节奏似乎与时代的音符慢了半拍。《乡里故事》的编导们找到了这个点锲进了生活,独具匠心地展示了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还没有能与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的农民,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透过对老镇长程天民用世纪风霜辗后的人生经历中固有的精神王国全面崩溃的描写;透过对三位经历有异、追求不同、人格高下悬殊的女婿们灵魂的揭示;透过对三个女儿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和爱情遭际的描画;透过对乡镇企业程家铸钢厂生产与经营情态的勾勒,我们清楚感受到了编导精心营造的艺术氛围。
这是一部以人物为叙事主体以人物命运为情节链条构成的电视剧。它并不着重去展示轰轰烈烈的改天换地,我们看到的也不是风光秀美的田园,更不是激动人心的命运冲突,而是一个个现实对历史关照的精彩镜头,一段段娓娓道来的对人生的剖白。故事用镜头语言讲得平实、深刻、耐人寻味。从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身上,使我们不难悟出改革之艰难!这几千年形成的思想根基不是哪一个早晨就能一下子撼动并清除得了的。留给人深刻印象的杨松伟,是站在新与旧、现代意识与古训束缚、为全村村民富裕而委屈自己意志走进程家大院等多重光调的焦点上,该剧的许多段落是展示松伟精神世界的工笔画,对这一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的屈辱、忍耐、奋争、进取,让人们似乎听到了他心跳的节律和那心里深埋着的呐喊!
从叙事情绪火爆的《颍河故事》讲到情感凝重的《乡里故事》,都晓导演都是采用当代作家书库的方法。其意是导演与原作者共同从其所著的作品中选其精华,荟萃其各部作品优秀章节,对一位作家的几部作品用影视的创作方式重新排列组合剪辑而成一部多集剧,这在我国电视剧创作中是具有创造意义的。都晓在《乡》剧导演阐述中谈及:“拍一部戏,要拍出一点文化的、历史的、人生的东西来。”呈献在我们面前的《乡》剧达到了他的追求。都晓热爱文学,曾发表过两个中篇小说和几篇短篇,比较丰厚的文学素养使他深入到阎连科的作品人物中去了。《乡》剧强化了原著的文学性,加入了电视的主体意识,对原著是一种艺术升华,使电视剧比文学作品更鲜活、明快、直观,独具自己的个性和艺术生命。现在都晓已在用摄像机讲他的文学书库第三部农民题材的《城里故事》了,衷心希望他能留给观众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和人生思考。


第12版(副刊)
专栏:舞台与屏幕

▲吉林电视台推出两部新作在鎏光溢彩的屏幕前,你可知道广播电视工作者为此付出的艰辛与牺牲?吉林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短剧《风雪桅杆山》,从一个侧面向观众生动地展示了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吉林台推出的另一部新作12集电视剧《河弯弯,路弯弯》,以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展现了东北一个偏远山村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舞台与屏幕

▲程长庚形象上荧屏 京剧艺术创始人程长庚的艺术形象近日被推上荧屏。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电影制片厂等单位摄制的9集电视连续剧《大老板程长庚》,艺术地展现这位“京剧鼻祖”奋斗、坎坷、传奇、光彩的一生。        (晓力)


第12版(副刊)
专栏:


返回顶部